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嘎

鎖定
八嘎,是日語「馬鹿」的音譯,在日語平假名片假名中分別寫作ばか和バカ,三者發音均為baka,其意義常用於表示笨蛋、白痴、糊塗、愚蠢等貶義詞。出自《史記》中“指鹿為馬”的典故。
中文名
八嘎/八卡
外文名
バカ
馬鹿
意    思
愚蠢而荒唐之人,反應遲鈍的人
出    自
日本的“國罵
用    法
罵人,也有指小笨蛋的意思
國    音
八嘎呀路
考證來歷
史記》中“指鹿為馬”的典故
使用範圍
中國互聯網/國產抗日劇

八嘎音譯

八嘎日語音譯

馬鹿 バカ 発音:Ba ka ,由於日本人的發音習慣,baka的ka的音由於日本人的發音習慣會被髮成不送氣音,聽上去像ga,但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馬鹿野郎 バカやろう 羅馬音:bakayarou(聽起來像是bagayarou)
注:r在日語中被髮作l的音。

八嘎俄語音譯

пока 與中文的“八嘎”發音相似,意則為再見,多使用兩個人關係比較親密,且很快又可見面,則使用“пока”,不過更近似於中文的“帕嘎”。
пока主要是“當”的意思,是時間副詞,大致相當於英語的"while"或"till"。用作“再見”講,其實是省略用法,意思是到下次再見。п在詞首發音應濁化,還是念巴嘎,只是ка應重讀,全詞讀起來發音類似“把尬”。

八嘎釋義

名詞:傻瓜、笨蛋
形容詞:愚蠢的
近義詞:愚者(ぐしゃ)、阿呆(アホ[中文意思為“呆子”])

八嘎其他用法

有時會對做錯事情而被斥責為“baka”,有時朋友間,有時會對反應遲鈍而被親切地稱作為“baka”。其實主要與中國語中“笨蛋/傻瓜”的用法是一樣的。
比如《EVA》中的“明日香”就經常對真嗣説:“Anata Baka(你這個笨蛋)”。

八嘎詞語由來

馬鹿野郎 馬鹿野郎
很多中國人都知道日本的“國罵”是“八嘎呀路”,“八嘎呀路”用漢字寫就是“馬鹿野郎”。“馬鹿”(也就是八嘎呀路的“八嘎”)是從《史記》中趙高“指鹿為馬”的典故而來——
秦始皇死後實權被宦官趙高掌握,趙高有一天獻給秦二世皇帝一頭鹿説:“陛下,獻給您一匹馬。”秦二世莫名其妙地對左右的大臣説:“奇怪,這明明是一匹鹿呀。”大多數的大臣為了討好趙高都説:“這的確是一匹馬,不是鹿。”
根據“指鹿為馬”的典故,日語中把連馬和鹿都分不清的愚者叫做“馬鹿”,即傻子、笨蛋。
而日語中“野郎”(也就是ba ka ya ro u的“ya ro u”)既“ばかやろう(八卡亞洛)”本意是村夫,用來比喻沒有教養的粗俗之人。
因此罵別人“ba ka ya ro u”,就是罵對方蠢笨、沒有教養,另一意思為“愚蠢”“荒唐”。“巴嘎雅鹿/八嘎丫路/八卡亞洛”主要為抗日戰爭帶來的舶來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