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假蒼耳

鎖定
假蒼耳(Cyclachaena xanthiifolia (Nutt.) Fresen. [1]  )是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具發達直根系,株高可達2米,多分枝,粗壯,綠色或紫色,具明顯縱條紋,葉片大部分對生,頂部的少數葉片互生;單葉,長卵圓形、闊卵形至心勝形;葉脈在背面隆起,葉緣有重鋸齒;頭狀花序排成圓錐花序狀,花序枝頂生及腋生,每個頭狀花序下垂,覆瓦狀排列,葉質,橢圓狀菱形,花單性,同一頭狀花序上既有雌花也有雄花,全部為管狀花,着生在圓錐形的花序託上;雌花位於花序盤邊緣,在雌花與總苞片之間有一大型船形鱗片包圍雌花,鱗片邊緣有睫毛;花柱較短,柱頭二裂,子房倒卵形,雄花位於花序盤中央,數目較多,花粉粒圓球形,痩果黑褐色至灰黃褐色,倒卵形,8-10月開花結果。
原產北美洲,歐洲有分佈。歸化植物。中國於1981年在遼寧省朝陽縣大營子公社首次發現該植物,1982年在瀋陽等地也發現其分佈;假蒼耳無論是在貧瘠的公路兩側,還是在營養豐富的糞堆旁均能生長。
假蒼耳收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第422種)。 [2]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3] 
中文名
假蒼耳
拉丁學名
Cyclachaena xanthiifolia (Nutt.) Frese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9] 
菊目 [10] 
菊科
假蒼耳屬
假蒼耳
命名者及年代
(Nutt.)Fresen.,1836

假蒼耳形態特徵

假蒼耳
假蒼耳(8張)
假蒼耳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具發達直根系,株高0.5-2.0米,多分枝,粗壯,下部莖光滑無毛,綠色或紫色,具明顯縱條紋,向上漸有毛,節很明顯。葉片大部分對生,頂部的少數葉片互生;單葉,長卵圓形、闊卵形至心勝形;葉脈在背面隆起,葉前端漸尖,葉基闊楔形、截形或心形,葉緣有重鋸齒;葉正面具短伏毛,背面具綿毛,灰綠色;葉柄長3-12釐米。
頭狀花序排成圓錐花序狀,花序枝頂生及腋生,每個頭狀花序下垂,具極短的柄;總苞5枚,覆瓦狀排列,葉質,橢圓狀菱形,頂端通常具短尖,脈明顯,邊緣微鋸齒狀,有睫毛;花單性,同一頭狀花序上既有雌花也有雄花,全部為管狀花,着生在圓錐形的花序託上;雌花位於花序盤邊緣,通常5個,位於總苞片內側,在雌花與總苞片之間有一大型船形鱗片包圍雌花,鱗片邊緣有睫毛;雌花的筒狀花冠退化成極短的膜質小筒,位於子房的頂端,包圍花柱的基部,花柱較短,柱頭二裂,子房倒卵形,腹面平,背面隆起,幼時多毛;雄花位於花序盤中央,數目較多,每個頭狀花序有數十朵雄花,每朵雄花基部皆有一條形鱗片;雄花的花冠筒長約2毫米,頂端膨大,下部較細,具5個齒裂;花粉粒圓球形,具刺狀凸起;雄花中存在退化雌蕊,退化花柱較長(1.2毫米左右),柱頭盤狀。痩果黑褐色至灰黃褐色,倒卵形,有較平的腹面和隆起的背面,腹面中央及兩側各有一條脊稜,頂端有花柱殘痕,並有稀疏柔毛。花果期8-10月。 [4] 

假蒼耳生長環境

假蒼耳無論是在貧瘠的公路兩側,還是在營養豐富的糞堆旁均能生長。 [5] 

假蒼耳分佈範圍

假蒼耳在中國適生區主要在華北地區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地區的遼寧、吉林和黑龍江,華東地區的江蘇、浙江、安徽和山東,華中地區的河南、湖北和湖南,西南地區的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省和西藏自治區,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度適生區主要存在於中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自治區、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天津市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假蒼耳分佈範圍 假蒼耳分佈範圍
世界範圍內除南極洲外均存在假蒼耳的適生區,主要分佈在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非洲的南非、萊索托、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亞洲的土耳其、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伊朗、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日本、朝鮮、韓國和印度尼西亞,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西歐各國均存在適生區,高度適生區主要分佈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非洲的摩洛哥,歐洲的西班牙、克羅地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波黑、塞爾維亞、馬其頓、保加利亞、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亞洲的土耳其、伊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國、朝鮮、韓國和日本。 [5] 

假蒼耳物種危害

假蒼耳寄主是穀物、大豆、棉花、蔬菜、果樹、林業苗木等作物。羣生繁茂,與目的植物爭水、爭肥、爭空間,是農田重要危險性雜草之一 [6] 
對當地原有植物種類和羣落結構的影響:假蒼耳適應性、長勢、競爭力、繁殖力等均較強,無論是在貧瘠的公路兩側,還是在營養豐富的糞堆旁,均能生長;其化感物質能夠明顯抑制其他植物的萌發及生長髮育,特別是對農田禾本科雜草的抑制作用明顯。假蒼耳生長過程中易排斥其他植物,形成單一羣落,改變當地原有植物種類和羣落類型,危害較大。調查發現,有假蒼耳分佈的地方,其他本地雜草就比較少。
對農田作物的影響:假蒼耳危害農作物的問題日益突顯,其在田間與作物競爭水分、光照、礦質營養及生存空間,並阻礙農事活動的開展。假蒼耳人侵大米玉米向日葵.、甜菜等農田後,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並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影響:假蒼耳可在花期產生大量花粉,其花粉可導致枯草熱病的患者增多;果期植株散發明顯的異味,皮膚接觸後會有播癢感。皮膚敏感的人接觸到假蒼耳葉片會引發皮膚炎。已有研究表明,假蒼耳的危害比豚草更大。 [4] 

假蒼耳防治方法

人工及機械防除:對於零星生長的假蒼耳,可在苗期進行拔除;對於生長迅速、根系龐大的成片假蒼耳,應進行機械割除,且應貼地低割,不留高茬,以防新枝再發。人工防除,均宜在植物開花前進行,使其不能開花結籽。
化學防除:草甘膦氟磺胺草醚加生物助劑,對4-6葉期的假蒼耳防除效果較好。
植物替換: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菊芋等有經濟價值、綠化價值的植物可替代假蒼耳屬植物羣落,一但定植成功,可長期抑制假蒼耳的生長。
加強調查:重點調查農產品、基建材料等往來的工廠、企業,以及公路、鐵路沿線等,控制其進一步傳播、擴散。進一步全面調查該種已發生的地區,摸查潛在發生區,明確其在新疆的分佈情況、傳人途徑和傳播方式以及可能危害的植物種類等。
開展應用研究:假蒼耳可作重金屬生物吸附劑,也可作為一種潛在的飼料加工資源植物。因此,應加強這方面的應用研究。同時,應大力開展假蒼耳生物學生態學遺傳變異等方面的研究,為科學防控該雜草提供依據。 [4] 

假蒼耳物種管理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