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德里亞堡戰役

鎖定
亞德里亞堡戰役,羅馬內戰期間,東西羅馬帝國皇帝間的戰鬥。323年,君士坦丁大帝率領12萬軍隊,在亞德里亞堡與東羅馬皇帝李錫尼指揮的16.5萬大軍遭遇,7月3日發生一場大戰。君士坦丁設計誘使李錫尼軍隊離開灘頭陣地,而後在圍攻中將其擊敗。據説傷亡人數達4.3萬。 [1] 
名    稱
亞德里亞堡戰役
發生時間
332年7月3日
參戰方
東西羅馬帝國
參戰方兵力
君士坦丁大帝率領12萬軍隊
參戰方兵力
李錫尼指揮的16.5萬大軍
傷亡情況
4.3萬
主要指揮官
李錫尼
君士坦丁大帝

亞德里亞堡戰役共治模式的破產

在去往羅馬城途中的 君士坦丁一世 在去往羅馬城途中的 君士坦丁一世
公元4世紀初,皇帝戴克裏先搞出了非常著名的四帝共治模式。此舉不僅在於加強菁英對偏遠地方的掌控水平,也是以最大的誠意謀求統治者隊伍的內部和諧。帝國也開始以巴爾幹西部的伊利里亞為界限,迅速分化為東西兩大分支。考慮到當時的軍政上層往往就源自該省,此類安排至少從表面上看是四平八穩。
然而,日益增漲的皇帝個人威權,卻很快葬送了這個權力平衡策略。因為自帝國建立之日起,各階層間的有機聯合就遭侵蝕,也讓有能力的政治家都被迫向上不斷攀爬,深怕自己淪為他人登頂過程中的墊腳石。戴克裏先提出的共治模式,恰恰為更多野心家提供了合法依據。他們可以頂着奧古斯都或凱撒頭銜,藉口為守護邊疆而肆意斂財擴軍。然後堂而皇之地相互結盟或決裂,並且也不準備與任何老朋友分享至高榮譽。後來在阿德里安堡對陣的君士坦丁李錫尼,就是這種惡性競爭的最後一批倖存者。
由戴克裏先皇帝首創的 四帝共治模式 由戴克裏先皇帝首創的 四帝共治模式
公元316年,已是西帝國至尊的君士坦丁,首次與執掌東帝國的李錫尼發生軍事衝突。但在他們相互決裂之前,還曾是抱團取暖的兒女親家。彼時的君士坦丁剛剛從不列顛的約克郡返回大陸,並從父親手中繼承了高盧西班牙和部分的北非領地。最大對手則是靠兵變控制意大利本土的馬克森提烏斯,後者同時握有西西里、撒丁、科西嘉阿非利加行省的歸屬權。李錫尼則以多瑙河以南的整個巴爾幹為基本盤,通過克里特島控制着海對岸的昔蘭尼加。但自己也需應付佔領埃及巴勒斯坦敍利亞小亞細亞半島代亞
隨着兩人分別控制東西兩頭,彼此間的矛盾也就愈發不能遮掩。尤其是權力慾爆棚的君士坦丁,始終想要兼併東面的那半個帝國,攫取西部帝國所不能提供的鉅額財富。李錫尼雖然表現較為消極,也不願意在權鬥中有任何退縮。只是苦於手中的精鋭部隊數量較少,難以同長期活躍在萊茵河防區的前盟友抗衡。經過數次衝突,不得不將手中的伊利里亞、希臘馬其頓都贈予君士坦丁,只在歐陸保留自己的家鄉色雷斯。當然,這也意味着兩人之間不會再有任何信任,終極攤牌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晚期羅馬軍隊在內戰中殺得天昏地暗 晚期羅馬軍隊在內戰中殺得天昏地暗

