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里鄉

(貴州省黔西縣下轄鄉)

鎖定
五里布依族苗族鄉位於貴州省黔西縣的西南面,地處東經105°21′-105 °65′和北緯26°49′-29°51′之間,區域面積72.9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約21公里,距省城貴陽約147公里,全鄉境內最低海拔942米,最高海拔1560米。東與金碧鎮張家橋村接壤,南與沙井鄉泡木衝村相連,西隔六沖河與織金縣的八步鎮、茶店鄉為界,北與錦星鄉慶龍村連結。
中文名
五里鄉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貴州省黔西縣
面    積
72.9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19061人

五里鄉基礎設施

貴州省黔西縣五里鄉 貴州省黔西縣五里鄉
全鄉共轄10個村,116個村民組,總人口19061人,其中少數民族7610人,佔總人口的37%,居住着漢、布依仡佬等七個民族,全鄉耕地面積為21760畝,其中田5300畝,林地10800畝宜林地、荒山4200畝主產玉米、大豆、小麥、油菜水稻四季豆烤煙等農作物,2004年全鄉國民生產總產值5665萬元,財政收入建設69萬元,人均純收入1250元,人均糧食540公斤,村村通電,9個村通公里,7個村通自來水,安裝程控電話300餘門,移動電話網覆蓋率達85%以上,黔洪公路至東向西從全鄉境內穿過,與織金縣相連,交通十分便利,煤炭儲量豐富,以及硫鐵礦、高嶺上等礦產有待開發,國家重點工程--洪家渡電站建立在六沖河上,電站建設拉動了地方經濟,建成後將向東部地區輸出大量電源,實現東西部共同發展。

五里鄉社會事業

五里鄉由建並撤前的化石、寄仲、五里三個小鄉合併而成。
1996年11月五里鄉才告別煤油燈的歷史。
五里鄉 五里鄉
1998年12月,洪家渡電站進場公路的開工建設,為五里鄉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從那時起,五里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文化衞生事業得到較大發展,全鄉共有中學1所,完小6所,教學點4個,教學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學校建築面積達15700㎡,建教室94間,全鄉教室能容納4500名學生小學中學入學率均在99%以上。
全鄉林地面積39900,森林覆蓋率為17%。黔洪公路、黔織公路的建成通車,打開了黔西到織金的通道,使五里鄉從交通死角轉變成為黔西到織金的交通要道,為五里鄉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全鄉共有通村、通組公路94公里,初步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交通網絡

五里鄉資源狀況

五里鄉資源較為豐富,除了儲量較大的煤礦外,還有鐵、高嶺土等礦產資源,還有距洪家渡水壩2公里下游的温泉尚未開發;洪家渡電站的建成,形成了82.9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支嘎阿魯湖,原有的山坡變成了多個半島,使鄉內產生了30餘公里的環湖林帶,環山抱水,山青水秀,景色宜人。2006年底,上級旅遊部門正式確定把支嘎阿魯湖規劃為黔西北的旅遊中心,屆時,水西湖將成為集休閒、度假、娛樂的旅遊景點,成為連接織金洞、洪楓湖、百里杜鵑、草海等旅遊景點中轉站,這裏距百里杜鵑不到80分鐘的路程,距洞中奇觀的織金洞不到60分鐘的路程,距南方人類始祖發源地——黔西觀音洞僅5公里。
五里鄉黨委政府將憑藉這一區位優勢,以水西湖的旅遊開發為依託,發展綠色養殖,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開發特色餐飲,下大力氣把農產品就地轉化為商品,就近服務於水西湖的旅遊業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

五里鄉自然景觀

五里鄉洪家渡庫區景色 五里鄉洪家渡庫區景色
水庫水域面積82.9平方公里,沿湖30公里的林帶,環山抱水,山清水秀,景色迷 人,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聳立,牌坊溝風景得天獨厚,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懸崖怪石鱗次櫛比,洞穴深幽。,仙女峯、八仙山、虎山、安家營,以及千年古墓陳家牌坊,紅白相間的杜鵑花,清流澈見底的山間泉水等自然景觀引人入勝,加上每年布依族“正月、二月二、六月六”對歌節,苗族正月十七、二月二十四花坡以及彝族的火把節、各族同胞載歌載舞,是人們旅遊、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五里鄉發展前景

五里鄉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五里鄉是一個邊遠貧困的少數民族鄉,過去,由於自然條件歷史原因,全鄉絕大部分地區(除解放後,一條通往化石和一條通住寄仲以外)不通公路、不通、不通、造成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耕作方法落後,生產方式單一,嚴重制約社會經濟發展。隨着西部大開發的實施,洪家渡一聲炮響,黔洪公路的開通,五里鄉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洪家渡電站建設的拉動下,全鄉的交通運輸、建築、飲食、娛樂和旅遊等飛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經濟從97年人均收入780元到1250元,上升了6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