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棲爬行動物

(兩棲綱、爬行綱陸生脊椎動物)

鎖定
兩棲爬行動物是原始的陸生脊椎動物,第一種呼吸空氣的陸生脊椎動物,由化石可以推斷它們出現在三億六千萬年前的泥盆紀後期。直接由魚類演化而來,這些動物的出現代表了從水生陸生的過渡期。兩棲動物生命的初期有,當成長為成蟲時逐漸演變為肺。兩棲類可以同時生活在陸上水中,既有適應陸地生活的新的性狀,又有從魚類祖先繼承下來的適應水生生活的性狀。另有同名書籍。
中文學名
兩棲動物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爬行綱
分    類
陸生脊椎動物
發源時間
泥盆紀後期
祖    先
肉鰭魚類
現代類型
滑體兩棲類
研究所
海寧市龍頭閣二棲爬行動物研究所

兩棲爬行動物簡介

兩棲爬行動物種類較多。以茶坪、高川兩鄉山地分佈最多。其次為雎水沸水、曉壩、桑棗、安昌、永安等山前地帶,以及廣大的丘陵地區,均有分佈。已查明15科,25屬,41種約佔全省154種的三分之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有中華大鯢。亦稱“娃娃魚”,兩棲綱、隱鰓鯢科,背棕裾色,有大黑斑,腹面色淡。棲息山谷清澈的溪流中,以魚、蛙蝦為食。分佈於茶坪河、安昌河、秀水河、塔水河等漢溝中先後發現的有棘皮湍蛙和四川龍蜥。棘皮湍蛙:兩棲綱蛀科。體細長約50毫米,背面為紫褐色,雄蛙背面有許多小白刺,雌蛙的小刺相對的少些。頭上及背面上有少數綠色斑點體側綠色,腹面及四肢腹面為乳白色,生活于山溪邊的泉水洞中。分佈於海拔1400米的高川鄉韋子坪民國38年成都華西協和大學劉承釗教授和朱承琯首先在該地發現,安縣為棘皮湍蛙世界模式標本的產地四川龍蜥:爬行綱、鬣蜥科。體長124毫米,整體背面黑褐色。雜以淺黃綠色斑塊,其中以背中部兩側的黃綠色斑塊為最大,略成方形。尾背黑褐與土棕相間呈環紋腹面淺褐色或黑色。棲息於海拔900米左右的樹林附近或樹幹上,以昆蟲為食。分佈於茶坪鄉的雙電村、小河子等地 [1] 
蜥螈(下) 蜥螈(下)
兩棲動物 (Amphibian) 第一種呼吸空氣的陸生脊椎動物,由化石可以推斷它們兩棲動物「amphibian」的字源來自希臘文的「兩種amphi」和「生命bios」。這是因為兩棲類可以同時生活在陸上水中

兩棲爬行動物特點

兩棲動物是最原始的陸生脊椎動物,既有適應陸地生活的新的性狀,又有從魚類祖先繼承下來的適應水生生活的性狀。多數兩棲動物需要在水中產卵,發育過程中有變態,幼體(蝌蚪)接近於魚類,而成體可以在陸地生活,但是有些兩棲動物進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產卵,有些從卵中孵化出來幾乎就已經完成了變態,還有些終生保持幼體的形態。
兩棲動物最初出現於古生代的泥盆紀晚期,最早的兩棲動物牙齒有迷路,被稱為迷齒類,在石炭紀還出現了牙齒沒有迷路的殼椎類,這兩類兩棲動物在石炭紀和二疊紀非常繁盛,這個時代也被稱為兩棲動物時代。在二疊紀結束時,殼椎類全部滅絕,迷齒類也只有少數在中生代繼續存活了一段時間。進入中生代以後,出現了現代類型的兩棲動物,其皮膚裸露而光滑,被稱為滑體兩棲類。
兩棲爬行動物 兩棲爬行動物
現代的兩棲動物種類並不少,超過4000種,分佈也比較廣泛,但其多樣性遠不如其它的陸生脊椎動物,只有3個目,其中只有無尾目種類繁多,分佈廣泛。每個目的成員也大體有着類似的生活方式,從食性上來説,除了一些無尾目的蝌蚪食植物性食物外,均食動物性食物。兩棲動物雖然也能適應多種生活環境,但是其適應力遠不如更高等的其它陸生脊椎動物,既不能適應海洋的生活環境,也不能生活在極端乾旱的環境中,在寒冷和酷熱的季節則需要冬眠或者夏蜇。

