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求甚解

(漢語成語)

鎖定
不求甚解(拼音:bù qiú shèn jiě)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晉·陶潛《五柳先生傳》。 [1] 
“不求甚解”的原義是讀書只求理解精,不着眼於一字一句的解釋,不含貶義;後多指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況不深入,含貶義;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 [1] 
中文名
不求甚解
拼    音
bù qiú shèn jiě
近義詞
囫圇吞棗生吞活剝淺嘗輒止食古不化
反義詞
窮源竟委咬文嚼字尋根究底
注音字母
ㄅㄨˋ ㄑㄧㄡˊ ㄕㄣˋ ㄐㄧㄝ ˇ
成語出處
《五柳先生傳》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不求甚解成語出處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晉·陶潛《五柳先生傳》) [2]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不求甚解”。 [2] 

不求甚解成語故事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末年的詩人,他開創了田園詩體,也開闢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另一種境界。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東晉和南朝交替的動亂年代,國家分裂,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他出生於官宦之家,由於家道衰落,生活並不富裕,而且充滿了憂患和不幸。 [2] 
但是,陶淵明志趣高潔,淡泊名利。他做彭澤縣令時,上面派了個官員下來視察,縣裏的下級官吏要他端正衣冠去迎接。陶淵明憤然説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繼而辭官,回到家鄉繼續過清貧的生活。 [2] 
在看透了官場爾虞我詐、腐敗黑暗的醜惡內幕後,陶淵明尤其喜愛清靜閒散的田園生活。他在勤勞耕作之暇,或與好友飲酒暢談,或在家裏讀書吟詩,生活十分愜意。他家門前有五棵大柳樹,因此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28歲那年,他寫了一篇《五柳先生傳》,也就是他自己的小傳。 [2] 
在《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寫道:這位先生也不知道是何許人,就連姓名也不知道,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而自稱為“五柳先生”。他喜歡靜謐,不善言談,淡泊名利。喜歡讀書,但不死啃字句。每次有什麼新的體會,就高興得連吃飯都忘了。 [2] 

不求甚解成語寓意

陶淵明性格的本質特徵是追求心靈的最大自由和心態的閒適優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淵明生活在一個崇尚自由、盛行玄學之風的時代,政治上的篡奪和殺伐使一意尋求避禍全身的士人極易形成隱逸的品格。陶淵明隱逸性情的形成,應當説與東晉士族文人這種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尚不無關係。不求甚解是一種讀書心態,而並非讀書方法。它的真實意義並非倡導人們,讀書時可以“觀其大略,旨在會意”,而是教育人們,在讀書時,最好少一些功利,多一些閒適。真正做大學問,字斟句酌、尋根探源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2]  [4] 

不求甚解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不求甚解”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多指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1] 
  • 運用示例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已醜館選》:“‘讀書不求甚解’,此語如何?曰:‘靜中看書,大意瞭然。惟有一等人,穿鑿求解,反致背戾,可笑。故曰:“解是不解, 不解是解。’” [3] 
清·黃宗羲《張仁庵古本大學説序》:“讀書不求甚解,任懷得意,融然遠寄。” [3]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這人小的時候,諸事顢顢頇頇,不求甚解。 ” [1] 

不求甚解成語辨析

不求甚解—淺嘗輒止
“淺嘗輒止”的意思是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鑽研。“不求甚解”和“淺嘗輒止”都表示學習或工作不深入,但有區別:“不求甚解”着眼於思想,強調沒有深入理解的願望;“淺嘗輒止”着眼於行為,強調沒有深入地學習或工作。 [3] 
參考資料
  • 1.    不求甚解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0]
  • 2.    李波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中[M]. 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2010.05:160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學識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28-29
  • 4.    水中魚,袁鈺編著. 中華成語故事大全集 超值金版[M]. 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 2010.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