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IV

鎖定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又稱艾滋病病毒,艾滋病(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後階段 [1]  。進入艾滋病期,艾滋病病毒感染會引起各種機會性感染腫瘤的發生,這些併發症會對人的健康生活帶來影響,甚至可能會威脅生命,因此艾滋病病毒會引發人們的恐慌情緒 [2]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在體外生存能力極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較低,離開人體不易生存 [3]  。只有通過直接接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的某些體液(血液精液和精前液、直腸液、陰道分泌液母乳),才有可能被感染 [4]  。不涉及以上體液接觸的普通接觸,如同桌吃飯或共用餐具、水杯、臉盆、澡盆、馬桶、毛巾等都不會造成艾滋病病毒傳播和感染 [5] 
艾滋病病毒檢測是艾滋病防治規劃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種高效益的艾滋病病毒預防干預措施。通過檢測,不僅可以儘早發現、及時治療和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為求詢者特別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而且可以促使求詢者減少不安全行為,預防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6] 
消除歧視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點,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歧視致使許多高危性行為者不願接受病毒檢測,導致約60%的感染者未被發現,這無疑增加了艾滋病病毒傳播的風險 [7] 
中文名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外文名
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
別    名
艾滋病病毒
別    名
HIV
病毒界
RNA病毒
分佈區域
全球

HIV定義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又稱艾滋病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逆轉錄病毒。這一病毒會攻擊並逐漸破壞人類的免疫系統,致使宿主在被感染時得不到保護。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並且去世的人,往往死於繼發感染或者癌症。而艾滋病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後階段 [1] 

HIV來源

對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來源,研究者已經基本達成共識。這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起源於非洲中部的野生靈長類動物 [9]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可以分為兩型:HIV-1和HIV-2,其中HIV-1和黑猩猩的免疫缺陷病毒(SIVcpz)在基因組成方面十分接近,很可能是跨種羣傳播給人類的 [10]  。而HIV-2和烏色白眉猴的免疫缺陷病毒(SIVsm)十分接近,很可能來源於此 [11] 

HIV形態特徵

HIV形態結構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直徑約80~140納米,呈圓形或卵圓形。病毒外膜是類脂包膜,來自宿主細胞,並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與gp41。其中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於表面,與gp41通過非共價作用結合。向內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質(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錐形衣殼(capsid),衣殼在電鏡下呈高電子密度。衣殼內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組、酶(逆轉錄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來自宿主細胞的成分(如tRNAlys3,作為逆轉錄的引物)。
病毒表面囊膜電子緻密度增高,並且可見杆棒樣表面突起。破碎不完整的毒粒尤為多見,囊膜會失去完整性,碎裂的病毒會呈片段狀或者扭結狀分散於成團的完整毒粒中 [12] 

HIV編碼基因

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組是兩條相同的正鏈RNA,全長約9.7千鹼基對(kb),包裹在一個病毒蛋白殼內,核衣殼外周是來源於宿主細胞膜的磷酸脂質雙層,也包括病毒編碼的膜蛋白 [13-14] 
艾滋病病毒基因組兩端長末端重複序列發揮着調節病毒基因整合、表達和病毒複製的作用。基因組含有3個結構基因gag、pol和env,2個調節基因(tat反式激活因子、rev毒粒蛋白表達調節因子),4個輔助基因(nef負調控因子、vpr病毒蛋白r、vpu病毒蛋白和vif病毒感染因子)。其中gag基因序列編碼核殼蛋白;env基因序列編碼病毒感染細胞所必須的兩種糖蛋白,即包膜糖蛋白gp120和gp41;pol基因序列編碼病毒複製所必須的酶,即逆轉錄酶、結合酶和病毒蛋白酶 [10] 
由於反轉錄酶無校正功能,出現隨機變異,病毒體內複製頻率高,病毒DNA與宿主DNA間存在基因重組,會出現耐藥性。這使得艾滋病病毒成為一種變異性很強的病毒。其各部分基因變異強度不同,其中env基因最容易發生變異。
HIV-2和HIV-1核苷酸序列差異較大,僅有40%~50%相同。但是二者的基因結構基本相同,只是HIV-2沒有vpu基因,而存在vpx基因。
我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流行株為HIV-1,目前已發現10種亞型,流行的主要亞型是AE重組型和BC重組型 [11] 

HIV發現歷史

HIV首次發現

1981年6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的《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第一次公開報道了艾滋病 [15]  。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以及眾多醫生與科學家的持續工作下,累積了具有信服性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艾滋病有一定的傳染性致因(etiology),並且在一些特定羣體內流行。同時,因共用針具以及輸血而感染的病例逐漸增多,許多科學家開始調查此傳染性病原 [12] 

HIV病毒命名

1983年,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專門研究逆轉錄病毒與癌症關係的法國病毒學家呂克·蒙塔尼埃(Luc Montagnier)及其研究組首次從一位罹患晚期卡波西氏肉瘤的年輕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及淋巴結樣品中分離得到一種新的逆轉錄病毒。經證實,這是一種新發現的病毒,巴斯德研究所將這種病毒稱為“淋巴結病相關病毒”(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 Virus,LAV)。
大西洋另一邊,蒙塔尼埃當時的合作者,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美國生物醫學科學家羅伯特·蓋洛(Robert Gallo)及屬下也從一些細胞株系中分離得到新病毒,並將之命名為“IIIB/H9型人類T4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Virus-IIIB/H9,HTLV-IIIB/H9)。1986年,該病毒的名稱被統一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以更好地反映病毒導致免疫缺陷而不是導致癌症的性質。1987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確認了此名稱 [16] 

HIV存活條件

HIV存活地點

艾滋病病毒廣泛存在於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以及唾液、尿液、乳汁、腦脊液和有神經症狀者的腦組織中,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中的病毒濃度相比其他體液要更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傷口滲出液有很強的傳染性 [17] 

HIV滅活方法

艾滋病病毒在體外生存能力極差,不耐高温,只能在血液和體液中活的細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氣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 [14]  。常温下,在體外的血液中只可存活數小時,在56℃條件下30分鐘即失去活性 [18] 
液體中的艾滋病病毒加熱到攝氏56度30分鐘即可滅活。在攝氏37度時,使用0.2%次氯酸鈉、0.1%漂白粉、70%乙醇、35%異丙醇、50%乙醚、0.3%過氧化氫、0.5%來蘇爾處理10分鐘能滅活病毒 [14] 

