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弧菌屬

鎖定
弧菌屬(Vibrio)為弧菌科的1屬。本屬細菌種類多,分佈廣泛,尤其是水中最為常見。形狀短小,約0.5×(1~5)微米,因彎曲如弧而得名。分散排列,偶爾互相連接成S狀或螺旋狀。革蘭氏染色陰性,菌體一端有單鞭毛,運動活潑。無芽胞,無莢膜。需氧或兼性厭氧,分解葡萄糖,產酸不產氣,氧化酶陽性,賴氨酸脱羧酶陽性,精氨酸水解酶陰性,嗜鹼,耐鹽,不耐酸。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40~50%。
中文名
弧菌屬
外文名
Vibrio
弧菌科
形    狀
約0.5×(1~5)微米,彎曲如弧
特    點
芽胞,無莢膜
類    型
需氧或兼性厭氧

弧菌屬簡介

弧菌屬(Vibrio)為弧菌科的1屬。本屬細菌種類多,分佈廣泛,尤其是水中最為常見。 [1] 

弧菌屬特徵

形狀短小,約0.5×(1~5)微米,因彎曲如弧而得名。分散排列,偶爾互相連接成S狀或螺旋狀。革蘭氏染色陰性,菌體一端有單鞭毛,運動活潑。無芽胞,無莢膜。需氧或兼性厭氧,分解葡萄糖,產酸不產氣,氧化酶陽性,賴氨酸脱羧酶陽性,精氨酸水解酶陰性,嗜鹼,耐鹽,不耐酸。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40~50%。 [1] 

弧菌屬致病性

在本屬細菌中,引起人類疾病的主要有霍亂弧菌的古典生物型和埃爾託生物型、副溶血性弧菌。不凝集弧菌可引起霍亂樣疾病或輕度腹瀉。還有一些弧菌能引起動物的疾病,如梅氏弧菌能引起雞霍亂樣病。 [1] 

弧菌屬分類

根據各種弧菌對甘露糖蔗糖、阿拉伯膠糖的發酵作用不同,將弧菌分為8羣。弧菌具有不耐熱的鞭毛(H)抗原和耐熱的菌體抗原。鞭毛抗原特異性低,為弧菌屬成員共有。菌體抗原特異性高,如按菌體抗原特異性的差異,可將弧菌分為6羣,其中霍亂弧菌的古典生物型和埃爾託生物型同屬第Ⅰ羣。凡不被第Ⅰ羣抗血清凝集的弧菌均屬Ⅱ~Ⅵ羣。這些弧菌稱為不凝集弧菌。 [1] 

弧菌屬舉例

弧菌屬霍亂弧菌

霍亂病原菌。從病人新分離出的病菌形態比較典型,菌體大小為(0.4~0.6)×(1.5~3)微米。人工培養一段時間可變成桿狀。對熱和消毒劑耐力不大,對氯敏感,55℃僅能生存15分鐘,乾燥後易死亡,對酸抵抗力特低。耐鹼,常採用pH8.4鹼性蛋白腖水或鹼性平板作為選擇培養基。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45~49%。
1966年,國際弧菌分類小組委員會將霍亂弧菌分為古典生物型和埃爾託生物型兩型,後者即過去所謂的副霍亂病原體。近年來,有人又將生物學性狀類似霍亂弧菌的某些不凝集弧菌包括在霍亂弧菌種內,並建議分為古典生物型(又稱霍亂弧菌型)、埃爾託生物型、變形弧菌生物型和易北 (Albensis)生物型4型。後兩者不能與 O:1抗血清發生凝集。作為國際檢疫霍亂傳染病的病原診斷,仍以檢出O:1羣血清凝集的霍亂弧菌為準。
古典生物型和埃爾託型屬於O:1血清羣,這兩型都能引起人類較嚴重的病害,並易釀成流行。在自然情況下,人類是霍亂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經口傳染。霍亂弧菌到達小腸後,在鹼性腸液內迅速繁殖,併產生大量強烈的霍亂腸毒素,作用於小腸粘膜細胞,引起腸液過度分泌,病人上吐下瀉,排出大量米泔樣排泄物、造成嚴重脱水、肌肉痙攣、周圍循環衰竭等症狀。病後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預防方法是做好糞便和污水的處理以及飲水和食品的衞生工作,加強進出口的檢疫,嚴格隔離患者,對易感人羣進行霍亂菌苗預防接種。預防霍亂的人工自動免疫製劑有待進一步研製提高。治療時可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使用四環素等抗生素。

弧菌屬副溶血性弧菌

一種嗜鹽弧菌。存在於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積物以及魚類貝類之中。具有致病性的菌株能引起人類食物中毒,使人或家兔紅細胞發生溶血。神奈川試驗陽性。對酸敏感,一般在食醋中5分鐘死亡。不耐熱,56℃30分鐘即死亡。人常因進食未煮熟的污染本菌的海產品或鹽漬食物(蔬菜、肉類、蛋等)而受感染。預防措施主要是加強飲食衞生。可用氯黴素等抗生素治療。 [1] 
參考資料
  • 1.    楊正時. 弧菌屬細菌的分類與鑑別[J]. 微生物學通報, 1985, 12(5):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