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瑙河

(歐洲河流)

鎖定
多瑙河(Danube),是歐洲第二長河,在歐洲河流中長度僅次於伏爾加河。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最後注入黑海
多瑙河流經10個國家 [1]  [9]  ,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延伸至瑞士波蘭意大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亞等6國,最後在羅馬尼亞東部的蘇利納注入黑海,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立方米。
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多瑙河干流從河源至維也納為上游,從維也納至鐵門為中游,鐵門以下為下游。多瑙河航運發達,沿岸有100多個碼頭,是沿岸各國的運輸大動脈。為了連接其他航道,先後開鑿了多條運河,德國修建了萊茵-美因-多瑙運河,把多瑙河和萊茵河兩大水系聯為一體。
多瑙河在中歐東南歐的拓居移民和政治變革方面都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兩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偉大帝國之間的疆界;而其水道卻充當了各國間的商業通衢。在20世紀,它仍繼續發揮作為貿易大動脈的作用。
中文名
多瑙河
外文名
Danube
所屬水系
多瑙河水系
地理位置
歐洲
流經地區
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
發源地
德國黑林山
主要支流
伊勒河,萊希河,因河,特勞思河,恩斯河,雷根河,摩拉瓦河,赫龍河,蒂薩河,錫雷特河,普魯特河
河    長
2850 km
平均流量
6430 m³/s
面    積
81.7萬平方千米
特殊地理意義
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注入海域
黑海
流域氣候
地中海氣候、温帶大陸性氣候
流    向
自西向東
地    位
奧地利的母親河

多瑙河河流命名

多瑙河
多瑙河(3張)
多瑙河的英文名稱使用了源於法語的詞語“Danube”。多瑙河在拉丁稱“Danubius”、“Danuvius”、“Ister”等;古希臘則稱“Ἴστρος”(Istros);達契亞語及色雷斯語則稱“Donaris”(上多瑙河)及“Istros”(下多瑙河)。 [2] 
多瑙河
多瑙河(3張)
在其他語言以及多瑙河流經地區的語言中:
波斯尼亞語:Dunav
保加利亞語:Дунав(Dunav)
捷克語、波蘭語和斯洛伐克語:Duna
德語:Donau
匈牙利語:Duna
斯洛文尼亞語:Donava
多瑙河
多瑙河(2張)
克羅地亞語:Dunav
塞爾維亞語:Dunav/Дунав
羅馬尼亞語:Dunăre,Dunărea
俄語和烏克蘭語:Дунáй(Dunay)
拉丁語:Danubius,Danuvius,Ister
古希臘語:Istros

多瑙河河流歷史

多瑙河公元前7世紀

多瑙河是浩浩無垠的羅馬帝國的北部邊境,被稱作多瑙韋斯河,有一支羅馬船隊巡視其水域,沿岸碉堡是居民中心,其中有文多博納(Vindobona,後來的維也納)、阿昆庫姆(Aquincum,後來的布達佩斯)、辛吉杜努姆(Singidunum,後來的貝爾格勒)和塞克桑塔普里斯塔(Sexantaprista,後來的魯塞)。
在174年的多瑙河冰封之戰中,羅馬軍隊在冰面上重創了屬於薩爾馬特人的伊阿基格斯人。

多瑙河中世紀

古要塞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諸如9世紀查理曼所建的韋爾芬斯泰因之類的新城堡也建立起來。1740-1780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曾設置一專職部門監督航運。
1921和1923年奧地利德國、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英國意大利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希臘最後批准了《多瑙河章程》。它管理從烏爾姆到黑海的航運並負責保管維修航運設備。

多瑙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多瑙河
多瑙河(5張)
簽訂一部公約,規定僅多瑙河沿岸國家才有權參加重建的多瑙河委員會 [3] 

多瑙河水系介紹

多瑙河三大部分

多瑙河
多瑙河(21張)
多瑙河可分為三部分。上游自河源至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和西喀爾巴阡山脈之間、稱為“匈牙利門”的峽谷。中游自匈牙利門至南羅馬尼亞喀爾巴阡山脈的鐵門峽。下游自鐵門至黑海的三角形河口灣。

多瑙河上游

從河源到“匈牙利門”(西喀爾巴阡山脈和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之間的峽谷)為上游,長約966千米。
它的源頭有佈列蓋河與布里加哈河兩條小河,從茂密森林中跌巖而出,沿巴伐利亞高原北部,經阿爾卑斯山脈和捷克高原之間的丘陵地帶流入維也納盆地
上游流經崎嶇的山區,河道狹窄,河谷幽深,兩岸多峭壁,水中多急流險灘,是一段典型的山地河流。
上游的支流有因河、累赫河、伊扎爾河等,河水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積雪補給,冬季水位最低,暮春盛夏冰融雪化,水量迅速增加,一般6-7月份達到最高峯。
多瑙河 多瑙河
上游水位漲落幅度較大,例如,烏爾姆附近的平均枯水期流量僅有40立方米每秒,而洪水期流量平均竟達480立方米/秒以上。 [1] 

