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亞

鎖定
光亞,或稱光吞,即象腳鼓,意為長尾巴鼓或短鼓。是傣族重要的民間打擊樂器,深受傣家人的喜愛而廣泛用於歌舞和傣戲伴奏中。
象腳鼓還受到景頗、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愛,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樂器。象腳鼓外形似一隻精美的高腳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幾塊木料拼粘)製作,通體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鳴體,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細牛皮條勒緊,拴繫於鼓腔下部,並可調節其張緊度。鼓身外表塗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裝飾圖案,有的還在鼓身上繫有花綢帶和綵球。 [1] 
在以光亞為主的打擊樂隊和傣劇樂隊中,光亞常作為色彩性節奏樂器使用。傣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演進和生活積累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鼓語,使光亞能夠按照人們説話的聲音敲擊出有節奏的語言,能夠表達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舊時,光亞主要在小乘佛教寺院中敲擊,用於宗教法事,只敲不舞。後流傳民間,出現了邊奏邊舞的形式,但也只是奏者單獨表演。由於鼓身太重,光亞不單獨演奏,常與鎧、鐐組合在一起,為《孔雀舞》《馬鹿舞》《白象舞》《紗巾舞》等各種民間舞蹈伴奏。 [3] 
中文名
光亞
別    名
光吞
別    名
象腳鼓
類    別
打擊樂
使用地區
西南地區

光亞歷史追溯

歷史上傣族地區曾先後建立過幾個政權,“乘象國”就是傣族與大象有密切關係的國家。“乘象國”是漢武帝派使者尋找蜀地通往身毒(今印度地區)的民間商道,使者在途中經過的國家,司馬遷按照漢朝使者的報告描述記錄在《史記》中。根據《史記》中記載的方位、距離推測,應該是傣族先民在今保山盆地建立的部落國家“勐掌”;傣語的“勐”意為“國家、地方” “掌”意為“象” “勐掌”即“乘象國”。
唐代樊綽《蠻書》上有記載,傣族地區“象大如水牛,土俗養象以耕田”。古時傣族人民以養象耕田、騎象作為一種常態,大象成了當時傣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由於大象體型巨大、力大無窮且吼聲能傳出幾公里之外,傣族人民對它產生了崇敬之情。在歷史長河的演變中,傣族人民最初用竹筒製作的長鼓形狀逐步變成了象腳形狀,也就是大家現在所見到的象腳鼓外形。 [4] 

光亞形制結構

鼓身修長,頭大、腰細、尾端喇叭形,可分為鼓胸(共鳴腔)、鼓腰(傳音孔道)和鼓足(鼓尾)三部分。各地規格不一,高度有別。一般通高160釐米~180釐米,最高者達200釐米,鼓面直徑28釐米~32釐米、最大者達38釐米。鼓胸(首端)呈杯形共鳴體,長60釐米左右,下部呈弧形收束與鼓腰相接。鼓腰為空心圓柱體,長100釐米左右,最細處直徑15釐米,外表刻有環形紋飾。
鼓足呈喇叭口狀,其上繪有蓮花圖案。鼓身多采用一般當地的曼孟樹(即芒果樹)掏空樹心製成,鼓面蒙以黃牛皮,皮面固定在鼓腔邊的圓形藤圈上,鼓胸下部收束處也設一小型圓藤圈,用細牛皮條將兩藤圈往復勒緊,並可調節鼓皮的張力,控制發音高低。如果在演奏前,用蒸熟的糯米飯做成茶杯口大的一個環,貼於鼓面的正中,拳擊環內,鼓便發出沉重的響聲,可遠聞數里。若不加糯米環,則鼓聲清脆,但不能及遠。鼓除作伴奏外,多為男子舞蹈時用。光亞通體繪有頗富民族特色的五彩圖案花紋。繫於首尾兩端的鼓帶,製作細緻,刺繡精美的民族圖案, 鼓帶一側,或綴以金黃的穗邊,或織作網狀,網上綴以各色絨球。節日期間,鼓身也穿上綴有綵球的網狀“鼓衣”,尾部插一束孔雀羽毛。 [2] 

