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蓋山

鎖定
五蓋山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東南面45公里處,為嶺南山脈之一,山峯聳立,直插雲霄,峯頂常年被霜、雪、雲、霧、露所蓋,故稱五蓋山。
五蓋山海拔1600米,山勢雄偉,綠林蒼翠,澗流淙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質肥沃,為花崗岩母質發育的灰砂土,堪為種植藥材茶葉之佳境。人稱“五蓋山七十二峯,峯峯有寶;一峯無寶,也有黃連甘草”。
山裏雲遮霧蓋,古木參天,總面積逾十萬畝。景區內棲息繁衍着水鹿、野豬、麂子等野生動物130多種,是集森林旅遊、探險、休閒度假、避暑的旅遊勝地。
中文名
五蓋山
外文名
Wugai Mountain
地理位置
湖南省郴州市甦仙區 [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10萬多畝
著名景點
五蓋山國際狩獵場
點仙石、鳳仙池、對聯台、觀日台、人蔘種植園、風林庵等
距市區
45公里

五蓋山自然資源

五蓋山境內成土母巖有板頁岩、砂岩、花崗岩、礫岩、和石灰岩。土壤垂直分佈為海拔500米以下是紅壤,500~700米為黃紅壤700~1000米為山地黃壤,1000~1500米為山地黃棕壤,15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土,腐殖層厚,肥沃濕潤,營養豐富,適合種植人蔘、天麻、西洋參、絞股藍等中藥材。
林場區域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常見的是人工林和天然針闊葉次生混交林,森林覆蓋率97.68%。
林場國有經營面積9.43萬畝,有林地面積8.75萬畝,劃定生態公益林面積6.38萬畝,其中屬國家級的4.47萬畝,省級的1.91萬畝。擁有森林蓄積量34.34萬立方米,其中商品林蓄積18.70萬立方米,生態公益林蓄積15.64萬立方米。
林場樹種結構:杉、松、闊、竹的面積比為3.2:3.0:3.7:0.1,蓄積比為4.4:2.3:3.3。 [1] 

五蓋山氣候特點

五蓋山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温17.8℃,絕對最高温30℃,最低温0℃,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温28.5℃,最冷的一月平均温5.5℃,元月、二月有短期冰凍(15天左右),三月、四月為梅雨季節,陰雨連綿,無霜期265天,平均降雨日182天,平均降雨量為1473毫米。
海拔高度:狩獵場獵區一般海拔高度在800—1200米,最高海拔1619米,最低海拔351米。

五蓋山景點設施

五蓋山景點區域

五蓋山 五蓋山
五蓋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良好地保存着1466公頃的原始森林,裏面棲息着水鹿、麂、野豬、獾、狸、兔、白鷳紅腹錦雞等130多種野生動物。山中有一鳳林庵,長繞瑞氣祥雲,不知建於何時,名為“庵”卻從未住過尼姑,歷來只有和尚。當年肖克將軍浴血羅霄,曾在此伏神兵,殲鬼魅,與庵子結下不解之緣。獵場劃為封閉式狩獵和開放式狩獵區,設有六個狩獵站,配備了導獵員、獵犬和狩獵用具。五蓋山山高林密、古木參天、峯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風景秀麗,有點仙石、鳳仙池、對聯台、觀日台、人蔘種植園、風林庵、茶園等景點。

五蓋山國際狩獵場

五蓋山國際狩獵場,位於郴縣的東南部,距京廣鐵路和107國道旁的郴州市45公里,總面積10萬多畝,海拔為400—1619米,森林覆蓋率80%,由於山高林密,人跡罕至,長期以來進行了保護性管理,使這裏維持着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飛禽走獸的棲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野生動物資源豐富。
五蓋山國際狩獵場已是一個由開放式狩獵、封閉式狩獵、水上狩獵、“島”上狩獵諸方式融於一體的狩獵場,併成為森林旅遊,林間避暑,度假療養,接待會議等多功能服務兼有的理想旅遊點,這裏服務周到熱情,設施完備,接待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多米尼加、港澳台的賓客和接待國內外旅遊上十萬人次。隨着五蓋山狩獵場不斷地發展完善,歡迎更多的遊客觀光旅遊。 [2] 
1985年以來,省內外專家、學者多次進入獵區考察,發現有野生動物130餘種。其中有狩獵價值的動物水鹿、野豬、麂子毛冠鹿、青羊、大靈貓、貉、豹、貓、鼬、獾、狸、豪豬野兔、鷹、鳶等26種,是開展狩獵旅遊的理想場所。獵場劃為封閉式狩獵區和開放式狩獵區,配備了導遊導獵人員、獵犬和狩獵用具,全年對外接待。獵區峯戀重疊,古木參天,飛瀑流泉,鹿鳴山澗,鷹翔林莽,有原始次森林2.2萬畝,自然風光峻峭秀麗,氣候宜人,夏季天氣涼爽,全年都要靠棉被過夜。獵區內有頭庵、風林庵等清代古蹟多處。芯維水庫高山人工湖,地勢磅礴、風景壯麗、湖中有湖、島中有島,能開闢水上狩獵、水上娛樂和風景觀賞等旅遊項目。 [2] 

