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乙醛酸循環體

鎖定
乙醛酸循環體是一種植物細胞器,由一單位膜包圍,呈球形,直徑約1微米,是細胞進行乙醛酸循環的場所。主要出現在油料種子萌生成幼苗的細胞中。
中文名
乙醛酸循環體
外文名
glyoxysome
定    義
微體的一種
結    構
由一單位膜包圍
作    用
把脂肪轉化為糖
存在部位
植物細胞

乙醛酸循環體基本內容

乙醛酸循環體是植物細胞細胞器之一。 [1] 
乙醛酸循環體呈球形,直徑約1微米。 [1] 
乙醛酸循環體內含異檸檬酸酶和蘋果酸合酶,是細胞進行乙醛酸循環的場所。 [1] 
乙醛酸循環體可分解過氧化物,並參與糖異生作用。 [2] 

乙醛酸循環體詳細內容

乙醛酸循環體 乙醛酸循環體
乙醛酸循環體 僅存在於某些植物細胞中,如油料植物種子的子葉和胚乳細胞中,且常與線粒體伴存。這類種子萌發時,乙醛酸循環體數量明顯增多,因它既是脂肪β-氧化作用的場所,也是乙醛酸循環酶所在部位。油料植物種子萌發時,圓球體中貯存的脂肪被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隨即進入附近的乙醛酸循環體,並在該處經β-氧化作用分解出乙酰輔酶A,乙酰輔酶A進入乙醛酸循環,由異檸檬酸裂解為乙醛酸琥珀酸,琥珀酸進入線粒體,參加三羧酸循環,並在此進一步代謝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在細胞質中進一步形成磷酸烯醇丙酮酸,最後轉變為己糖。催化這一途徑的異檸檬酸裂解酶蘋果酸合成酶,都存在於乙醛酸循環體中,是乙醛酸循環體的標誌酶。乙醛酸循環體在脂肪代謝中有重要功能。 [2] 
乙醛酸循環體與圓球體線粒體相配合,可以把脂肪分解產生的乙酸,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再為種子的萌發提供能源。即在發芽的種子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前存在。動物細胞沒有乙醛酸循環體,不能將脂類轉化為糖。 [3] 
參考資料
  • 1.    袁世全,馮濤 .中國百科大辭典:華廈出版社,1990
  • 2.    劉瑞凝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
  • 3.    趙武玲.基礎生物化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