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鎖定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塞爾維亞文:Александар Ранковић,英文:Aleksandar Ranković,1902年11月28日——1983年8月19日),前南斯拉夫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務和國務活動家、軍事活動家。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書記、中央書記處負責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內務部長,南斯拉夫聯邦執行委員會副主席,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副總統,南斯拉夫勞動人民社會主義聯盟聯邦會議總書記。上將。
中文名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外文名
Aleksandar Ranković
出生日期
1902年11月28日
逝世日期
1983年8月19日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革命年代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參加革命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1902年11月28日生於塞爾維亞的奧布連諾瓦茨,塞爾維亞族。出身於貧苦農民之家,童年時期學習手工業。1927年加入南斯拉夫共產主義青年團,並任南斯拉夫共青團貝爾格萊德市委員會書記。1928年加入南斯拉夫共產黨。1924年開始在獨立工會中活動,1927和1928年多次入獄並流放。
1928年任南斯拉夫共青團塞爾維亞省委員會書記。同年因從事革命活動而再次被捕入獄,被判處6年監禁,先後在斯雷姆斯卡米特羅維察監獄和克羅地亞的勒坡格拉瓦監獄服刑。在獄中堅持共產黨青年工作和革命思想的傳播教育工作,參與組織在押政治犯反對獨裁政權的鬥爭。
1935年出獄後服兵役。從軍隊復員後回到貝爾格萊德從事黨的工作。1937年任南斯拉夫共產黨塞爾維亞省委書記。1938年任南斯拉夫共產黨臨時中央領導機構成員,參與重建南共中央。1940年10月在南斯拉夫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會議上當選為南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抗擊法西斯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納粹德國入侵巴爾幹並佔領南斯拉夫後,1941年10月在薩格勒布舉行的南共中央委員會會議上,蘭科維奇與其他南共領導一致決定繼續抗擊法西斯侵略者。南共中央政治局從薩格勒布遷到貝爾格萊德後,蘭科維奇與南共其他領導人一起,共同組織人民解放運動和反對法西斯佔領者的武裝鬥爭。1941年7月被蓋世太保逮捕,受到非人的折磨,3天后被貝爾格萊德的共產黨人營救出獄。
在人民解放戰爭中,蘭科維奇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最高司令部成員、南共中央組織書記、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委員和主席團委員。1943年1月,蘭科維奇等領導人不顧共產國際要求南共不要反對在倫敦南斯拉夫王國流亡政府的建議,為取消南斯拉夫流亡政府代表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權利和譴責流亡政府同佔領者合作而鬥爭,併為此給各盟國政府發出照會,指出南斯拉夫流亡政府同德、意法西斯佔領者合作的事實,使英國政府最終放棄了原來要求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接受南流亡政府領導的立場,並開始於南人民解放運動建立接觸。之後,蘭科維奇與南共其他領導人一起,為使南人民解放運動得到國際承認而做出了重大努力。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建立人民政權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7張)
1943年10月16—18日,有蘭科維奇參加的南共中央委員會會議決定建立國家政權機關,並發表《告南斯拉夫人民書》,宣佈“只有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及其產生的機構才最有資格成為真正人民政權的體現者。”
1943年11月29—30日,蘭科維奇參加了在亞伊策召開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亞伊策會議),會議宣佈,南斯拉夫全國解放委員會是臨時的最高人民政權機關;剝奪在國外的所謂南斯拉夫政府作為合法政府的權利。
