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知足

(漢語詞語)

鎖定
知足,漢語詞彙,拼音:zhī zú,釋義:指知道滿足,滿足於已經得到的。
中文名
知足
拼    音
zhī zú
近義詞
滿足 [6] 
反義詞
不滿 貪婪 貪心 無饜 [6] 
釋    義
知道滿足,滿足於已經得到的。
出    處
《道德經》

目錄

知足釋義

謂自知滿足,不作過分的企求。

知足出處

《老子》:“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1]  [6] 

知足例句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7] 
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 
《莊子·讓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劉向 《列女傳·王章妻女》:“人當知足,獨不念牛衣中流涕時耶。”
三國 魏 曹植《責躬詩》:危軀授命,知足免戾。 [3]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富貴有極,當知足,驕奢益為觀聽所議。” [5] 
《晉書·列女傳·涼武昭王李玄盛後尹氏》:“今國雖小,足以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 [7] 
楊炯 《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嘆 疏廣 之知足,慕 祁奚 之請老。” [4]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東吳據六郡八十一州,民強國富,猶且不知足耶。”
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入虎穴焚島巢,則主濟樓船之水軍也。(袁可立功成身退,日與父老歡飲,則疏太傅之知足不辱也。”
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委心任運,不失其為我。知足常樂,不願乎其外。
茅盾《尚未成功》:“你從前教書的時候不是時時刻刻想望着眼前這樣的生活麼,現在弄到了,你倒又不知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