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鎖定
由原林學系和經濟林系合併而成。現有7個博士授權點、11個碩士授權點、4個本科專業。其中,林學為國管專業和湖南省重點專業,森林經理學森林保護學湖南省重點學科。博士、碩士研究生260人,
中文名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創辦時間
1998年
本科生
1389人
留學生
2人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簡介

由原林學系和經濟林系合併而成。林學系和經濟林系是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歷史最悠久的系部,其創立時間可追溯至1947年湖南省立克強學院森林系的造林學科。經過幾代人數十年的建設和發展,該院已成為以本科、研究生教育為主,具有科學研究和留學生培養等優勢的多層次、多形式辦學的教學研究型院系。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專業設置

該院現具有1個林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林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森林培育學、森林經理學森林保護學林木遺傳育種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植物學);1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植物學、森林培育學、森林經理學、森林保護學、環境科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環境工程、果樹學、微生物學、農業推廣、高等學校教師);4個本科專業(林學、環境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園藝)13個專業方向,其中,林學為國管專業和湖南省重點專業,環境科學為國管專業。該院現具有的8個學科中,森林培育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和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授權學科,森林經理學和森林保護學為湖南省重點學科。
該院面向全國24個省(市、區)招收本科、碩士、博士3個層次的學生。現有在院全日制本科生138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60人,留學生2人。該院生源狀況良好,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0%以上。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學科建設

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學科是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最早建立的學科,主要由經濟林育種與栽培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經濟林教研室、森林培育教研室、綠色食品研究所等相關室、所的48名教學科研人員組成。本學科擁有省部級重點開放實驗室1個,野外試驗教學基地3個;主辦《經濟林研究》學術刊物;是中國林學會經濟林分會的掛靠單位,也是學校林學一級博士後流動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科2001年被評為“十五”國家重點學科,2006年順利通過“十五”國家重點學科的評估,並繼續列為“十一五”國家重點學科。
經濟林是本學科的最優特色。學科下設經濟林育種、經濟林栽培、用材林定向培育、林木營養與施肥、經濟林產品開發利用等5個方向,主要從事經濟樹種和用材樹種栽培、育種和加工利用的研究,學科具備從羣體水平、個體水平、細胞水平、分子水平開展森林培育各項研究的條件和手段。本學科建立了學科顧問、學科負責人、學術帶頭人和課題組負責人的學科管理體系,形成了一支年齡和知識結構相對合理的學術隊伍。
本學科於1958年由湖南農學院植保系與華南農學院林學系合併後組建而成。1984年學科獲得碩士點授予權。學科奠基人為原知名學者、國家二級教授、省科協副主席李風蓀先生和國家二級教授王莊先生。現學科帶頭人為國務院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百千萬人才第二層次人選魏美才教授。
近年來,我校森林保護學發展較快,2003年獲得博士點授予權,並先後申報獲批為湖南省十五(2002年)、十一五重點學科(2006年)和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2006年)。學科的發展還支持了我校林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林學、生物學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申報和建設工作。
本學科共有教授11人,副教授8人,講師7人,具博士學位者15人。其中1人為國務院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二層次,1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人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師。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四個:
(1)森林昆蟲系統學和生物地理學。方向帶頭人為魏美才教授。主要開展廣腰亞目形態系統學和分子系統學及其起源與演化和地理分佈格局研究。
(2)森林應用微生物技術和森林植物病害治理。方向帶頭人為周國英教授。主要開展森林資源真菌和食用菌工程和重要產業林等森林植物的重大病害無公害化治理研究。
(3)森林昆蟲生態學和森林蟲害監測與治理。方向帶頭人為朱道弘教授。主要開展森林昆蟲行為與進化生態學、森林有害生物資源化管理理論和技術、森林主要病蟲火災害的預警和可持續控制技術研究。
(4)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和持續利用。方向帶頭人為楊道德教授。主要開展兩棲爬行動物靈長類動物等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和持續利用研究。
森林經理學科是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傳統、優勢和特色學科。我校自1958年林學專業成立之初,就確定了以森林經理學為特色、龍頭學科,繼而帶動林學一級學科建設和相關二級 學科發展的指導原則。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和發展,現已形成了以森林經理學為林學專業的骨幹龍頭學科的教學體系。在1984年1月本學科就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 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被列為湖南省重點學科。
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已形成了一支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趨於合理的教學及科研隊伍。現有教師27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19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 導師17人。21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含在讀博士)。現有林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省部級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2人,湖南 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2人。先後獲國家、省、部級等獎勵或專利20餘項,公 開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10多本(部)。
本學科設有2個教研室,1個校級科研機構,5個研究室,3個教學實驗室,1個湖南省產學研示範基地(林業信息技術產學研示範基地),1個湖南省實驗實踐教學示範中心(林業技 術實驗實踐教學示範中心),1箇中央與地方共建優勢特色學科實驗室(森林資源信息工程實驗室),6處教學實習基地。近年來,學校和學院為本學科增設累計投入400多萬元教學 和實驗設備,其中萬元以上的設備近100台(件)。
近五年,學科新增科研項目1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專題4項,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40餘項,新增科研經費1500餘萬元。學科在南方集體 林區森林經營社會林業方向國內領先,數字林業和林業信息工程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學院實力

該院現有8個教研室,12個研究所(室、中心), 1個實驗部,6個教學實驗室,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開放實驗室,4個標本室,20處教學實習基地。學院資料室藏有中外文圖書11492冊,期刊275種。教學設施齊備,科研條件良好。該院自1983年開始,主辦全國唯一的經濟林綜合性科技期刊《經濟林研究》,迄今已累計出版發行70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該院擁有一支結構較為合理、素質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105人,其中,38人具有正高職稱,30人具有副高職稱,16人具有中級職稱,21人具有初級職稱。現有博士生導師24人,碩士生導師42人。現有30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44名教師具有碩士學位,31名教師具有學士學位或本科學歷;23名教師正在國內外攻讀博士學位。現有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46人,其中38人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
該院學術力量雄厚,成果豐碩。先後獲國家、省、部級等獎勵或專利120餘項,公開發表論文400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50多本(部)。現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南省優秀教師2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林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人;林業部、湖南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5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4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2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8人,株洲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4人,校級學科帶頭人6人。
該院與日本、挪威、瑞典、澳大利亞、德國、美國、加拿大、芬蘭奧地利、泰國、葡萄牙等國家的高校或科研單位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友好合作關係。多年來,該院先後選派專家教授與上述單位進行合作科學研究,赴這些國家和地區留學訪問,擴大了學校在國際上的影響,拓寬了該院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