由於蘭科維奇和其他南斯拉夫領導人的共同努力,南斯拉夫的人民解放運動獲得了盟國大量武器和其他物資援助。蘭科維奇作為鐵托的親密戰友和最重要的助手之一,有着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和卓越的組織領導能力,參與了關於戰爭和革命的所有重大決策,為南斯拉夫全國解放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解放前後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安全首腦

1944年5月13日領導建立南斯拉夫國家安全部,1944年5月13日——1946年3月任國家安全部長,是國家安全和軍事情報系統最高首腦。1944年11月參加了第一次塞爾維亞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會議,1944年11月——1946年1月任塞爾維亞人民議會主席團副主席。1944年起先後當選為南斯拉夫民主聯邦臨時人民議會議員、制憲議會議員、南斯拉夫聯邦議會議員、塞爾維亞共和國議會議員。1945年作為鐵托元帥的第一副手,發佈了斯雷姆斯卡戰役總攻命令。
1946年1月——1953年1月任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內務部長。在此期間,蘭科維奇領導內務部同賣國賊和恐怖叛亂分子進行了頑強的鬥爭,制止了他們的破壞活動,保衞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國。1953年1月——1963年4月任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聯邦執行委員會副主席。1951——1963年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老戰士協會理事會主席。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蘇南衝突

蘇南關係破裂後,蘇聯操縱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於1948年6月《共產黨情報局關於南斯拉夫共產黨情況的決議》,1949年11月又次通過《關於南斯拉夫共產黨在殺人犯和間諜掌握中》的決議。作為南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蘭科維奇參與決定了南共對於情報局的態度,向南斯拉夫共產黨第五次代表大會(1948年7月在薩格勒布召開,討論情報局關於南共狀況的決議)作了報告,並再次當選為南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在此期間,南共在黨內和國家機關內開展了清洗情報局分子的運動。蘭科維奇領導內務部大規模鎮壓和清洗那些同情和支持情報局決議、反對南共領導的人,由於情報局事件先後被開除的黨員有59596人,受其他懲處的有31142人。情節嚴重的人,作為背叛國家和人民的刑事犯,受到法庭審判,並被關入亞得里亞海上的裸島和格爾古爾島勞改營,這樣的人共有16312人,其中包括十月革命參加者2人、西班牙內戰國際縱隊戰士36人、戰前入黨的黨員268人、“1941年游擊隊紀念章”獲得者1673人、現役官兵2300人、內務機關工作人員1618人、聯邦和各共和國的部長23人、部長助理99人、聯邦議會議員36人。
1951年6月,南共召開五屆四中全會,研究了偵查和審判機關工作中的法制問題,蘭科維奇在會上作了報告,批評了司法政策方面的偏差和有關機關在工作中的違法行為,要求嚴格遵守法制。四中全會通過了蘭科維奇的報告,並在以後的幾年裏糾正了某些錯案,為一些人平了反。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二號人物

1952年11月,南共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南斯拉夫共產黨改名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蘭科維奇當選為南共聯盟中央委員和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57年11月,作為南共聯盟代表團成員,參加了慶祝十月革命40週年和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並簽署了《和平宣言》。由於與蘇聯分歧嚴重,蘭科維奇與南共聯盟代表團其他成員一起,拒絕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和簽署會議通過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宣言》(1957年《莫斯科宣言》)。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1958年2月,蘭科維奇參加南共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南共聯盟綱領草案。1963年4月當選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副總統。1953年起任南斯拉夫勞動人民社會主義聯盟聯邦會議成員,1963年5月當選為南斯拉夫勞動人民社會主義聯盟聯邦會議執行委員會書記處書記。1964年7月,在南共聯盟八屆一中全會上,蘭科維奇當選為南共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中央書記,領導中央書記處。此時,他實際上已成為僅次於鐵托的第二號人物。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蘭科維奇事件

