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出入

(漢語詞語)

鎖定
出進。往來。支出與收入。勞逸;作息。指所估計之數可能或上或下,接近而並不等同。謂或出或入,有相似處,亦有相異處。謂彎曲,不平直。猶言上報下達。謂朝廷內外。指出將入相。謂涉獵廣博,融會貫通。或進或出。比喻變化無定。指女子嫁者與未嫁者。特指呼吸。
中文名
出入
拼    音
chū rù
詞    目
出入
詳細解釋
1、進出。

出入詞語信息

【詞目】出入
【拼音】chū rù
【釋義】進出。

出入基本釋義

1、進出。
2、出門與進門。
3、支出與收入。
4、特指呼吸。
5、相差;差異。
6、古代謂女子。出嫁者為“出”,未嫁者為“入”
7、勞逸;作息。
8、指所估計之數可能或上或下,接近而並不等同。
9、謂彎曲,不平直。
10、猶言上報下達。
11、謂朝廷內外。指出將入相。
12、謂涉獵廣博,融會貫通。
13、或進或出。比喻變化無定。 [1] 

出入詳細解釋

  1. 進出。  《漢書·梁孝王武傳》:“梁之侍中、郎、謁者,著引籍出入天子殿門。”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回:“石碏之子石厚,與州籲交好,時嘗並車出獵,騷擾民居,石碏將厚鞭責五十,鎖禁空房,不許出入。”
  2. 出門與進門。  《史記·魏公子列傳》:“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內。” 《史記·項羽本紀》:“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3. 支出與收入。  《荀子·富國》:“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時臧餘,謂之稱數。”  《史記·陳丞相世家》:“問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漢書·王陵傳》:“天下錢穀一歲出入幾何?”  宋 蘇軾 《策別九》:“其財賦之出入,簿書之交錯,縱橫變化,足以為奸,而不可推究。”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你是我得力的管家,一應錢財出入,都是你經手。”
  4. 特指呼吸。  《素問·六微旨大論》:“出入廢,則神機化滅。”
  5. 相差;差異。如:試算表出入十元。  不符之處;差距;彼此不符合  明 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胥吏抱牘如山,公(袁可立)片言立決,如風掃籜,爰書無隻字出入。”
  6. 古代謂女子。出嫁者為“出”,未嫁者為“入”  《禮記·大傳》:“[服術有六],……四曰出入。”鄭玄注:“出入,女子子嫁者及在室者。”
  7. 勞逸;作息。  《左傳·昭公元年》:“若君身,則亦出入、飲食、哀樂之事也。” 孔穎達 疏:“出入,即逸勞也。”  《後漢書·張霸傳》:“﹝張霸﹞年數歲而知孝讓,雖出入飲食,自然合禮,鄉人號為‘張曾子’。”
  8. 指所估計之數可能或上或下,接近而並不等同。  《韓非子·十過》:“獻公不幸離羣臣,出入十年矣。”  漢 王充論衡·氣壽》:“武王崩,周公居攝七年,復政退老,出入百歲矣。”
  9. 謂彎曲,不平直。  《韓非子·揚權》:“道不同於萬物,德不同於陰陽,衡不同於輕重,繩不同於出入,和不同於燥濕,君不同於羣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
  10. 猶言上報下達。  《史記·五帝本紀》:“命汝為納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張守節 正義引 孔安國 曰:“聽下言納於上,受上言宣於下。”
  11. 謂朝廷內外。指出將入相。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智謀垂睿想,出入冠諸公。”  唐 杜甫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12. 謂涉獵廣博,融會貫通。  唐 韓愈 《柳子厚墓誌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陳善 《捫蝨新話·王荊公新法新經》:“荊公晚年刪定字説,出入百家,語簡而意深。”  宋 周庭筠 《<東園叢説>跋》:“平時上下論議,出入經傳。”
  13. 或進或出。比喻變化無定。  宋 陳善 《捫蝨新話·王荊公新法新經》:“荊公嘗曰:‘吾行新法終始以為不可者,司馬光也;終始以為可者,曾布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2] 

出入英漢詞典解釋

1、出去和進來
come in and go out; go out and come in
2、數目、語句等不相符
discrepancy; divergence; inconsistency
discrepancy
discrepancy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