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641年

鎖定
641年,農曆辛丑年(牛年)是指中國紀年641年,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十五年。
中文名
641年
中國紀年
廣孝皇帝貞觀十五年
歷史大事
唐蕃和親
相關人物
松贊干布

641年歷史大事

唐蕃和親
七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吐蕃後,就與唐建立了和好關係。但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這種關係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和好的同時伴以矛盾、衝突,常以兵戎相見。除小的邊界摩擦之外,兩國還多次發生大的軍事衝突。唐蕃之間儘管鬥爭比較激烈,但總的來看,矛盾、衝突是暫時的或局部的,和好總趨勢並沒有斷。在六三三至八四六年的二百一十三年間雙方使節往來異常頻繁。
據不完全統計,共有一百九十一次,其中唐入吐蕃六十六次,吐蕃入唐一百二十五次,使臣的任務各種各樣,主要是雙方的和親與會盟。唐與吐蕃的和親是在吐蕃建國之初開始的。松贊干布渴慕唐風,以能與唐和親為榮。六三四年,松贊干布遣使入貢並請婚。唐太宗婉言拒絕,派馮德遐前往撫慰。松贊干布又遣使隨馮德遐入朝,“多齎金寶,以奉表求婚”。亦未獲準。松贊干布為引起唐政府的重視,發兵直指松州(今四川松潘),為唐軍所敗。退兵後馬上“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六四0年,松贊干布又遣大相祿東贊至長安,獻金五千兩,珍玩數百請婚。太宗許嫁宗女文成公主。六四一年初,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伴隨下,出長安前往吐蕃。松贊干布親迎於柏海(在今青海瑪多縣),執子婿之禮謁見道宗,然後與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一直備受禮遇並深得吐蕃人民的愛戴,六八0年病故。
突厥俟利苾可汗駐定襄城
突厥俟利苾可汗統有三萬户,有精兵四萬,馬九萬匹,貞觀十五年(六四一)正月,俟利苾領他的部落渡過黃河,在定襄城(今山西平魯)建立牙帳。並向太宗奏稱,如果薛延陀對他們進犯,請允許他們入居長城以內。
呂才主持刊定陰陽雜書
太宗認為當時的陰陽雜書錯訛太多,於貞觀十五年(六四一)四月,命太常博士呂才與其它術士共同刊定可以通行的書籍。呂才參照經史,分別為各書作敍,共成四十七卷。
席君買平吐谷渾之亂
吐谷渾丞相宣王獨專朝政,並且陰謀襲擊出嫁吐谷渾的唐弘化公主,而把吐谷渾王諾曷缽劫持到吐蕃。諾曷缽王得知宣王陰謀後,逃往鄯善(今新疆羅布泊西南),因此,貞觀十五年(六四一)四月,果毅都尉席君買帶領精鋭騎兵一百二十人襲擊宣王,大敗之,並將他的三個兄弟殺死。吐谷渾的大臣威信王帶兵將諾曷缽迎回。太宗又派户部尚書唐儉前往吐谷渾撫慰。
冊封百濟王
百濟派人來告國王扶余璋之喪,貞觀十五年(六四一)五月,太宗派人前往百濟冊立扶余璋的兒子扶余義慈為王。
西突厥沙缽羅可汗被石國俘殺
西突厥沙缽羅可汗多次派使臣向唐朝入貢。貞觀十五年(六四一)七月,唐太宗派左領軍將軍張大師前去冊立他為可汗,並賜給他鼓纛。乙毗咄陸可汗與沙缽羅可汗互相攻伐。乙毗咄陸逐漸強大,西域各國大多依附它。乙毗咄陸命石國的吐屯進攻沙缽羅葉護。沙缽羅葉護被俘,後被殺死。
陳大德出使高麗