1960年以後,以南共聯盟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書記、南聯邦共和國副總統亞歷山大·蘭科維奇和南共聯盟中央委員、聯邦執行委員會委員、聯邦內務國務秘書(內務部長)斯維蒂斯拉夫·斯特法諾維奇為首的集團(稱“保守派”或“集權派”)與鐵托等人在社會主義自治經濟體制過的進一步改革、社會主義自治制度進一步發展方向和步驟問題上尖鋭對立,雙方矛盾逐漸公開化。蘭科維奇等人“反對共盟發展社會主義自治制度的路線”,鼓吹“奉行鐵腕政策”,主張恢復國家主義;反對削弱聯邦中央權力和向各共和國和自治省放權,主張取消地方自治,建立高度中央集權單一制國家
60年代前半期,南斯拉夫經濟生活中出現了兩個尖鋭的問題:一是投資使用不當,形成重複建設和出現一批效益很差甚至虧損的“政治工廠”;二是企業的收入實際上掌握在行政官僚手中。在企業改革的問題上,以亞·蘭科維奇為首的南共聯盟中央組織政治書記處和以斯·伏克曼諾維奇為首的南工會中央理事會之間就是否“由直接生產者來決定擴大再生產,是企業收入在各勞動單位中形成和分配”發生激烈的爭論,蘭科維奇等部分書記處的領導反對這種改革。1963年的憲法正是在雙方妥協的基礎上的產物。
長期以來,蘭科維奇利用由他控制的國家保安部門,監視黨的領導人和黨的領導機構。蘭科維奇及其親信所負責的國家安全機關“長期凌駕於黨和國家之上”,濫用權力、不受監督,通過“竊聽、跟蹤和獲取情報的辦法,把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置於自己控制之下”。他們散佈民族不和,宣揚民族沙文主義大塞爾維亞主義),壓制和迫害少數民族(主要是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
為此,在1966年6月16日舉行的南共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上,成立了調查蘭科維奇領導的國家保安部門狀況的委員會。1966年7月1日,在南共聯盟八屆四中全會(布里俄尼全會)上討論了該委員會的報告。全會指責蘭科維奇及其一夥製造個人迷信,培植親信,拉幫結派,組成一個“官僚主義和中央集權主義的宗派集團”,另立“政治綱領”,“反對南共聯盟的經濟改革路線”,進行“爭奪權力的鬥爭”。會議批評了蘭科維奇濫用職權,監視包括鐵托在內的所有黨政領導人,甚至在鐵托等領導人的寓所和辦公室安裝竊聽器,進行置國家保安部門於南共聯盟和社盟之上的反黨活動,已危及共盟和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的發展。全會認為,蘭科維奇作為黨中央負責幹部政策和組織工作的書記,對此負有直接責任。會議決定改組國家安全部門,撤銷蘭科維奇和斯特法諾維奇的黨內外一切職務,並將斯特法諾維奇開除出黨。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1966年9月14日,塞爾維亞共盟中央委員會舉行會議,決定將蘭科維奇開除出黨。同年10月南共聯盟八屆五中全會通過將蘭科維奇開除出南共聯盟的決定,但保留了蘭科維奇的軍籍和曾獲得的人民英雄稱號。與此同時,在黨內外開展了大規模清算官僚主義和中央集權主義勢力的鬥爭,大批塞爾維亞族黨政幹部和人民軍中的塞族軍官被清洗。蘭科維奇的倒台,被認為是塞爾維亞人和中央集權主義勢力的失敗。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爭議

鐵托在布里俄尼全會開幕詞中嚴厲指責安全部門的問題不是偶然的事。他認為,“這是一場宗派小集團的鬥爭,是一場爭權的鬥爭”(《鐵托選集(1961~1973)》,第103頁。)。在全會上,蘭科維奇作了兩次發言,他認為聯邦安全部門的工作很難做,但他從未對敵對勢力和民族分裂主義者手軟。這個部門出了問題,他只負有“道義上和政治上的責任”。
當時,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對南斯拉夫解除蘭科維奇的職務表示驚訝。他們認為,蘭科維奇是鐵托對莫斯科推行強硬路線的代表人物,他的下台將使南斯拉夫的社會和經濟生活開始“全面自由化”。西方國家則對此感到高興,認為這是“自由主義者和吉拉斯的勝利”,南斯拉夫將“取消黨對社會生活的壟斷”。
後來,南斯拉夫各共和國對“蘭科維奇事件”的反應和評價是有區別的。例如,塞爾維亞有的學者認為,南共聯盟八屆四中全會“摧毀了一個統一國家的強力部門”,在“政治上清除了”蘭科維奇及其同伴。這種“大清洗”(大約1500名黨員被開除出黨)不僅導致黨發生分裂,出現“自由化”,而且對南斯拉夫聯邦國家不利,也是對塞爾維亞廣大黨員的不信任。(諾維察·貝利揚諾夫斯基:《1945~1991年的馬其頓國家與獨立》,(Македониjа државност и независност1945-1991),斯科普里:新馬其頓出版社,2002,第209頁。)。
