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祖分支

鎖定
彝文文獻記載,彝族在歷史上,曾經歷了洪水氾濫的時代,在戰勝洪水之後,由始祖篤慕主持,將其子民分為武、乍、糯、恆、布、默六支,每兩支人為一聯盟形式,向一個方向遷徙、拓疆,將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形成古代南中具有影響的民族。後世的彝族把這一次重大的歷史活動稱為“六祖分支”。
中文名
六祖分支
來    源
彝族
記載文獻
彝文文獻記載
分    類
武、乍、糯、恆、布、默六支

六祖分支發展歷史

大約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遷移。不同的民族在西南大地碰撞、融合,形成了彝族等多個具有自身特點的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史也由此書寫。
彝族在歷史上曾經歷了洪水氾濫的時代。戰勝洪水之後,“六祖分支”的決定使得彝族先民朝着不同的方向遷徙、拓疆,逐漸成為西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民族。
彝族人認為,人去世後,魂靈必須回到祖先發祥地,也就是回到“六祖分支”地去。現存的18部彝文《指路經》,其終點大多指向滇東北,特別是今天的雲南昭通。“六祖分支”發生在昭通,昭通是彝族文化的發祥地。
往事越千年,彝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有諾蘇、納蘇、羅武、米撒潑、撒尼、阿西等不同的自稱。
彝族祭祀活動 彝族祭祀活動
大約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遷移。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遷移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為單位,在祖國的西南地區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嶲夷”、“青羌”、“昆明”、“勞浸”、“靡莫”等部族。
當古羌人遷移到西南時,西南地區已有百濮百越兩大古老族羣。古羌人和百濮、百越長期相處、互相融合,並吸收了百濮、百越創造的南方文化。
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僰人,有時則以僰、濮並列。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稱及其傳統文化的一支,與漢、土家、藏、彝、納西、白、哈尼、僳僳、普米、景頗、拉祜、基諾等民族為兄弟民族。
隋唐以後,彝族先民中出現了“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1253年,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路進攻雲南,經由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彝族各部形成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體,大家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與之相對應,蒙古貴族加強了對各地彝族部落首領的爭取工作,形成了在部分邊疆民族地區分封各族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年至1287年,元朝相繼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彝族土司。
明代統治的276年間,地跨川滇黔3省的水西(大方)、烏撒(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敍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連成一片,相互支援。各地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全體社會成員按生產資料的佔有和嚴格的血緣關係被劃分為“茲莫”、“諾合”、“曲諾”、“阿加”、“呷西”5個等級。其中茲莫、諾合是統治者,曲諾、阿加、呷西是被統治者。彝語稱“被佔有者”為“節夥”,因此,也可將曲諾、阿加、呷西統稱為“節夥”,而將等級劃分為3個。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彝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彝族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六祖分支相關史料

無論是四川的《勒俄特依》,還是滇東北與川南一帶的《史傳》(包括,《公史》、《母史》、《子史》、《聯編》),貴州的《西南彝志》、《洪水氾濫史》以及在北京圖書館善本書庫中珍藏的雲南祿勸明版彝文史書《六祖之光》,都共同詳盡的記敍了有關“六祖分支”的史事。在彝族的口頭民間傳説、格言、祭經中,也有大量涉及“六祖”的內容。

六祖分支民間傳説

六祖分支
六祖分支(11張)
據彝文史書記載,經洪水氾濫,篤慕(或為仲牟由)騎着馬,趕着羊羣,為避洪水遷到了高高的樂宜山。他娶了三位仙女,生下慕雅枯、慕雅切、慕雅熱、慕雅卧、慕剋剋、慕齊齊六個兒子史稱六祖,後他們繁衍成為武、乍、糯、恆、布、默六個部落。武部落長慕雅枯、乍部落長慕雅切率兩支人向南邊沿普渡河流域發展,直達滇南及滇西一帶。糯部落長慕雅熱、恆部落長慕雅卧率兩支人,沿金沙江流域逐漸進入現在的涼山、川南及昭通烏蒙山區。布部落長慕剋剋、默部落長慕齊齊率兩支人向中部發展,逐漸發展到現在的曲靖、宣威和貴州的興義、普安、安順、威寧、畢節水西一帶,其中少部份人南下進入現在的廣西隆林等地。這一歷史記載,由於加入了洪水神話,曾引起一些學者的懷疑。但我認為,不應該將“六祖”視為非凡人所生的凡夫俗子而加以否定。產生這一神話的原因,是居於後世人對始祖的崇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