亞德里亞堡戰役擴張的羅馬軍隊

晚期的羅馬軍隊數量暴增 戰鬥力卻出現同比下滑 晚期的羅馬軍隊數量暴增 戰鬥力卻出現同比下滑
公元3-4世紀的羅馬軍團戰力有所下降,當時的親歷者也更加清楚這個問題,並且設計出許多補救措施。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軍隊數量也將被擴大到史無前例的規模。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已完成西帝國部分的資源整合,轉而找機會再起戰端。由於在前次衝突中將領地延伸至巴爾幹半島,他的軍隊防區也就從萊茵河流域擴展至多瑙河南岸。那些時刻活躍在北岸的哥特蠻族與薩爾馬提亞遊牧部族,就是羅馬邊防部門的重點照顧對象。在某次規模不大的反擊作戰中,君士坦丁授意部下將人馬派往李錫尼治下的色雷斯境內。後者立刻提出抗議,卻也知道嘴炮不能説服任何野心家。隨即將大量的部隊從亞洲各地收縮回防,準備在距離海岸線不遠的亞得里亞堡附近攔截強敵。
君士坦丁與李錫尼最終攤牌前的轄區對比 君士坦丁與李錫尼最終攤牌前的轄區對比
從戰略博弈的角度來看,李錫尼完全可以將部隊撤往亞洲,吸引胃口巨大的君士坦丁分兵來追。但他本人的發跡就源自多瑙河邊區,所以根本不願捨得放棄這片深耕過的根據地。此外,東方的各行省在最初都屬於敵對陣營,忠誠度和抵抗意願都比較薄弱。這就讓李錫尼更加堅定了要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以西禦敵的決心。問題就是如何用有限的多瑙河精鋭邊軍,硬抗軍事資源更為豐富的君士坦丁。
惟一可行的策略,就是在距離海岸不遠的堅城設防,用眾多亞洲部隊維持均勢。阿德里安堡無疑符合以上的任何條件,可以享用並拱衞歐亞兩大洲的最佳交通捷徑。李錫尼也在身後的海峽部署了300艘大小艦船,並在前沿集中了165000名陸軍士兵。
正在營地內訓練的晚期羅馬步兵 正在營地內訓練的晚期羅馬步兵
當然,君士坦丁也樂於見到李錫尼的死守色雷斯舉動。儘管他麾下的東征兵力略遜對手,卻也達到了130000的規模。這是因為自有恩於自己的戴克裏先皇帝起,原先的古羅馬軍團架構就被拆散重組。經典的公民兵軍團也徹底成為歷史,反倒與過去給自己打下手的輔助軍合流。至此,規模至少在5500人級別的主戰部隊迅速消失,成為分散駐屯於大小堡壘中的治安力量。每當皇帝意識到這種防禦模式太過稀薄,就會撥款進行擴招,使得軍隊的總數不斷暴漲。自己身邊的近衞軍規模卻增幅更大,從而抵消了大部分軍費開支的追加效果。
何況帝國的西部向來無法提供太多賦税,根本不可能讓這類循環運轉太久。加之當時的羅馬還必須定期招募和安置蠻族軍事部落,無形中就讓財政狀愈發吃緊。當大隊人沿着多瑙河進入戰區,負責支援的海軍才動員起區區80艘船。當時西帝國的財政健康度也可見一斑。至於前次的內耗勝利,也只是在徒增邊境的防區規模。因此,君士坦丁的策略就是要迅速與李錫尼進行決定性會戰。儘可能的消滅其核心部隊,以便控制住完好無損的東方財税產區。
晚期的羅馬軍隊將更加依賴騎兵和遠射武器 晚期的羅馬軍隊將更加依賴騎兵和遠射武器

