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龔良

(知名考古學者、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原副廳長)

鎖定
龔良 [1]  ,男,漢族,1962年4月生,江蘇太倉人。南京大學考古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歷史學學士,研究館員,博士生導師 [59]  1985年入黨,1985年8月參加工作。
曾任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南京博物院院長。 [61] 
現任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 [62] 
中文名
龔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太倉
出生日期
1962年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龔良人物履歷

1981年—1985年,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
1985年08月—1997年10月,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88—1990年,東南大學古建築幹部班進修學習。
1997年—2001年,任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副主任;
1999年9月,參加國家文物局委託北京大學舉辦的“全國文物、博物館處長高級研討班”學習。
2001年—2004年,任江蘇省文化廳文物處處長兼省文管辦副主任;
2002年3—4月,參加“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第十三期縣處級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4年—2005年,任江蘇省文物局副局長兼文物保護處處長、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2005年5—6月,參加“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第三十期省管幹部進修班”學習。
2005年12月,任南京博物院院長;
2006年10—11月,參加國家文物局委託南開大學舉辦的“第四期全國省級博物館館長專業管理培訓班”學習。
2008年05月,任江蘇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南京博物院院長;
2010年07月,任江蘇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省文管辦主任、南京博物院院長;
2013年05月—2018年10月,任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南京博物院院長; [4] 
2018年10月—2022年6月,任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南京博物院院長。 [5]  [60] 
2022年7月至今,任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 [62] 
江蘇省第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 [4] 
龔良參加節目及活動

龔良社會任職

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建築空間與新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博物館學會理事長 [2]  。江蘇省第四期“333 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3] 南京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數智化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 [64] 

龔良主要成就

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掘領隊”資格,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勘探設計個人資格,國家文物局文博行業專業管理幹部崗位資格。江蘇“333 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博物館》雜誌(全球中文版)學術顧問。
參與江蘇鎮江鐵甕城遺址、上海馬橋遺址等10餘項田野考古發掘調查。主持完成三峽工程萬縣地下文物保護規劃、明祖陵遺址保護利用規劃、龍王廟行宮保護修復方案、南通博物苑保護利用規劃等10餘項文物保護利用項目的規劃設計項目。主持完成南京博物院改擴建工程。
在高校講授《藝術學領域的文化遺產保護》、《美學與博物館展覽》、《考古學通論》、《田野考古方法論》、《考古繪圖》、《考古攝影》、《中國古代建築》、《中國古典園林》、《旅遊文化》等課程。作為主要業務人員,參與了《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條例》、《江蘇省文物保護條例》的起草工作。