多瑙河中游

從“匈牙利門”到鐵門為中游,長約914千米。
它流經多瑙河中游平原,河谷較寬,河道曲折,有許多河汊牛軛湖點綴其間,接納了德拉瓦河、蒂薩河薩瓦河和摩拉瓦河等支流,水量猛增1.5倍。
中游地區河段最大流量出現在春末夏初,而夏末秋初水位下降。
隨後,多瑙河切穿喀爾巴阡山脈形成壯麗險峻的卡特拉克塔峽谷。
卡特拉克塔峽谷從西端的臘姆到東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峽、鐵門峽等一系列峽谷,全長144千米,首尾水位差近30米。
峽谷內多瑙河最窄處約100米,僅及入峽前河寬的1/6,而深度則由平均4米增至50米。陡崖壁立,水爭一門,河水滾滾,奔騰咆哮,成為多瑙河著名天險,並藴藏着巨大的水力資源。
在多瑙河中游斯洛伐克境內這一段,由於地勢低窪而形成內陸三角洲,河道寬而淺,有些地段涉水可過,一年只能通航5個月。
而在汛期,河水又會左奔右突,給兩岸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為此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於1992年建成了加布奇科沃水利工程,這項在多瑙河上進行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稱為“第三個年工程”。
這一水利工程竣工3年多,在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灌溉等諸方面發揮了顯著效益,並使其成為旅遊熱點。
多瑙河 多瑙河
多瑙河中游平原,是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兩國重要的農業區,素有“穀倉”之稱。多瑙河中游流經地區,都是各國的經濟中心,其重要城市有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等。 [1] 

多瑙河下游

鐵門以下至入海口為下游。這裏流經多瑙河下游平原,河谷寬闊,水流平穩,接近河口時寬度擴展到15-20千米,有的地段可達28千米之多。右邊,高陡的河岸之上伸展著保加利亞的多瑙平原台地。左岸為低矮的羅馬尼亞平原,在平原與多瑙河干流之間隔著一條佈滿湖泊和沼澤的狹長地帶。在這一段,支流較小,對多瑙河的總流量僅增加微弱。支流有奧爾特河、錫雷特河和普魯特河。此處河道又有許多島嶼形成障礙。就在切爾納沃德南邊,多瑙河向北流至加拉茨,又突然折向東流。
多瑙河流到土耳恰城附近分成基利亞河、蘇利納河、格奧爾基也夫三條支流,沖積成面積約4300平方千米的扇形三角洲。僅岔流蘇利納河已疏浚、拉直,可以通航。在三股岔流之間有一些橫七豎八、狹窄的長方形台地。多數台地宜種植並已被開墾,有些還長滿高大的櫟樹林。
生長在淺水灘中的大量蘆葦,可用以造紙和製造紡織纖維。三角洲佔地約4200平方千米,它的形成年代比較晚。
約在6500年以前,三角洲還是黑海岸旁小小的淺水灣,後逐漸被河中淤泥填滿;三角洲仍在按每年24-30米的速度向海延伸。
多瑙河三角洲,還是“鳥類的天堂”。這裏是歐、亞、非三大洲來自五條道路候鳥的會合地,也是歐洲飛禽和水鳥最多的地方。
多瑙河 多瑙河
這裏經常聚集着300多種鳥類。各路鳥羣在此聚會,形成熱鬧非凡而又繁華壯麗的景象。三角洲上,由於有奇特的地理現象——浮島,有名目繁多的植物,有魚類、鳥類多種動物,所以,科學家們又稱它為“歐洲最大的地質、生物實驗室”。 [1] 

