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漢語成語,拼音是yǎo wén jiáo zì,意思是在詞句上斟酌推敲,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摳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也諷刺那些講話時愛賣弄自己學識的人。亦作“咬文齧字 ”。出自〔元〕無名氏《殺狗勸夫》。也用來指對文字的使用反覆推敲,十分講究。
- 中文名
- 咬文嚼字
- 出 處
- 《殺狗勸夫》
- 拼 音
- yǎo wén jiáo zì
- 同義詞
- 咬文齧字
- 反義詞
- 走馬觀花,不求甚解,囫圇吞棗
- 近義詞
- 字斟句酌,吹毛求疵,句斟字嚼
咬文嚼字成語出處
編輯咬文嚼字成語用法
編輯例句
學習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關鍵是領會文件的精神實質。
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隨筆》: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後貫通,瞭解大意。
語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多含貶義
- 參考資料
-
- 1. 咬文嚼字 .漢辭網[引用日期20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