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懺華

鎖定
黃懺華(1890—1977) [5]  ,字璨華,號鳳兮,廣東順德人。中國現代佛教學者。日本帝國大學畢業。曾隨歐陽竟無研究唯識學,習梵藏文。對印度哲學和西洋哲學亦有研究。 [2]  曾任中國佛學會理事。 [1] 
中文名
黃懺華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順德
出生日期
1890年
逝世日期
1977年
畢業院校
日本帝國大學
職    業
學者
璨華
鳳兮

黃懺華個人生平

黃懺華,廣東順德人。
黃懺華大約9歲時,隨父親黃金鉞任職升遷而開始居於南京,早年曾在位於南京城內雞鳴寺北極閣的南京私立千倉師範學校就讀。這所學校是晚清著名教育家、外交家,安徽潁上人士李宗棠(1870—1923)創辦的一所新式學堂(為中國近代最早成立的私立師範學校之一),1912年,學校因失火而設施幾乎盡毀,因此停辦。黃懺華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在學校就讀不久就轉至上海,在上海南洋中學就讀。
大約在1909年,黃懺華由讀書時的國文老師黃賓虹介紹加入柳亞子等組織的南社,成為南社會員。此後與同為南社會員的周祥駿相識並引為知己。由於周祥駿對於哲學尤為推崇,黃懺華對哲學的關注可能與周祥駿的影響有關。1911年,黃懺華作為南社成員,在南京參加了南社成立後的一次雅集活動。
辛亥革命前後(至少至1913年),黃懺華仍在上海。1914年5月,周祥駿從事革命活動,在徐州被軍閥張勳殺害。此事件使黃懺華受到極大刺激,並由此萌生遠遊海外的念頭。
1914年6月,黃懺華第一次東渡日本,經陳銘樞引薦,拜見桂伯華先生,聽其講經而受到極大震動,對桂師極為服膺,且堅定學佛的志向。其間或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習,於1915年從日本返回國內。後與胞弟黃樹因等同在金陵刻經處研究部,從歐陽竟無從事佛學研究。
1919年,受好友宗白華影響,加入少年中國學會
1919年2月,黃懺華第二次東渡日本,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短期遊學。在此期間,由於對中國少年學會內部分歧而苦惱,從日本致信宗白華,聲明退出學會。
1920年下半年,黃懺華回國。之後在上海《新時報》與《學術週刊》擔任編輯,前後約一年時間,並將在此兩種刊物上發表的作品集成一書出版。
30年代初期,經柳亞子介紹,黃懺華開始在國民政府立法院任職,其間經歷抗戰,隨國民政府遷至重慶。
1945年抗戰勝利後,又回到南京。1947年辭去立法院職務,全家遷居杭州。
50年代參與《中國佛教百科全書》及《辭海》佛教部分的編輯工作。
1961年,被時任浙江省省長周建人聘為浙江省文史館館員。 [5] 

黃懺華個人創作

著有《佛學概論》、《中國佛教史》、《佛教各宗大意》、《唯識學輪廓》、《三論家的中道義》、《印度哲學史綱》、 [1]  《密宗教義》 [4]  、《西洋哲學史綱》等。《中國佛教》收有論文多篇。 [1]  中國佛教協會1955年後曾為斯里蘭卡編英文佛教百科全書撰二十餘篇,載於《中國佛教》一書。 [4] 
他撰寫的《中國佛教史》,被譽為近代由中國人獨立撰寫的第一部系統的漢傳佛教通史著作,也是近代以西方學術標準撰寫的第一部中國佛教史著作。 [5] 
在歐陽竟無70壽辰時,遠在異地的黃懺華作了一首賀壽詩呈秉,其中有云:
晚有弟子傳心燈,四海彌天兩泰斗。一為柴桑一宜黃,如鳳在左麟在右。
對於桂伯華,則賦詩言:
柴桑本願弘密乘,求法不惜擘海走。金胎兩部一身肩,毗盧家業欣荷負。大悲滂霈如醍醐,夫子循循真善誘。嗟我曠劫天人師,何渠中道遠塵垢。 [5] 

黃懺華家庭成員

父親黃金鉞,廣東順德人。光緒九年(1883)癸未科三甲第145名進士,同年五月由吏部委派至江蘇宿遷縣任職。大約光緒十二年(1886)正式升任宿遷縣知縣,光緒十八年(1892)不知因何原因而離職(此時黃懺華已經出生)。光緒二十四年(1898)黃金鉞又從泰州縣被調至江寧府治所所在地南京。
胞弟黃樹因
女兒黃本元。

黃懺華人物評價

黃懺華(1890—1977)是中國近代著名的佛教學者。他早年在金陵刻經處研究部及支那內學院從歐陽竟無大師研習佛學,造詣深厚。一生勤於著述,涉獵廣泛。黃懺華還積極參與到中國佛教界的社會事業中,並與當時佛教界的諸多大德名宿交往頗多,是中國近現代佛教許多重要事件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5] 
20世紀20年代,黃懺華積極從事美學研究,主要是評介西方美學和藝術思想,著有《美學史略》、《美術概論》等。雖然都較簡略、發揮也不多,但在當時,傳播西方美學思潮本身就具有開創意義。在介紹西方美學思想過程中,也不難看出黃懺華的美學傾向。他認為美學或審美就是:“研究審美的或美的事實的學問”。美就是:“叫我們起一種特異的感情——美感——的事物”(《學術叢話》)。對西方美學中的諸多派別,他更傾向立普斯一派,認為“移情説”是“頂近理的”。特別是這一派一面認為藝術是情感表現,但又不侷限於情感,而是把意志因素加進去而用“人格”來概括,以為藝術是人格精神的表現,是移情的結果。這種看法比較全面,可取。他對中國當時所發生的“為人生的藝術”與“為藝術的藝術”的爭論,採取一種分析的、折衷的態度,認為藝術既有自己的獨立價值,又有對社會人生的重大效用;有的藝術有道德教訓的意義,有的藝術就不含這種教訓,這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他對中國傳統藝術採取一種批判態度,提倡寫實主義。他説:“原來中國的文藝,不是偏於乾燥的古典,就是偏於離奇的幻想。寫實的部分,雖不能説完全沒有,卻是非常少。”就他個人興趣來説,雖然“醉心於”新浪漫主義,但中國仍然“應當先宣傳寫實主義”。因為新浪漫主義本來是理想與現實結合在一起的,但傳播到“空想的中國國民裏來”,那就會只取主觀的理想方面,而拋棄客觀的現實方面。這不僅不能糾正中國傳統藝術的缺陷,反而會加深這種缺陷。(以上見《學術叢話》)總的來説,美學觀點較缺乏獨創性和系統性。 [3] 
參考資料
  • 1.    任繼愈主編;杜繼文副主編.佛教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第1069頁
  • 2.    杜繼文,黃明信主編,佛教小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12,第194頁
  • 3.    李澤厚,汝信名譽主編.美學百科全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0.第207頁
  • 4.    黃開國,李剛,陳兵等主編.諸子百家大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444頁
  • 5.    王彬.黃懺華早年生平考論[J].宏德學刊,2022(01):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