多瑙河支流

多瑙河及沿岸景色 多瑙河及沿岸景色
多瑙河河網密佈,支流眾多,有大小支流300多條,其中長度在20千米以上的有192條,有34條支流可以通航。上游右岸主要支流有伊勒河、萊希河、伊薩爾河、因河、特勞思河、恩斯河等;左岸主要支流:納布河、雷根河;中游主要支流右岸有德拉瓦河、薩瓦河大摩拉瓦河,左岸有摩拉瓦河、瓦赫河赫龍河蒂薩河等。下游主要支流有左岸的奧爾特河錫雷特河普魯特河等。
  1. 普魯特河發源於烏克蘭南部科羅梅業西南大約50千米處,河流向東南方向沿羅馬尼亞與摩爾多瓦邊界流動,最後在羅馬尼亞的加拉茨附近匯入多瑙河。河流全長950千米,流域面積2.7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0立方米每秒。
  2. 錫雷特河發源於烏克蘭南部切爾諾夫策西南50千米處附近,河流由北向東南方向流,在羅馬尼亞加拉茨附近匯入多瑙河。河流全長710千米,流域面積4.8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00立方米每秒。
  3. 奧爾特河發源於羅馬尼亞的哈爾吉塔縣東北部,河流由北向南流,在圖爾努——默古雷萊附近匯入多瑙河。河流全長740千米,流域面積2.4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0立方米每秒。
  4. 大摩拉瓦河發源於塞爾維亞科索沃省與馬其頓交界處,河流由南向西北流,在斯梅代雷沃附近注入多瑙河。河流全長540千米,流域面積3.7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32立方米每秒。
  5. 薩瓦河發源於意大利、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三國交界處,河流向東南,流經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南斯拉夫等國,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注入多瑙河。河流全長940千米,流域面積約9.6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772立方米每秒,其最大支流為德里納河,河流全長346千米,流域面積1.9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71立方米每秒。
  6. 蒂薩河發源於烏克蘭與羅馬尼亞交界處的東喀爾巴阡山,流經烏克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國。問流全長992千米,流域面積約15.7萬平方千米。左岸穆列什河是主要立流。
  7. 德拉瓦河發源於意大利,北部意奧邊境附近,河流向東南方向流,先後流經奧地利、斯洛文尼亞、匈牙利和克羅地亞等國,最後在克羅地亞的奧西耶克以東20千米處匯入多瑙河。問流全長749千米,流域面積約4.02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53立方米每秒。
  8. 瓦赫河發源於斯洛伐克與波蘭交界之處的巴比亞山附近,河流由北向西南方向流,在科馬諾附近匯入多瑙河。河流全長367千米,總落差556米,流域面積1.16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49億立方米。 [1] 

多瑙河流域地貌

奧地利瓦豪區內臨多瑙河的葡萄園 奧地利瓦豪區內臨多瑙河的葡萄園
多瑙河流域位於中歐東南部,三面環山。西部有黑林山,南部由西至東有阿爾卑斯山、韋萊比特山、迪納拉山老山以及巴爾幹山;北部自西至東有捷克林山舒馬瓦山蘇台德山喀爾巴阡山。東面臨黑海。
河源處有兩條河,即佈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均發源於德國黑林山的東坡,海拔高程分別為1010米和1125米。過兩河的匯合點多瑙厄申根後,多瑙河流向東北。從烏爾姆至帕紹,多瑙河芽過巴伐利亞高原北側,其間在因戈爾施塔特至雷根斯堡河段,多瑙河橫切施瓦本—弗蘭克山,河谷狹深。
河道過雷根斯堡後轉向東南流,從帕紹至奧地利的林茨,穿越阿爾卑斯山脈北坡與捷克高原之間的丘陵地帶,形成典型的山地河流,河谷變窄,灘多流急。過林茨後,河道改向東流,進入維也納盆地,多瑙河從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附近的匈牙利門峽流出後,進入小匈牙利平原,河牀變寬,流速減緩,河道分漢,繞過泥抄淤積而成的大、小許特島(面積1901km²)。出科馬諾,多瑙河進入維謝格拉德峽,然後河道轉向南流,過布達佩斯進入大匈牙利平原,河流呈平原河流特徵,河谷變寬,河牀比降小,河道彎曲,常有河汊和牛軛湖。
多瑙河從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轉向東流,直衝南喀爾巴阡山。經過長年的切割,形成了壯麗險峻的卡特拉克塔(傑爾達普)峽谷,峽谷全長130千米,由4個峽谷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鐵門峽。峽谷河段首尾水位差30米,最窄處僅132米,最深處達82米。多瑙河出鐵門後,進入下游平原,河谷寬闊,岸邊有寬約10-15千米的湖泊和沼澤帶,河口三角洲長80千米,每年以約24.38-30.5米的增長速度向黑誨延仲,三角洲面積5640km²以上,在三角洲頂點(圖耳甘)多瑙河分成三條汊河,即基利亞、蘇利納和斯芬圖喬治,其入海流量分別佔總量的66%、16%和18%。
多瑙河流域面積廣大,約有81.7萬平方千米,內有影響其水源和水情的各種自然條件。這些自然條件有助於形成一個岔流多、稠密、水深的河網,內有支流約300條,其中30多條利於通航。整個多瑙河盆地,有一半以上由其右岸支流排水;這些支流彙集著來自阿爾卑斯山脈及其他山區的水,佔多瑙河總流量或排水量的2/3。 [1] 

多瑙河氣候介紹

多瑙河流域屬温帶氣候區,具有由温帶海洋性氣候温帶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性質。特別是流域西部和東南部温、濕適宜,雨量充沛。河口地區則具有草原性氣候特性,受大陸性氣候影響,整個冬季較寒冷。以布加勒斯特為例,夏季有3個月氣温在20℃以上,最高氣温可達34℃,冬季有2個月氣温低於0℃,最低月氣温-3.5℃。
就全流域來説,大部分降水出現在夏季和秋初(6-9月),高山地區冬季降雪。降雪量佔全年降水量的10%-30%。流域內降雨分佈不均勻。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降雨量最大,年平均降雨量超過2510毫米,最大年降雨量超過3000毫米;降雨量最少的地區是大匈牙利低平原和斯洛伐克摩拉瓦流域地勢較低的部分以及下游地區,特別是錫雷特河以東地區和河口地區,其年平均降雨量不到600-400毫米,特別乾旱年份降雨量還不到平均降雨量的一半。總的來説,上游地區年降雨量多,約為1000-1500毫米,中下游平原地區降雨量少,約為700-1000毫米,流域平均863毫米。 [3] 