HIV感染方式

HIV傳播途徑

普通的接觸不會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只有通過直接接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體內的某些體液(血液、精液和精前液、直腸液、陰道分泌液、母乳),才有可能被感染。這些體液中的艾滋病病毒通過黏膜(直腸、陰道、口腔或者陰莖頭部)、開放性的傷口或者潰瘍或直接注射等渠道進入人類的血液中 [6] 
其中有三種常見的傳播方式:
性接觸傳播
艾滋病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在性接觸(包括陰道性交、肛交和口交等)時,由於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官黏膜的細微破損,病毒即可通過破損處進入血液而感染。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的性接觸都可能會導致艾滋病病毒的傳播。但由於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所以肛門性交的危險性比陰道性交的危險性更大 [16] 
血液傳播
人被輸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製品、進行靜脈吸毒、移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組織器官都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險 [16] 
母嬰傳播
因艾滋病病毒廣泛存在於女性感染者的血液、陰道分泌液和乳汁中 [14]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婦女在妊娠及分娩過程中,也可因發生大量體液接觸而將病毒傳給胎兒,感染的產婦還可通過母乳餵養將病毒傳給嬰兒 [16] 

HIV致病機制

艾滋病病毒進入細胞需要通過易感細胞表面的受體。受體分為兩類,第一受體即CD4,為主要受體,第二受體即CCR5或CXCR4等,為輔助受體。艾滋病病毒分為X4和R5兩類毒株,前者通常同時利用CCR5、CXCR4和CCR3受體,而後者通常只利用CCR5受體。在疾病早期和晚期,艾滋病病毒通常分別利用CCR5和CXCR4作為輔助受體 [19]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的過程主要為4步,4個過程的基本情況如下:
1. 吸附、膜融合及穿入:HIV-1通過CD4受體選擇性吸附於靶細胞表面,藉助輔助受體進入細胞。
2. 反轉錄、入核及整合:胞質中,在反轉錄酶作用下,病毒RNA形成互補DNA,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病毒雙鏈性DNA。
3. 轉錄及翻譯:RNA聚合酶作用下病毒DNA轉錄成RNA,其中一部分RNA經加工成為病毒子代基因組RNA,另一部分拼接後成為病毒mRNA,編碼病毒結構蛋白(Gag、Gag-Pol和Env前體蛋白)和非結構蛋白。通過內質網核糖體的糖化和加工產生子代病毒蛋白和酶。
4. 裝配、成熟及出芽:Gag、Gag-Pol前體蛋白在細胞膜內面與病毒子代RNA一起包裝,結合Gag和MA,從細胞膜獲得病毒體的包膜,獨立的病毒顆粒即形成。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免疫系統的CD4+T細胞(一種輔助性T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免疫細胞),此外還有單核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CD4+T細胞數量持續減少,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下降,最終導致機會性感染和腫瘤 [11] 
人體對抗艾滋病病毒感染主要是通過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固有免疫主要是黏膜屏障和局部固有免疫細胞對病毒抗原的識別、內吞、處理和呈遞。適應性免疫系統接收呈遞的抗原後2~12周,會產生各種特異性抗體。有艾滋病病毒特異性的CD4+T細胞免疫反應和特異性毒性T淋巴細胞反應也起着重要作用 [10] 

HIV檢測方法

艾滋病病毒檢測工作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礎,和其他大部分病原體檢測不同,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20] 
檢測艾滋病病毒感染情況的主要方法包括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艾滋病病毒核酸定性和定量檢測、CD4+T淋巴細胞計數、艾滋病病毒耐藥檢測等。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的金標準,艾滋病病毒核酸檢測(定性和定量)也用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艾滋病病毒核酸定量(病毒載量)和CD4+T淋巴細胞計數是判斷疾病進展、臨牀用藥、療效和預後的兩項重要指標 [17] 

HIV抗體檢測

HIV-1/2抗體檢測包括篩查試驗和補充試驗。HIV-1/2抗體篩查方法包括ELISA、化學發光或免疫熒光試驗、快速試驗(斑點ELISA和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免疫層析等)、簡單試驗(明膠顆粒凝集試驗)等。補充試驗方法包括抗體確證試驗(免疫印跡法,條帶/線性免疫試驗和快速試驗)和核酸試驗(定性和定量)。
篩查試驗呈陰性反應可出具HIV-1/2抗體陰性報告,見於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個體,但窗口期感染者篩查試驗也可呈陰性反應。若呈陽性反應,用原有試劑雙份(快速試驗)/雙孔(化學發光試驗或ELISA)或兩種試劑進行重複檢測,如均呈陰性反應,則報告為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如一陰一陽或均呈陽性反應,需進行補充試驗 [17] 

HIV抗原檢測

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抗原抗體檢測可以同時檢出艾滋病病毒抗體和HIVp24抗原,廣泛用於臨牀。與單純抗體檢測相比,提高了準確性,尤其是對慢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接近100%。此外,第四代艾滋病病毒檢測將艾滋病窗口期縮短至14~21天,有助於早期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不足之處是,增加了非特異性反應的潛在風險,可能會影響檢測的敏感度和特異度 [21]  [11] 

HIV核酸檢測

艾滋病病毒核酸檢測一般指檢測病毒RNA。病毒入侵體內後快速複製,可在血漿中檢測出病毒RNA,即病毒載量。通過測定病毒載量可以進行病程監控、治療方案指導、療效判定、疾病進展預測。病毒載量檢測也可用於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用於急性期/窗口期診斷、晚期患者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和小於18月齡嬰幼兒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常用的艾滋病病毒病毒載量檢測方法包括逆轉錄PCR實驗(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核酸序列擴增實驗(Nuclear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以及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real-time PCR) [11] 
如果病毒載量低於檢測下限,表明沒有測出病毒載量,見於未感染艾滋病病毒者、治療成功者以及自身有效抑制病毒複製的部分感染患者。如果高於檢測下限,則説明檢測出病毒載量,需要醫生結合患者病史、臨牀症狀和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結果做出進一步診斷。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種RNA定量系統都有其最低檢測限,即可以測出的最低拷貝數或國際單位,RNA定量檢測時未測出不等於樣品中不含有病毒RNA,因此艾滋病病毒核酸定性檢測陰性,只可報告本次實驗結果陰性,但不能排除感染病毒的可能;艾滋病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作為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輔助指標,不能單獨用於感染診斷。報告艾滋病病毒核酸定量檢測結果時應按照儀器讀數報告結果,註明使用的實驗方法、樣品種類和樣品量,當測定結果小於最低檢測限時,應註明最低檢測限水平 [11] 

