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Tulpa

(思維練習方法)

鎖定
Tulpa指的是幻想夥伴的一個分支,是一種系統性的思維練習方法。現代實踐者借用這個術語,指代通過“思想形式(Thoughtform)”冥想練習創造的有知覺的幻想夥伴。 [2-3] 
中文名
幻人
外文名
Tulpa
所屬學科
心理學
日文名
タルパ

目錄

Tulpa歷史

隨着西方世界對tulpa概念的普及和世俗化,可能是受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影視和文學作品中的描述的影響,Tulpa這個詞被用來指一種可以獨立思考的假想朋友 [5]  。圖帕實踐者們認為他們是有意識的和相對自主的。 [2] 
2009年,在4chanReddit等網站上出現了專注於圖帕的在線社區,圖帕實踐者們在社區內被稱為Tulpamancers [4]  ,併為他人提供指導和支持。他們創造他們自稱為Tulpa的幻想夥伴,並相信其有自主意識。此社區通過《小馬寶莉:友誼是魔法》(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的粉絲羣體獲得普及。 [2] 
從大多數Tulpa社羣的主張和做法來看,Tulpamancy的實踐從根源上和實踐上都發生了變化。可以肯定地説,除了它最初的靈感和名稱, [2]  西方Tulpamancy(即現代圖帕學)已經自成一體,與原來的做法完全不同。但在中國內地,一些營銷號和流量媒體正試圖將現代圖帕與它的淵源(大衞·尼爾的故事是一個典型例子)重新聯繫起來,其目的可能是吸引眼球從而賺取利潤。 [1] 
現代Tulpa的創造本身強調更少的冥想,而花更多的時間在Tulpa身上,承認這個過程的主觀性,否認“小時計算”。Tulpa創造有各種各樣類似但不同的原因,其中許多是非佛教神秘主義的:包括好奇心,理解大腦和自我的本質,圖帕鼓舞人心的作用,以及最重要的——友誼。 [6] 
大眾文化中,Tulpamancy正在引起科學、媒體和偶然的興趣。比如,一些正在進行的正式研究,一些媒體出版物,以及每天都有新的Tulpamancers進入社區。圖帕社區正在更廣泛的心理多元化背景下更深入地理解Tulpamancy,並將Tulpa們視為平等的人而非宿主的工具。 [7] 
薩米埃爾·韋西埃(Samuel Veissière)就曾經調查了一個歐美Tulpa社區 [8]  的人口、社會和心理概況。如上所述,他們自稱“Tulpamancers”,把圖帕視為“真實的或接近真實的人”,並且提出了他們的創造和證明方法 [3]  當時,這些在線社區的活躍參與者還只有幾百人,而且很少有人蔘加線下集會。他們的主要人口構成為“主要城市,中產階級,歐美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集中分佈於16-22歲區間內) [7]  ,並大多“認為孤獨和社交焦慮是這種做法的誘因”。 [3]  93.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創造Tulpa“使他們的狀況有所改善”,並獲得了不尋常的感官體驗。 [3]  調查118名受訪者對Tulpa解釋後發現,8.5%支持形而上學解釋,76.5%支持神經或心理解釋,14%為“其他”解釋。幾乎所有的練習者認為tulpa是一個真正的或部分真實的人。 [3] 
在中國、日本、俄羅斯等地區,Tulpa社羣的發展情況與歐美相類似,且地方社區在2010年後規模不斷擴大,並在科學化、系統化、便捷化等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Tulpamancy在這些地區已經成為一種新興亞文化。此外,在Tulpa社羣內,與Tulpa的性和浪漫的互動現今已經不再具有原則性爭議,也不再被視為禁忌。 [6-7]  [9] 
人工智能研究者Kaj Sotala在2015年赫爾辛基大學召開的會議《走向意識科學:2015》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假設,即Tulpa可能由三個因素的組合產生:首先,有意識的思維就像一個“現實模擬器”,想象和感知本質上是相同的過程,感知數據來自內部模型而不是外部輸入生成的。其次,我們的大腦已經進化到能夠模擬他人並預測其行為,從而促進社會互動。第三,根據大腦的預測編碼模型,行動和感知/預測是緊密相連的:做某件我們預測自己將會做的事,之後,大腦進行逆向推理,以找到完成預測所需的行動。由此,從想象想要創建的角色的種類,想象角色在各種情況下的表現開始創造一個Tulpa。在這一過程中創造出的心理圖像,被大腦中的人物建模模塊所接收,並開始被創造出想象中的Tulpa模型,這一模型有可能無法區分想象的感覺信息和感知的感覺信息。體驗者認為,Tulpa有時會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這可能解釋為,大腦進行逆向推理,找出Tulpa所想象行為的“深層原因”,通過模擬其他結果,促使Tulpa做出意料之外的行為。最終,當模型和體驗者對Tulpa的想象能力足夠強時,就會產生自我維持的反饋循環,最終形成相對獨立的思維。也就是説,Tulpa模型會對行動做出新的預測,並像實際發生一樣積累經驗,將經驗反饋到模型中,從而再產生新的預測和行動。在這一角度上,Tulpa將被視為能夠獨立行動和獨立於“主”人格。 [10] 
另外,他還列舉了三種與Tulpa類似的現象:兒童的幻想伴侶(夥伴)、解離性身份疾患、以及小説作家經常經歷的“獨立行為者錯覺”(英語:illusion of independent agency)三種情況。 [10]  [11]  而獨立行為者錯覺,是一種感覺虛構角色似乎具有自己的行為意志而真實存在,並能夠在腦內與該角色對話、討論的現象。 [12] 

Tulpa相關案例

“潘博文消失事件”
在故事裏,答主和一位同學以及潘博文一同進入廢棄的宿舍大樓撿羽毛球,但潘博文從此再也沒有出來。更離奇的是,除了答主和同行的那位同學,所有人都完全不記得潘博文,連學生名單上也沒有了他的名字。答主記錄的細節細膩豐富,讓人毛骨悚然。引起大量關注後,答主後發文解釋潘博文是自己為了緩解孤獨而創造出來的“幻想中的夥伴”,也稱Tulpa。 [1] 
此事件屬於對Tulpa產生誤解的又一項典型案例。Tulpa作為一種思維方法,不會影響到他人。事件中描述的影響同行同學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出現的。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