多瑙河水文介紹

多瑙河及沿岸城市 多瑙河及沿岸城市
多瑙河洪水由夏秋季暴雨或長期連續降雨、春季高山積雪融化和冬季冰凌所形成,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全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極其罕見,大多數洪水只限於發生在局部河段,二是全年各個季節都有可能發生洪水,只是分別出現在不同的河段。
春季融雪洪水,一是來自源於阿爾卑斯山的上游右岸支流;二是來自源於喀爾巴阡山的下游左岸支流。此外,中游下段三條支流(德拉瓦河、薩瓦河、大摩拉瓦河)由於上游山區的融雪洪水,也會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河段產生春汛
奧地利河段、斯洛伐克與匈牙利邊界河段、中游的下段經常出現因降雨而產生夏季洪水和秋季洪水。這些河段的洪水一般來自兩岸的支流,上游河段的來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布達佩斯以下的許多河段都出現過冰凌洪水,因冰壩壅高的水位有時超過伏汛水位2.5-3.0米。
由於雨雪洪水的相互補充以及上、中、下游河段洪水的錯峯,多瑙河的水位和流量過程線比較均勻,但在時空上分配仍不均勻。一般來説,多瑙河水位在11月至次年2月最低,7-8月也較低,低水位時,影響通航。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結冰,結冰期約40天,融冰時間需延續兩個星期。多瑙河各主要控制站的多年平均流量為:烏爾姆(控制面積757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14立方米每秒);林茨(7.949萬平方千米,1479立方米每秒);布拉迪斯拉發(13129平方千米,2050立方米每秒);布達佩斯(184767平方千米,2360立方米每秒);貝爾格萊德(51.28萬平方千米,5320立方米每秒)。
多瑙河推移質輸沙量以奧地利河段最大,進入匈牙利河段後,推移質泥沙大部分都淤積在河牀上。懸移質輸沙沿程一般是增加,但在薩瓦河河口數量突然增大。河口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0.34千克/立方米,年均輸沙量約6760萬噸。
河流盆地的不同自然特徵影響著上中下游3段河流的流量。上游的流量與阿爾卑斯山脈各支流的流量相一致,在阿爾卑斯山脈冰雪融解最強勁的6月間,上游此段流量最大。冬季數月間,流量降至最低。
中游河水變化各期可持續4個月,6和4月是流量高峯。6月高峯源出於上游,不過中游流量達至最大時比上游遲10-15日。4月高峯是當地原因引起的,即由於平原積雪的融化和由於本地區低地和矮山中早春淫雨,而河水增加。降雨量很重要;枯水期開始於10月,它是低窪平原以夏秋為乾季的特點反映。在下游,河水變化的特徵——阿爾卑斯型(高山型)特性——全部消失。最大流量在4月,枯水期可延長到9-10月。
林茨以上,由於水流湍急,河水不完全結冰。然而中下游在嚴寒期間封凍。在12-3月間,冰磧與春季冰雪融解相結合,常造成漂浮的冰塊在河島堆積、阻塞河道,形成大的洪水災害。 [1] 

多瑙河沿岸城市

多瑙河布達佩斯

人們説,多瑙河是布達佩斯的靈魂,而布達佩斯是匈牙利的驕傲。踏上這座古城,既可以欣賞到迷人的風光,又可以領略到歷史的變遷。
布達佩斯被稱為“多瑙河上的明珠”。它是由西岸的布達和東岸的佩斯兩座城市,通過多瑙河上8座美麗的橋連為一體的。城內許多古蹟多建於城堡山。城堡山是面臨多瑙河的一片海拔160米的高崗,13世紀時修建的城堡圍牆至今保存完好。著名的漁人堡,是一座尖塔式建築,結構簡練,風格古樸素雅。遊人可以站在漁人堡的圍牆上,欣賞多瑙河上的美景和佩斯的風光。 [4] 
矗立在多瑙河畔宏偉的匈牙利國會大廈,高90多米,金碧輝煌,兩旁有兩座用白石鏤空挺拔俏麗的高塔,美麗異常,內部裝飾富麗堂皇。在四壁上嵌滿匈牙利歷代皇帝的雕像,千姿百態,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匈牙利人民的才智,是匈牙利國家的象徵。 [5] 

多瑙河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是個美麗的城市,它坐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交匯處,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過市區,把城市一分為二。貝爾格萊德,意思是“白色之城”。貝爾格萊德附近是多瑙河中游平原的一部分,是全國最大的農業區,向有“穀倉”之稱。本區生產了全國2/3的小麥和玉米,同時,還是全國甜菜、向日葵和水果的重要產地。貝爾格萊德是塞爾維亞最重要的工業中心和水、陸、空交通樞紐,是全國機械製造中心。 [6] 