太宗派遣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麗。貞觀十五年(六四一)八月,陳大德從高麗回來後,對太宗詳談他在高麗時看到的城邑情況。他講,高麗聽説高昌國被唐攻滅,非常害怕。太宗説高麗本來是漢武帝所置的四郡,如果水陸並進,攻取高麗不難,只是因為山東(太行山以東)的州縣疲憊而作罷。此時太宗已有攻取高麗之志。
李世勣治幷州
晉王李治遙領幷州大都督,李世勣行幷州大都督府長史。李世勣在幷州十六年,百姓擁戴,突厥也因為世勣鎮守幷州而不敢犯邊。太宗誇耀李世勣之威勝過隋煬帝所築的長城。貞觀十五年(六四一)十一月,太宗以李世勣為兵部尚書。
李世勣敗薛延陀
貞觀十五年(六四一)十一月,薛延陀真珠可汗聽説太宗將要東去封禪,便命其子大度設發同羅、僕骨、回紇、靺鞨、霄(以上均鐵勒族)等部兵,共二十萬人渡過沙漠進攻突厥俟利苾可汗。俟利苾帥部眾退守朔州(今山西朔縣),並派使向唐告急。太宗命營州都督張儉帥兵逼進東偏,兵部尚書李世勣為朔州道行軍總管、李大亮為靈州道行軍總管、張士貴為慶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為涼州道行軍總管,分五路出擊薛延陀,救援突厥。薛延陀害怕,向唐遣使納貢,並請求與突厥和親。貞觀十五年(六四一)十二月,唐軍大敗薛延陀,斬殺三千人,俘虜五萬多人,逃回漠北的餘部又遇大雪,人畜被凍死十分之八九,大度設逃走。薛延陀又派使謝罪,太宗告誡使者説:“薛延陀與突厥應以大漠為界,不許互相侵掠。”
歐陽詢卒
歐陽詢(五五七至六四一)字信本,臨湘人,仕隋為太常博士,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稱歐陽率更。擅長書法,各體俱精,尤工楷書。筆力險勁瘦硬,意態精密俊逸,碑刻有《九成醴泉銘》等,存世墨跡有《卜商帖》等。

641年通鑑記載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十五年(辛丑,公元六四一年)
春,正月,甲戌,以吐蕃祿東贊為右衞大將軍。上嘉祿東贊善應對,以琅邪公主外孫段氏妻之。辭曰:“臣國中自有婦,父母所聘,不可棄也。且贊普未得謁公主,陪臣何敢先娶!”上益賢之,然欲撫以厚恩,竟不從其志。丁丑,命禮部尚書江夏王道宗持節送文成公主於吐蕃。贊普大喜,見道宗,儘子婿禮,慕中國衣服、儀衞之美,為公主別築城郭宮室而處之,自服紈綺以見公主。其國人皆以赭塗面,公主惡之,贊普下令禁之;亦漸革其猜暴之性,遣子弟入國學,受《詩》、《書》。
乙亥,突厥侯利苾可汗始帥部落濟河,建牙於故定襄城,有户三萬,勝兵四萬,馬九萬匹,仍奏言:“臣非分蒙恩,為部落之長,願子子孫孫為國家一犬,守吠北門。若薛延陀侵逼,請從家屬入長城。”詔許之。
上將幸洛陽,命皇太子監國,留右僕射高士廉輔之。辛巳,行及温湯,衞士崔卿、刁文懿憚於行役,冀上驚而止,乃夜射行宮,矢及寢庭者五;皆以大逆論。三月,戊辰,幸襄城宮,地既煩熱,復多毒蛇;庚午,罷襄城宮,分賜百姓,免閻立德官。
夏,四月,辛卯朔,詔以來年二月有事於泰山。
上以近世陰陽雜書,訛偽尤多,命太常博士呂才與諸術士刊定可行者,凡四十七卷。己酉,書成,上之;才皆為之敍,質以經史。其敍《宅經》,以為:“近世巫覡妄分五姓,如張、王為商,武、庾為羽,似取諧韻;至於以柳為宮,以趙為角,又復不類。或同出一姓,分屬宮商;或複姓數字,莫辨徵羽。此則事不稽古,義理乖僻者也。”敍《祿命》,以為:“祿命之書,多言或中,人乃信之。然長平坑卒,未聞共犯三刑;南陽貴士,何必俱當六合!今亦有同年同祿而貴賤懸殊,共命共胎而壽夭更異。按魯莊公法應貧賤,又尪弱短陋,惟得長壽;秦始皇法無官爵,縱得祿,少奴婢,為人無始有終;漢武帝、後魏孝文帝皆法無官爵;宋武帝祿與命並當空亡,唯宜長子,雖有次子,法當早夭;此皆祿命不驗之著明者也。”