亞德里亞堡戰役騎兵時代的先聲

阿德里亞堡成為雙方的決戰之地 阿德里亞堡成為雙方的決戰之地
公元324年7月,君士坦丁的西帝國大軍推進到阿德里亞堡附近。他發現李錫尼已經在城市附近尋找到穩固陣地,以赫布魯斯河岸充當正面屏障,並在後面的一處山坡上建立起設防營地。左翼還有城牆和支流水系拱衞,而右翼也有河道當中的一座小島充當屏障。因此,東帝國軍隊只要能阻擋對手泅渡,便可以形成長時間的對峙效果。至於戰爭期間的大部分後勤所需,則全由艦隊輸送到東面的港口城市拜占庭。
然而,具備長期邊區作戰經驗的君士坦丁,還是在抵達後就發現了個別漏洞。那就是位於戰場側翼的那座河間島嶼,是非常合適的渡河中轉站。由於上面還存在密林覆蓋的小山丘,更加有利於偷襲者的掩護和潛伏。不過,若是此舉被對岸守軍發現,那麼實際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他一方面派出5000名弓箭手和騎兵去偷偷佔據那裏,也不忘讓主力步兵在另一頭製造浮橋。此舉自然引起李錫尼方面的高度警覺,也成功的讓潛伏部隊能在緩慢前行中不受干擾。
阿德里亞堡戰役中的兩軍佈陣 阿德里亞堡戰役中的兩軍佈陣
在4世紀,騎兵的地位在羅馬軍中水漲船高,從早年的輔助添頭升格為決定性力量。東帝國的敍利亞防區和西帝國的北方邊境,都存在數量可觀的高質量騎兵對手。這促使他們分頭向帕提亞-波斯或斯基泰-薩爾瑪提亞學習,發展出具裝鐵騎+複合弓輕騎的標準配置。
惟一的區別在於,敍利亞東部存在有大片荒漠,讓軍隊的路線選擇非常有限。所以只需做合理盤判斷與提前佈防,就能阻礙敵軍推進。反倒是萊茵河與多瑙河北面的漫長防線更加複雜,無法用簡單的堵路模式應付。結果就造成了新式騎兵在西部發展快於東面的詭異現象,也讓君士坦丁陣營比李錫尼更重視該領域的運用。
具裝騎兵成為晚期羅馬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裝騎兵成為晚期羅馬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月3日,君士坦丁見各分隊進入預定位置,便下令全軍展開同步行動。不但自己率領一側的精鋭騎兵渡河,還讓更多步兵在對岸的眼皮子低下發起強渡,進而引得李錫尼的東方駐軍都嚴陣以待。不過,灘頭的血戰還未打響,提前迂迴的5000伏兵也在側後方突然出現。毫無心理準備的東帝國部隊,因此處在一種進退兩難的尷尬位置。
倒是李錫尼憑藉豐富經驗看出,留在原地只能死路一條。因此下令所有人撤回山丘上的營地待命,從而使君士坦丁的主力能安然渡河。但莫名其妙的後退命令,也讓本就士氣不高的東帝國軍人感到更加恐慌。重組隊列的西帝國部隊則很快追趕上來,用騎兵解決了大批來不及跑路的掉隊者。在稍後的上坡環攻中,他們又讓守軍付出了巨大代價。眼看勝利無望,李錫尼只得率領精鋭餘部開始突圍,頭也不回地朝着拜占庭城奔逃。留在那裏的戰略儲備和艦隊,將是他不至於立刻喪命的根本所在。
從側翼突襲東帝國陣線的西帝國騎兵 從側翼突襲東帝國陣線的西帝國騎兵
君士坦丁的人馬則順勢攻入營地,並對名義上的同僚們大肆屠殺。除了是因為大家都各為其主,還在於許多士兵可能是剛剛獲得公民身份的二代蠻族,自然也就不會對失敗者有多少同袍憐憫。原本還有可能進行抗爭的阿德里亞堡,也在目睹這場迅速的潰敗後開門投降。這樣一來,除拜占庭之外的整個色雷斯就落到君士坦丁手中。
參考資料
  • 1.    陳顯泗主編.《中外戰爭戰役大辭典》:湖南出版社,1992年12月:第4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