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效應藝術

鎖定
光效應藝術又稱奧普藝術、歐普藝術,其英文原文中的Op是optical 的縮寫,也即是視覺效應藝術的意思。正式使用這一名稱是在1965年。當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正在舉辦“眼睛的反應”(The Responsive Eye)畫展,展覽陳列了大量經過精心設計的作品,這些作品描繪的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而成的波紋或幾何圖形,給人帶來視知覺的運動感和閃爍感,使視神經在與畫面的接觸中產生眩暈的光效應現象與視幻效果。 [1] 
中文名
光效應藝術
外文名
Op Art
別    名
奧普藝術
歐普藝術
流行時間
20世紀60年代

光效應藝術概念

光效應藝術 光效應藝術
光效應藝術(Op Art)運動誕生後,視覺錯覺才被認可為一種藝術形式。1964年,《時代》雜誌賦予了它們“光效應藝術”這一術語。1965年,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of Modern Art)舉辦“眼睛的反應”展覽。在展覽上,光效應藝術家們探究了視覺感知的許多方面,例如幾何形體之間的關係,在現實中不會存在的“不可能圖形”,以及關於光亮、顏色和形狀感知的幻覺。但是“會動”的幻覺圖片引起了特別的關注。在這些欺騙眼睛的詭計中,靜止的圖案讓觀看者在主觀上產生了強烈的錯覺,誤認為它們是在動的。因此,光效應藝術又被稱為“視幻藝術”,它是繼波普藝術之後,在西方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出現的一種新的風格流派。

光效應藝術光效應藝術主張

光效應藝術家想通過這種方式證明,藉助視覺的藝術品和探究知覺心理的科學之間並無嚴格的界限,用嚴謹的科學設計亦可激活視覺神經,並組合成視覺形象,達到與傳統繪畫同樣動人的的藝術效果。出於這一目的,光效應藝術摒棄了主題,代之以精確嚴謹的幾何圖式,其中很多作品都被心理學家視作視知覺實驗的測試資料。 [1] 

光效應藝術藝術史上的光效應藝術

光效應藝術家一方面認為抽象表現主義太隨意和偶然;另一方面又認為波普藝術太鄙俗。他們主張要吸引觀眾,但卻不能讓觀眾捲入藝術之中;既不聯繫具體,也不表達感情和體驗,而基本上利用視覺變化來造成一種幻景。這種視覺變化主要由兩方面來完成——色彩的變化和形態的組織,光效應藝術家們在創造自己作品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觀察着這兩方面在視覺中產生的各種幻覺,試圖挖掘潛藏在這種幻覺表象後面的基本規律。在這種風格的形成過程中,光效應藝術家們可謂是博眾家之長,如在空間透視方面,可以看到印象派的影子;在抽象形態的組織上,可以追溯到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螺旋主義及康定斯基克利等畫家;而在色彩的相互關係方面,又受到新造型主義構成主義的影響;此外,德國包豪斯魯道夫·阿恩海姆的著作《藝術與視知覺》也給了歐普藝術家們很大的啓發。
歐普藝術幾乎同時興起於歐美各國。其最傑出的代表是法國畫家維克托·瓦薩雷裏,他從50年代起就開始創作具有運動感和閃爍效果的繪畫,成為法國歐普藝術的主流。其他具有影響力的歐普藝術畫家有美國的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和安德魯基威斯(R. Anuskiewicz),英國的女藝術家瑞利(B. Riley)及以色列的阿格姆(Y. Agam)﹑委內瑞拉的薩圖(J. R. Soto)等。
光效應藝術盛行的時間並不是很久,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走向了衰落。但它變幻無窮的視覺印象,以強烈的刺激性和新奇感,廣泛滲透於多種設計領域,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影響。

光效應藝術維克托·瓦薩雷裏

維克托·瓦薩雷裏代表作《斑馬》 維克托·瓦薩雷裏代表作《斑馬》
維克托·瓦薩雷裏(Victor Vasarély)是光效應藝術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光效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光效應藝術之父"。他生於匈牙利的佩奇,先在布達佩斯醫學院就讀,後在慕希利藝術學院研究藝術,這所學校被稱為“布達佩斯的包豪斯”。在這裏,他接受了莫霍利·納吉(Moholy Nogy)的薰陶,同時對馬列維奇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等藝術家產生興趣。1940年時,他開始從事光效應藝術的創作和視覺理論的研究。在他系統地探討了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作品和理論之後,又對整個色彩理論、視覺和幻覺的歷史做一貫性的研究。光效應藝術的理論及作品的特徵,大多能見於其作品中,可説他是光效應藝術的先驅代表。他的藝術都是用幾何抽象圖像,經過各種不同的安排來追求顫動、運動或變形的視錯覺現象,尤其是他的立體作品,視錯覺現象來得更強。 [2] 

光效應藝術布里奇特·賴利

布里奇特·賴利和她的作品 布里奇特·賴利和她的作品
布里奇特·賴利(Bridget Riley)是英國著名的女光效應藝術家,年青時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具象藝術,1959年接觸到修拉的作品之後,轉向抽象藝術的創作。賴利參加了1964年白色教堂畫廊的“年輕的世代”展覽(The New Generation),1965年參加“眼睛的反應”展覽。她的作品大多都是架上繪畫,儘量避免感情的表現,以反覆平行的波狀線紋,使觀眾產生動感和視錯空間的感受。《水流》(Drift)就是這系列作品的代表作。 [2] 

光效應藝術約瑟夫·阿爾伯斯

《正方形的禮讚》 《正方形的禮讚》
德國抽象派畫家,是後繪畫性抽象和光效應藝術的先驅。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在1920年曾在包豪斯進修藝術,一直到包豪斯在1933年被納粹關停前,他都在包豪斯任教師。1933年他移居美國,任教於黑山學校、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他早起作品都是具象繪畫,不久後轉為徹底的幾何形抽象繪畫。20世紀50年代,他創作了著名的《正方形禮讚》(Homage to Square),呈現色彩與直線之間精確的呼應關係,追求形與形之間、色與色之間關係的平衡。他在1965年也參加了“眼睛的反應”展覽。 [2] 

光效應藝術光效應藝術對設計領域的影響

常常被認為是波普藝術的競爭對手的光效應藝術,在20世紀60年代的平面設計室內裝潢方面產生重大影響,從傢俱到牆紙的一切東西上都有光效應藝術風格的影子。它抽象的視覺效果很容易被運用到廣告設計和室內裝潢上,例如大型的彩色的牆面裝飾,也叫做超大平面設計。但是,光效應藝術沒有像波普藝術那樣成為藝術和設計的大眾流行運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