其敍《葬》,以為:“《孝經》雲:‘卜其宅兆而安厝之。’蓋以窀穸既終,永安體魄,而朝市遷變,泉石交侵,不可前知,故謀之龜筮。近代或選年月,或相墓田,以為一事失所,禍及死生。按《禮》,天子、諸侯、大夫葬皆有月數。是古人不擇年月也。《春秋》:‘九月丁巳,葬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是不擇日也。鄭葬簡公,司墓之室當路,毀之則朝而窆,不毀則日中而窆,子產不毀,是不擇時也。古之葬者皆於國都之北,兆域有常處,是不擇地也。今葬書以為子孫富貴、貧賤、壽夭,皆因卜葬所致。夫子文為令尹而三已柳下惠為士師而三黜,計其丘隴,未嘗改移。而野俗無識,妖巫妄言,遂於擗踴之際,擇葬地而希官爵;荼毒之秋,選葬時而規財利。或雲辰日不可哭泣,遂莞爾而對弔客;或雲同屬忌於臨壙,遂吉服不送其親。傷教敗禮,莫斯為甚!”術士皆惡其言,而識者皆以為確論。
丁巳,果毅都尉席君買帥精騎百二十,襲擊吐谷渾丞相宣王,破之,斬其兄弟三人。初,丞相宣王專國政,陰謀襲弘化公主,劫其王諾曷缽奔吐蕃。諾曷缽聞之,輕騎奔鄯善城,其臣威信王以兵迎之,故君買為之討誅宣王。國人猶驚擾,遣户部尚書唐儉等慰撫之。
五月,壬申,幷州父老詣闕請上封泰山畢,還幸晉陽,上許之。
丙子,百濟來告其王扶餘璋之喪,遣使冊命其嗣子義慈。
己酉,有星孛於太微,太史令薛頤上言‘未可東封’。辛亥,起居郎褚遂良亦言之。丙辰,詔罷封禪。太子詹事于志寧遭母喪,尋起復就職。太子治宮室,妨農功;又好鄭、衞之樂;志寧諫,不聽。又寵暱宦官,常在左右,志寧上書,以為:“自易牙以來,宦官覆亡國家者非一。今殿下親寵此屬,使陵易衣冠,不可長也。”太子役使司馭等,半歲不許分番,又私引突厥達哥友入宮,志寧上書切諫,太子大怒,遣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殺之。二人入其第,見志寧寢處苫塊,竟不忍殺而止。
西突厥沙缽羅葉護可汗數遣使入貢。秋,七月,甲戌,命左領軍將軍張大師持節即其所號立為可汗,賜以鼓纛。上又命使者多齎金帛,歷諸國市良馬,魏徵諫曰:“可汗位未定而先市馬,彼必以為陛下志在市馬,以立可汗為名耳。使可汗得立,荷德必淺;若不得立,為怨實深。諸國聞之,亦輕中國。市或不得,得亦非美。苟能使彼安寧,則諸國之馬,不求自至矣。”上欣然止之。
乙毘咄陸可汗與沙缽羅葉護互相攻,乙毘咄陸浸強大,西域諸國多附之。未幾,乙毘咄陸使石國吐屯擊沙缽羅葉護,擒之以歸,殺之。
丙子,上指殿屋謂侍臣曰:“治天下如建此屋,營構既成,勿數改移;苟易一榱,正一瓦,踐履動搖,必有所損。若慕奇功,變法度,不恆其德,勞擾實多。”
上遣職方郎中陳大德使高麗;八月,己亥,自高麗還。大德初入其境,欲知山川風俗,所至城邑,以綾綺遺其守者,曰:“吾雅好山水,此有勝處,吾欲觀之。”守者喜,導之遊歷,無所不至,往往見中國人,自雲“家在某郡,隋末從軍,沒於高麗,高麗妻以遊女,與高麗錯居,殆將半矣。”因問親戚存沒,大德紿之曰:“皆無恙。”鹹涕泣相告。數日後,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大德言於上曰:“其國聞高昌亡,大懼,館候之勤,加於常數。”上曰:“高麗本四郡地耳,吾發卒數萬攻遼東,彼必傾國救之。別遣舟師出東萊,自海道趨平壤,水陸合勢,取之不難。但山東州縣凋瘵未復,吾不欲勞之耳。”
乙巳,上謂侍臣曰:“朕有二喜一懼。比年豐稔,長安鬥粟直三、四錢,一喜也;北虜久服,邊鄙無虞,二喜也。治安則驕侈易生,驕侈則危亡立至,此一懼也。”
冬,十月,辛卯,上校獵伊闕;壬辰,幸嵩陽;辛丑,還宮。
幷州大都督長史李世勣在州十六年,令行禁止,民夷懷服。上曰:“隋煬帝勞百姓,築長城以備突厥,卒無所益。朕唯置李世勣於晉陽而邊塵不驚,其為長城,豈不壯哉!”十一月,庚申,以世勣為兵部尚書。
