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Child-Pugh分級標準

鎖定
Child-Pugh分級標準是一種臨牀上常用的用以對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儲備功能進行量化評估的分級標準,該標準最早由Child於1964年提出,當時Child將患者5個指標(包括一般狀況、腹水血清膽紅素血清白蛋白濃度及凝血酶原時間)的不同狀態分為三個層次,分別記以1分,2分和3分,並將5個指標計分進行相加,總和最低分為5分,最高分為15分,從而根據該總和的多少將肝臟儲備功能分為A、B、C三級,預示着三種不同嚴重程度的肝臟損害(分數越高,肝臟儲備功能越差)。但由於患者的一般狀況項常常不易計分,隨後Pugh提出用肝性腦病的有無及其程度代替一般狀況,即如今臨牀常用的Child-Pugh改良分級法。
中文名
Child-Pugh分級標準
應    用
臨牀
含    義
肝臟儲備功能量化評估分級標準
意    義
具有重要的臨牀價值
目標人羣
肝硬化患者
提出時間
Child於1964年提出

Child-Pugh分級標準其具體分級標準如下表

臨牀生化指標
1分
2分
3分
肝性腦病(期)
1-2
3-4
輕度
中、重度
總膽紅素(umol/L)
<34
34-51
>51
白蛋白(g/L)
>35
28-35
<28
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秒)
<4
4-6
>6

Child-Pugh分級標準注意事項

總膽紅素(umol/L):17-68為1分,68-170為2分,>170為3分;

Child-Pugh分級標準分級

A級:5-6分 手術危險度小,預後最好,1~2年存活率100%~85%;
B級:7-9分 手術危險度中等,1~2年存活率80%~60%;
C級:≥10分 手術危險度較大,預後最差,1~2年存活率45%~35%。

Child-Pugh分級標準代償性肝硬化

一般屬於Child-Pugh A級。影像學生物化學血液學檢查有肝細胞合成功能障礙或門靜脈高壓症(如脾功能亢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證據,或組織學符合肝硬化診斷,但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腹水肝性腦病等嚴重併發症 [1] 

Child-Pugh分級標準失代償性肝硬化

一般屬於Child-Pugh B、C級。患者已發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腹水等嚴重併發症。 [1] 

Child-Pugh分級標準臨牀意義

Child-Pugh分級標準自提出以來,一直受到臨牀醫學工作者的廣泛認同,並因此為肝硬化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了較具體的臨牀參考,具有重要的臨牀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