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花羊蹄甲

鎖定
黃花羊蹄甲(學名:Bauhinia tomentosa L.)是豆科、羊蹄甲屬直立灌木,高1-4釐米。葉紙質,近圓形,通常寬度略大於長度,直徑3-7釐米,基部圓,截平或淺心形,花通常2朵、有時1-3朵組成側生的花序,花瓣淡黃色,莢果帶形,扁平,長7-15釐米,寬1.2-1.5釐米;種子近圓形,極扁平、褐色。原產印度等地。中國廣東有栽培。 [1]  黃花羊蹄甲喜陽充足的環境,喜温暖至高温濕潤氣候的區域。黃花羊蹄甲的生長適温為22-30℃。 [2] 
黃花羊蹄甲為美麗的庭園觀賞灌木。根皮和花用以治療痢疾,亦可為潰瘍外敷藥;種子可榨油;木材紋理細,可做農具及槍托。 [1] 
中文名
黃花羊蹄甲
拉丁學名
Bauhinia tomentosa L.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羊蹄甲屬
黃花羊蹄甲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1] 

黃花羊蹄甲植物學史

黃花羊蹄甲大約於1880年的民國時期與嘉氏羊蹄甲等羊蹄甲屬植物一起從海外引入中國的廣州。 [4] 

黃花羊蹄甲形態特徵

黃花羊蹄甲是直立灌木,高1-4釐米;幼嫩部分被鏽色柔毛。葉紙質,近圓形,通常寬度略大於長度,直徑3-7釐米,基部圓,截平或淺心形,先端2裂達葉長的2/5,上面無毛,下面被稀疏的短柔毛;基出脈7-9條;葉柄纖細,長1.5-3釐米;托葉錐尖,長約1釐米,被毛。 [1]  [6] 
黃花羊蹄甲
花通常2朵、有時1-3朵組成側生的花序;總花梗長1.2-3釐米;苞片小苞片錐尖,長4-7毫米,被毛;花梗長8-10毫米;花蕾紡錘形,密被微柔毛,具凸頭;萼佛焰狀,長約2釐米,一側開裂,頂具數枚長0.5-1毫米的小齒;花瓣淡黃色,上面一片基部中間有深黃色或紫色的斑塊,闊倒卵形,長4-5.5釐米,寬3-4釐米,無瓣柄,先端圓,無毛,開花時各瓣互相覆疊為一鐘形的花冠;能育雄蕊10,花絲不等長,長1-2釐米,僅於基部被柔毛;子房具柄,密被茸毛,具長而無毛的花柱柱頭小,盾狀。莢果帶形,扁平,沿腹縫無稜脊,長7-15釐米,寬1.2-1.5釐米,果瓣革質,初時被毛,成熟時漸變禿淨,具略凸起的網紋;種子近圓形,極扁平、褐色,直徑6-8毫米。黃花羊蹄甲在印度能夠全年開花。 [1] 

黃花羊蹄甲生長環境

黃花羊蹄甲喜陽充足的環境,喜温暖至高温濕潤氣候的區域。黃花羊蹄甲適應性強,較耐低温,耐乾旱耐貧瘠。黃花羊蹄甲抗大氣污染,對土質不選擇。黃花羊蹄甲的生長適温為22-30℃。 [2] 

黃花羊蹄甲分佈範圍

原產於印度斯里蘭卡北非。在中國廣東有引種栽培。其中在中國廣州有大量栽培。 [2]  [1] 

黃花羊蹄甲繁殖方法

黃花羊蹄甲 鄧偉勝/攝
黃花羊蹄甲 鄧偉勝/攝(3張)
黃花羊蹄甲用播種法或扦插法繁殖。黃花羊蹄甲的莢果在5-6月成熟,熟時由淺綠變為褐色。莢果採回後攤開曝曬,果莢開裂,種子脱出,曬乾,即播或幹藏。黃花羊蹄甲的種子千粒重220克,發芽率65%。播種前宜用60℃熱水浸種催芽處理。春季撒播,覆土厚1.5釐米,較易發芽。黃花羊蹄甲的扦插用成熟的黃花羊蹄甲的枝條的中下段,長10-12釐米,於春季插入土中2/3,並且要踩實周圍土壤。 [2] 

黃花羊蹄甲栽培技術

待黃花羊蹄甲的幼苗出初生葉2片、高4-5釐米時移入容器袋,早期每月施稀釋的尿素液1-2次追苗。一般3-4月播種的苗,至翌年春季出圃。黃花羊蹄甲宜植於陽光充足和避風處。黃花羊蹄甲要經常淋水,經常保濕。移植宜於春季萌芽前進行。移植時時要避免根部損傷過多。每年栽培黃花羊蹄甲應在冬春落葉後,並且在春季未萌發新葉前對黃花羊蹄甲修剪一次,以維持樹形美觀,促進枝葉生長繁茂。黃花羊蹄甲病蟲害較少。 [2] 

黃花羊蹄甲主要價值

觀賞:黃花羊蹄甲為良好的熱帶木本花卉和美麗的庭園觀賞植物。適宜庭園叢植、列植或大型盆栽。 [1-2] 
經濟:黃花羊蹄甲種子可榨油;木材紋理細,可做農具及槍托。 [1] 
藥用:黃花羊蹄甲的根皮和花用以治療痢疾,亦可為潰瘍外敷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