壬申,車駕西歸長安。
薛延陀真珠可汗聞上將東封,謂其下曰:“天子封泰山,士馬皆從,邊境必虛,我以此時取思摩,如拉朽耳。”乃命其子大度設發同羅、僕骨、回紇、靺鞨、?等兵合二十萬,度漠南,屯白道川,據善陽嶺以擊突厥。俟利苾可汗不能御,帥部落入長城,保朔州,遣使告急。
癸酉,上命營州都督張儉帥所部騎兵及奚、?、契丹壓其東境;以兵部尚書李世勣為朔州道行軍總管,將兵六萬,騎千二百,屯羽方;右衞大將軍李大亮為靈州道行軍總管,將兵四萬,騎五千,屯靈武;右屯衞大將軍張士貴將兵一萬七千,為慶州道行軍總管,出雲中;涼州都督李襲譽為涼州道行軍總管,出其西。
諸將辭行,上戒之曰:“薛延陀負其強盛,逾漠而南,行數千裏,馬已疲瘦。凡用兵之道,見利速進,不利速退。薛延陀不能掩思摩不備,急擊之,思摩入長城,又不速退。吾已敕思摩燒剃秋草,彼糧糗日盡,野無所獲。頃偵者來,雲其馬齧林木枝皮略盡。卿等當與思摩共為掎角,不須速戰,俟其將退,一時奮擊,破之必矣。”
十二月,戊子,車駕至京師。
己亥,薛延陀遣使入見,請與突厥和親。甲辰,李世勣敗薛延陀於諾真水。初,薛延陀擊西突厥沙缽羅及阿史那社爾,皆以步戰取勝;及將入寇,乃大教步戰,使五人為伍,一人執馬,四人前戰,戰勝則授以馬追奔。於是大度設將三萬騎逼長城,欲擊突厥,而思摩已走,知不可得,遣人登城罵之。會李世勣引唐兵至,塵埃漲天,大度設懼,將其眾自赤柯濼北走。世勣選麾下及突厥精騎六千自直道邀之,逾白道川,追及於青山。大度設走累日,至諾真水,勒兵還戰,陳亙十里。突厥先與之戰,不勝,還走。大度設乘勝追之,遇唐兵。薛延陀萬矢俱發,唐馬多死。世勣命士卒皆下馬,執長槊直前衝之。薛延陀眾潰,副總管薛萬徹以數千騎收其執馬者。薛延陀失馬,不知所為,唐兵縱擊,斬首三千餘級,捕虜五萬餘人。大度設脱身走,萬徹追之不及。其眾至漠北,值大雪,人畜凍死者什八九。
李世勣還軍定襄,突厥思結部居五台者叛走,州兵追之;會世勣軍還,夾擊,悉誅之。
丙子,薛延陀使者辭還,上謂之曰:“吾約汝與突厥以大漠為界,有相侵者,我則討之。汝自恃其強,逾漠攻突厥。李世勣所將才數千騎耳,汝已狼狽如此!歸語可汗:凡舉措利害,可善擇其宜。”
上問魏徵:“比來朝臣何殊不論事!”對曰:“陛下虛心採納,必有言者。凡臣徇國者寡,愛身者多,彼畏罪,故不言耳。”上曰:“然。人臣關説忤旨,動及刑誅,與夫蹈湯火冒白刃者亦何異哉!是以禹拜昌言,良為此也。”房玄齡高士廉遇少府少監竇德素於路,問:“北門近何營繕?”德素奏之。上怒,讓玄齡等曰:“君但知南牙政事,北門小營繕,何預君事!”玄齡等拜謝。魏徵進曰:“臣不知陛下何以責玄齡等,而玄齡等亦何所謝!玄齡等為陛下股肱耳目,於中外事豈有不應知者!使所營為是,當助陛下成之;為非,當請陛下罷之。問於有司,理則宜然。不知何罪而責,亦何罪而謝也!”上甚愧之。
上嘗臨朝謂侍臣曰:“朕為人主,常兼將相之事。”給事中張行成退而上書,以為:“禹不矜伐而天下莫與之爭。陛下撥亂反正,羣臣誠不足望清光;然不必臨朝言之。以萬乘之尊,乃與羣臣校功爭能,臣竊為陛下不取。”上甚善之。
世界史:
2月11日,拜占庭軍區制與希拉剋略王朝和中世紀拜占庭本身的開創者,對拜占庭帝國有存亡續絕之功的拜占庭皇帝希拉剋略大帝去世。次年,阿拉伯軍隊攻破亞歷山大港,埃及的希臘化羅馬化時代結束,至此拜占庭屬中東除小亞細亞外全部淪陷。 [1] 
參考資料
  • 1.    約翰•朱利葉斯•諾里奇.拜占庭的新生:從拉丁世界到東方帝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分社),2020:p341~p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