多瑙河維也納

藍色的多瑙河緩緩穿過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市區。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山清水秀,風景綺麗,優美的維也納森林伸展在市區的西郊,鬱鬱葱葱,綠廕庇日。這裏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音樂節。漫步維也納街頭或小憩公園座椅,人們幾乎到處都可以聽到優美的華爾茲圓舞曲,看到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音樂家雕像。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劇院、會議廳等,都是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的。因此,維也納一直享有“世界音樂名城”的盛譽。
站在城市西北的卡倫山上眺望,淡淡的薄霧使她蒙上了一層輕紗,城內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古老皇宮、議會、府第的圓頂和聖斯丹芬等教堂的尖頂,好像她頭上的珠飾,多瑙河恰如束在腰裏的玉帶,加上蒼翠欲滴連綿的維也納森林,使人們想起在這裏孕育的音樂家、詩人……他們著名的樂曲彷彿又在人們耳邊迴響。 [6] 

多瑙河布拉迪斯拉發

布拉迪斯拉發,位於摩拉瓦河與多瑙河匯合處,自古以來就是北歐與南歐之間的重要商道,所以古羅馬時此地就是要塞。
布拉迪斯拉發是斯洛伐克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有造船、化工、機器製造、紡織等工業。此外,還是多瑙河航線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6] 

多瑙河雷根斯堡

多瑙河上游最大的城市——雷根斯堡。雷根斯堡是座美麗無比的城市,它到處是古老的教堂、達官貴人的邸宅和備有佳餚美酒的古老酒肆。 [6] 

多瑙河河流開發

多瑙河開發介紹

多瑙河對其沿岸10國(烏克蘭、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匈牙利、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奧地利和德國)都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它們以各種不同方式利用它運輸貨物、生產水電、供應工業和居民用水、灌溉和發展漁業。
多瑙河最重要的經濟活動是貨物運輸,沿岸的大港口有:烏克蘭的伊茲梅爾、羅馬尼亞的加拉茨和布勒伊拉、保加利亞的魯塞、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奧地利的維也納、德國的雷根斯堡。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河流經過疏浚,修建了許多運河,運輸量大增。最重要的運河(具有連接全歐陸航運水道規劃的一切因素)有多瑙—黑海運河和美因—多瑙運河。前者提供了一條自羅馬尼亞的切爾納沃德至黑海的更直接、更便利的航道;後者連接多瑙河至萊茵河,並由此通至北海
多瑙河(主要是在上游)已被用於發電,而且開發工作已遍及下游。最大的水電工程之一——捷爾達普高壩和鐵門水電站,是由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聯合修建的。此建設工程不僅可生產水電。
多瑙河 多瑙河
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勒和魯塞都將多瑙河水用於工業。主要的灌溉地區是位於斯洛伐克、匈牙利、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然而由於污染已有驚人的增加,河水幾乎已不適於灌溉和飲用,污染還使過去曾是豐盛的漁場縮小了。 [7] 

多瑙河發電

多瑙河干支流水量豐沛,水能資源豐富,其理論藴藏量高達500億千瓦·時。德國和奧地利於20世紀20年代開始開發多瑙河。1924年,德國動工興建了第一座水電站,即卡赫萊特水電站,該水電站的興建是開發利用多瑙河水力資源邁出的第一步。
經過20世紀,多瑙河是由許多歐洲國家支持其發展。這條河流,尤其是上游來建立類似的發電廠使用水力來發電的項目。沿河(城市包括像維也納、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萊德)都使用它來發展經濟。
1949年8月18日,保、匈、羅,捷、蘇、烏克蘭及南斯拉夫等國為了改善多瑙河通航條件,在貝爾格萊德簽訂了關於多瑙河自由通航的國際協議。從此,開始了全河的渠化工程,計劃修建45級通航與發電的水、利樞紐,總計利用水頭401米,總裝機容量786.5萬千瓦,年發電量438億千瓦·時。至今,已建和在建共38座,總裝機容量502.3萬千瓦,年發電量983.8億千瓦·時,水能開發利用率為65%。見多瑙河干流梯級水電站表。
德國在上游河段規劃29級,各級水頭5-8米,均為裝機幾千至幾萬千瓦的中小型水電站,共計裝機容量36.4萬千瓦,年發電量21.8億千瓦·時。1927年建成最下一級卡赫萊特(5.4萬千瓦);1952年建成量上一級烏耳姆(0.8萬千瓦);1960-1971年建成中間10級;又建成9級。至今已建成20級,共計裝機容量32.6萬千瓦,年發電量20億千瓦·時。
德國奧地利邊界的約亨斯坦水電站,裝機13.2萬千瓦,於1955年建成,兩國各分一半。
奧地利境內規劃13級,各級水頭6.5-15.3米,為裝機容量15-36.6萬千瓦的較大水電站,共計裝機容量259.9萬千瓦,年電量153.7億千瓦·時。自1957年至今已陸續建成8級,在建1級,共計裝機容量298.3萬千瓦,年電量124.3億千瓦·時。
多瑙河 多瑙河
南斯拉夫羅馬尼亞邊界河段,1970年建成鐵門大水電站,壩高60.6米,庫容27.7億立方米,最大水頭34.5米,裝機容量205萬千瓦,年電量105億千瓦·時,是歐洲除俄羅斯以外的最大水電站。兩岸各建一座廠房,分送兩國,也能互補餘缺。兩國又在1983年合建鐵門2級,水頭8米,裝機容量43.2萬千瓦,年電量26億千瓦·時。兩座水電站裝機共計248.2萬千瓦,年電量131億千瓦·時。
斯洛伐克與匈牙利邊界河段,也擬建兩級。加布酉科福水電站,大壩高29米,庫容2.43億立方米,在多瑙河旁建引水渠,長25千米,取得水頭23米,裝機容量72萬千瓦,年電量30億千瓦·時。在其下游的納古馬羅斯低水頭電站.水頭9.4米,裝機容量15.8萬千瓦,年電量10億千瓦·時。兩座共計87.8萬千瓦,40億千瓦·時,曾於1978年開工建設,後因兩國有不同意見而停建。 [2] 

