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至筠

鎖定
黃至筠(1770年-1838年),又稱黃應泰,字韻芬,又字個園。原籍浙江仁和(今杭州 [1-3]  ,因經營兩淮鹽業,而入籍揚州府甘泉縣,清嘉道年間為八大鹽商之一。生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卒於道光十八年(1838)。
黃至筠與晚清著名富商胡雪巖一樣同為“紅頂商人”,正二品頂戴,欽賜鹽運使司鹽運使,即選道加十四級,誥授資政大夫。因屢次捐資朝廷賑災及軍費開支,曾兩次獲得進京祝壽,入圓明園聽戲的待遇。黃至筠曾三度起落,期間都憑藉他過人的毅力和高超的經商能力坐穩了兩淮鹽商首總,即使在道光年間鹽政改制,兩淮鹽業趨於沒落的背景下,依然能力挽狂瀾將揚州鹽業局面維持了一段時間。
黃至筠作為一名經商奇才,同時也是個有文化修養的儒商,在書畫藝術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詣,現個園抱山樓下的嵌壁石刻上,還存有他畫的一幅扇面。黃至筠在揚州建有一所園林別業——個園,是揚州保存最完好的一所鹽商私家園林,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齊名,是中國園林的典範之一。
別    名
黃應泰,字韻芬,又字個園
出生地
趙州(今河北省趙縣)
出生日期
1770年
逝世日期
1838年
主要成就
清代嘉慶年間兩淮鹽業商總
主要成就
興建揚州“個園”
本    名
黃至筠
國    籍
清朝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浙江仁和

黃至筠人物生平

黃至筠原籍浙江。因為他的父親在趙州做官,他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出生在趙州,也即今天河北趙縣。黃至筠十幾歲時,父親去世,家產為人掠去。數年之後,他騎着一條毛驢獨自進京,憑藉父親的朋友給他捎去的一封信,見到了在京的兩淮鹽政。兩淮鹽政是管轄揚州鹽業的最高長官,他見黃至筠談吐不俗,頗有心機,覺得是個人才,就委任他到揚州去做兩淮商總。從此以後,黃至筠就加入了揚州府甘泉縣籍。
揚州個園 揚州個園
這時候正值嘉慶初年,朝廷因軍費開支增大,水災急需處理,財政日益困難。為濟燃眉之急,朝廷公開賣官,號召富人捐錢,然後賞給榮譽官銜。黃至筠這時急朝廷之所急,想皇家之所想,率為人先,前後捐資數十萬兩白銀,清廷因此賜他“鹽運使”的榮譽官銜。同時,清廷還邀請他進京祝壽,賞他到圓明園聽戲,賜給他僕人。他的長子、次子,都因捐資而被賜給“郎中”的官銜。
一時間,黃至筠在揚州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上自鹽政,下至商户,都要看他的動靜。揚州的老百姓,從販夫走卒到婦孺乞丐,談起話來第一話題就是他。
道光年間,鹽政改制,商總的作用大不如前,但揚州鹽商仍將重大事務委託黃至筠處理。而黃至筠也不負眾望,照常坐着轎子出入兩淮鹽運使衙門,出謀獻策,當機立斷,將揚州鹽界的局面維持了一段時間。

黃至筠人物軼事

黃至筠在揚州擁有個園,園中承襲了馬氏小玲瓏山館的若干風景,也延續了小玲瓏山館的文化傳統。他有沒有詩文還不清楚,但他是個畫家是毫無疑問的。《揚州畫苑錄》説他“素工繪事,有石刻山水花卉摺扇面十數個,深得王(翬)、惲(壽平)旨趣”。個園抱山樓下的嵌壁石刻上,還有他畫的一幅扇面,中間畫的是樹、石、水,遠處露出一隻小船來,船上還有一個人。畫左題道:“擬宋人小品,個園黃至筠”,下押一章:“個園畫印”。此外,揚州博物館也藏有他的一方石刻扇面,內容是花鳥。畫右題道:“法徐崇嗣意,個園志筠寫”,下押一章:“志筠”。顯然,黃至筠絕非一般只會做生意的商人!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購下小玲瓏山館,改築為個園,園中多植竹,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齊名,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黃至筠每日早餐是:燕窩,蔘湯,雞蛋二枚。
黃至筠卒於道光十八年(1838),享年六十八歲。

黃至筠家庭成員

黃至筠有五子:黃錫慶、黃錫麟(黃奭)、黃錫麒、黃錫康、黃錫禧。
參考資料
  • 1.    《揚州畫苑錄》:“黃至筠,字韻芬,又字個園,本浙人。”
  • 2.    《清代硃卷集成》載有黃至筠嫡孫黃贊清的“硃卷”:贊清,字叔平,號黃山,行三……原籍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 3.    《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所收錄黃至筠之父黃凝向乾隆帝報告自己簡歷的奏摺中載:“臣黃寧(為避道光帝奕寧諱,黃寧後改為黃凝),浙江杭 州府仁和縣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