更為嚴重的是,自從這位以嚴厲手段解決*的人物被解職後,民族衝突開始升級,出現了南斯拉夫從未有過的社會動盪,連續幾年示威不斷,經濟和社會改革受挫。還有的學者強調,蘭科維奇下台加速了南斯拉夫的“邦聯化”,為“它的瓦解創造了條件”。這樣“自治社會主義不僅沒有減緩民族對立情緒,反而加速了這一進程”(莫姆契洛·巴夫洛維奇:“1944~1981年的南斯拉夫”,載《南斯拉夫國家1918~1998》(Зборник Jугословбенската држава1918-1998),貝爾格萊德:南斯拉夫現代史研究所,1999,第765頁。)。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9張)
所以,後來許多塞爾維亞的南共聯盟盟員和羣眾都認為,這是鐵托“針對塞爾維亞的陰謀”。忠實執行鐵托路線的蘭科維奇被解職,克羅地亞人當上了內務部長,科索沃自治省趁機要求成為共和國,這一切使塞爾維亞共和國同鐵托本人及其他共和國和自治省的矛盾加深,一時難以彌合。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結局及評價

蘭科維奇下台後,領取養老金,過着退休生活並撰寫回憶錄,直到1983年8月19日在克羅地亞的杜布羅夫尼克逝世,享年81歲。南共聯盟譴責蘭科維奇主張官僚集權,違反和破壞民族平等的幹部政策和原則,反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墓地(貝爾格萊德)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墓地(貝爾格萊德)
蘭科維奇曾榮獲南斯拉夫人民英雄勳章,1983年,蘭科維奇去世後,按“人民英雄”勳章獲得者所應享有的榮譽舉行了葬禮,他被安葬在貝爾格萊德公墓“偉人墓羣”,有約10萬人參加了他的葬禮。南斯拉夫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葬禮的悼詞中説,蘭科維奇是卓越的革命家和南斯拉夫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之一,但他在進行了40年的不斷革命活動之後,未能跟上社會主義自治社會的民主發展進程。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家庭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一生結過兩次婚,有兩個兒子。
第一任妻子安吉·蘭科維奇(1909——1942),南斯拉夫共產黨婦女和工人運動的領導人,人民英雄,革命烈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戰爭期間在第二無產階級者旅擔任政工領導工作,1942年3月1日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33歲。1953年7月6日被追授南斯拉夫人民英雄稱號。
蘭科維奇和他的妻子
蘭科維奇和他的妻子(3張)
第二任妻子弗拉季·斯拉瓦·蘭科維奇(1920——2008),南斯拉夫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貝爾格萊德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老戰士,曾榮獲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一級勞動勳章和1941年游擊隊員紀念章。1946年與亞歷山大·蘭科維奇結婚,從此相伴一生,2008年病逝,享年88歲,與亞歷山大·蘭科維奇合葬于貝爾格萊德公墓“偉人墓羣”。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與安吉育有長子米羅斯拉夫-馬克,與弗拉季·斯拉瓦育有次子斯洛博丹。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榮譽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的勳章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的勳章(12張)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是南斯拉夫人民軍上將,曾榮獲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人民英雄稱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人民解放勳章、一級游擊隊員之星勳章、一級人民功勳章、一級各民族兄弟團結和友誼勳章、勇敢者勳章、金質“近衞軍絲帶”、“1941年游擊隊員紀念章”。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還被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一級蘇沃洛夫勳章和一級庫圖佐夫勳章
[1-3] 
參考資料
  • 1.    《世界政治家大辭典》1992年版,人民日報出版社
  • 2.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劉祖熙 主編
  • 3.    《南斯拉夫興亡》作者: 馬細譜,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