多瑙河航運

多瑙河干流為自由通航的國際航道。原來有些河段坡陡流急,水淺彎多。航運是多瑙河干流開發的首要任務。在改善航運的同時開發水電。
卡特拉克塔峽谷的瀑布河段是多瑙河航運的最大障礙。汛期過峽流量通常在6000m³/s以上,水面比降達到0.54‰,最大流速達5.5米/秒,船隻不能上行。枯水期河底礁石露出,尤其是瀑布河段下端鐵門峽的土爾努一塞維林附近,一塊巨大的礁石橫在河中,形成跌水,航行十分困難危險。1830年就開始對該河段進行整治,但效果很差。1878年,當時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及奧匈帝國柏林會議商定在鐵門河段開闢一條航道,渠道長15千米,底寬60米,在最低水位時保證水深為2米,兩端修築縱向導堤,以便將低水流量集中至通航渠內。通航渠道繞開了鐵門瀑布,但工程很艱鉅,直到1896年才完工並開始通航,但通航仍有困難。
除德國境內上游18級是單純發電工程外,多瑙河幹流上其餘27級都是航電結合的綜合利用工程,規定都要建雙線船閘。德奧境內上中游20級船閘;每線閘室寬24米,長230米,檻上水深2.7米,可容納11米×80米歐洲通行的駁船4艘和推輪1艘,一次過閘能力5000噸。
下游鐵門水電站水頭34.5米,兩岸各建一線兩級船閘,每個閘室寬34米,長310米。鐵門2級為雙線單級船閘。加布西科福和納古馬羅斯水電站,各建雙線單級船閘。
多瑙河 多瑙河
多瑙河的貨運量1950年為973萬噸,1978年增至1.12億噸,增長了11.5倍。此外,德國在多瑙河上游凱爾海姆向北跨過分水嶺,建170千米長的運河和一系列船閘,與萊茵河支流美因河相連,構成多瑙一美因一萊茵運河,東南至黑海,西北至北海,貫穿歐洲大陸。還擬從多瑙河中游布拉迪斯拉發向北經捷克、波蘭與易北河上游拉貝河奧得河相連的大運河,通往波羅的海。 [2] 

多瑙河供水

各國隨着經濟發展,工農業用水不斷增長。1985年流域內總耗水量260億立方米,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一倍。預計2000年將增達580億立方米,為1985年的2.2倍,見多瑙河流域各國水資源利用表。
在總耗水量中,1985年灌溉用水170億立方米,佔65%;預計2000年增達345億立方米,佔60%。農田灌溉發展最多的為羅馬尼亞,平原地區年降水量僅350-600毫米,耕地面積約1000萬平方百米,1985年有灌溉面積近300萬平方百米,其中90%是噴灌,灌溉用水96億立方米,佔總耗水量的70%。2000年灌溉面積將進一步發展,灌溉用水將增達210億立方米。
總耗水量佔多瑙河年徑流量的比重,1985年佔13%,2000年將佔29%。農田灌溉季節用水較多時,將影響航運要求的最小流量。
除流域內各國用水外,還向流域外引水。如多瑙—美因—萊茵大運河,除通航外還要從多瑙河引水至德國紐倫堡地區15億立方米;多瑙—拉貝—奧得大運河,將向捷克、波蘭、德國東部引水40億立方米;各項運河計劃共將從多瑙河引水90億立方米。
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國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了發展多瑙河水利和保護水質的國際會議,協調行動,通過共同聲明,沿岸各國加強合作,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資源而作出努力。
多瑙河 多瑙河
1992年,來自歐共體各國、一些國際銀行和環境機構的專家們組成“多瑙河特別工作組”,開展保護多瑙河水的工作。1995年沿岸各國組成國際委員會,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簽署了一項保護多瑙河水的協議。1995年初又在布加勒斯特召開沿河各國環境部長會議,通過了一項整治多瑙河的計劃。要求各國減少向多瑙河排放污水量,改善干支流的水質(包括污染嚴重的黑海),實施沿岸地區的區域合作,建立污染監測系統;對沿岸9個國家的170多家污廢水處理廠進行調查,對其中急需更新的,投入資金進行改造。 [7] 