龔良學術成果

主持十餘項國家和省內的科研項目,有博物館展覽實務研究、博物館藏品保管指南、博物館展覽內容設計規範等,均有較好現實意義。發表專業論文130餘篇, [6]  出版論著、主編文集40餘部。參加包括“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紫禁城論壇”、“互聯網+中華文明——中國博物館創新論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博物館高峯論壇”、“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高層論壇數十次,參與《國家寶藏》節目拍攝 [7]  ,坐客央視“開講啦”節目等 [8]  ,講述博物館服務美好生活。
主要獲獎著作:
參與編著的《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任執行主編的《中國文物地圖集·江蘇分冊》分別榮獲江蘇省第九、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要科研項目:
國家文物局項目:博物館展覽內容設計規範、《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博物館展覽篇、博物館陳列展覽布撤展操作規範;江蘇省“333”項目:博物館展覽實務等。
代表作有:
一、論文
1、龔良:讓博物館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中國文物報》,2017年12月5日。 [9] 
2、龔良:正確理解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國文物報》,2017年9月26日。 [10] 
3、龔良:從社會教育到社會服務——南京博物院提升公共服務的實踐與啓示,《東南文化》,2017年3期。 [11] 
4、龔良:江蘇博物館建設與地域文化,《2016 江蘇文化年鑑》,廣陵書社2017年3月。 [12] 
5、龔良:博物館發展定位與業務管理,《江西省博物館集刊》(七),文物出版社,2016 年12 月。 [13] 
6、龔良:六朝(南方)的重要考古發現,《亂世絕響:六朝藝術》,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出版,2016年。 [14] 
7、龔良:博物館愛上文化景觀遺產,《中國文物報》,2016年5月17日7版。 [15] 
8、龔良:“一院六館”全新出發——改擴建工程後的南京博物院,《2015江蘇文化年鑑》,廣陵書社出版,2016年4月。 [16] 
9、龔良:南京博物院:從文物之美到展覽故事《文物天地》2016 年4 期。 [17] 
10、龔良:江蘇海上絲綢之路遺產與鄭和,《精略海洋 互聯共享——鄭和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論壇文萃》,河海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18] 
11、龔良:線性文化遺產與江蘇海上絲綢之路遺產保護,《海南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第一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 [19] 
12、龔良:江蘇考古:文明探索與遺產保護,《江蘇省文博論文集2013》,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 [20] 
13、龔良:金色中國 美好生活,《金色中國:中國古代金器大展》,譯林出版社、博書堂,2013 年11月。 [21] 
14、龔良:讓歷史告訴未來——寫在南京博物院建院八十週年之際,《南京博物院八十週年紀念文集》,三聯書店2013年10月。 [22] 
15、龔良:文物保護科技的傳統與現代,《東南文化》,2012年第6期。 [23-24] 
16、龔良:當你走進南京博物院的大門,上海博物館《九州文華》, 出版社,2012年。 [25] 
17、龔良:博物館要做和諧社會的促進者《中國文物報》2010年1月20日3版。 [26] 
18、龔良:新農村建設中傳統村鎮優秀文化的傳承,新華日報,2006年8月20日。 [27] 
19、龔良:論明祖陵遺址的保護利用,《東南文化》,2002年3期。 [28-29] 
20、龔良、呂春華:江蘇的古城牆的發展、保護與利用,《現代城市研究》,2001年2期。 [30] 
21、龔良:中國古代都城選地芻議,《江蘇社會科學》,1995年1期。 [31] 
22、龔良:漢“更衣之室”形象及建築技術考辨,《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1期。 [32] 
23、龔良:陵墓有翼神獸石刻的發展及其藝術源流,《華夏考古》,1994年1期。 [33] 
二、著作和主編文集
1、龔良著:《建築考古錄》,文物出版社,2012年12月。 [34] 
2、龔良著:《古蹟遺址行》,文物出版社,2012年12月。 [35] 
3、龔良著:《和諧博物館論》,文物出版社,2012年12月。 [36] 
4、龔良著:《文博雜語集》,文物出版社,2012年12月。 [37] 
5、龔良、楊冬梅著:《天工鬼斧——中華科技的慧光》,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38] 
6、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走進養心殿:大清的家國天下》,譯林出版社,2017年12月。 [39] 
7、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青藤白陽——陳淳、徐渭書畫藝術》,譯林出版社,2017年8月。 [40] 
8、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綴白裘》,譯林出版社,2017年7月。 [41] 
9、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譯林出版社,2016年8月。 [42] 
10、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呼吸——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形塑》,譯林出版社,2016年7月。 [43] 
11、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在此》,譯林出版社、博書堂文化,2015年12月。 [44] 
12、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和·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之道》,譯林出版社、博書堂文化,2015年12月。 [45] 
13、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腔北調——傳統戲曲藝術展》,譯林出版社、博書堂文化,2015年10月。 [46] 
14、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温·婉——古代女性文物大展》,譯林出版社、博書堂文化,2015年7月。 [47] 
15、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金色中國:中國古代金器大展》,譯林出版社,2013年11月。 [48] 
16、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京博物院八十年院史》,2013年10月。 [49] 
17、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京博物院編八十週年紀念文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10月。 [50] 
18、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明代吳門繪畫》,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年5月。 [51] 
19、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京博物院學人叢書·曾昭燏文集·博物館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10月。 [52] 
20、《徐州北洞山漢楚王陵發掘報告》,徐州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11月。 [53] 
21、龔良主編:《中國考古大發現》(上、下),山東畫報出版社,1999年3月。 [54] 
22、龔良主編:《天工鬼斧——中華科技的慧光》,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55] 
23、龔良主編:《文物鑑定指南》,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56] 
24、龔良主編:《隋唐考古》,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 [57] 

龔良著名言論

龔良讓博物館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中國進入了新時代,博物館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博物館的作用和影響力,其實是靠傳播實現的。“互聯網+”時代的博物館,能讓公眾更快捷、更直觀、更動態、更智慧、更喜聞樂見地接近博物館,更好地瞭解、理解博物館內傳播的文化傳統和地域文明。特別重要的是,讓博物館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是實現博物館無限可能擴大傳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當博物館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博物館建設的將來不再是館舍,不再僅僅是展覽展示,而是實現了最廣泛的公眾參與、最眾多的信息影響、最貼心的教育服務、最便捷的方式手段,來滿足博物館最偉大全面的傳播目的。