HIV自願諮詢檢測

定義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voluntary counseling& testing,HIV VCT)是指需要進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檢測的個體,經過諮詢,在充分知情和保密的情況下,對是否做艾滋病病毒檢測自願做出選擇的過程 [22]  。VCT既是艾滋病防治規劃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一種高效益的艾滋病病毒預防干預措施。通過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不僅可以儘早發現、及時治療和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為求詢者特別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 供心理支持,而且可以促使求詢者減少不安全行為,預防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6] 
需檢測人羣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家屬或密切接觸者;
  •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親所產新生兒;
  • 有過無保護性行為者(尤其是無保護的婚外性行為、多性伴侶性行為、男男同性性行為等)
  • 與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員;
  • 既往有償賣血者(到非法採血點賣血);
  • 懷疑接受過不潔血液和血製品者;
  • 使用過未經嚴格消毒的針具注射者;
  • 有破損的皮膚、黏膜,不慎接觸到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體液者;
  • 其他自願接受艾滋病諮詢檢測的人員 [6] 
檢測地點
自願諮詢檢測門診通常設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等地。提供初篩檢測服務的自願諮詢檢測機構名錄,以及提供確證檢測服務的確證實驗室名錄,可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查詢 [23] 
各地縣級以上的醫院與婦幼保健機構均可以提供艾滋病病毒檢測服務,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也可承擔該服務。同時,部分開展艾滋病預防活動的社會組織,例如“紅絲帶之家”也可提供檢測。
當前,一些高校提供自助尿液檢測包售賣機,可以通過購買自助檢測包進行檢測。這種售賣機隱藏在普通自動售貨機中,外表看上去並無二致,但藏有一個投樣箱,用於接收密封好的尿液樣本,廠家派人收回後即可進行檢測,返回結果。另外,也可在正規渠道購買艾滋病唾液檢測試劑,在家中進行簡易檢測(不同試劑盒的檢測方法不一,可參考説明書)。
自助尿液檢測包售賣機 自助尿液檢測包售賣機
需要注意的是,自行檢測的結果可能有誤,建議到自願諮詢檢測門診進行進一步確證檢測 [23] 

HIV培養方法

HIV-1分離培養最常用的方法是分離感染者血漿和外周血單個核淋巴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與靶細胞共培養。但目前為止,我國的HIV-1分離成功率並不高。傳統的PBMCs共培養方法需要培養28天。判為有病毒生長的標準是:連續兩次抗原含量≥30pg/ml,第2次抗原量比第1次高4倍,或連續兩次抗原量超過閾值。根據需要可以進行毒株感染力的滴定、MT-4融合誘導性檢測、env區的擴增、CD4細胞計數和病毒載量測定 [24] 

HIV感染症狀

HIV階段症狀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臨牀上會經歷3個時期,分別是:急性感染期、無症狀期、艾滋病期。三個感染階段情況分別如下:
急性感染期
急性感染期經常發生在初次感染艾滋病病毒後的2~4周,這個階段大多數患者臨牀症狀並不嚴重,持續1~3周後會有所緩解。15%~20%的感染者在感染後2~6周內可出現發熱、發汗、疲乏、肌痛、關節痛、厭食、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一般持續3~14天后進入無症狀期。也有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後並不出現任何急性症狀。急性感染期的診斷標準為:患者半年內有流行病學史或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綜合徵,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試驗陽性和艾滋病病毒補充試驗陽性 [17] 
無症狀期
無症狀期可能發生在急性期之後,感染者也可能沒有明顯的急性期症狀直接進入無症狀期,這個階段持續6~8年,其時間長短與感染病毒的數量和型別、感染途徑、機體免疫狀況的個體差異、營養條件及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在無症狀期,由於艾滋病病毒在感染者體內不斷複製,免疫系統受損,CD4+T淋巴細胞計數逐漸下降。可出現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或體徵,但一般不易引起重視。無症狀期的診斷標準為:有流行病學史,結合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即可診斷。對無明確流行病學史但符合實驗室診斷標準的也可診斷 [17] 
艾滋病期
艾滋病期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後的最後階段,也是艾滋病病人所處的階段。患者CD4+T淋巴細胞計數多小於200個/μl,艾滋病病毒血漿病毒載量明顯升高。此期主要臨牀表現為艾滋病病毒相關症狀、體徵及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 [17] 

HIV人體損害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CD4+T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和DC等,主要表現為CD4+T淋巴細胞數量不斷減少,最終導致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的發生 [17] 
侵蝕細胞
現已證實艾滋病病毒是嗜T4淋巴細胞和嗜神經細胞的病毒。艾滋病病毒由皮膚破口或粘膜進入人體血液,主要攻擊和破壞的靶細胞是T4淋巴細胞(T4淋巴細胞在細胞免疫系統中起着中心調節作用,它能促進B細胞產生抗體),便得T4細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免疫功能。當激活免疫反應的T4細胞幾乎全部被艾滋病病毒消除時,T4細胞抑制細胞在數量上會巨增,相反病人體內T4細胞的數量驟減,從而導致病人的免疫功能全部衰竭,為機會性感染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24] 
助發癌變
艾滋病病毒和其它逆轉錄病毒一樣,當逆轉錄酶使病毒的RNA作為模板合成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中時,艾滋病病毒帶有的致癌基因可使細胞發生癌性轉化,特別是在細胞免疫遭到破壞、喪失免疫監視作用的情況下,細胞癌變更易發生 [21] 
破壞呼吸和心血管系統
艾滋病病毒感染會增加患感冒、流感和肺炎的風險,也會增加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PAH)的風險。肺動脈高壓是指肺動脈壓力升高,超過一定界值的一種血流動力學和病理生理狀態,可導致右心衰竭,可以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以是併發症,還可以是綜合徵。隨着時間的推移,艾滋病病毒促使的PAH會使病患心臟緊張。同時,艾滋病病毒也會讓感染者更容易感染肺結核。肺結核是一種經空氣傳播的細菌,主要症狀包括胸痛和嚴重咳嗽,咳嗽時可能含有血液或痰,這種症狀可以持續數月 [25] 