多瑙河支流開發

多瑙河各支流為了灌溉、發電和供水等興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在各條支流下游建了很多徑流式水電站,在上游峽谷山區,建了一些有水庫調節的高水頭電站,在電力系統中不僅擔負系統峯荷,還可補償徑流電站枯水期發電不足的缺點,配合供電。
在多瑙河支流或二、三級支流上人口稀少的峽谷山區,建有很多高壩。壩高在100米以上的高壩有24座。其中堆石壩13座,拱壩9座,重力壩2座。庫容都不太大,有19座高壩的庫容僅1-2億立方米,大都位於海拔1000-2000米的高山區,見多瑙河各支流已建100米以上高壩表。
各國在多瑙河支流上已建裝機容量10萬千瓦以上的大水電站29座,見多瑙河支流已建10萬千瓦以上水電站表。其中一些水電站在佈置上有其特色。
如奧地利最大的水電站為馬爾他兩級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上庫為馬耳他河上的柯恩布賴茵高壩,經2.5千米隧洞引水至中庫,馬爾他上級水頭196米,安裝2台可逆變速抽水蓄能機組,發電12萬千瓦,抽水9萬千瓦。中庫至穆爾河上的下庫,馬爾他下級通過20千米長隧洞,取得1102米水頭,安裝2台各18萬千瓦的三機串聯式高水頭抽水蓄能機組和2台各18萬千瓦的衝擊式水輪發電機組,共發電容量2萬千瓦(抽水容量29萬千瓦)。兩級合計發電容量84萬千瓦。
南斯拉夫最大的巴其那斯塔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在首都貝爾格萊德西南150千米處,上庫拉日契堆石壩,壩高123米,庫容1.5億立方米,利用原有水庫為下庫,水頭600米,經8千米隧洞引水,安裝2台各30萬千瓦高水頭可逆混流式抽水蓄能機組,共60萬千瓦。
羅馬尼亞最大的洛特魯常規水電站,在奧爾特河支流特魯河上,所建維特拉心牆堆石壩,壩高121米,庫容3.46億立方米,有效庫容3.0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289米。壩址平均流量4.54立方米/秒,從相鄰86條小支流用管道135千米引水流量15.45立方米/秒,集水式開發。引水隧洞長13.5千米,尾水隧洞長6.5千米,水頭809米,地下廠房內安裝3台衝擊式水輪發電機,每台17萬千瓦,共51萬千瓦,年電量10.8億千瓦·時。
多瑙河流域10萬千瓦以上水電站表中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10座,純抽水蓄能電站1座,裝機利用小時數都較少,僅1000-2000小時。它們都是在電力系統中擔負調峯任務的骨幹水電站。 [1] 

多瑙河河流整治

多瑙河防洪

多瑙河 多瑙河
從19世紀中期開始,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等多瑙河沿岸國家相繼對該河進行了整治,並修建了堤防,以後又逐步對原有堤防進行了加固。雷根斯堡、帕紹、林茨和維也納等城市擬定了總體防洪規劃。德國巴伐利亞州在40年代便沿多瑙河及其支流伊薩爾河修築了長約300千米的防洪堤。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位於多瑙河邊,據洪水分析,該處百年一遇洪水為10400立方米每秒,千年一遇洪水1.2萬立方米/秒,歷史上最大洪水為1.4萬立方米/秒(1501年)。由於原建堤防防洪能力為1.2萬立方米/秒,因此需要擴大泄洪能力,在維也納市附近建了一條分洪道。該分洪道長17千米,通過能力為5200立方米每秒,加上原河道的行洪能力,可使最高洪水位降低0.9米。依靠長400千米的堤防(設計防洪標準為百年一遇),使該國沿多瑙河岸邊的40萬平方千米耕地得以保護。
匈牙利的國土面積約為93030平方千米,其中平原約佔2/3,丘陵1/3。在7.2萬平方千米的農業可耕地中,多瑙河、蒂薩河及其支流洪泛區的可耕地為23560km²。該國80%的城鎮和村莊,50%的公路和鐵路系統都位於洪泛區,洪泛區居住着全國50%的人口。
沿多瑙河、蒂薩河及其支流兩岸,除202公里長的高岸段和36千米長的防洪牆段外,還修建了3907千米長的防洪堤,相當於每公里建有堤防165米。
在主堤之間的行洪槽中,修建了夏堤。其總長度為480千米。在多瑙河和蒂薩河的河谷中共修建了150-200千米長的堤壩,形成了面積達39平方千米的應急蓄洪水庫,可攔蓄洪水0.5億立方米。在多瑙河流域和蒂薩河流域共設置了9700平方百米沿堤防浪林帶。
原南斯拉夫在多瑙河干支流上有堤防3939千米,保護面積153萬平方千米。
多瑙河 多瑙河
多瑙河的防洪標準為:一般地區按60-80年一遇洪水設計;城市和工廠為120-150年一遇,特別重點保護地區為千年一遇。 [7] 