龔良正確理解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堅守社會責任,正確理解文化創意產品的公共文化屬性。發揮行業優勢,正確理解博物館開展文創產品開發的最終目的。堅持公益屬性,正確理解博物館開展文創產品開發的性質任務。創新發展模式,正確理解博物館開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的體制機制建設。
我們理解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意見的基礎上,國務院要求文化文物單位開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弘揚各個地方的地域文明。讓文化創意產品起到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公眾的作用,讓公眾願意把有傳統文化內涵的東西和記憶帶回家,這是文化文物單位公共文化服務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南京博物院,把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正確理解為是博物館展覽和服務的延伸,是博物館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南博近年來用了很多精力來做好公眾服務,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根據統計,2017年觀眾在南博逗留的時間平均每人為3小時45分鐘,觀眾逗留時間的增加就意味着博物館的效能提升。我們每個展覽都做到讓觀眾參觀不超過一個小時,看完一個展覽可以找地方喝喝茶,再看一個展覽後可以去買兩本書,再看一個展覽後可以去吃頓飯,下午再在南博看場3D電影《蘇韻流芳》,或者再聽一場摺子戲以後回家。這樣觀眾會覺得今天過得很充實、很有收穫、很值得,在博物館感受到傳統文化所賜予的幸福感。

龔良從文物之美到展覽故事

博物館向觀眾傳達的不僅僅是文物的美,即文物本身體現出的技術與藝術,我們更要看文物和文物之間,文物和人之間,文物和它所在地域之間的相互關係,這樣的關係是我們策展最需要表達的。有時候關係的價值大於文物本體的價值。我們館有個展櫃裏放的是一塊石頭和兩個手腳都被捆綁起來、蜷縮在一起的骨架,如果看不到它們之間的關係,石頭就是石頭,骨架就是骨架,文物價值並不大,但是當觀眾理解了這是商代時殺活人祭祀場景遺存,就會覺得這一組文物特別有價值。

龔良文物保護科技的傳統與現代

21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文物保護行業協會和從業人員應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具備創新思維和宏觀視野,注重團隊協作,創造性地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更好地履行文物保護修復的使命與責任。新時期的文物科技保護必須做到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即既要重視傳統工藝的傳承弘揚,又要重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創新。

龔良文博事業發展與和諧社會構建

江蘇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物大省。一百年前,狀元出身的張謇先生創辦了南通博物苑,並逐步營建南通城的社會事業。七十年前,教育家蔡元培創議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國立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的前身中央博物院。這是江蘇文博事業的開始、中國博物館事業的開始,也是構建協調發展的人文江蘇的開始。今天,江蘇文博事業蓬勃發展,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優化了現代人居環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改善了區域的投資環境。它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龔良保護文化遺產也是發展生產力

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結晶,是記錄、儲藏和傳承時代信息和社會信息的重要載體,更是人類精神財富和心理、情感的積澱,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它所體現出的傳統文化是將一定地域的人們聯繫在一起的精神紐帶,是凝聚人類家園不可或缺的根基,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因此,人們開始認真審視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生產力之間的關係,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重視利用,並着眼於社會發展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保護文化遺產也是發展生產力。他體現在文化遺產保護所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有力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人們認識到文化遺產保護無論在彰顯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還是在發展旅遊經濟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 [58] 

龔良讓文化景觀遺產融入美好生活

文化景觀遺產保護之於中國,體現在2010年4月在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無錫論壇的主題上,代表們關注“文化景觀遺產保護”,並通過了符合現實狀態的《無錫倡議》;關注文化景觀遺產的研究、立法、規劃和文化遺產整體保護觀念的普及,強調將有潛力的人類創造成果遴選為未來的文化景觀遺產。文化景觀遺產保護之於江蘇,體現在人們發現江蘇重要且美麗的文化遺產,諸如私家園林、名山寺觀、陵寢建築、水利農耕,以及極富韻味特色的江南小鎮古村,似均可列入文化景觀遺產的概念範疇,是江蘇人文和旅遊的重要資源。文化景觀遺產保護正在擔負起保護和發展人類的生存環境、傳承和塑造人類精神家園的重要使命,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政府、社會和公眾的共同認同和參與,缺一不可

龔良綜藝節目

播出時間 節目名稱 簡介
2024-2-24 2024江蘇衞視元宵晚會

參演[63] 