HIV現狀

HIV世界艾滋病流行現狀

據統計,全球艾滋病相關死亡人數在2006年達到峯值,死亡人數從2006年的195萬下降到2017年的95萬,全球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覆蓋數從2006年的298萬增加到2017年的2180萬。新發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在1999年達到峯值,為316萬,此後逐漸減少。2007年到2017年,艾滋病病毒感染新發病例數從2007年的235萬減少到2017年的194萬。同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總數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從1990年的874萬增加到2017年的3680萬 [26]  。根據聯合國估計,截至2018年,共有379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2330萬人正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27] 

HIV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現狀

據2019年中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統計,2019年1~10月,全國共檢測2.3億人次,新報告發現感染者13.1萬例,新增加抗病毒治療12.7萬例,全國符合治療條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比例為86.6%,治療成功率為93.5%。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國報告存活感染者95.8萬,整體疫情持續處於低流行水平 [28] 

HIV相關研究

HIV疫苗研製

開發艾滋病病毒疫苗仍然面臨很多挑戰,在研究HIV-1疫苗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HIV-1病毒在世界範圍內存在廣泛的多樣性,隨着病毒的種類越來越多,單一疫苗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弱,如何開發一種能夠應對多種病毒變異、保持效用的疫苗,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HIV-1感染者並不能夠完全清除病毒,人類缺乏與之相關的明確的免疫保護物,目前相關研究還在推進中 [29] 

HIV抗艾滋病病毒感染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侯煒和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霍文哲教授團隊合作的一項科研成果發表在美國著名國際學術刊物《淋巴細胞生物學》雜誌上。
這項研究發現,一種名為“表達CD56分子的T淋巴細胞”的細胞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作用。經過3年研究,首次發現“表達CD56分子的T淋巴細胞”培養液中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和複製,並且這種活性具有廣譜性,既可抑制實驗室保存的艾滋病病毒的病毒株,也可抑制臨牀上分離得到的艾滋病病毒的病毒株。雖然該培養液中的分泌物對艾滋病病毒進入細胞的協同受體影響甚微,但可增強幹擾素調節因子的作用,從而引起巨噬細胞發揮作用,“抗擊”艾滋病病毒 [16] 
2022年2月,世界上第三例艾滋病痊癒患者,使用了這種新療法。 [53] 

HIV劫持細胞

2014年1月,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結構,闡明瞭Vif如何“劫持”人免疫細胞的分子機制,為研製全新艾滋病藥物提供了結構基礎。該研究對人類最終攻克艾滋病具有深遠意義和重要的科學應用價值。
作為艾滋病病毒九大基因中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Vif被學界認為是艾滋病病毒傳播過程中針對人類進化而生的,它通過“劫持”人免疫細胞內的蛋白降解系統來降解人免疫細胞內的病毒限制性因子APOBEC3家族成員,從而逃避免疫細胞對艾滋病病毒的識別和防禦。但長久以來,人們對Vif自身或者其功能性複合物的原子水平結構解析並未取得進展。
研究中,黃志偉研究組圍繞Vif這一“頑疾”,重點解析了Vif五元複合物結構,詳細描述了Vif如何“劫持”人CBF-β以及CUL5 E3連接酶複合物的分子機制。該研究分析了艾滋病病毒的結構特徵,瞭解了艾滋病病毒是怎樣與人結合,為進一步解決艾滋病治療難題提供了可能。依照“按鎖配匙”規律,該研究也為未來艾滋病治療從“雞尾酒式”的混合用藥方式轉向設計靶向治療藥物開闢了一條新路 [30] 

HIV激活潛伏

來自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科學》雜誌上報告稱,他們找到了一種讓潛伏的艾滋病病毒暴露自身的新方法,這可能會幫助克服治癒艾滋病病毒感染所面臨的一大障礙。他們發現,無需提高艾滋病病毒基因表達的平均水平,只要提高與艾滋病病毒基因表達相關的隨機活性(噪音),就可以重新激活潛伏艾滋病病毒 [31] 
當艾滋病病毒感染免疫細胞之時,它會將自身的遺傳物質插入到感染細胞的DNA中。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免疫細胞的機器裝置會拷貝病毒遺傳物質,最終導致表達生成更多病毒所需的所有元件。新病毒從感染細胞中釋放出來,會擴散感染機體的其他免疫細胞 [20]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艾滋病病毒表達會進入等待模式,感染免疫細胞內的病毒進入到一種潛伏狀態。這意味着有一小部分的艾滋病病毒匿藏在感染細胞中,即便是最有效的藥物也無法觸及它們 [26] 

HIV刪除病毒

2014年7月,美國坦普爾大學神經科學研究院主任卡邁勒·哈利利教授等研究人員們發現了一種可以徹底將艾滋病病毒從人體細胞中刪除的方法,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家科學學術進程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在研究中,研究者首先將一種被稱作核酸酶的DNA剪切酶和一種被稱作指向核糖核酸的目標鏈結合,隨後這個組合便會開始追捕並最終除掉HIV-1的病毒基因組。除掉之後,細胞的基因修復程序開始接管整個過程,將受損的兩端焊接起來,從而得到了一個無病毒的細胞。
由於HIV-1病毒無法被免疫系統清除,只有去除掉病毒才可治癒這種疾病。而這些分子武器也可以當作疫苗使用,武裝上核酸酶-核糖核酸的細胞已被證實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研究室使用一種20核苷酸鏈的指向核糖核酸來定位HIV-1病毒,隨後使用一種被稱作Cas9的DNA剪切酶來修改人體基因組。研究者已經想出了不同的策略應用到臨牀研究中,希望能消除患者身上的每一份HIV-1病毒,從而治癒艾滋病 [32] 

