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寒而慄

(漢語成語)

鎖定
不寒而慄(拼音:bù hán ér l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 [1] 
“不寒而慄”的原義是不冷而發抖;形容內心恐懼至極;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 [1] 
中文名
不寒而慄
拼    音
bù hán ér lì
近義詞
毛骨悚然提心吊膽膽戰心驚
反義詞
無所畏懼臨危不懼
注音字母
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ㄧˋ
成語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
語法結構
緊縮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不寒而慄成語出處

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滑民佐吏為治。(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 [1]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不寒而慄”。 [1] 

不寒而慄成語故事

西漢武帝的時候,有個名叫義縱的人。他姐姐義姁是個醫生。她因醫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寵愛她,義縱也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黨郡一個縣中任縣令,後又升為長安縣令。他在任職期間,能夠依法辦事,不講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權有勢的人,當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變。漢武帝認為他很有才幹,就調任他為河內郡都尉,後又升為南陽太守。 [4] 
當時,南陽城裏居住着一個管理關税的都尉名叫寧成。這人很殘暴,利用手中的權力橫行霸道,百姓們都很害怕他,甚至連進關、出關的官員都不;敢得罪他。人們都説,讓寧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羣羊交給狼管。寧成聽説義縱要來南陽任太守,有些不安。等義縱上任那天,帶領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邊迎接義縱。義縱知道寧成這樣做的目的,對他不理不睬。一上任,義縱就派人調查寧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統統殺掉,最後,寧成也被判了罪。這一來,當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為也有劣跡,嚇得逃離了南陽。 [4] 
後來,漢武帝又調義縱任定襄太守。那時,這個地區的治安很混亂。義縱一到定襄,就將監獄中二百多個重罪輕判的犯人重新判處死刑,同時將二百多個私自來監獄探望這些犯人的家屬抓了起來,説他們想要為犯人開脱罪行,也一起判處死刑。那天,一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儘管那天天氣不冷,然而,住在這個地區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嚇得不寒而慄。 [4] 

不寒而慄成語寓意

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往往使用酷吏,鎮壓人民的反抗。司馬遷由於受“李陵之禍”而被處以宮刑,受到酷吏的迫害。所以他一定要為酷吏立傳,義縱自然會被列入酷吏之列。酷吏只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而已,讓老百姓不寒而慄。 [2] 

不寒而慄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不寒而慄”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用於想到、聽到或見到令人恐懼不安的事。 [1] 
  • 運用示例
西漢·楊惲《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慄,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1] 
東漢·班固《漢書·義縱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郡中不寒而慄。” [1]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豈果脂粉之氣,不勢而威?胡乃骯髒之身,不寒而慄。” [1] 

不寒而慄成語辨析

不寒而慄—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的意思是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心驚膽戰”是形容擔心禍患臨頭,十分害怕不安。“不寒而慄”與“毛骨悚然”兩者都有害怕、恐懼的意思,但是有着一定的區別。一是意義不同。“不寒而慄”語意較輕,“毛骨悚然”語義較重;“毛骨悚然”有時還可形容冷得厲害,“不寒而慄”卻沒有這層意思。二是用法不同。“不寒而慄”是狀中式,結合較緊,不能擴展;“毛骨悚然”是主謂式,結合較松,可以擴展成“毛……然。” [3] 
參考資料
  • 1.    不寒而慄  .漢典[引用日期2019-11-29]
  • 2.    肖瑤,廖春敏編著. 中華成語典故[M].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10.09:7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心情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9:18
  • 4.    騰浩編. 中學生不可不知的成語故事[M]. 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 2016.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