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

鎖定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是中國政法大學在整合原比較法研究所、中德法學院和中美法學院三個教學科研院所的基礎上,成立於2009年10月15日,是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中唯一以比較法學為中心的專門的教學科研機構,是中國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比較法學教學科研機構。 [1] 
北京市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和亞洲比較法學研究會的秘書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成立的“外國法查明研究中心、中國法學會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成立的“中國-歐洲法律研究中心”與“中國-歐洲法律培訓基地”設在研究院。
中文名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
成立時間
2019年10月15日
主管部門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背景介紹

比較法學是19世紀末以來在國際上逐步發展起來的綜合法學學科,到20世紀末,它已成為當今世界人文科學的一門顯學。各國之間的交往,特別是法律文化和法律實務的交流已經離不開比較法學,各國自身法律制度的發展進步,都與比較法學密切相關。在某種程度上,比較法學已經能夠表明一個國家對外交往和認識的深度,並且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法律利益。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正是在這種歷史、人文和思想背景下成立的,是專門以比較法學為中心和特色的教學科研機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法大學在比較法學領域已具有得到國內法學界公認的獨特積累和地位,其學術成果和學術團隊已形成中國政法大學獨有、與國內其他高校相比具有相對優勢的一個學科品牌。
比較法學研究院建設與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在實現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走出去”,即在胡錦濤同志指出的,為“切實擔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瞄準學術發展前沿,打開認識視野,拓展思維空間,既立足當代又繼承傳統,既立足本國又學習外國,大力推進學術觀點創新、學科體系創新和科研方法創新,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思想指導下,在我校比較法學既有各項資源和學術成果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我校比較法學發展,強化其在國內學術界的領軍地位,擴展法律與法學的對外交流,力行我校走向研究型大學的長遠計劃,擴大我校的國際影響,通過一個學術領域的建設與發展,實現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走向世界的局部突破。
為實現上述目標,比較法學研究院將承擔起比較法學的研究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的三重任務。
比較法學研究院在科學研究方面,以中外法學比較研究為重點,構建以大陸法系、普通法系、其他代表性法系、跨法系研究,以及地區法律比較研究為重點的比較法學研究大平台,在鞏固比較法學研究國內領先地位的基礎上,力爭通過5-10年的建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人才培養方面,比較法學研究院以促進我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為任務,適應中國對外經濟和文化交往以及中國國際地位迅速提高的需要,面向海內外,培養兼具中國法、外國法和國際法知識背景和國際視野的法學高級人才。
比較法學研究院通過學術交流,以促進中外法學國際學術交流為取向,積極落實國家的人文社會科學“走出去”戰略,積極傳播中國法律文化,與世界各國和地區開展多種形式和多層次的法律學術交流,有計劃、有步驟地建設成為國際上承認的中國法律專家培養中心。
比較法學研究院有教職員工38人,其中科研教學人員32人,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20人、講師7人;其中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的教師有27人,佔全部教學科研人員的84%;獲得美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博士學位的教師13人,佔全部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的48%。
近五年來,比較法學研究院教學科研人員出版專著(含譯著)30餘部,其中德文專著3部;發表論文(含譯文)200餘篇,其中英文、德文、意大利、日文、俄文論文20餘篇。
研究院以培養高層次法學人才為基本教學目標,包括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全院在讀研究生187人,畢業學生81人,其中已經獲得國外碩士學位29人,正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17人。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領導概況

名譽院長:江平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
顧問:潘漢典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院長:高祥
分黨委書記:王芳 (兼副院長)
副院長:林林
鮑增華
參考資料
  • 1.    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引用日期2018-09-10]
  • 2.    學院領導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引用日期201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