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麥鐵杖

鎖定
麥鐵杖(574年-612年), [10]  隋始興(今屬廣東)人,隋朝大將軍。 [11] 
麥鐵杖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來可以趕上奔馬。粗獷放蕩且好酒,喜歡結交朋友,重信義,平常以捕魚打獵為生,不置產業。陳國太建年間與人合夥做賊,廣州刺史歐陽頠將其俘獲,從此淪為朝廷的奴僕,專給陳後主撐傘。其常常在陳後主退朝之後,步行一百多里,夜間到南徐州,翻越城牆而入,借燈光打劫偷盜。次日早晨返回時,仍舊替陳後主撐傘。像這樣十多次,失主們認出了麥鐵杖,南徐州官府用狀子告到陳後主那裏。朝中官員見其每天早晨都在,不相信麥鐵杖做賊。 [12]  隋滅陳後,麥鐵杖轉入大將軍楊素軍中,居清流縣,屢立戰功。 [13] 
後成陽公李徹欣賞鐵杖勇猛,在開皇十六年(597年),徵召其到京城,任命為車騎將軍。仍跟隨楊素北征突厥,加封為上開府。隋煬帝即位,漢王楊諒在幷州謀反,鐵杖又跟隨楊素征討漢王楊諒,每次作戰總是身先士卒,後任柱國大將軍。不久調任萊州刺史,但無政績。轉任汝南太守,不久麥鐵杖又調任右屯衞大將軍。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征討高句麗,其請求當前鋒。與高句麗軍拼搏,戰死。 [14] 
所處時代
隋朝
出生地
始興
出生日期
574年
逝世日期
612年
主要成就
徵突厥、平楊諒有功
本    名
麥鐵杖
官    職
車騎將軍、右屯衞大將軍
封    爵
宿國公
追    封
光祿大夫
諡    號
武烈侯

麥鐵杖人物生平

麥鐵杖早年經歷

麥鐵杖是始興人。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來可以趕上奔馬。粗獷放蕩且好酒,喜歡結交朋友,重信義,平常以捕魚打獵為生,不置產業。
陳國太建年間與人合夥做賊,廣州刺史歐陽頠俘獲了他,麥鐵杖從此淪為朝廷的奴僕,專給陳後主撐傘。麥鐵杖常常在陳後主退朝之後,步行一百多里,夜間到南徐州,翻越城牆而入,借燈光打劫偷盜。次日早晨返回時,仍舊替陳後主撐傘。像這樣十多次,失主們認出了他,南徐州官府用狀子告到陳後主那裏。朝中官員見麥鐵杖每天早晨都在,不相信他做賊。
後來南徐州官員又多次狀告鐵杖,尚書蔡徵説:“這是可以驗證的。”在衞兵們退出的時候,以百金懸賞,招募可以送詔書給南徐州刺史的人。鐵杖出來應招,懷揣詔書而去,次日早晨及時回奏。
陳後主説:“的確是徐州官員説的那樣,鐵杖偷盜之事是很清楚的。”因憐惜他勇猛敏捷,警告後便放他回家了。 [1] 

麥鐵杖降隋建功

隋滅陳後,麥鐵杖轉入大將軍楊素軍中,居清流縣,屢立戰功。 [2]  恰巧江東謀反,楊素派鐵杖到江南去偵察。
麥鐵杖頭戴草把,在夜間浮水過江,全部弄清賊營情況後回報楊素。後來又再次到賊營窺探,被賊兵捉住,賊帥李稜派三十個軍士押送他,綁着準備送給高智慧。押到肻亭,軍士們吃飯休息,可憐他餓,解開綁着的手讓他吃飯。麥鐵杖奪取軍士的刀,亂砍押送的軍士,直到殺盡為止,然後一一割下他們的鼻子,懷揣而歸,楊素十分驚奇。後來論功行賞,卻沒有麥鐵杖,碰上楊素坐驛車回京都,鐵杖徒步追隨楊素,每夜同宿一店。
楊素髮現麥鐵杖時才明白麥鐵杖的用心,特地向隋文帝請奏授鐵杖為儀同三司。但因麥鐵杖不識字,放回鄉里。成陽公李徹欣賞鐵杖勇猛,在開皇十六年(597年),徵召麥鐵杖到京城,任命他為車騎將軍。仍跟隨楊素北征突厥,加封為上開府 [3] 