光亞演奏方法

演奏時,將鼓帶挎於肩上,鼓身斜置於左側胯部,鼓面朝前而高,鼓尾朝後着地,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微彎、足尖着地,身體略向右傾斜。左手扶鼓框邊緣,以食、中、無名、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拍擊鼓面,右手多擊重拍,用半握拳捶擊。演奏方法有正拍、悶拍、指拍(用一個指頭)、掌拍和拳擊等。在演奏高潮或情緒熱烈時,甚至手肘和腳掌、膝部也參加擊鼓,彎身扭腰、千姿百態。可擊奏出不同的音色和複雜的節奏,並可千變萬化。舊時,光亞主要在小乘佛教寺院中敲擊,用於宗教法事,只敲不舞。嗣後,流傳於民間,才出現邊奏邊舞形式,但也只是奏者單獨表演。由於鼓身太重,光亞不單獨演奏,它常與鋩、鑔組合在一起,為《孔雀舞》、《馬鹿舞》、《白象舞》、《紗巾舞》等各種民間舞蹈伴奏。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每到農閒時節,各村寨鼓手要進行光亞競技比賽,佛寺中的僧人也來參加,凡鼓音動聽和技藝精湛者都能獲獎。在以光亞為主的打擊樂隊和傣劇樂隊中,光亞常作為色彩性節奏樂器使用。
從音樂學的立場來講,樂器的形制規定着具體的演奏手法,演奏手法又作用於節奏與音色的生成。物理特性和敲奏 “十指連心”的情態屬性,決定了 “光亞”的音響多表達出世俗的歡愉與優雅。在民間鼓手創造性的操控下,表現出多變的情緒與技巧的表達。敲奏時,表演者將挎帶斜挎於左肩,鼓身順後斜拖地面,也有鼓手席地而坐,將光亞橫架在腿部進行敲奏。敲奏手法豐富多彩,不同地區的鼓手具有不同的敲奏套路和約定俗成的鼓譜。象腳鼓在為舞蹈伴奏時,常見的敲奏方法是左手扶鼓邊,右手敲擊不同鼓面的位置以變換音色,左手不僅可以控制音量而且還輔以對應的節奏,形成左手弱右手強的呼應關係。右手有指尖、指墊、五指同擊或分指單擊、雙指敲擊,也有掌根、拳頭、拳外側擂擊、握拳悶擊等各式手法,構成了一種 “多聲結構”的鄉村音響圖式,完成了用不同音色和節奏調動舞者肢體語彙變化的目的。若是 “嘎光亞”(跳長鼓舞),舞者還會結合傣拳的套路,做出擺鼓、甩鼓、晃鼓等身體動作,還會輔以抬腿、踢腿、踢腿跳、彈腿跳、跨腿跳、甩胯抬腳、腳步踏地等剛健的動作,以肘擊、膝擂、腳跟擊打鼓面,表現出各式高難動作,以顯出瀟灑的舞姿,吸引觀者的注意。 [5] 

光亞光亞鼓語

聰穎的傣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演進和生活積累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鼓語,使光亞能夠按照人們説話的聲音,敲擊出有節奏的語言,能夠表達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過去每到年節,傣家人就借鼓聲痛罵土司和頭人統治階級,常常罵得他們跑出院子來禁止擊鼓;如今新生活無比美好,按照鼓和的音響,傣家人編了許多歌唱幸福生活的新曲調。

光亞傳承狀況

當前象腳鼓的保護主要以州、市為重點,一些偏遠的鄉鎮、村落的象腳鼓的傳承與保護狀況不佳, 面臨失傳現象。當前芒寬鄉芒龍村象腳鼓傳承面臨 的主要問題有三點:一是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一 些重要的慶祝活動都沒有年輕人的參與,久而久之, 象腳鼓的演奏技藝無人傳承;二是人們的生活越來 越現代化,一些民俗風情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部 分當地人不注重傳承和保護當地民俗文化,活動參 與積極性不高,致使象腳鼓隨着老藝人的逝世而失傳;三是在保護方式上比較單一,主要靠以口頭傳 授、現場演示為主,缺乏長期存儲、隨時再現的影像記錄。 [6] 

光亞傳説故事

勤勞智慧的傣族人民,聚居在祖國的西南邊陲,生活在富饒美麗的瀾滄江和瑞麗江畔。傳説很早以前,傣族地區野象成羣,有位獵手將一隻離羣小象帶回家中,經過馴養結成親密夥伴,象能幫助人做各種活計,成為勤勞、善良的象徵。一天獵手騎象去打獵,在林中聽到風吹空心枯樹嗡響,便用筍葉矇住彈出了動聽的聲音,回家後便用一段芒果樹挖空做起鼓來。做成什麼樣呢?這時在他腦海裏便浮現出大象穩健的步伐,於是就照象腿的形狀做成了象腳鼓。 據説第一次敲響時,百鳥聞聲起舞,數孔雀跳得最歡。傣家人記下了孔雀的舞姿,編成了優美的孔雀舞,表達人民的願望和理想。獵人又模仿象的動作,挎上象腳鼓邊奏邊舞,創造了熱情、豪放的象腳鼓舞
參考資料
  • 1.    世界鼓藝"秀"海南 喧天鑼鼓敲響歡樂節第一幕  .南海網[引用日期2015-02-03]
  • 2.    象腳鼓  .中音在線[引用日期2015-02-03]
  • 3.    王秀萍著.中國民族樂器簡編:新華出版社,2013.12:第63頁
  • 4.    傅豪康. 傣族象腳鼓製作技藝分析[J]. 藝術品鑑, 2023, (17):76-79.
  • 5.    申波, 馮國蕊. “地方化”語境中的 “象腳鼓”樂器家族釋義[J]. 民族藝術研究, 2018, 第31卷(2):145-165.
  • 6.    施春朝,劉朝琴,李俊帆,楊文磊,楊靜宗.基於數字影像藝術的非遺保護與傳承——以傣族象腳鼓為例[J].科技傳播,2021,(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