HIV癌症免疫藥物的治療

美國埃默裏大學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部研究員Justin Harper等人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研究顯示:利用兩種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組合使用刺激免疫細胞,可縮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的非人靈長類動物中的病毒庫大小。這些發現對於尋找治癒艾滋病的方法有重要意義 [33] 

HIV基因治療技術

在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H)的一項臨牀試驗中,一種引導人體產生某種針對艾滋病病毒的特定抗體的新方法讓參與者持續產生了一年多的抗體。這種藥物傳遞技術使用一種無害的病毒將一種抗體基因傳遞到人體細胞中,使人體能夠在較長時間內產生抗體。據研究人員報告,隨着進一步的發展,這種策略可以應用於預防和治療各種各樣的傳染病 [34] 

HIV典型案例

第二名被成功治癒的艾滋病病人——“倫敦病人”的奇蹟
英國倫敦一名男子於2003年感染艾滋病病毒,在2012年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同年晚些時候確診了霍奇金淋巴瘤。2016年,治療小組決定為其尋找骨髓移植配型,以治療這種血液惡性腫瘤。
治療小組找到了合適的骨髓捐獻者,這位捐贈者的CCR5基因有罕見的自然突變,能夠抵抗艾滋病病毒的入侵。治療小組認為,如果造血幹細胞順利移植,不僅能夠治療病人的癌症,還能夠獲得額外收穫,即驅趕艾滋病病毒。
在“倫敦病人”術後16個月沒有發現艾滋病病毒,隨後自願暫停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研究者認定病人得到“長期緩解”,若兩年後仍然沒有發現艾滋病病毒,或許能夠認定治癒 [35] 
而最新的研究顯示,“倫敦病人”在停止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後,體內HIV-1 RNA病毒載量到2020年3月為止始終處於“病毒載量檢測不到”的水平,CD4+T淋巴細胞數量也得到了緩慢的恢復,目前已達到正常水平。研究者認為,目前所有證據足以支持病人從“長期緩解”轉變為“治癒”,成為繼“柏林病人”後全世界第二例被確定治癒的病例 [36] 

HIV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正)明確提出,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 [8]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傳播原理知識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瞭解相關知識有利於降低感染風險,防治艾滋病。

HIV相關教育文件

我國各部委發佈的相關教育類文件中,《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2007)、《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中小學健康教育規範》(2011)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和《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7)都要求開展有關艾滋病防治基礎知識以及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等方面的教育,這些都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

HIV《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初中年級
模塊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衞生事故
· 瞭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識和預防措施,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37] 
高中年級
模塊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衞生事故
· 掌握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和措施,正確對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37] 

HIV《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

水平四(初中階段)
疾病預防
· 艾滋病的基本知識;
· 判斷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拒絕不安全行為的技巧;
· 學會如何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方法;
· 與預防艾滋病相關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
· 不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患者 [38] 

HIV《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水平四(7~9年級)
身體健康
· 瞭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及預防方法,不歧視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攜帶者 [39] 

HIV《中小學健康教育規範》(2011)

水平四(初中階段)
預防疾病
· 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識;
· 判斷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
· 拒絕不安全行為的技巧;
· 學會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方法;
· 瞭解與預防艾滋病相關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
· 不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患者 [40] 

HIV《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水平五
提高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能力
· 瞭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水平六
提高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能力
· 瞭解艾滋病和性病的國內外流行趨勢;
· 理解艾滋病和性病對人類社會發展造成的危害;
· 積極參與預防艾滋病和性病的宣傳和教育活動 [41] 

HIV《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7)

疾病預防
· 常見傳染病(如流感、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的預防;
·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的意義和項目選擇;
· 常用的健康指標、正常範圍,測定身體健康狀況的常用方法(如測量腋温和脈搏、血壓等);
· 正確選擇必要、有效的保健與保險服務[2]
性與生殖健康
· 艾滋病的傳播、流行與控制,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為和預防措施,艾滋病諮詢檢測和服務,不歧視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42] 