麥鐵杖煬帝榮寵

隋煬帝即位,漢王楊諒在幷州謀反,鐵杖又跟隨楊素征討漢王楊諒,每次作戰總是身先士卒,後任柱國大將軍。不久調任萊州刺史,但無政績。轉任汝南太守,漸漸學習法令制度,羣盜絕跡。
後來上朝,考功郎竇威嘲笑鐵杖説:“麥是什麼姓?”鐵杖應聲答道:“麥竇(豆)沒有差異,有什麼值得奇怪的?”竇威非常羞愧,無言以對,當時的人都認為麥鐵杖機敏聰慧。
不久麥鐵杖又調任右屯衞大將軍,隋煬帝對他更加親密。麥鐵杖認為隋煬帝對他恩重如山,常懷盡忠報國之志。 [4] 

麥鐵杖戰死沙場

麥鐵杖 麥鐵杖 [5]
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征討高句麗,麥鐵杖請求當前鋒。他回頭對隨從醫生吳景賢説:“大丈夫的性命自有所在,豈能去用艾炷燙鼻樑,用瓜蒂噴鼻孔,治黃不差,而死在婦人懷裏呢?”將要渡遼河,鐵杖對他的三個兒子説:“你們應該準備淺黃色的衣衫。我久蒙國恩,今天應是為國捐軀的時候。我如果戰死,你們將會富貴。在忠與孝上,希望你們多努力。”等到渡河時,橋未完工,離東岸還有幾丈,高句麗軍大批湧來。麥鐵杖跳上岸,與高句麗軍拼搏,戰死。同時戰死的還有武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叉。
隋煬帝為鐵杖哭泣,贖回鐵杖的屍體,下詔説:“鐵杖志堅氣勇,平素以功著稱,這次陪朕討伐賊人,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節高義烈,雖身死而功存。他的誓言至忠至誠,追懷他的平生,讓人傷感不已。應賜給他特殊榮譽,以表彰他的功德,可追贈光祿大夫之職,追封宿國公,諡號武烈。”鐵杖之子麥孟才承襲爵位,不久授為光祿大夫。 [6] 
麥孟才有仲才、季才兩個弟弟,都被拜為正議大夫。隋煬帝還贈錢鉅萬,為鐵杖辦喪事,賜鍂車京喪車,前後配有吹鼓手,喪車的竿子上插着羽毛,在平壤被賊軍打破的宇文述等一百多人都在車前為鐵杖執繩引棺,王公以下的官員送到郊外。 [7] 

麥鐵杖親屬成員

麥鐵杖子嗣

麥孟才
麥仲才
麥季才 [8] 

麥鐵杖後裔

麥鐵杖有一曾孫女嫁給唐朝潘州刺史馮君衡,生有三子一女,長子馮元璡、次子馮元圭、三子馮元一(就是高力士),後來唐玄宗年間獲封越國夫人。

麥鐵杖歷史評價

隋書》:圓通、護兒之輩,定和、鐵杖之倫,皆一時之壯士,困於貧賤。當其鬱抑未遇,亦安知其有鴻鵠之志哉!終能振拔污泥之中,騰躍風雲之上,符馬革之願,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時,焉能至於此也! [8] 
楊廣:鐵杖志氣驍果,夙著勳庸,陪麾問罪,先登陷陣,節高義烈,身殞功存。興言至誠,追懷傷悼,宜賚殊榮。用彰飾德。 [8] 
葉適:隋名將,自韓、賀、楊、史,外如崔仲方於仲文段文振等,亦足備驅使。及再伐遼,至於亡國殺身,而麥鐵杖、楊義臣陳稜沈光之流,猶有可述。葢乘分裂併吞之後,隋雖統一,而天下未嘗無變,其多將材,固應如此也。 [9] 