五蓋山交通

廣州、長沙到郴州的汽車每天都在上午12點前隨時可乘,從郴州到礦山極限狩獵場有專車接送。
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107國道從狩獵場側傍經過,凡到達廣州、深圳列車和廣州北上列車都停靠郴州站,郴州市內至狩獵場有國家四級公路幹線相連(為40公里),離廣州439公里,距長沙365公里。

五蓋山開發過程

五蓋山的旅遊開發,從1984年就已展開,後來建成了江南地區特有的國際狩獵場。狩獵場還下設了野生動物繁殖場,以滿足部分野生動物種族存續的需要。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當初開發投入少、旅遊產品單一、概念不明確、基礎設施落後等弊端逐步顯現出來,在國內外旅遊市場的佔有率逐年下滑。一塊優質旅遊資源,為什麼沒有充分發揮他應有的魅力呢?業內人士指出,首先是概念不明確。真正的五蓋山,應該包括4鄉(鎮)一林場,只有樹立大五蓋山的概念,才有餘地展開森林遊的骨架。其次與當時的市場行情也有關。那個時候的旅遊,一般是觀光型,但五蓋山內厚重的人文歷史古蹟、自然生態都沒有包裝出來,這也成了第一波開發的扼腕之嘆。
如今,“兩城”建設的目標已經確立,開放的郴州需要高端旅遊產品。重新開發五蓋山、形成大五蓋山概念遊的時機已經來臨。市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要麼不開發,要開發就要形成大五蓋山的概念,引進戰略投資者,把4鄉(鎮)一林場的旅遊文化資源全部納入其中,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旅遊品牌,主要開發狩獵和森林遊。
對於五蓋山來説,狩獵既是當地人千百年來的習俗,也是改革開放後,中共郴州市委、市政府開發五蓋山,建設五蓋山國際森林旅遊基地的一貫主張。80平方公里的五蓋山上(實際上遠遠不止,因為他還包含着周圍的低矮丘陵),哺育了無數的飛禽走獸。根據地形地貌特點,還可分為圍獵、狩獵、圈獵。如果有興趣,也可向當地居民一樣,用放吊、放索、下套、挖陷阱等方式體驗遠古時代遊獵民族的生活風情。在整個中國南方地區,還沒有這種旅遊項目,因此它是實現旅遊差異化發展的有效平台。狩獵場內還建有野生動物繁殖場,可以供遊客食用,必要時也可做野生動物的種羣投放。
五蓋山內高山峽谷眾多,從南部坳上鎮上山,沿途有大大小小60多條峽谷,每一條都高山流水,清幽靜謐,美不勝收。峽谷兩岸,青山聳立,革命遺址遍佈,是難得的集山水遊與紅色遊一體的景點。更難能可貴的是,山中還有一座水庫,水庫建在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曾被全國科技大會評為科技進步獎。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站在這裏,清風徐來,物我兩忘。五蓋山真是一座難得的集山、水、泉、湖、洞、寺於一體的人間仙境。
[3] 