兩棲爬行動物歷史

作為第一批登陸的脊椎動物,兩棲動物有着最長的發展歷史,但是關於兩棲動物起源和演化的歷史,人們依舊沒有定論。
兩棲動物的祖先是肉鰭魚類,但是到底是起源於哪類肉鰭魚尚不明確。過去一般認為以泥盆紀的真掌鰭魚Eusthenopteron為代表的總鰭魚中的扇骨魚類是兩棲動物比較理想的祖先,但是新近的研究否認了這種説法,因此兩棲動物的祖先到底是肉鰭魚類中的扇骨魚類、空棘魚類或者肺魚類尚待研究發現。
最早的兩棲動物是出現於古生代泥盆紀晚期的魚石螈和棘魚石螈,它們擁有較多魚類的特徵,如尚保留有尾鰭,並且未能很好的適應陸地的生活。魚石螈和棘魚石螈代表魚類和兩棲動物之間的過渡類型,但是新近的研究表明它們只是兩棲動物早期進化的一個旁支,不是其它兩棲動物的祖先類型,真正最原始的兩棲動物尚待發現。進入石炭紀後,兩棲動物迅速分化,並在古生代的最後兩個紀石炭紀和二疊紀達到極盛,這個時代也因此稱為兩棲動物時代。這個時期的兩棲動物多種多樣,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有些相當適應陸地生活,有些則又回到了水中,有些大型的種類如石炭紀的Eogyrinus可以長到4~8米長,習性頗似現代的鱷魚,還有不少相貌奇特的種類。鱗甲。在古生代結束後,大多數原始兩棲動物滅絕,只有少數延續了下來,而新型的兩棲動物則開始出現。
魚石螈和棘魚石螈的牙齒有類似總鰭魚的迷路,被歸入兩棲動物綱的迷齒亞綱。魚石螈和棘魚石螈組成了迷齒亞綱的魚石螈目,魚石螈目自泥盆紀晚期出現後延續到了石炭紀早期,而在石炭紀早期迷齒亞綱的另外兩個目也已經出現。迷齒亞綱的這兩個目分別代表兩棲動物的主幹類型和兩棲動物中向着爬行動物進化的類型。離片椎目是兩棲動物的主幹類型,在石炭紀和二疊紀時遍佈世界各地,而在古生代結束時離片椎目的一些成員仍然繁盛了一段時間,是原始兩棲動物中延續到中生代的代表,有些甚至到中生代後期才滅絕,這些中生代的迷齒類分佈廣泛,體型巨大,如三疊紀的乳齒螈Mastodonsaurus,頭骨長度就超過一米,主要生活在水中。向着爬行動物進化的類型是石炭螈目,主要發現於歐洲和北美,一直不很繁盛。石炭螈目中最著名的當屬二疊紀的蜥螈Seymouria,蜥螈同時具有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特徵,對於其到底是兩棲動物還是爬行動物曾經有爭議,直到發現了蜥螈蝌蚪才確認其是兩棲動物。因為蜥螈生活的時代要晚於最早的爬行動物,所以不可能是爬行動物的祖先,而爬行動物的祖先尚待發現。另一類與爬行動物非常相似的兩棲動物是闊齒龍類Diadaectes,它們曾經被置於爬行動物的杯龍類,後來發現實際上是兩棲動物 [2] 
石炭紀和二疊紀還曾經生存着一類牙齒沒有迷路的原始兩棲動物,被歸為殼椎亞綱。殼椎類多體型較小,非常特化,其中包括一些相貌奇特的成員,如石炭紀的Dolichosoma完全沒有四肢,而二疊紀的笠頭螈Diplocaulus有着獨特的三角形的頭。古生代結束時殼椎類全部滅絕, 是否留下了後代尚不明確。
蜥蜴 蜥蜴
進入中生代後,現代類型的兩棲動物開始出現。現代類型的兩棲動物身上光滑而沒有鱗甲,皮膚裸露而濕潤,佈滿粘液腺,被歸入滑體亞綱。這種皮膚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有些兩棲動物甚至沒有肺而只靠皮膚呼吸。最早的滑體兩棲類是三疊紀的原蛙類,如三疊尾蛙Triadobatrachus,與現代的蛙有些類似,但是有短的尾。有尾目和無足目出現的晚些,有尾目出現於侏羅紀,而無足目到了新生代初期才有可靠的紀錄,不過無足目特徵比較原始,可能更早便以起源。

