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文化標識”培育項目

鎖定
為貫徹落實浙江省委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建設浙江文化標識,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2022年1月,浙江省首批100個“浙江文化標識”培育項目正式發佈。 [1-2] 
中文名
“浙江文化標識”培育項目
發佈機構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

“浙江文化標識”培育項目背景介紹

2022年1月首批立項的100個“浙江文化標識”培育項目涵蓋浙江省11個設區市。這批文化標識的建設目標,除了夯實資源基礎、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更要激活文旅產業發展動能,賦能新時代文藝創作,真正實現文化惠民。根據《建設文化標識推進文旅融合行動計劃(2021-2025年)(試行)》有關要求,在5年建設期間,全省將以“一縣一品、分批建設、突出重點、有進有出”為建設原則,開展二級建設任務1799項,預計投入項目資金1260億元。 [1-2] 

“浙江文化標識”培育項目首批名單

宋韻文化·南宋皇城上城區)、西湖龍井文化(西湖區)、大運河文化拱墅段(拱墅區)、西陵津渡濱江區)、錢江潮文化(蕭山區)、良渚文化餘杭區)、大運河文化臨平段(臨平區)、錢塘大圍墾文化(錢塘區)、富春山居富陽區)、新登千年古城(富陽區)、吳越國錢王文化(臨安區)、天目山文化(臨安區)、桐君文化(桐廬縣)、嚴州文化(建德市)、千島湖水下獅城淳安縣)、西湖文化(西湖風景名勝區)。
梁祝文化(海曙區)、千年慈城江北區)、海絲之路東方大港北侖區)、寧波幫文化(鎮海區)、東錢湖文化帶(鄞州區)、海洋漁文化(象山縣)、古韻前童寧海縣)、陽明文化·餘姚(餘姚市)、浙東抗日根據地(餘姚市)、千年越窯秘色慈溪慈溪市)、彌勒文化(奉化區)。
百工名城鹿城區)、塘河文化(甌海區)、永嘉場文化(龍灣區)、海霞文化(洞頭區)、雁蕩山文化(樂清市)、中國木活字印刷術瑞安市)、甌窯文化(永嘉縣)、東南勝境南雁蕩平陽縣)、世界礬都蒼南縣)、中國印刷城龍港市)、劉伯温故里文成縣)、廊橋文化泰順縣)。
紅船文化(南湖區)、朱彝尊文化·浙西詞派(秀洲區)、潮文化(海寧市)、報本文化(平湖市)、蠶鄉絲府桐鄉市)、善文化(嘉善縣)、千年海塘文化(海鹽縣)。
中國茶文化聖地·茶經故里吳興區)、湖筆文化(南潯區)、蠶鄉絲府·天下潯商(南潯區)、莫干山文化(德清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誕生地(安吉縣)、中國茶文化聖地·大唐貢茶長興縣)、"江南小延安"紅色政權(長興縣)。
陽明文化·紹興(市本級)、黃酒文化(越城區)、魯迅文化(越城區)、孝德文化(上虞區)、三缸文化(柯橋區)、西施文化(諸暨市)、中國越劇之鄉嵊州市)、浙東唐詩名城新昌縣)。
佛手文化(金東區)、李漁文化(蘭溪市)、木雕文化(東陽市)、朱丹溪中醫藥文化(義烏市)、胡公文化(永康市)、上山文化(浦江縣)、温泉康養文化(武義縣)、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文化(武義縣)、婺州南孔文化(磐安縣)、古茶場文化(磐安縣)。
南孔文化(市本級)、九華立春祭柯城區)、衢江姑蔑文化(衢江區)、清漾毛氏文化(江山市)、龍游商幫文化(龍游縣)、宋詩之河文化帶(常山縣)、錢江源文化(開化縣)。
鴉片戰爭·海防文化(定海區)、沈家門漁港風情普陀區)、東沙古漁鎮岱山縣)、嵊泗漁歌嵊泗縣)。
大陳島墾荒精神(椒江區)、官河古道黃巖區)、十里長街文化(路橋區)、石塘海韻風情(温嶺市)、府城文化(臨海市)、東海漁俗文化(玉環市)、亭旁紅色文化(三門縣)、和合文化(天台縣)、神仙文化(仙居縣)。
通濟堰水韻文化(蓮都區)、龍泉青瓷文化(龍泉市)、青田石文化(青田縣)、雲和木玩(雲和縣)、香菇文化(慶元縣)、軒轅祭典·黃帝文化(縉雲縣)、湯公遺愛盛世遂昌遂昌縣)、松陽高腔松陽縣)、畲族三月三(景寧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