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稜菊

(菊科六稜菊屬植物)

鎖定
六稜菊( Laggera alata (D. Don) Sch.-Bip. ex Oliv.)是菊科六稜菊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6] 莖密被淡黃色腺狀柔毛,寬2-5毫米;葉長圓形或匙狀長圓形,邊緣有疏細齒;葉窄長圓形或線形,疏生細齒或不顯著。頭狀花序下垂,花序梗密被腺狀柔毛;總苞近鐘形,外層葉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背面密被疣狀腺體,兼有扭曲腺狀柔毛;花淡紫色,雌花多數,花冠絲狀;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 [7] 
六稜菊分佈於中國東部、東南部至西南部,北至安徽、湖北。生於曠野、路旁以及山坡陽處地。非洲東部、亞洲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分佈。 [8] 
六稜菊味苦、辛,性微濕。 [9]  據《獸醫常用中草藥》記載,其具有祛風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 [10]  現代醫學實驗發現,其主要含倍半菇類、黃酮類、酚酸類物質,藥理具有治療急慢性炎症、抗腫瘤、抗病毒等功效。 [11] 
中文名
六稜菊 [5] 
拉丁學名
Laggera alata (D. Don) Sch.-Bip. ex Oliv.
別    名
百草王
六耳鈴
四稜鋒
六達草
四方艾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六稜菊屬
六稜菊
分佈區域
非洲東部、亞洲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印度、斯里蘭卡

六稜菊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分枝或有時不分枝或少分枝。莖粗壯,直立,高約1米,基部徑約8毫米,基部木質,上部多分枝,有溝紋,密被淡黃色腺狀柔毛,節間長1-2.5釐米,翅全緣,寬2-5毫米。
葉長圓形或匙狀長圓形,無柄,長8-1.8釐米,寬2-7.5釐米,基部漸狹,沿莖下延成莖翅,頂端鈍,邊緣有疏細齒,兩面密被貼生、扭曲或頭狀腺毛,中脈粗壯,兩面均凸起,側脈通常8-10對,粗細不勻地由中脈發出,離緣網結,網脈極明顯,上部或枝生葉小,狹長圓形或線形,長16-35毫米,寬3-7毫米,頂端短尖或鈍,邊緣有疏生的細齒或有時不顯著。
頭狀花序多數,下垂,徑約1釐米,作總狀花序式着生於具翅的小枝葉腋內,在莖枝頂端排成圓柱形或尖塔形的大型總狀圓錐花序花序梗長10-20毫米,密被腺狀短柔毛,無翅;總苞近鐘形,長約12毫米;總苞片約6層,外層葉質,綠色或上部綠色,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頂端短尖或漸尖,稀鈍,背面密被疣狀腺體和雜以扭曲的腺狀短柔毛,內層幹膜質,頂端通常紫紅色,線形,長7-10毫米,頂端短尖或漸尖,背面疏被腺點和短柔毛,或有時無毛;雌花多數,花冠絲狀,長約8毫米,頂端3-4齒裂,裂片極小,通常無毛。兩性花多數,花冠管狀,長7-8毫米,檐部5淺裂,裂片三角狀或卵狀漸尖,被疏乳頭狀腺點和雜有疏短柔毛;全部花冠淡紫色。
瘦果圓柱形,長約1毫米,有10稜,被疏白色柔毛。冠毛白色,易脱落,長約7毫米。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1]  [12] 

六稜菊產地生境

梧桐山(科技部89363)。生於路旁及山坡陽處,海拔約250m。 [13] 

六稜菊分佈範圍

六稜菊分佈於中國東部、東南部至西南部,北至安徽、湖北。生於曠野、路旁以及山坡陽處地。非洲東部、亞洲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分佈。 [8] 

六稜菊下級分類

與“六稜菊 Laggeraalata (D. Don) Sch.-Bip. ex Oliv.”相關的種有:
假六稜菊Laggeraintermedia C. B. Clarke
翼齒六稜菊Laggera pterodonta(DC.) Benth. [2] 

六稜菊主要價值

全草(鹿耳翎):辛,温。祛風,除濕,化滯,散瘀,消腫,解毒。用於感冒咳嗽,身痛,泄瀉,風濕關節痛,經閉,跌打損傷,疔癰,瘰癧,濕毒瘙癢。 根(羊毛草根):辛,涼。調氣,補虛,清熱,解表。用於虛勞,經閉,感冒。 [2] 
六稜菊味苦、辛,性微濕。 [9]  據《獸醫常用中草藥》記載,其具有祛風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 [10]  現代醫學實驗發現,其主要含倍半菇類、黃酮類、酚酸類物質,藥理具有治療急慢性炎症、抗腫瘤、抗病毒等功效。 [11] 
【性味歸經】苦、辛,微温。
【功能主治】全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祛風利濕,用於感冒咳嗽,氣管炎,肺炎,口腔炎,胃寒氣痛,活血 解毒。用於風濕關節炎,閉經腎炎水腫;外用治癰癤腫毒,跌打損傷燒燙傷,毒蛇咬傷,皮膚濕疹。
根:調氣補虛,清熱解表,用於婦女虛勞,閉經,風熱感冒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3] 
化學成分
全草含揮發油,鮮葉出油率0.4%。全草顯生物鹼皂苷黃酮苷、糖類的反應。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