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詩歌通史

鎖定
《中國詩歌通史》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詩歌通史”的成果,歷經8年精心編撰,2012年6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中文名
中國詩歌通史
作    者
趙敏俐、吳思敬 [3] 
王小舒
出版時間
2012年6月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
9787020090662
全    書
11卷

中國詩歌通史簡介

全書共11卷,分別是先秦卷、漢代卷、魏晉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代卷、遼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現代卷、當代卷和少數民族卷,每卷70多萬字,總計約817萬字。 [1] 

中國詩歌通史作品特點

1.《中國詩歌通史》以漢民族詩歌為主體,兼顧歷史上各少數民族詩歌,從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討了中國詩歌發展的內在規律。
2.《中國詩歌通史》採取廣義的詩歌概念,包容漢語詩歌中的詩、詞、曲,少數民族的史詩、抒情詩、宗教祭祀詩等各類詩體,並以其發展變化為經,全面展示了中國詩歌體式的豐富多樣。
3.打通古今詩歌界限,建立古今貫通的詩歌史觀。
4.站在世界文化的立場上揭示中國詩歌的藝術本質,闡釋其民族文化特徵。
5.在堅持共同目標的基礎上發揮每一位撰寫者的特長,在充分吸收學界最新學術成果的前提下突出學術個性,開掘新的研究領域,在諸多詩歌史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見。 [2] 

中國詩歌通史各卷主編及撰稿

全書主編:趙敏俐 吳思敬
先秦卷:李炳海
兩漢卷:趙敏俐著
魏晉南北朝隋代卷:錢志熙
唐五代卷:吳相洲
宋代卷:韓經太主編,韓經太、張劍、孫海燕、王培友、馬東瑤呂肖奐、王維若、刁文慧、魏學寶、譚瓊、李盼撰稿
遼金元卷:張晶主編,張晶、查洪德胡傳志、鍾濤、趙維江撰稿
明代卷:左東嶺主編,左東嶺、孫學堂、雍繁星撰稿
清代卷:王小舒
現代卷:王光明主編,王光明、張桃洲、榮光啓、伍明春、陳芝國、鄧慶周、賴彧煌、黃雪敏撰稿
當代卷:吳思敬主編,吳思敬、霍俊明、張立羣、古遠清撰稿
少數民族卷:梁庭望
《中國詩歌通史》包容漢民族詩歌和各少數民族詩歌,填補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裏的一項重要學術空白,是迄今為止第一部貫通古今、涵蓋各少數民族、兼及港澳台詩歌的多卷本中國詩歌通史,也是迄今為止(截至2012年)規模最大的一部“中國詩歌通史”。 [3] 

中國詩歌通史編寫歷程

“中國詩歌通史”成果原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4年度重點項目(項目批准號:04AZW001)。它的撰寫,集中了中國當下在中國詩歌史各時代研究中一批優秀的學者或突出代表。自2004年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先後召開了9次編寫會,其中在2006年4月22日召開的第四次編寫會,特別邀請多位國內知名家學者,就《中國詩歌通史》的撰寫給予指導。每次討論會上,課題組成員都暢所欲言,就詩歌通史寫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認真的研討。2011年4月29日,該成果通過專家組評審鑑定,評定等級為優秀。其後,經人民文學出版社申報,列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2012年1月16日,《光明日報》發表文章《甘露無聲潤學林——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綜述》,將《中國詩歌通史》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1年度結項的代表性成果予以介紹,認為它“折射出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的亮麗風景。”並引用評審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國星研究員的這樣一段評語:“該成果突破了既往做法,將以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因素影響作用碎片化的‘機械分析’,變成融化在古代、現代詩歌發展演化的動態過程中,以形式、形態、藝術品格、審美趣向等特徵具體展示出來,使成果在學理模式上形成全面突破,為中國文學研究創立了一個新的學理範式。” [3] 
中國詩歌通史 中國詩歌通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