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今日歌

鎖定
《今日歌》是明代著名才子文徵明的兒子文嘉所作。詩人以通俗流暢的語言,明白如話的句子勸勉人們要珍惜時間,勿虛度年華,莫荒廢光陰。
作品名稱
今日歌
作    者
文嘉
創作年代
明朝
作品出處
《和州詩》
文學體裁
詩歌

今日歌原文

文嘉 文嘉
今日歌 今日歌
今日歌
(明)文嘉
今日復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歌》, 努力請從今日始! [1] 

今日歌詩句大意

文嘉《今日歌》 文嘉《今日歌》
總是今日又今日,今日能有多少呢!
今天又沒做事情,那麼這件事情何時才能完成呢?
人這一生能有幾個今日,今日不做事情,真是可惜啊!
假如説姑且等到明天到了再去做,但是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情啊!
現在為諸位寫這首《今日歌》,請從今日就開始努力工作吧。

今日歌作者簡介

文嘉,公元1501年生,1583年逝世,字休承,號文水,文徽明之子。湖廣衡山(今江蘇蘇州)人。吳門派代表畫家文徵明的次子,兄文彭。是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師。文家後來還出了位名氣極大的人:文震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文嘉精於鑑古,臨古之功也深,畫風傳乃父衣缽,惟所聞古人名跡至多,故下筆能脱去習俗,頗不易得。
文嘉初為烏程訓導,後為和州學正。能詩,工書,小楷清勁,亦善行書。精於鑑別古書畫,工石刻,為明一代之冠。繼承家學,小楷輕清勁爽,宛如瘦鶴,稍大,便疏散不結束,逕寸行書亦然,皆不逮父兄,畫得徵明一體,善畫山水,筆法清脆,頗近倪瓚,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間仿王蒙皴染,亦頗秀潤,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貞評:“其書不能如兄,而畫得待詔(文徵明)一體。”詹景鳳亦云:“嘉小楷輕清勁爽,宛如瘦鶴,稍大便疏散不結束,徑寸行書亦然,皆不逮父。”然,文嘉一生一直在追求,王世懋在《跋文嘉書古詩十九首》後稱:“休承晚年書奇進,幾不減京兆。”
傳世作品有嘉靖十九年(1540)作《山水花卉圖冊》十開,現藏廣東省博物館,二十年(1541)作《垂虹亭圖》卷藏蘇州市博物館;萬曆元年(1573)作《寒林鐘馗圖》軸藏南京博物院;《江南春色圖》卷藏瀋陽故宮博物院;《水亭覓句圖》軸、《設色山水圖》軸藏遼寧省博物館;《秋塘紅藕圖》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石湖小景圖》軸、《夏山高隱圖》軸、《琵琶行圖》軸、二年(1574)作《溪山行旅圖》軸藏故宮博物院;《滄江漁笛圖》、《曲水園圖》卷藏上海博物館。著有《鈐山堂書畫記》、《和州詩》。
享年八十三歲。

今日歌總結

《今日歌》,進一步説明了今日之重要。李大釗指出:“你能夠把握的就是今天”。昨天已成歷史,明天尚不確實,只有今日,才是屬於自己的:昨日若有不足,今日尚可彌補;明日有何目標,今日也可謀劃。“姑雲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光陰”。董必武同志的告誡,更為我們指明瞭“趕快做”的方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