HIV相關教學內容

HIV學習目標

預防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不歧視病毒感染者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相關內容的學習同時涉及到知識要點、相關技能和態度觀念。在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相關的學習目標主要出現在核心概念8“性與生殖健康”下的第2個主題“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污名、關愛、治療及支持”和第3個主題“理解、認識與減少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內的性傳播感染風險”,內容貫穿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以上四個年齡段,具體學習目標如下 [43] 
主題2: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污名、關愛、治療及支持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享有平等的權利,也可以有所作為
學習者將能夠:
► 説明在正確的護理、治療和支持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可以過上美滿的生活,如果願意,他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孩子(知識);
► 意識到和所有人一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權利獲得平等的愛、尊重、關懷和支持(以及及時的治療)(態度)。
要點:有許多有效醫療手段可以幫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學習者將能夠:
► 説明在得到關愛、尊重和支持的情況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夠通過有效的醫療手段控制自己的狀況(知識) [43]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對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來説,能夠在安全的支持性環境中談論自己的感染者身份非常重要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坦誠談論自己的感染者身份會有哪些益處以及會面臨哪些挑戰(知識);
► 明白一些人出生時即攜帶艾滋病病毒,而另一些人則是後天感染的(知識);
► 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責任確保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享有安全的支持性環境(態度);
► 展示如何創建安全的支持性環境(技能)。
要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特殊的護理和治療需求,其中的一些治療可能有副作用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為什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特殊的護理和治療需求,包括一些可能的副作用(知識);
► 明白艾滋病的治療將貫穿一生,而且常常會帶來副作用和其他挑戰,並可能需要關注營養問題(知識);
► 説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兒童和年輕人也可以從治療中受益,但在青春發育期需要重點注意藥量和用藥依從性問題,並且要控制副作用(如骨密度和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耐藥性)(知識);
► 列舉並展示人們可以如何獲取艾滋病的護理和治療服務(技能)。
要點: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會影響家庭結構、家庭角色和責任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艾滋病病毒並不是建立親密關係、享有家庭或性生活的障礙,因為無論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人們都可以一起生活,發生性關係,也可以生育並保證孩子不攜帶艾滋病病毒(知識);
► 闡述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如何影響家庭,包括家庭結構、家庭成員的角色和責任(知識);
► 解釋在獲得來自家庭與社區的支持以及服務和治療的前提下,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保持健康,生下健康的孩子並進行母乳餵養(知識);
► 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責任支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態度);
► 展示支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不同方法(技能) [43]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在恰當的關愛、尊重和支持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夠有意義地生活並且不受到歧視
學習者將能夠:
► 斷定基於艾滋病病毒感染狀況而歧視他人是違法的(知識);
► 意識到一些人從出生開始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通過獲得治療和支持,他們可以過上美滿、健康而有意義的生活(態度)。
要點:只要願意,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內的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通過婚姻或長期承諾向別人表達性感覺和愛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為什麼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內的每個人都有權利對別人表達性感覺和愛(知識);
► 支持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內的每個人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性感覺和愛的權利(態度)。
要點: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組織或有他們參與的支持小組和項目可以提供幫助
學習者將能夠:
► 解釋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組織或有他們參與的支持小組和項目能夠提供什麼幫助,並描述他們所能提供的服務(知識);
► 理解並讚許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組織或參與的項目所提供的幫助(態度);
► 展示如何找到當地的支持小組和項目(技能) [43]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在恰當的關愛、尊重和支持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在一生中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
學習者將能夠:
► 分析針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受艾滋病影響的人羣的污名和歧視為何產生以及造成的影響(知識);
► 找出本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主要倡導者(男性、女性和跨性別),並描述他們在改變人們對艾滋病病毒的認識和保護其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方面做出的貢獻(知識);
► 欣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取得的成就(態度);
► 開展權利倡導活動,支持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內的每個人免受污名和歧視的影響(技能) [43] 
主題3:理解、認識與減少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內的性傳播感染風險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人們可能會因為和性傳播感染者發生性行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發生其他性傳播感染。人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降低感染的風險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在青年羣體中最常見的性傳播感染類型(例如艾滋病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沙眼衣原體和淋病奈瑟菌感染等)和最常見的傳播途徑(知識);
► 描述為什麼艾滋病病毒不會通過日常接觸傳播(如握手、擁抱、共同一個杯子喝水等)(知識)。
要點: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傳播,包括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艾滋病病毒的不同傳播途徑(例如與被感染者發生無保護性行為;輸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與他人共用注射器、針頭或其他鋒利器具;在懷孕、分娩和哺乳期間)(知識);
► 説明絕大部分人感染或傳播艾滋病病毒都是由於和被感染者發生了無保護的插入式性交(知識)。
要點: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或其他性傳播感染的風險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或傳播風險的不同方法,包括病毒暴露之前(例如使用安全套,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男性自願包皮環切手術,或採取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預防並同時使用安全套)和之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采取艾滋病病毒暴露後預防)(知識);
► 描述正確使用安全套的步驟(知識);
► (在有供應的地方)描述在什麼年齡以及在什麼地點可以接種生殖器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知識);
► 展示通過溝通、協商和拒絕等技能來抵禦違背個人意願的性壓力,或果斷表達採取安全性行為的意圖,包括堅持正確使用安全套或其他避孕措施(技能)。
要點:檢測是確定一個人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或發生其他性傳播感染的唯一途徑;針對艾滋病病毒和絕大多數性傳播感染都已經有治療手段
學習者將能夠:
► 展示對於自己所在社區中針對大多數常見性傳播感染(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內)的檢測和治療都有所瞭解(知識);
► 列舉對想要進行檢測的人表示支持的不同方式(知識);
► 認識到為接受檢測的人創建安全的支持性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態度);
► 知道哪裏可以進行檢測(技能) [43]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各種性傳播感染,如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感染(淋病)、蒼白螺旋體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和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尖鋭濕疣)等,都是可以被預防的,治療或控制的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發生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內的性傳播感染的不同途徑(如通過性接觸傳播;在懷孕、生產或哺乳時傳播;通過含有病原體的血液傳播;共用注射器、針頭或其他鋒利器具而傳播等)(知識);
► 描述不發生性交是預防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傳播感染的最有效手段(知識);
► 解釋如果一個人處於性活躍期,也有一些特定的方式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或其他性傳播感染的風險,其中包括:堅持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免插入式性交行為;實行“雙方保持單一配偶”;減少性伴侶的數量;避免同時擁有多名性伴侶;接受性傳播感染的檢測和治療(知識);
► 解釋在某些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傳播感染髮生率很高的環境下,年齡差距很大的個體之間的親密關係或代際親密關係會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傳播感染的風險(知識);
► 展示如何協商安全的性行為和拒絕不安全性行為(技能);
► 展示正確使用安全套的步驟(技能)。
要點:性健康服務機構可以提供艾滋病病毒的檢測和治療並提供安全套,一些機構可能會提供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後預防用藥或男性自願包皮環切手術,還有一些機構可以幫助人們評估自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也可以幫助人們獲取所需的檢測和治療
學習者將能夠:
► 審視如何通過醫療系統獲得艾滋病病毒檢測,以及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支持的不同項目(知識);
► 列舉不同的艾滋病病毒檢測方式,以及這些檢測是如何進行的(知識);
► 描述男性自願包皮環切手術,以及這種手術如何降低男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知識);
► 在當地可以獲取的情況下,明確表述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後口服預防用藥可以在艾滋病病毒暴露之前和之後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知識);
► 闡明每個人都有權利接受自願的、知情的、保密的艾滋病病毒檢測,而且不應該被要求公開自己的感染狀況(知識);
► 認識到檢測在評估艾滋病病毒易感性和獲取所需治療方面非常重要(態度);
► 展示如何對一個想要進行檢測的朋友表示支持(技能) [43]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溝通、協商和拒絕技巧可以幫助年輕人抵禦違背個人意願的性壓力,或強化其採取安全性行為的意圖(比如堅持使用安全套或其他避孕措施)
學習者將能夠:
► 回憶一個人的協商技巧會受到社會規範、權力不平等、關於自我決策權的個人信念和信心的影響(知識);
► 使用有效的溝通、協商和拒絕技巧以抵禦違背個人意願的性壓力、採取更加安全的性行為策略(技能)。
要點:對進入性活躍期的人,採用何種策略降低感染風險會受多方面影響,包括個人的自我效能、感知到的風險水平、社會性別角色、文化和同伴規範的影響
學習者將能夠:
► 對可能影響處在性活躍期的人做出降低自身感染風險的決定的所有因素進行批判性分析(知識);
► 認識到對一些羣體的社會排斥和歧視會增加其感染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傳播感染的風險(態度);
► 制定和執行提升個人健康與福祉的計劃(技能);
► 展示獲取安全套的不同方法(技能)。
要點:性健康服務機構可以提供安全套、艾滋病病毒檢測和治療;一些機構可能會提供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後口服預防用藥或男性自願包皮環切手術,還有一些服務機構可以檢測並治療其他性傳播感染,提供避孕措施,處理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從而幫助人們評估自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幫助他們獲得所需的檢測和治療
學習者將能夠:
► 評估可以幫助人們預防和最大程度地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風險的性健康服務(知識);
► 識別在什麼地方可以獲取安全和保密的艾滋病病毒檢測以及其他服務(包括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後預防)(知識) [43] 

