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耽學堂

鎖定
一耽學堂是致力於學習、體認和普及中國優秀文化的非營利性民間公益組織。一耽學堂致力於弘揚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普及漢語基礎,推介中文思想。
中文名
一耽學堂
途    徑
用公益建設文化 以文教引領公益
主    題
社羣生活的養成和改造
理    念
語言、人和社會

一耽學堂簡介

一耽學堂學堂概述

一耽學堂是以道義實踐為前提和基礎、基於有關中國文化重建和中國基層社羣生活重建的共同理念和共同精神而自發自願結合而成的以志願者和義工為主體的學團,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以相應相契的社會實踐活動而推進教育改革、傳統資源現代轉化和中國公益事業本土價值,做為一個時代的開放性的精神事業,提供一種基於事實的理念和精神,提供一種階段性的成熟的文教公益實踐活動方案,提供一種有助於文化社會進步的共同推進模式,思考和探索在現代人類文明社會中如何的減少社會的病態、如何的加註人生的幸福,以及那些過程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構成和原始要素。
在2000年12月21日由逄飛開創並身體力行在一線實踐已經十年,在不同階段不時期和不同的公益實踐活動中,全國範圍有大量的關注和參與,尤其湧現許多優秀的義工,老中青少一盤棋,古今中外一本書,做事第一,靜默為主,一個義字通天下,做個草根學聖賢。
2000年至2010年是青年文化公益事業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在前期主要發動北京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二十餘所)青年學子在小學開展“蒙學義教”,在中學開展“文史宣講”,在高校開展“青年晨讀”、“體認傳統人文講座”,在社區、農村開展義教實踐等一系列內容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公益實踐項目,產生極大的社會感召並進而影響和帶動全國各地高校及相關文化團體開展類似活動,由“新青年”開始走出了一條“新公益”和“新文化”的道路。

一耽學堂學堂宗旨

一耽學堂標誌 一耽學堂標誌
弘揚優秀文化 振奮民族精神
改良社會風氣 淨化個體心靈
普及漢語基礎 推介中文思想
實施三大戰略:1漢語激活戰略(激發漢語生命活力)。
2生命高端戰略(重建文化上游載體)。
3民間公益戰略(整合公民社會資源)。
歡迎你也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者和義工!
山高水長,一路同行!
致力於學習、體認和普及中國優秀文化的非贏利性民間公益草根團隊。

一耽學堂理念

“義”的道德人生實踐
現代公民社會的人文教化
使命:
1 傳承和發展中國優秀文化
2 引領和推進中國本土(草根)公益事業
3 搜索和實踐中國社會基層教化和地方性教化
理念:
語言、人和社會
主題:
社羣生活的養成和改造
途徑:
用公益建設文化 以文教引領公益
方法:
文化+公益+青年
宗旨:
弘揚優秀文化 振奮民族精神
改良社會風氣 淨化個體心靈
普及基礎漢語 推介中文思想
一耽學堂簡介1 一耽學堂簡介1
一耽學堂簡介3 一耽學堂簡介3
一耽學堂簡介2 一耽學堂簡介2

一耽學堂志願精神

1 一種純粹的熱愛;
2 勇氣和堅忍;
3 忘我的學習和實踐;
4 對美好的事物以及善的專注;
5 天然的愉快的集體感;
6 “行動”、“做”的主題詞
7 永遠採取簡單的和直接的現場方式;
8 傳遞和加註心靈的力量;
9 人羣和社會的公共尺度;
10 義務與共享。

一耽學堂怎樣做義工

第一個,知道“相信人”——
1對人有信心,人是好的;
2有美好的期望於人;
3對人的説話和作為有信任。
信了人,才有一切可信的。信人是根本。人只在對人的信任中。
第二個,知道“對自己用功夫”——
1有求進步與覺悟的志願;
2肯在事情中間學習;
3有心念上的反省和檢校。
自己沒有進步,事情斷然是死的和沒意義的。事情的有所成,全在對自己會用功夫。
第三個,知道“現實世界的可愛和美妙”——
1讚美與熱愛;
2人情事理上的寬容與順承;
3誠懇,謙敬,感恩。
對於所遇的一切,永遠開放、樂觀、積極。生活所要達到的,就在生活之中。