五蓋山歷史文化

五蓋山,號稱郴陽第一峯,南距郴州30公里,有1條柏油路和2條砂石路從南北兩個方向直達山頂。正在修建中的廈蓉高速從山南跨山而過,在山腳下的郴州市甦仙區坳上鎮,設有與京珠高速的互通。武廣高鐵郴州站、107國道、京廣線都近在咫尺。無論是從長沙出發,還是以廣州為始發站,坐高鐵都可以在一個上午實現往返。
五蓋山是郴州人民心目中的一座神山、聖山,也是武廣高鐵一帶難得的天然狩獵、森林休閒場所。他身上藴含的無數未解之謎,直到目前人們還沒有完全破譯。世世代代的郴州人把郴江譽為母親河,把五蓋山譽為父親山。千萬年來,他巍然屹立在湖南郴州東南部甦仙區境內,跨四個鄉鎮和一座國有林場,北界羅霄山,南連五嶺,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天然分界線。山上樹木葱蘢,溪壑縱橫,峽谷遍佈,既有高山草原植被,又有大面積的亞熱帶原始闊葉林,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各類飛禽走獸理想的棲息地。現已查明的有毛冠鹿、猴、麂子、野豬、青羊、白鷳、鷹等130多種,是我國江南地區批准的一家國際狩獵場。
千百年來,五蓋山上的漢、瑤、畲各族人民與天鬥,與地鬥,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少數民族歌舞文化,祭祀文化,中草藥養生文化,道教文化狩獵文化,以及極富民族風情的湘南農耕文化。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一些在外求學的郴州兒女從北京大學、湖南政法大學、湖南第一師範、湖南省立三師引來馬列主義星星之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在第一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五蓋山都是地下黨和游擊隊、抗日武工隊的重要根據地,他用自己廣袤的腹地,掩護了風起雲湧的革命鬥爭。時隔60多年後,老將軍蕭克1988年重上五蓋山,回憶起當年高山密林內九死一生的戰鬥生涯,老淚縱橫,唏噓不已。
世間好語書説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五蓋山是道教中的名山,也是佛教中的聖地。在道教中,他被封為四品大王。在佛教中,碧雲庵是享譽南方叢林中的一所名寺。千百年後,我們參觀那些斷垣殘壁,擁抱那兩株要3-4個人才能合抱的古銀杏樹,我們還能依稀感到高僧大德的風範和宗教的魅力。
當地民諺説:“五蓋山,長又長,橫連直牽到魚降,七十二峯皆有寶,一峯沒有寶,也有黃連和甘草。”出產的茶葉其形如米,故又稱米茶,是歷代貢品。山上盛產硯石,色微紫,質細膩,古人曾以此作硯,內質、外觀可以端硯比肩。《湖南方物志》贊曰:“試以圭璧比此硯。”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瑤、漢、畲各族人民發現了中草藥的巨大作用。直到目前今天,藥浴、藥食還是當地人開春之際、入冬之時的必備進補方式。甦仙區政府以將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向國家申報。 [3] 

五蓋山地形特徵

五蓋山面積80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處於五嶺山脈中段,南北縱長22公里,東西橫寬4.5公里,主峯海拔1619米,最低海拔350米,一般海拔600-1400米。距郴州市中心城區30公里,是城市的外圍綠化區。主體山脈位於郴州市甦仙區境內,跨該區大奎上鄉、坳上鎮、良田鎮鄧家塘鄉和五蓋山國有林場。北與資興市交界,南與宜章縣交界。由於地處邊陲,天氣晴朗的時候站在山頂可以看到湖南、江西、廣東三省的部分縣市。年平均氣温17.8攝氏度,無霜期達265天。
五蓋山上有兩座寺廟,一為碧雲庵,位於湧水坪,另一處不知名,在山南電視轉播台附近,有部分石礎、屋腳尚存。從現存的規模看,寺廟鼎盛時期不下百人。寺前兩株上千年的銀杏樹,長得鬱鬱葱葱,年年開花結果。
五蓋山山勢以中山峽谷地貌為主,境內山高坡陡,溝谷遍佈,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登記造冊的名木古樹在百株以上。山上有湧泉數十處,處處甘冽可口。山下還有名聞遐邇的天下第十八泉圓泉和由地質塌陷構成的巨坑——娘娘井。站在井邊,頭暈目眩,攝人心魄。大山上廣大瑤民都是在山腳或山窩建房立村,人類活動痕跡少,破壞小,是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地。據林業部門野生動物跡地調查,五蓋山還有各種野生動物130種以上,其中尤以大型動物水鹿、野豬、青羊為多。上個世紀70年代當地村民曾在附近山體發現老虎的糞便、足跡,也還常聞山民反映有大型野生動物足跡。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