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嬪洪氏

鎖定
元嬪洪氏(1766年-1779年) [1]  ,本貫豐山,朝鮮正祖的後宮嬪御。
別    名
元嬪洪氏
籍    貫
豐山
出生日期
1766年
逝世日期
1779年

元嬪洪氏人物生平

正祖御筆為仁明園所題字 正祖御筆為仁明園所題字
元嬪洪氏的父親為户曹參議洪樂春,兄為洪國榮,同時也是正祖生母惠慶宮洪氏的遠房侄女。惠慶宮是宣祖嫡長女貞明公主長子洪萬容一系的後代,元嬪洪氏則是次子洪萬衡一系的後代。母親出身德水李氏,是肅宗朝右議政李䎘的曾孫女、觀察使李晚堅的孫女、處士李維之女。 [7]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朝鮮英祖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洪氏生於漢城西部西江坊新井裏私第。 [1]  朝鮮正祖即位後,她的哥哥洪國榮憑藉“保護東宮”之功當權。為了鞏固權勢,洪國榮藉口王妃金氏(孝懿王后)有病不能生育,通過王大妃金氏(貞純王后)下令揀擇嬪御,以廣儲嗣,意圖將自己的妹妹送入宮中,為正祖生下子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朝鮮正祖二年)六月二十一日,決定揀擇洪氏為嬪,封號“元嬪”,宮號“淑昌”,六月二十七日行嘉禮。 [2]  [5] 朝鮮世宗正式確立後宮制度以來,朝鮮王朝尚未有直接揀擇為嬪者,屬於“無例之事”,為避免與“後宮為嬪者”相混淆,故元嬪嘉禮遵照明朝皇貴妃例。 [12-13]  不僅如此,她的封號“”字在文言中的意思是“首”,因此這個封號被批評為僭擬中宮,並且是洪國榮野心的表現。 [6] 
元嬪洪氏入宮時,實際地位已跟中宮並駕齊驅,並且作為尚未生育儲君的後宮嬪御,破例與中宮一起接受羣臣問安,大臣蔡濟恭以“天無二日”斥之。 [8]  元嬪洪氏自幼一向健康,但在宮中住了幾個月後就出現腫症,此後幾乎每個月都會發作,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正祖三年)四月三十日病情加劇,五月初七日去世於昌德宮養心閣,時年十四歲。據説她臨終前一直正襟危坐,最後正祖問她是否疼痛,她的回答“唯”以後就去世。 [9] 
元嬪洪氏死後,正祖頗感悲痛,賜諡號為“仁淑”,並破格享受只有生育國王的嬪御才有資格稱的“宮”(祠堂)和“園”(墓地)之稱號,宮號“孝徽”,園號“仁明”。 [3]  正祖御製元嬪行狀,並親筆題寫其墓碑。洪國榮認為妹妹是被孝懿王后毒害的,遂逮捕孝懿王后的宮女來拷問;其後又以恩彥君之子李湛為完豐君,作為元嬪代奠官,試圖將他過繼為元嬪洪氏的養子,將來繼承正祖的王位,並阻止正祖重新揀擇嬪御。此類行為終於招致正祖的厭惡,在惠慶宮洪氏的勸説下,於同年九月勒令其致仕,翌年流放。 [10] 
洪國榮失勢後,元嬪洪氏難免受到牽連,在羣臣的要求下,正祖終於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正祖十年)十一月批准革除元嬪之宮號、園號,只稱元嬪墓。 [11]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朝鮮純祖二十年)十二月又降低祭祀規格。 [4] 