多瑙河通往黑海的運河

在羅馬尼亞東南部,修建了多瑙河—黑海運河,長64.2千米,底寬一般70-90米,最小水深7.5米,水面比降很小。運河起點多瑙河切爾納沃德河段水位高程約為4-12米。該運河於1984年5月建成,經此從訥伏達里港出黑海,較從多瑙河河口(蘇利納)出海,里程縮短了約400千米。
運河進口和出海口分別設雙線船閘,尺寸為長310米,寬25米,檻上水深6米,可通航6只船組編成的頂推船隊(6×3000t=18000t),過閘時間45-50分鐘,年通過能力7540萬噸。
1983年8月,從該運河35千米處又修建了一條通往米迪亞港的新運河。該運河長26千米,其尺寸與多瑙河—黑海運河的—樣,兩端各佈置兩座船閘。

多瑙河洪災歷史

多瑙河實測洪水歷史悠久,維也納站的水文觀測,迄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該站最大洪水發生於1501年,洪峯流量為1.4萬立方米,其次為1787、1899和1897等年。本世紀多瑙河在奧地利境內發生的最大洪水是1954年7月13日,斯坦因克雷姆斯水文站實測洪峯流量為10200立方米每秒。匈牙利境內實測歷史最大洪水流量為10910立方米每秒,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河段實測最大洪峯流量均為1.7萬立方米/秒,鐵門為21200立方米每秒。
洪水災害主要發生在中下游地區,上游維也納盆地也有洪水威協。自1870-1970年共發生洪災62次。1970年羅馬尼亞境內多瑙河大水成災,死200人。1935、1938、1940、1941、1942、1945、1956年均發生過冰凌洪水。1938年3月冰凌洪水使布達佩斯半數以廠房屋被毀。1942年3月凌汛洪水使保加利亞瓦爾丁一諾沃戈羅德低地受到巨大損失,堤防數處決口,土地全部被淹,顆粒無收。 [1]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8日,因暴雨和大雪天氣過後氣温回升,流經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多瑙河水位暴漲,在該城市引發罕見冬季洪水,沿河多地被淹。 [10] 

多瑙河河流污染

匈牙利鋁生產銷售公司位於維斯普雷姆州奧伊考的有毒廢水池2010年10月4日下午泄漏的鹼性“紅色泥漿”有毒廢水,當地時間2010年10月7日晨已抵達多瑙河支流。 [8] 
僅匈牙利一國便有另外兩個儲存有鋁土礦加工後形成的類似有毒高鹼性紅色泥漿的儲存地——其中位於奧爾馬什菲齊特的廢水儲存地距離布達佩斯僅80千米,儲存着約1200噸有毒污泥,其7個廢水池共覆蓋了約40公頃土地。
因為在有毒廢水池4日泄漏之前,這家匈牙利鋁生產銷售公司代表還在警方的護送下對村民承諾廢水池內廢水不會泄漏——4日有毒廢水池泄漏之後,有毒淤泥淹沒了6個村莊、造成4人死亡、6人失蹤,至少百人受傷、數百人無家可歸。
菲蓋茨基説:“我們仍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此次事故的發生,廢水裏含有什麼物質。雖然我們可確定水壩已停止泄漏,但當局已對除官方與公司飛機之外的飛機關閉了空域。”
世界自然基金會多瑙河項目組7日上午公佈了一張從匈牙利至多瑙河三角洲之間的有毒物廢物場分佈圖與名單。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多瑙河-喀爾巴阡山脈項目組負責人安德烈斯·貝克曼表示,雖然歐盟可以制定一些相對先進的河流與水利政策,但此次泄漏事故背後的公司並未違背歐盟對危險的定義,這一事實“暗示我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在1998年西班牙南部唐納納和2000年羅馬尼亞巴亞馬雷發生重大有毒廢水泄漏事件之後,歐盟制定了歐盟工礦廢棄指令,該指令就是為了預防此類災難的發生。貝克曼説:“不幸的是,在工業的遊説下,歐盟工礦廢棄指令——世界自然基金會大力參與——的效力被大幅度削弱。”
他表示:“多瑙河流域還有可能會發生一連串災難。一旦奧爾馬什菲齊特有毒廢水池泄漏,就會對飲用水供給和脆弱的多瑙河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影響。而一旦羅馬尼亞圖爾恰廢水池泄漏的話——這裏曾經發生過廢水泄漏事故——會給對動植物具有重大意義的多瑙河三角洲構成破壞性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