HIV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常見的相關問題

在教學中是否需要提到男男性接觸行為?
  • 現狀和原因
艾滋病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性接觸很容易造成細微的皮膚粘膜破損,病毒即可通過破損處進入血液而感染。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的性接觸都會導致艾滋病病毒的傳播。由於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所以男男性接觸中的肛門性交較陰道性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更高。大量研究表明,學生羣體中的同性戀者比異性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概率更大,並且更難尋求醫療援助,也更容易輟學 [44]  。一項對英國青少年的研究顯示,男性之間的性行為是青少年男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原因 [45]  。從避免性傳播感染尤其是艾滋病病毒傳播的角度,需要在性教育過程中提及男男性接觸行為。
提高學生對性少數羣體的包容以及對性多樣性的包容,本身就是全面性教育的目標之一。同性戀羣體在校園中通常處於弱勢地位,他們在班級中更容易被邊緣化 [46]  。研究發現,在英國的青少年羣體中,同性戀羣體患抑鬱症、藥物濫用以及經歷其他心理壓力的風險也更大。學生們需要通過全面性教育理解性傾向、社會性別等概念,避免對同性戀等性少數羣體的歧視和誤解 [47] 
  • 挑戰和解決辦法
大多數性教育專家支持學校的“非異性戀主義”教學,在進行全面性教育時,提供關於同性戀的內容 [48]  。學校需要首先創造積極的、包容的文化氛圍來支持教師講授有關同性戀的全面性教育內容,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學校都可以通過政策和校園活動來支持對文化多樣性的包容,這樣有利於保護學生中的同性戀羣體,也有助於減少教師的恐懼31
如何減少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性傳播風險?
相當一部分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都是由於和感染者發生了無保護的插入式性交,無保護的肛交比無保護的陰道性交要更加危險。可以通過下列方法降低感染風險:
  • 當個體不願意和對方發生性交行為時,人們可以通過溝通、協商和拒絕等技能,來抵禦違背個人意願的性壓力;
  • 在發生性交行為之前,要果斷表達採取安全性行為的意圖,包括堅持正確使用安全套或採取其他避孕措施;
  • 有一些性健康服務機構可以提供艾滋病病毒的檢測和治療並提供安全套:一些機構可能會提供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後預防用藥或男性自願包皮環切手術(該手術可以降低男性感染艾滋病病毒風險),還有一些機構可以幫助人們評估自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也可以幫助人們獲取所需的檢測和治療 [49] 
全面性教育中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 小學性教育中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相關的內容
北京師範大學劉文利教授主編的《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全12冊)中,首次談及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有關的內容是在五年級,主要涉及“認識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和“預防和應對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兩個主題,介紹了艾滋病病毒及艾滋病的基本概念、艾滋病病毒傳播途徑、應對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傳播的方法以及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尊重等方面內容 [50] 
讀本五年級下冊中的“認識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主題中介紹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艾滋病間的關係,“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也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性傳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下降。”隨後,讀本介紹了艾滋病病毒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艾滋病的傳染源,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精液、前列腺液、陰道分泌液、血液、乳汁等體液內,主要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三種途徑進行傳播。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切斷傳播途徑,就可以有效預防。
《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插圖 《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插圖 [51]
另外,讀本五年級下冊中還明確了“需要尊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權利”,列出了《艾滋病防治條例》中的相關內容,説明應防止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視 [51] 
《珍愛生命——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插圖 《珍愛生命——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插圖 [52]
  • 初中性教育中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相關的內容
在初中性教育讀本中,八年級在“艾滋病病毒與艾滋病的預防和應對”這一主題中,涉及到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基礎知識,在小學基礎上增加深度,並再次引導學生自覺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避免歧視 [52] 
參考資料
  • 1.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IV | Description &Facts[EB/OL](2020–02–27)[2020–04–12].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HIV.
  • 2.    WHITESIDE A. HIV & AID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 3.    覃筱燕主編.醫學基礎與臨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83.
  • 4.    JUNE 24 C S H govDate last updated:, 2019. How Is HIV Transmitted?[EB/OL](2019–06–24)[2020–04–12]. https://www.HIV.gov/HIV-basics/overview/about-HIV-and-aids/how-is-HIV-transmitted.
  • 5.    CSH govDate last updated:, 2019. How Is HIV Transmitted?[EB/OL](2019-06-24). [2020-04-12]. https://www.HIV.gov/HIV-basics/overview/about-HIV-and-aids/how-is-HIV-transmitted
  • 6.    武漢市疾控中心. 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指南[EB/OL].(2016-10-11). https://www.whcdc.org/show/20.html.
  • 7.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 清除對艾滋病患的道德歧視[EB/OL]. (2009-12-02). http://www.gov.cn/jrzg/2009-12/02/content_1478039.htm
  • 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EB/OL]. (2020-10-17).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10/82a8f1b84350432cac03b1e382ee1744.shtml
  • 9.    王增強, 邱茂峯, 蔣巖. 追溯艾滋病病毒起源[J]. 中國熱帶醫學, 2010, 10(07): 903–905.
  • 10.    HUET T, CHEYNIER R, MEYERHANS A, 等. Genetic Organization of a Chimpanzee Lentivirus Related to HIV-1:6273[J]. Nature, 1990, 345(6273): 356–359. DOI:10.1038/345356a0.
  • 11.    HIRSCH V M, OLMSTED R A, MURPHEY-CORB M, 等. An AfricanPrimate Lentivirus (SIV Sm Closely Related to HIV-2: 6223[J]. Nature, 1989,339(6223): 389–392. DOI:10.1038/339389a0.
  • 12.    李德榮, 孫中和, 何錦芳,等. 人免疫缺陷病毒及相關病毒形態學研究[J]. 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 1993(03):238-63.
  • 13.    張鳳鳴. 醫學微生物學(第4版)[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8
  • 14.    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年版)[J].中華內科雜誌,2018,57(12):867-884.
  • 15.    WHITESIDE A. HIV & AID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16.