元嬪洪氏親屬成員

  • 六世祖:洪柱元(貞明公主之夫)
  • 五世祖:洪萬衡
  • 高祖父:洪重楷
  • 曾祖父:洪良輔
  • 祖父:洪昌漢
  • 父親:洪樂春
  • 母親:德水李氏
  • 兄長:洪國榮
參考資料
  • 1.    《璿源譜略修正儀軌》:……淑昌宮 生辰丙戌五月二十七日 誕生於西江坊新井裏私第 冊禮戊戌六月二十四日寅時小公洞私第 爵號元嬪 嘉禮廳 薨逝己亥五月初七日庚寅 昌德宮之養心閣……
  • 2.    《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卷5,二年五月初二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8-26]
  • 3.    《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卷7,三年五月初七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8-26]
  • 4.    《朝鮮王朝實錄·純祖實錄》卷23,二十年十二月十一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8-26]
  • 5.    《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卷5,二年六月二十一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8-26]
  • 6.    惠慶宮洪氏:《恨中錄》:中殿方為鄭妻之離間,琴瑟不調,而自上視渠以骨肉至親之誼,事當拼死力諫,圖所以和合之道,不此之為。以中宮殿二十二歲,素無腹病,而乃謂有疾,圖出慈教,使兩殿不復和合,其罪可勝誅哉!縱使非渠所為,先王春秋三十,嗣績無望,必也選擇壯盛處子,顒祝斯男之慶,乃是臣分。忽出妖惡之計,敢以十三歲稚兒妹納之,號曰元嬪,宮號以淑昌。元字之號,意尤叵測。安有坤殿在位,而敢稱元字於妃嬪乎?天道神明,罪惡貫盈。
  • 7.    李祘:《御製仁淑元嬪行狀》:外祖知庵處士李維,右議政䎘之孫,觀察使晚堅之子。
  • 8.    蔡濟恭:《樊巖集》卷三十八,《仁淑元嬪哀冊文》:餘於戊戌夏奉使赴燕,還渡鴨水,始聞元嬪選入宮,定號淑昌宮,後於大庭候班,大殿大妃殿、惠慶宮、中宮殿以次問安,餘則認以為問安已畢,方欲退坐,忽聞院隸又呼淑昌宮,承言色下來,餘惝怳驚恠,顧在傍宰臣曰:“淑昌宮亦有朝廷問安乎?”曰:“節目如此。”餘曰:“非正統與誕聖嬪宮,朝廷之不為問安,禮也。所謂節目,果誰為之?”曰:“徐相國所定。”餘曰:“中宮殿既呈問安,又於淑昌宮如之,則相國獨不知天無二日之義乎?”相國由是切齒固久矣。
  • 9.    李祘:《御製仁淑元嬪行狀》:嬪自兒時,素無疾恙,昨冬以後,腫症乖常,幾乎無月不作,濱危而破腫,既蘇而復痛,竟至於今,怪哉!腫時核甚大,人所不堪,而嬪終不以腫處見於予,亦未嘗以跛倚呻楚之容見之於人。……自去月晦,病勢轉篤,以至初六日夜,猶危坐整襟,予入,則必起立拱手。七日曉間疾亟,予蒼黃入見,則嬪端拱扶坐,微視之,有不自安之色,予問曰:“痛否?”嬪對曰:“唯。”聲已而絕,至奄逝,少無動容,以是不知其垂盡,猶令試針。嗚呼!此豈凡人所能為者乎?
  • 10.    惠慶宮洪氏:《恨中錄》:己亥,渠妹致夭。國榮不勝其悍毒恚憤,敢以渠妹之事,致疑於坤殿,挑先王之憤。內殿宮女,屢施栲掠,至於拔劍恐嚇,期欲得招於內殿指嗾,慘誣幾及於內殿。外間騷説無所不至,布廛、涼台廛、市井幾於鎖門而逃走,萬古寧有如許劇賊乎!渠若畏天之心,殺渠之勢,仰勸以名門之揀選,則可續一半分之罪。而若有揀擇,則更生戚里,渠當勢去,故揀擇則限死阻搪。教誘德相,冒呈兇疏,請以王孫湛為守園官,君號為完豐。因為渠妹之養子,使為先王嗣子,渠欲作外家長,享富貴。先王春秋未滿三十,無他疾恙,而欲阻嗣續之路,先王縱緣一時壅蔽,每事必聽,而至於此事,以先王聖明,豈有未察妖惡之理。湛也方幼蒙之時,忽然率來為君之子,為渠之甥,使親信內官,扶擁出入,即是東宮一體也。……吾獨切齒腐心,對王必泣而訴冤。先王瞿然有感悟之意,漸覺其前後見欺沉惑之狀。蓋榮也,稱湛以甥侄,使內官擁護如東宮。情狀日覺兇惡,號令日覺危怖,以先王英明,漸有覺悟之際,吾以至誠開導以求嗣之道,王性本仁孝,且感吾言,大覺國榮之罪惡。己亥九月,使之致仕,蓋念從前寵愛,欲為始終保全也。渠之致仕後,所為之事,尤為駭悖,故放逐於江陵,至於自斃。
  • 11.    《承政院日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8-26]
  • 12.    《承政院日記》,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11-10]
  • 13.    《承政院日記》,乾隆四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條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11-1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