兩棲爬行動物種類特徵

兩棲爬行類多處於生態系統營養級的中間層,是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其種類、數量和生態狀況往往能反映生態系統生物量水平和食物鏈狀況,是評價生態系統現狀的重要依據。
經過相距近10年的多次調查和標本採集,內伶仃島已發現的兩棲動物有10個種或亞種,約佔廣東省大陸47種(或亞種)兩棲動物的21%(田婉淑等,1986):其分屬1目4科5屬,全部為無尾目種類,其中蟾蜍科1種、蛙科5種、樹蛙科1種、姬蛙科3種,當中蛙科的虎紋蛙為國家二級保護種類—內伶仃島爬行動物共3目10科21屬26種,龜鱉目l科2種,三線閉殼龜為國家二級保護物種;蜥蜴目4科8種,堰蜒為島上個體數量最龐大的種類;蛇目6科16種,其中蟒蛇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白唇竹葉青為島上分佈最廣的種類,幾乎遍佈全島。
內伶仃島已發現的10種兩棲動物中,屬於東洋界的種類有9種,佔種類數的90%,廣泛分佈於東洋界與古北界的種類僅為1種(澤蛙),佔10%。在屬於東洋界的9種兩棲動物中,主要分佈於華南區的有2種(台北蛙、花狹口蛙亞種),佔種類數20%;廣泛分佈於華中區和華南區的共有種類有7種(黑眶蟾蜍,沼蛙、虎紋蛙、日本林蛙亞種、斑腿樹蛙、花姬蛙、飾紋蛙),種類數的70%:由此可見,內伶仃島區系組成以東洋界華南區和華東區共有的種類為主要成分,其次是東洋界華南區的特有種。由於東洋界的華中區與華南區之間缺少有效的天然屏障阻隔,而且廣東省山脈多呈現東北一西南走向,有利於華南區與華中區物種之間的互相滲透。因而,該省的華中、華南兩區物種分佈出現廣泛重疊的現象。然而,由北向南華中區和華南區的共有種逐漸減少,華南區的特有種逐漸增多的趨勢較為明顯。在內伶仃島兩棲動物區系組成中,華南區和華中區的共有種佔優勢(70%),華南區的特有種也有相當的比例(20%),而沒有古北界和華中區的種類。因此內伶仃島兩棲動物的區系特徵與廣東省的兩棲動物的區系的特徵是一致的,其兩柄動物區系組成,不僅反映了以華南區物種為重要成分的特點,同時十分明顯地表現出華中區與華南區之間的過渡性。
同時,內伶仃島26種爬行動物中,有25種東洋界種類,佔種數的96%,分佈於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共有種僅1種(烏龜):分佈於東洋界華南區的特有種13類,約佔東洋界種數的52%;分佈於華南區和華中區的共有種類12種,約佔東洋界種數的46%。因此,內伶仃島爬行動物的區系組成以東洋界華南區的種類為主體,其次是華南區和華東區的共有種類,沒有分佈於華中區的種類和卉北界的種類—這説明了內伶仃島爬行動物區系組成,在顯示華中區與華南區過渡性的同時,較充分地體現了東洋界華南區的特色 [3] 

兩棲爬行動物動物名錄

大鯢、東方蠑螈花背蟾蜍、大蜍、無斑雨蛙日本林蛙、澤蛙、黑斑蛙、金錢蛙、隆肛蛙、虎紋蛙、飾紋姬蛙北方狹口蛙、烏龜、黃緣閉売龜、鱉、無蹼壁虎藍尾石龍子、蜒、麗斑麻蜥、山地麻蜥、北草蜥、赤鏈蛇、黃鏈蛇、雙斑錦蛇、王錦蛇、玉斑錦蛇紅點錦蛇黑眉錦蛇、鏽鏈遊蛇、鳥遊蛇、草遊蛇、虎斑遊蛇、翠青蛇、黑頭劍蛇、烏梢蛇、蝮蛇、菜花烙鐵頭。其中黃鏈蛇為河南省已發現的爬行動物新紀錄 [4] 

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

兩棲爬行動物基本信息

名稱:海寧市龍頭閣二棲爬行動物研究所。
所長:蔣張林
研究方向:兩棲爬行動物養殖、研究和藥用產品開發。
研究項目:肉龜,觀賞、藥用中華草龜,大鱷龜,鱷魚龜,綠毛龜,巴西龜,黃喉水龜,三線閉殼龜,錦頭龜,西部錦龜東部錦龜,巴西龜,孔雀龜,緬甸陸龜,龜苗,花龜,地圖龜,龜苗,龜卵,蟾蜍,蟾酥,蟾衣。
產品商標:“龍頭閣 ”。
成立日期:2001-9

兩棲爬行動物該所簡介

海寧農展網2010-12-10報道: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長期致力於龜類,蟾蜍等兩棲爬行動物養殖利用研究擁有養殖面積51畝,是浙江省規模較大的兩棲爬行動物類養殖研究所。

兩棲爬行動物該所成就

海寧農展網2010-12-10報道:該所專業技術人員著有《龜類科學養殖》、《養龜技術回答》、《肉龜、觀賞龜養殖》等專業技術著作,國家級出版社發行6萬餘冊,發表論文200餘篇。2001年9月,該所培育的龜、蟾類產品,被嘉興市人民政府評為:“嘉興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1年11月19日,研究所所長蔣張林發明新型專利“蟾衣採集器”(專利號:ZL01210442.6),2002年3月,該所龜、蟾等產品被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企業聯合會、浙江科技報社、浙江省優秀科技產品宣傳辦公室共同推薦為:“浙江省優秀科技產品”。2002年4月20日承辦了由《市場信息報》、中科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等主辦的全國第二屆“蟾蜍養殖開發交流大會”。2008年被浙江省質量與品牌技術監督調查組委會評為:“浙江省保健食品行業十佳優秀企業”。2012年被浙江省管理諮詢協會認定為:“浙江省消費者公認誠信示範研究所”。開創活體蟾蜍連續蜕蟾衣先例,解決了中藥採集與生態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矛盾。
參考資料
  • 1.    四川省安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安縣誌,巴蜀書社,1991年06月第1版,第98頁
  • 2.    兩棲動物  .中國數字科技館[引用日期2014-04-25]
  • 3.    陳裏娥,楊瓊,大可主編,內伶仃島,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05,第79頁
  • 4.    新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劉耀,曹君主編;張春茗,張雨,鄔澤根等副主編,新縣誌 1986-2005,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06,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