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門

(禹鑿龍門傳説)

鎖定
龍門,即與應龍開闢傳説中的龍門 [1]  ,又稱伊闕,位於今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所在 [2-3]  出自《墨子·兼愛中》、《水經注》。
距今4000多年前,河洛地區洪水氾濫,龍門山以南是一望無際的汪洋,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深知遭受洪水的苦難。大禹治理洪水,率領人民疏九河、導百川,終於迫使洪水歸流大海,伊闕龍門也就是這時為應龍所開的。 [3] 
中文名
龍門
相關傳説
應龍開龍門傳説
出    處
《墨子·兼愛中》《水經注》
相關人物
應龍、禹、華胥、羲皇

龍門開鑿歷史

龍門開鑿背景

遠在五六千年以前,龍門一帶就是人們聚居生息的好地方,今龍門西山南端魏灣村北唐代奉先寺遺址一帶,發現有原始社會晚期的大量石器和陶器便是明證。

龍門開鑿時間

到了距今4000多年前,由於河洛地區是夏民族活動和興國的中心,夏朝的第一個帝王大禹,常領導人民“疏川導滯”、“合通四海”、“盡力乎溝洫”,所以相傳洛河、伊河也都是大禹疏浚開鑿的。
據説那時洪水氾濫,龍門山以南是一望無際的汪洋,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的父親鯀死後,帝舜命大禹繼續治理洪水。大禹繼承其父的遺志,率領人民疏九河、導百川,終於迫使洪水歸流大海,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伊闕也就是這時開鑿的。

龍門相關記載

《越絕書》卷一載: “禹穴之時,應龍以銅為兵,以鑿伊闕,通龍門。”
水經注》雲:“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矣。”
漢書·溝洫志》賈讓奏道:“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毀之,故應龍鑿龍門,闢伊闕。” [4] 
這振振有詞、娓娓動聽的記載,都認為大禹確實開鑿了伊闕龍門。
如果以為這些均系漢代以後的説法,尚不足信的話,那麼比漢代還早近400年的春秋時期,人們就稱讚這是禹的功績。
如《左傳>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記載:“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潁,館於洛}內,劉子日: ‘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是説禹的功績真值得讚美啊,他的德澤浦遠,疏導了洛水、伊水,開鑿了伊闕,不然,我將變成在水中游蕩的魚了!

龍門詩詞印證

由於應龍開伊闕的歷史記載鑿鑿不悖,信而有徵,所以後來的人們就更加讚頌禹的功績。
諸如唐代詩人成崿寫道:“高閣聊登望,遙分禹鑿門。”
許渾頌日:“魚龍多處鑿門開,萬古人知夏禹才。”
劉滄也讚道:“禹門煙樹正春色,少室雲屏向晚晴。”
還有宋代的呂公著、司馬光都分別對禹的功績大加歌頌:“中分洪造夏王力,橫截大山伊水流。”“人憐山氣佳,予嘆禹功美。”
金代的魏搏霄、清代的湯右曾附聲更高,他們在詩中讚美:“少室右臂禹所斷,開排清伊來高寒。”“山斷似存神禹跡,天晴猶見洛陽城。”對這些不一而足的讚頌,誰能説伊闕不是大禹開鑿的呢! [3] 

龍門開鑿爭議

伊闕龍門真的是禹開鑿的嗎?這在宋代已發出了疑問。如司馬光在《温國文正公文集》的《鑿龍門辨》中説:“或問禹鑿龍門,闢伊闕,有諸?迂雯日:‘龍門伊闕天所為也,禹治之耳。非山橫其前,北雍不流,禹始鑿而闢之,然後通也。”這就是説,龍門伊闕乃天然形成,並非山橫其前,堵壅了北流的洪水,只是由於水流不暢,大禹始鑿而闢之,然後河水才得暢通。這一説法似乎有些道理。試想距今約4000年前,人們使用的主要是石制工具,偌大一座堅硬的石山怎能闢開?即使用現代的設備去鑿,又談何容易。
現代的地質學告訴我們,龍門山約形成於距今20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其山體由中晚寒武紀的白雲岩和石灰岩所構成,內中喀斯特溶洞極多。這些縱橫交錯的溶洞長久被流水沖刷,發生劇烈變化,遂形成一道峽谷,將山體切割開來。伊河之水雖綿流受阻,但尚能通過,又經禹率眾開鑿。方為今伊闕龍門之勢。這種解釋既沒有否定禹的功績,又合乎自然發展的邏輯和規律,因而被世人所接受。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