  • 16.    王景山,姜日花.艾滋病的歷史與現狀[J].中國社區醫師,2002(23):10-11.
  • 17.    李雲昭, 李錦昆主編 毒品與艾滋病知識問答[M]:北京:Beijing Book Co. Inc.,2018.
  • 18.    覃筱燕主編.醫學基礎與臨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83.
  • 19.    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版)[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8,24(12):1266-1282.
  • 20.    鮑作義, 李敬雲, 米獻淼, 等. 我國現行HIV檢測策略和方法的應用評價[J].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01(05): 304–305.
  • 21.    張亞蘭,衞曉麗,鄭海潮,楊揚,於彤彤.使用四代HIV抗原抗體試劑篩查聯合蛋白印跡或核酸補充實驗的檢測策略臨牀評價[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8,24(03):286-288+306.
  • 22.    UNAIDS. 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a gatewaytoprevention and care[R/OL]. (2002-06).https://www.unaids.org/en/resources/documents/2002/20020705_jc72 9‑vct‑gateway‑cs_en.pdf.
  • 23.    中國疾控中心.艾滋病檢測核心信息[EB/OL].(2018-11-16).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zl/azb/zstd/201811/t20181116_197341.html.
  • 24.    魯俊鋒,李珏,李韓平,劉思揚,莊道民,劉永健,鮑作義,李林,吳昊,李敬雲.HIV-1臨牀毒株的分離培養及生物學表型和基因型鑑定[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15(05):460-462.
  • 25.    Ann Pietrangelo and Kristeen Cherney. The Effects of HIV on YourBody[EB/OL]([日期不詳])[2020–04–12].
  • 26.    FRANK T D, CARTER A, JAHAGIRDAR D, 等.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Mortality of HIV, 1980–2017, and Forecasts to 2030, for 195 Countries andTerritori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and Risk Factors Study 2017[J]. The Lancet HIV, 2019, 6(12): e831–e859.
  • 27.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2019全球艾滋病最新情況[EB/OL].(2019-07-16). http://hkb980dd.pic44.websiteonline.cn/upload/0ezt.pdf
  • 28.    疾病預防控制局. 2019年我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進展[EB/OL]([日期不詳])[2020–04–12].http://www.nhc.gov.cn/jkj/s3586/201911/c2388ce70bdd404ea6dfcd886591784d.shtml.
  • 29.    BAROUCH D H.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HIV-1 Vaccine[J].Nature, 2008, 455(7213): 613–619.
  • 30.    Yingying Guo, Liyong Dong, Xiaolin Qiu,等. Structuralbasis for hijacking CBF-β and CUL5 E3 ligase complex by HIV-1 Vif[J]. Nature,2014, 505(7482):229-233,a3.
  • 31.    RoyD, Dar, Nina N,等. Screening for noise in gene expression identifies drugsynergies.[J]. Science (New York, N.Y.), 2014.
  • 32.    新華網. 基因剪輯技術首次“刪除”艾滋病毒[EB/OL][2014–07–24]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7/24/c_126792403.htm.
  • 33.    HARPER J, GORDON S, CHAN C N, 等. CTLA-4 and PD-1 dual blockade induces SIV reactivation withoutcontrol of rebound after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terruption[J]. NatureMedicine, 2020: 1–10.
  • 34.    佚名. Drug-delivery technology leads to sustained HIV antibodyproduction in NIH study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EB/OL]([日期不詳])[2020–04–12].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drug-delivery-technology-leads-sustained-HIV-antibody-production-nih-study.
  • 35.    新華網. “倫敦病人”或成為世界第二例擺脱艾滋病病毒患者[EB/OL]. (2019-03-06).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3/06/c_1210074022.htm?baike.
  • 36.    Gupta, R.K., et al., Evidence for HIV-1 cure after CCR5Δ32/Δ32 allogeneic haem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30 months postanaltyical treatment interruption: a case report[J]. Lancet HIV, 2020.
  • 3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Z]. 2007-02-07.
  • 3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Z]. 2008-12-01.
  • 3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Z]. 2011.
  • 4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中小學健康教育規範[Z]. 2011-12-30.
  • 4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Z]. 2017.
  • 4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Z].2017-06-14.
  • 4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M].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
  • 44.    MCCARTY-CAPLAN D M. Schools, Sex Education, and Support for SexualMinorities: Exploring Historic Marginalization and Future Potential[J].American Journal of Sexuality Education, 2013, 8(4):246–273. DOI:10.1080/15546128.2013.849563.
  • 45.    BUSTON K, HART G. Heterosexism and Homophobia in Scottish SchoolSex Education: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1, 24(1): 95–109.
  • 46.    GHAILL M M A. Schooling, sexuality and male power: Towards anemancipatory curriculum[J]. Gender and education, 1991, 3(3): 291–309.
  • 47.    MILTON J. Primary School Sex Education Programs: Views andExperiences of Teachers in Four Primary Schools in Sydney, Australia[J]. SexEducation, 2003, 3(3): 241–256.
  • 48.    HALSTEAD J M, LEWICKA K. Should homosexuality be taught as anacceptable alternative lifestyle? A Muslim perspective[J]. Cambridge Journal ofEducation, 1998, 28(1): 49–64.
  • 4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M]. 巴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8: 39+42+78-80.
  • 50.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全12冊)[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2017.
  • 51.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五年級下冊[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
  • 52.    劉文利主編. 珍愛生命——初中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全6冊)[M]. 未出版.
  • 53.    世界上第三例艾滋病痊癒患者,使用了這種新療法  .紅星新聞[引用日期2022-02-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