麥鐵杖墓址

隋南雄麥鐵杖墓位於南雄市百順鎮大水逕鳳形山上,墓向北,依山而築,墓墳為半圓形,用青石條和碎石塊壘疊砌成,高1.8米、寬1.9米。墓碑刻“隋宿國公麥鐵杖之墓”,中上刻“山清水秀”,左刻“民國二十六年重修”等字。 [5] 
參考資料
  • 1.    《隋書》:麥鐵杖,始興人也。驍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馬。性疏誕使酒,好交遊,重信義,每以漁獵為事,不治產業。陳太建中,結聚為羣盜,廣州刺史歐陽頠俘之以獻,沒為官户,配執御傘。每罷朝後,行百餘裏,夜至南徐州,俞城而入,行光火劫盜。旦還,及時仍又執傘。如此者十餘度,物主識之,州以狀奏。朝士見鐵杖每旦恆在,不之信也。後數告變,尚書蔡徵曰:“此可驗耳。”於仗下時,購以百金,求人送詔書與南徐州刺史。鐵杖出應募,齎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為盜明矣。”惜其勇捷,誡而釋之。
  • 2.    《太平廣記卷第一百九十一·嶺表錄異》:麥鐵杖,韶州翁源人也。有勇力,日行五百里。初仕陳朝,常執傘隨駕。夜後,多潛往丹陽郡行盜。及明,卻趁仗下執役。往回三百餘里,人無覺者。後丹陽頻奏盜賊蹤由,後主疑之,而惜其材力,舍而不問。陳亡入隋,委質於楊素。素將平江南諸郡,使鐵杖夜泅水過揚子江,為巡邏者所捕。差人防守,送於姑蘇,到庱亭,過夜。伺守者寐熟,竊其兵刃,盡殺守者走回,乃口銜二首級,攜劍復浮渡大江。深為楊素獎用。後官至本郡太守。今南海多麥氏,皆其後也。
  • 3.    《隋書》:陳亡後,徙居清流縣。遇江東反,楊素遣鐵杖頭戴草束,夜浮渡江,覘賊中消息,具知還報。後復更往,為賊所擒。逆帥李稜遣兵仗三十人衞之,縛送高智慧。行至慶亭,衞者憩食,哀其餒,解手以給其餐。鐵杖取賊刀,亂斬衞者,殺之皆盡,悉割其鼻,懷之以歸。素大奇之。後敍戰勳,不及鐵杖,遇素馳驛歸於京師,鐵杖步追之,每夜則同宿。素見而悟,特奏授儀同三司。以不識書,放還鄉里。成陽公李徹稱其驍武,開皇十六年,徵至京師,除車騎將軍,仍從楊素北征突厥,加上開府。
  • 4.    《隋書》:煬帝即位,漢王諒反於幷州,又從楊素擊之,每戰先登。進位柱國。尋除萊州刺史,無治名。後轉汝南太守,稍習法令,羣盜屏跡。後因朝集,考功郎竇威嘲之曰:“麥是何姓?”鐵杖應口對曰:“麥豆不殊,那忽相怪!”威赧然,無以應之,時人以為敏慧。尋除右屯衞大將軍,帝待之逾密。鐵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懷竭命之志。
  • 5.    麥鐵杖英雄傳  .韶關市旅遊通訊網[引用日期2012-07-04]
  • 6.    《隋書》:及遼東之役,請為前鋒,顧謂醫者吳景賢曰:“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豈能艾炷灸頞,瓜蒂噴鼻,治黃不差,而卧死兒女手中乎?”將渡遼,謂其三子曰:“阿奴當備淺色黃衫。吾荷國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殺,爾當富貴。唯誠與孝,爾其勉之。”及濟,橋未成,去東岸尚數丈,賊大至。鐵杖跳上岸,與賊戰,死。武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叉亦死之,左右更無及者。帝為之流涕,購得其屍,下詔曰:“鐵杖志氣驍果,夙著勳庸,陪麾問罪,先登陷陣,節高義烈,身殞功存。興言至誠,追懷傷悼,宜賚殊榮。用彰飾德。可贈光祿大夫、宿國公。諡曰武烈。”子孟才嗣。尋授光祿大夫。
  • 7.    《隋書》:孟才有二弟,仲才、季才,俱拜正議大夫。賵贈鉅萬,賜輼輬車,給前後部羽葆鼓吹。平壤道敗將宇文述等百餘人皆為執紼,王公已下送至郊外
  • 8.    《隋書·列傳第二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6-28]
  • 9.    《習學記言·讀隋書》
  • 10.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廣東省志,文物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04.第172頁
  • 11.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翁獨健,蔡美彪,李學勤等副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1292頁
  • 12.    (唐)魏徵等撰;劉後濱主編;莊小霞譯.白話精華二十四史,隋書,2[M].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11.01.第55頁
  • 13.    (明)馮夢龍評纂.太平廣記鈔,上[M].北京:團結出版社,1996.第468-467頁
  • 14.    隋書 下[M].第1204-102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