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以羊易牛

鎖定
以羊易牛(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上》。 [1] 
以羊易牛(易:換)指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6-7] 
中文名
以羊易牛
拼    音
yǐ yáng yì niú
出    處
《孟子·梁惠王上》
注音字母
ㄧˇ ㄧㄤˊ ㄧˋ ㄋㄧㄨˊ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

以羊易牛成語出處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以羊易牛”。 [1] 

以羊易牛成語典故

古時候,人們每到特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廟裏舉行一種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神靈的虔誠,求得神靈的庇護。每逢祭祀時,不是要殺一頭牛,就是要殺一隻羊,然後將牛頭或羊頭用大木盤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 [2]  [3] 
一天,齊宣王正在大堂上坐着,突然,有一位僕人牽了一頭牛從堂下經過。齊宣王見了,問:“你牽牛幹什麼去呀?”僕人回答説:“準備殺了這頭牛用來祭鍾啊!”齊宣王説:“還是把這頭牛放了吧,我不忍心看見它那害怕發抖的樣子,這頭牛可是什麼罪也沒有,我們殺它,太不應該了!”僕人又問道:“那麼不殺牛,鍾還祭不祭呢?”齊宣王回答説:“為什麼不祭鍾呢?你可以找來一隻羊,用羊來頂替牛啊!” [2]  [3] 
此事被孟子知道了,他便對齊宣王説你因以羊易牛,大家會認為你吝嗇、小氣。齊宣王説“我只是見牛恐懼有同情心而已”。孟子又説:“那麼那隻羊呢?你怎麼不同情了?”齊宣王語塞,孟子見齊宣王説不清楚了便開始了他的遊説、勸導;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齊宣王的同情心很明顯是被眼前目睹的事情所喚起,屬於感性性質而非理性思考,同情眼前具體的牛而非抽象的羊,那隻羊真正被當成了“替罪羊”了! [2]  [3] 

以羊易牛成語寓意

牛為生命,羊亦為生命,生命本無高下尊卑之分,以羊易牛,本質上並無區別。齊宣王因為看到了牛臨宰前的恐懼之狀,便動了惻隱之心,欲放牛一條生路。看來,齊宣王是愛惜生命的。但當齊宣王最後以羊易牛時,他的所謂仁愛之心又蕩然無存。齊宣王之“仁”,不過是“眼仁”,而不是心仁,只是“牛仁”,而不是生靈之仁。“以羊易牛”的做法,是一種虛假的仁義,欺騙別人,欺騙自己,卻並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 [4-5] 

以羊易牛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以羊易牛”指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7]  [6] 
  • 運用示例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七:“東牀已招佳選,何知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為馬。” [7] 
清·李漁閒情偶寄·飲饌部》“以二物有功於世,方勸人戒之之不暇,尚忍為制酷刑乎?略此二物,遂及家禽,是亦以羊易牛之遺意也。” [8]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八十二回:“定兒一連看了五夜,俱是四鼓。他也不肯和同伴人露一字,便存了個以羊易牛”之心。” [9] 
宋·華嶽翠微先生北征錄·卷一·平戎十策》:“今以羊易牛,而受納之司受其情屬,不與點對。何欺罔之甚邪?私馬換綱之弊,毛色雖同,止惟老病,尚可計也。” [10] 
參考資料
  • 1.    辛夷,成志偉主編. 中國典故大辭典[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1.09:857
  • 2.    沈貴一,王實分編著. 中華寓言故事[M].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0.01:08
  • 3.    汪仲華著. 向聖賢致敬 悟人生境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5:38
  • 4.    馬亞中,吳小平主編. 中國寓言全集[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7.12:40
  • 5.    孫運生主編;孫洋洋副主編. 朱小團讀漢字故事 人際交往篇[M]. 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 2020.10:067
  • 6.    以羊易牛的解釋|以羊易牛的意思|漢典“以羊易牛”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10-23]
  • 7.    閆秀文編著,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2:35
  • 8.    (清)李漁作;鬱嬌校注. 閒情偶寄[M].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9.01:
  • 9.    (清)李百川著,綠野仙蹤,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01:408
  • 10.    (宋)華嶽著;劉樂賢整理. 翠微先生北征錄[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誠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