一耽學堂文化建設

①血汗優先的原則。
找一塊地,然後盡力耕種。
這是五千年中華文明延續的根本。
一切人的東西,都是從血肉和汗水中絞出來;它的含義除了腳下的大地和辛勤的勞作,沒有別的意思。
②做事第一的原則。
做事第一,靜默為主。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做事就沒有發言權。
做一分説一分,做三分説三分,做到十分,可以説八分,做到一百分,自然也就毋需説了。
③向人學習的原則。
人離人最近。
人是人的最直接的、最適宜的榜樣。只有向人學習,才能夠更好的明白人、覺悟人。學習他們怎樣讀書、思考、做事和説話。
向那些聖賢偉人學習。
④少説空話的原則
珍惜語言,實話要實説。
我們很容易隨便地去讚揚一個人,去貶低一個人,或者某件事情。我們大部分的精力及社會公共資源常常因語言的無節制氾濫而耗散流失。

一耽學堂時代特徵

一、有當今中國社會之發展進步,而有中國特色之公益事業;有中國特色公益事業之發展進步,始有未來中國社會之全面的發展進步。它直接的服務於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它的一切理念與體系,乃至操作的形式等等,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二、迫切的現實需要(民族氣質、自信,公共生活道德感,單個人的尊嚴與榮譽等)和空前的歷史資源(古典的與近現代的,中國的和西方的)在“人的心理層面集聚起來”迸發出巨大的化合力,並要以自覺自願的形式走成“時代必經的路口”;
三、民眾的大實踐、大覺悟使得公益事業“最廣泛、最充分地激活一切積極因素”,引起全體社會普遍的認同,普遍的參與,自我淨化,自我塑造,嶄新的社會生活面貌、嶄新的民族精神氣質、嶄新的時代文明特質都在這個過程當中誕生出來;
四、這樣的公益事業,是我們實際需要而且是越來越需要的,它的重要作用將在經濟社會的過渡階段、發展階段、提升階段越來越突出,主要功能表現為:①社會內部的心理修復②優秀文化的活化傳承③先進文明典型要素的一體化結構生成;
五、這樣的公益事業,不只是作為一個“第三部門”發揮着“某種特定做為組織”的作用,更是作為一種“公共的文化原生態的開放性的自組織成長平台”,實踐着“道德的感召和民眾的教化”,對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着全局性的戰略作用;
六、公益的形式是文化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形式。一切文化的學習、傳承和創新、發展,只有在公益的形式之下才能夠有最充分、最徹底的實現。以公益的方式進行文化建設符合我國國情,將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起到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七、若干年內,已經和將要出現的民間公益團體,不論何種背景(宗教的、學派的、觀念的,甚至個人志趣),不論何種訴求(如扶貧、環保等),不論何種規模與程度,都將自覺或不自覺地以“民眾教化的改造和參與”為其活動的核心主線;
八、為此,我們迫切需要一個“老百姓”的文化的教育的公益事業的平台、體系、風格;為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老百姓”的民間的自發的充分一線實踐經驗。沒有這些,我們就無法主動地引領社會力量的進步,導致社會資源的無序與耗損;
九、公益,正在成為普遍的生命態度和倫理選擇。轉型期的中國特色公益事業正是這一深刻內涵的充分實踐,它為公民教育國民教育提供了最好的契機和舞台。而成熟的人本的義工升級系統則是團隊乃至公益事業靈魂與生命力的直接體現;
十、在中國特色公益事業舞台上,即將上演一個古老民族文化重生的鳳凰之舞與各種文明相會交融的和諧之舞——這個“宏大歷史與現實”背景映襯下的大節目,將給不同的“世界觀眾”帶來愉快而又充實的收穫,並因此而具有典範的意義。
全國大中城市社區公園市民公益健身晨讀 全國大中城市社區公園市民公益健身晨讀
全國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和母語學習 全國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和母語學習
全國高校青年晨讀 全國高校青年晨讀

一耽學堂問答

什麼叫一耽學堂
搶答:1 不花錢能辦事,花小錢辦大事,無本買賣。
2 一個人就能做的事情,一個人就能帶動一批人做的事情。
3 往往不能夠同時被很多人理解,但是你需要同時跟很多人説話,就用一張嘴。
4 永遠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5 吃飯靠天,走路用腳。
6 選一個位置,站好了,抬頭一看滿天都是星星,每一個人都在我們的上邊。
7 自己高興,只有自己樂,偷着樂。
8 走了一溜十三遭,轟轟烈烈,回頭一看,看不見自己做的東西。
9 當你為它歡呼和自豪的時候,卻發現你並不認識它。
10 你發現有一件事,很簡單,卻總是完不成。
11 其實沒有什麼事情需要去做,真實的只有生存,活着。
… …更多答案歡迎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