參考資料
  • 1.    領導簡介  .江蘇省文化廳[引用日期2018-05-21]
  • 2.    江蘇省博物館學會會員代表大會在無錫召開  .無錫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17-12-04[引用日期2018-05-21]
  • 3.    南藝特聘龔良為客座教授  .新浪網.2006-07-07[引用日期2018-05-21]
  • 4.    龔良  .南京博物院[引用日期2018-05-24]
  • 5.    省政府關於謝潤盛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江蘇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05]
  • 6.    南京博物院院長 龔良  .中國中央電視台[引用日期2018-05-24]
  • 7.    南京博物院院長、南大校友龔良: “國家寶藏”的真正守護者  .新浪.2018-02-13[引用日期2018-05-21]
  • 8.    今晚,龔良院長CCTV-1“開講啦”!  .搜狐.2018-03-03[引用日期2018-05-21]
  • 9.    龔良.讓博物館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中國文物報,2017年
  • 10.    龔良.正確理解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國文物報,2017年
  • 11.    龔良.從社會教育到社會服務——南京博物院提升公共服務的實踐與啓示,:東南文化出版社,2017
  • 12.    龔良.江蘇博物館建設與地域文化:廣陵書社,2017年
  • 13.    龔良.博物館發展定位與業務管理:文物出版社,2016年
  • 14.    龔良.六朝(南方)的重要考古發現: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出版,2016年
  • 15.    龔良.博物館愛上文化景觀遺產:中國文物報,2016年
  • 16.    龔良.“一院六館”全新出發——改擴建工程後的南京博物院:廣陵書社出版,2016年
  • 17.    龔良.南京博物院:從文物之美到展覽故事:文物天地出版社,2016年
  • 18.    龔良.江蘇海上絲綢之路遺產與鄭和:河海大學出版社,2015年
  • 19.    龔良.線性文化遺產與江蘇海上絲綢之路遺產保護: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
  • 20.    龔良.江蘇考古:文明探索與遺產保護: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 21.    龔良.金色中國 美好生活:譯林出版社,2013 年
  • 22.    龔良.讓歷史告訴未來——寫在南京博物院建院八十週年之際,:三聯書店,2013年
  • 23.    龔良.文物保護科技的傳統與現代:東南文化,2012年
  • 24.    文物保護科技的傳統與現代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05-24]
  • 25.    龔良.當你走進南京博物院的大門:九州文華,2012年
  • 26.    龔良.博物館要做和諧社會的促進者:中國文物報,2010年
  • 27.    龔良.新農村建設中傳統村鎮優秀文化的傳承:新華日報,2006年
  • 28.    龔良.論明祖陵遺址的保護利用:東南文化,2002年
  • 29.    論明祖陵遺址的保護利用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05-24]
  • 30.    龔良、呂春華.江蘇的古城牆的發展、保護與利用:現代城市研究,2001年
  • 31.    龔良.中國古代都城選地芻議:江蘇社會科學,1995年
  • 32.    龔良.漢“更衣之室”形象及建築技術考辨: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
  • 33.    龔良.陵墓有翼神獸石刻的發展及其藝術源流:華夏考古,1994年
  • 34.    龔良.建築考古錄:文物出版社,2012年
  • 35.    龔良.古蹟遺址行:文物出版社,2012年
  • 36.    龔良.和諧博物館論:文物出版社,2012年
  • 37.    龔良.文博雜語集:文物出版社,2012年
  • 38.    龔良、楊冬梅.天工鬼斧——中華科技的慧光: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 39.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走進養心殿:大清的家國天下:譯林出版社,2017年
  • 40.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青藤白陽——陳淳、徐渭書畫藝術:譯林出版社,2017年
  • 41.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綴白裘:譯林出版社,2017年
  • 42.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譯林出版社,2016年
  • 43.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呼吸——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形塑:譯林出版社,2016年
  • 44.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在此:譯林出版社,2015年
  • 45.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和·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之道:譯林出版社,2015年
  • 46.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腔北調——傳統戲曲藝術展:譯林出版社,2015年
  • 47.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温·婉——古代女性文物大展:譯林出版社,2015年
  • 48.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金色中國:中國古代金器大展:譯林出版社,2013年
  • 49.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京博物院八十年院史:南京博物院,2013年
  • 50.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京博物院編八十週年紀念文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 51.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明代吳門繪畫: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年
  • 52.    南京博物院編、龔良主編.南京博物院學人叢書·曾昭燏文集·博物館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
  • 53.    龔良.徐州北洞山漢楚王陵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3年
  • 54.    龔良主編.中國考古大發現:山東畫報出版社,1999年
  • 55.    龔良主編.天工鬼斧——中華科技的慧光: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 56.    龔良主編.文物鑑定指南: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 57.    龔良主編.隋唐考古: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年
  • 58.    保護文化遺產也是發展生產力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05-24]
  • 59.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07-09]
  • 60.    江蘇省政府發佈最新職務任免  .江蘇新聞[引用日期2022-06-11]
  • 61.    任職16年之後,知名考古學者龔良卸任南京博物院院長  .澎湃[引用日期2022-06-13]
  • 62.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引用日期2023-12-04]
  • 63.    #2024江蘇衞視元宵晚會第二波陣容#  .江蘇衞視.2024-02-22
  • 64.    博物館數智化專業委員會在南博成立  .百家號.2024-03-0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