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豪豬

(豪豬科動物通稱)

鎖定
豪豬,是豪豬科3屬11種動物的通稱,中國有2屬2種。以棘刺聞名,棘刺有保護禦敵作用,最長可達35cm。遇敵時棘刺豎立抖動,發出“沙沙”聲響,緊急時能後退,再有力地撲向敵人將棘刺插入其身體。豪豬體型肥大,最大者體長達70釐米以上;頭小、眼小,四肢短粗;背部與尾部生有長而硬的棘刺,此係防禦天敵的重要器官;頭骨較細小,顴弓不外擴,而鼻腔卻甚膨大;有20枚齒根很淺的牙齒。棲息于山坡、草地或密林中。洞居。夜間活動,並常有一定路線。走起路來棘刺相互摩擦有聲。
植食性。每年繁殖1次,分佈於非洲、歐洲的地中海沿岸,亞洲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的熱帶和亞熱帶森林、草原中。
中文名
豪豬
拉丁學名
Hystricida
別    名
箭豬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齧齒目
亞    目
豪豬亞目
豪豬科
3屬
11種

豪豬物種學史

豪豬 豪豬
南美、非洲兩類豪豬都同時出現在早漸新世。由於它們的頭骨、咬肌、牙齒都極相似,而地理分佈卻相隔在大西洋兩岸,如何解釋這兩大類關係是化石齧齒類研究中引起熱烈爭論的問題。有人認為與大陸漂移有關。當中始新世時南大西洋較窄,有可能乘“天然筏”彼此遷徙。有人認為兩類豪豬都起源於北美副鼠類(Reithroparamys),分別經亞洲遷入非洲和經中美進入南美的。還有人認為它們都起源於南亞的麪包鼠類而傳至非洲、南美。豪豬棲息於低山森林茂密處穴居。
在新大陸(南北美洲)和舊大陸(亞洲、非洲和歐洲)都生活着豪豬。 但這兩地的豪豬是截然不同的,主要區別在於:新大陸的豪豬是攀樹的,而舊大陸的豪豬全都生活在地面上。

豪豬形態特徵

豪豬又叫箭豬,意即滿身針刺的豬。其實它根本不象“”,因為它從背部到尾部,均披着豬所沒有的、像簇箭一樣的棘刺。特別是臀部棘刺長得更長、更多,其中粗者宛若筷子,長者近達半米。每根棘刺的顏色是黑白相間,鮮明奪目。豪豬除有棘刺外,它還有一個肥壯的體軀,鋭利的牙齒,鼠一般的嘴臉,因此屬於齧齒目動物。
豪豬是齧齒目動物中的一類。身體肥壯,自肩部以後直達尾部密佈長刺,形狀如豬但項上、背脊上有棘鬣,一尺多長,很粗,刺的顏色黑白相間,粗細不等。豪豬出生時就帶刺,不過這時候刺很柔軟,大約10天后才會變硬。南美洲的卷尾樹豪豬。這種豪豬長着一條能捲纏的尾巴,能捲住樹枝。使之成為一個攀援能手。
豪豬科成員以身上有棘刺而著稱,直生而向後彎曲,背部、臀部和尾部都生有粗而直的黑色相間紡捶形棘刺,身上的毛演化成保護性的棘刺在很多哺乳動物中都出現,而齧齒類中甚至在豪豬型亞目中就出現在多次,但是以豪豬科的刺最為發達。豪豬科的棘刺比較容易脱落,有些種類還可以將棘刺射出,豪豬身體後方的棘刺要比前方的更發達,抵禦敵害的典型姿勢就是將身體背向對方。
北美豪豬約1米長,體形顯得很笨拙,上身披有硬棘刺,四肢及腹部的棘刺短小而較軟,但它卻是一個攀援能手。它長長的毛髮中茂着秘密武器2萬根尖刺。頭骨及下頜均為豪豬型,咬肌穿過大眶下孔,門齒和釉質層全為復系型(Multiseria),頰齒4個,脊形齒。

豪豬分佈範圍

豪豬是一種分佈很廣的夜行性動物,白天躲在洞裏睡大覺,晚上則出來找食物吃。世界上的豪豬大體分為東西半球兩大類。中國長江流域和西南各省都有豪豬分佈。豪豬在南歐也能見到,是豪豬型亞目唯一見於歐亞大陸的成員,而以東南亞種類最多。其豪豬科分成短尾和長尾兩個類型,短尾的類型包括豪豬和南洋豪豬,體型大而粗壯,身上的刺較長,在森林和草原中都有分佈。其中南非豪豬身長超過80釐米,刺最長達30釐米,是所有哺乳動物的棘刺中最長的。長尾類型包括掃尾豪豬和長尾豪豬,體型較瘦小,刺較短,尾長,尾的末端有一叢較長的刺,尾巴搖動時可發出聲音。 [2] 
2022年12月,內鄉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白化野生豪豬,在國內尚屬首次 [4] 

豪豬豪豬科物種

[1] 

豪豬世界紀錄

最大的豪豬:經測量,北非嵴狀豪豬不算尾巴約有 90 釐米長。黑白條紋的刺毛外層有堅硬的角蛋白和尖尖的小刺;這些刺毛中最長的超過這本書打開的尺寸。在受到威脅時,豪豬會豎起刺毛。(吉尼斯世界紀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