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天明

(近現代飛行員)

鎖定
黃天明(1940—),廣東新興人,1962年畢業於台灣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後任飛行員、飛行教官。
中文名
黃天明
籍    貫
廣東新興
出生日期
1940年
畢業院校
台灣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
職    業
飛行員
軍    銜
少將

黃天明人物簡介

1969年5月26日駕T-33型教練機,與朱京蓉自台灣岡山飛抵廣東惠陽起義 [3]  ;1969年6月24日,周恩來在接見黃天明和朱京蓉時宣佈“朱京蓉協助教官駕機起義也立了功”; [4]  空軍司令員吳法憲宣佈黃天明、朱京蓉兩人加入解放軍,兩人均比在台灣的軍職高出一級。
後任解放軍空軍航空學校副團長、校副參謀長、副校長;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入空軍學院軍事高級班學習;1986年後任廣州軍區空軍後勤部副部長、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5年晉升少將軍銜。 [1] 

黃天明駕機起義

黃天明(右1)受到周恩來接見(1969) 黃天明(右1)受到周恩來接見(1969)
黃天明祖籍廣東省新興縣,1949年,黃天明隨父親撤退到台灣,1959年畢業於國民黨空軍學校第43期;畢業典禮時,蔣介石親自為他授予少尉軍銜,宋美齡還親自為他別上空軍的飛鷹徽章。
黃天明雖然生活無憂,但台灣在美國的控制下,軍人過着屈辱的生活。美國控制着台灣的軍事機構和軍事活動。在那裏當兵,受罪賣命的是廣大下層官兵,發財享受的卻是少數高官顯貴。由於思想苦悶,他忍受不了那種寄人籬下的生活,決定駕機投誠。
1969年5月26日下午4時30分,台灣岡山機場指揮台下達了起飛指令,黃天明操縱着T-33型教練機直刺藍天。在機場上空轉了兩圈,黃天明發現沒有尾隨的飛機,便立即關閉電台,改變航向,向祖國大陸飛去。
為了躲避國民黨的雷達監控和飛機追擊,黃天明駕機超低空在海面上飛行。他開始沒有把投誠的想法告訴同機學員朱京蓉。當他下降高度向西飛行時,朱京蓉才意識到這是要飛向大陸。開始朱京蓉有點緊張,但很快平靜下來,幫助黃天明操縱飛機。
飛機接近大陸時,為避免人民解放軍地面炮火的誤擊,他們又把飛機升高到1800米,原打算在汕頭機場着陸,後因氣象複雜找不到機場,只好繼續向內地飛行。1個多小時後,飛機快沒油了。黃天明看到地面有河流和沙灘,當機立斷,進行迫降。在下降高度時,他按照人民解放軍規定的起義聯絡信號,放下起落架、襟翼,左右搖晃機翼數次,在迫降場上空轉了幾圈。當看清迫降場情況後,黃天明收起起落架、襟翼,推杆下滑,關閉油門,飛向沙灘。飛機在沙灘上滑行一段後才停了下來,人機都很平安。
據介紹,黃天明駕駛飛歸祖國大陸的飛機是美國造T-33型教練機 。這架編號為3024的T-33教練機是F-80"流星"噴氣式戰鬥機的改型。1948年3月首次試飛,1959年8月停止生產。該機分前後兩艙,由2名駕駛員聯動操縱,教員可在後艙座位對學員實施訓練指導。該機翼展11.85米,機長11.48米,機高3.55米,最大速度960千米/時,實用升限14.5千米,最大航程2152千米,續航時間3小時,裝備有2挺12.7毫米機槍
他駕駛的飛機迫降在一片河灘上,那河灘是廣東省博羅縣觀音閣的東江河灘,有些媒體誤報為福建省博羅縣是錯誤的。
黃天明起義時駕駛的T—33F型噴氣式教練機 黃天明起義時駕駛的T—33F型噴氣式教練機
河灘上突然降了一架飛機,當地老百姓並不害怕,紛紛趕赴現場看熱鬧。很快,青天白日旗的標記讓當地政府知道飛機是從台灣飛來的,於是一隊揹着槍的民兵迅速趕到,維護現場,朝天空放槍,還帶領羣眾高呼口號,“打倒蔣介石!”、“毛主席萬歲!”黃天明回憶説,當時我們被那氣勢嚇着了,戰戰兢兢走出飛機,民兵命令我們脱掉軍服,只穿褲頭和背心。後來,解放軍來了,得知我們是投誠的,不僅熱情歡迎,而且用專車把我們送到廣州。飛機迫降時,我的腰受了傷,馬上送醫院治療。腰傷治好後,被安排住在當時廣州最好的賓館——廣東迎賓館。接着,我們被當作貴賓,很是風光。廣州軍區政委劉興元和廣東省領導陳鬱等親自陪我們用餐,喝茅台酒,看京戲“沙家浜”。
不久,我們被送到首都北京,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廣東廳接見時,禮賓司的同志專門囑咐我們,總理的右手曾經負傷握手時不要靠得太近,用力太重。周總理非常慈祥,握住我的手説,歡迎你們從台灣歸來,在大陸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為兩岸和平統一多作貢獻。 [5] 
投誠後的黃天明根據他自己的志願加入了人民解放軍,成為空軍部隊的一名指揮員;隨黃天明一起駕機投誠的朱京蓉後來被任命為空軍指揮學院科研部副部長,後晉升大校軍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