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寄人籬下

鎖定
寄人籬下(拼音:jì rén lí xià)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南朝·梁·蕭子顯《南史·張融傳》。 [1] 
“寄人籬下”的原義是像麻雀一樣,寄居在人家的籬笆底下生活。後人用“寄人籬下”比喻文章著述因襲他人,而不能自創一格;後多指寄居他人屋下生活;比喻依附他人,而不能自立;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寄人籬下
拼    音
jì rén lí xià
近義詞
仰人鼻息依人作嫁
反義詞
自立門庭、自立門户自食其力
注音字母
ㄐㄧˋ ㄖㄣˊ ㄌㄧˊ ㄒㄧㄚˋ
成語出處
《南史·張融傳》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寄人籬下成語出處

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南朝·梁·蕭子顯《南史·張融傳》) [1]  [5]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寄人籬下”。 [1] 

寄人籬下成語典故

在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有個名叫張融的讀書人,是長史張暢的兒子、郎中張緯的孫子。他生性怪僻,舉止奇特。張融雖然身材矮小,面貌醜陋,但走路的時候卻喜歡昂首挺胸,旁若無人,而且他反應機敏,對別人的提問常常對答如流。 [2] 
南齊太祖蕭道成在沒有做皇帝的時候,就很欣賞張融的才學和品格。張融能言善辯,講話幽默。有一次張融請假回鄉,蕭道成問他家住在哪裏。張融回答説:“我住在陸地上但不是房屋裏,住在船上但不是水上。”蕭道成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就問張融的親戚張緒。張緒告訴皇上説:“張融家住在東山附近,沒有固定的住處。暫且將一隻小船牽上岸邊,全家人住在裏面。”蕭道成聽了哈哈大笑。 [2] 
還有一次,蕭道成曾當面答應授任張融為司徒長史,然而卻很長時間沒有正式下詔書。一天,張融騎着一匹瘦得可憐的馬上下朝。蕭道成看見了就問他:“你的這匹馬怎麼這麼瘦啊?你每天給它多少飼料?”張融回答説:“我答應餵它一石粟,可是我並沒有真的餵給它啊!”蕭道成明白了張融的意思,隨即正式下詔授任張融為司徒長史。 [2] 
有一次,蕭道成與張融探討書法。蕭道成説:“你的書法已經頗有骨力,但還缺少二王的法度。”張融回答説:“陛下不應該説我缺少二王的法度,應説二王缺少我的法度。”在寫文章方面,張融也主張要有獨創性,要有自己的風格。他在《門律自序》中寫道:“作為男子漢大丈夫,寫文章應當像孔子刪編《詩》、《書》,制定《禮》、《樂》那樣,發揚自己的創造性,為什麼要模仿別人,像鳥雀那樣寄居在人家的籬笆下面呢?” [2] 

寄人籬下成語寓意

張融不但才華過人,而且機智幽默。他在藝術方面不但頗有造詣而且喜歡創斷,所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生活中,人們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思想,並憑藉這些開創屬於自己的世界,而盲目地依附於別人,就會失去自我,碌碌無為。寄人籬下的生活是可悲的,也是可憐的。 [2]  [3] 

寄人籬下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寄人籬下”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比喻依附他人,而不能自立。 [1] 
  • 運用示例
清·曹雪芹 《紅樓夢》第九〇回:“想起邢岫煙住在賈府園中,終是寄人籬下。” [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八回:“魯想到自己從前在山東省裏的時候,雖靠姊夫的光當了文案,然而終是寄人籬下。” [1] 
現代作家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九:“他在工商界老是寄人籬下,是不甘心的。” [4] 

寄人籬下成語辨析

寄人籬下—仰人鼻息
“仰人鼻息”的意思是依賴別人,不能自主。“寄人籬下”“仰人鼻息”這兩者都有依靠別人,不能獨立的意思,但有區別:是意義不同。“寄人籬下”偏重於依附別人,語意較輕;“仰人鼻息”偏重於仰仗別人,語意較重。“寄人籬下”着眼於生活,形容不能自立,跟“自食其力”相對;“仰人鼻息”着眼於生存,形容不能自主,跟“自力更生”相對。“寄人籬下”一般只用於人,適用範圍較小;“仰人鼻息”多用於人,也可用於組織、集團、民族、國家等,適用範圍較大。“仰人鼻息”含有不得不看人臉色行事的意思,“寄人籬下”一般不含這種意思。二是感情色彩不同。“寄人籬下”“仰人鼻息”都含貶義,但後者比前者貶斥色彩更濃些。 [4] 
參考資料
  • 1.    寄人籬下  .漢典[引用日期2018-03-14]
  • 2.    龔勳主編. 中國學生成長必讀書 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第1卷[M]. 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2012.01:28
  • 3.    《100個好故事叢書》編寫組編繪. 讓孩子更受啓迪的100個成語故事[M]. 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 2016.07:97
  • 4.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貧苦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3:97-98
  • 5.    張璐改編. 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經典名著必讀 中華成語故事 青少版[M]. 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 201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