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麥立強

鎖定
麥立強,1975年12月出生河南周口 [15]  ,現任武漢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1]  ,材料學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2]  。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23] 
麥立強於1998年從太原理工大學畢業 [18]  ;2001年獲得桂林工學院工學碩士學位 [20]  ;2004年獲得武漢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之後留校擔任特聘副教授;2006年至2007年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納米科學和技術中心做訪問學者、博士後;2007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8年至201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做高級研究學者;2009年至2015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納米聯合重點實驗室執行主 [2]  ;2011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首席教授;2014年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4年至2016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試點學院執行院長;2015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5年至2019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  ;2017年2月至8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高級研究學者 [21]  ;2016年至2019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國際事務院長;2017年至2022年獲“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資 [2]  ;2019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17] 
麥立強的研究領域為:納米能源材料與器件 [2] 
中文名
麥立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南省周口市
出生日期
1975年12月
畢業院校
武漢理工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
主要成就
2020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3] 

麥立強人物經歷

麥立強
麥立強(5張)
1975年12月,麥立強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 [15] 
1994年—1998年,就讀於太原理工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畢業並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 
1998年—2001年,就讀於桂林工學院(現桂林理工大學)無機材料專業,導師為鄒正光教授,畢業並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2001年—2004年,就讀於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專業,導師為陳文教授,畢業並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2004年—2007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副教授。
2006年—2007年,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納米科學和技術中心做訪問學者、博士後,合作導師為王中林教授。
2007年—2011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8年—201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做高級研究學者,合作導師為查爾斯·李波教授。
2009年—2015 [2]  ,武漢理工大學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武漢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納米聯合重點實驗室,麥立強擔任執行主任 [10] 
2011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首席教授。
2014年,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16] 
2015年1月—2019年12月,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 
2014年—2016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試點學院執行院長。
2017年2月—2017年8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高級研究學者,合作導師為楊培東教授。 [21] 
2016年—2019年,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國際事務院長 [22] 
2017年4月—2022年3月,獲“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資助。 [2] 
2019年-至今,擔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其間:2023.09參加第四期教育部直屬系統中青年幹部培訓班暨第七十期高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 [1-2]  [24-26] 
2023年12月,擔任武漢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麥立強職務任免

2023年12月13日,武漢理工大學召開幹部教師大會,宣佈教育部黨組、教育部關於學校領導班子調整決定,教育部黨組、教育部的任免決定:麥立強同志任中共武漢理工大學委員會常委,任命麥立強為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24] 

麥立強主要成就

麥立強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麥立強致力於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科學技術及應用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創建了單根納米線儲能器件原位表徵的普適新模型,發現了容量衰減的內在物理機制,解決了制約儲能器件發展的關鍵科學難題,主持研製的二維面探X射線原位電化學表徵系統;提出了調控電化學反應動力學的電子/離子雙連續輸運理論,突破了極難同時保持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重大瓶頸,研製出輻射式電場調控高比特性微型儲能芯片,在華為、長飛光纖等得到應用;建立了分級結構高效儲能材料的通用製備科學方法,解決了結構劣化導致器件性能衰減的科學難題,協同提升了器件循環穩定性和能量密度,研製出在針刺測試中不冒煙不起火的高安全長壽命軟包電池,在東風公司裝車示範安全運行及應用 [11] 
  • 學術論著
根據麥立強課題組官網數據,麥立強先後在Nature(3篇)、Science(1篇)等刊物發表SCI論文566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Nature 2篇、Nature子刊及Cell子刊17篇,SCI他引1000次以上1篇、800次以上5篇、400次以上21篇,高被引論文103篇,熱點論文21篇,SCI總他引4.54萬次。近兩年發表部分論文信息如下: [2] 
(1)L.Q. Mai*,Y.J. Dong*,L. Xu,C.H. Han,Single nanowire electrochemical devices,Nano Letters,10(10)(2010),4273-4278.
(2)L.Q. Mai*,M.Y. Yan,Y.L. Zhao,Track batteries degrading in real time,Nature,546(7659)(2017),469-470.
(3)M.Y. Yan,F.C. Wang,C.H. Han*,X.Y. Ma,X. Xu,Q.Y. An,L. Xu,C.J. Niu,Y.L. Zhao,X.C. Tian,P. Hu,H.A. Wu*,L.Q. Mai*,Nanowire templated semihollow bicontinuous graphene scrolls: Designed construction,mechanism,and enhanced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35(48)(2013),18176-18182.
(4)L.Q. Mai,B. Hu,W. Chen*,Y.Y. Qi,C.S. Lao,R.S. Yang,Y. Dai,Z.L. Wang*,Lithiated MoO3 nanobelts with greatly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batteries,Advanced Materials,19(21)(2007),3712-3716.
(5)X.C. Tian,M.Z. Shi,X. Xu,M.Y. Yan,L. Xu,A. Minhas-Khan,C.H. Han*,L. He,L.Q. Mai*, Arbitrary shape engineerable spiral micropseudocapacitors,Advanced Materials,27(45)(2015),7476-7482.
(6)C.J. Niu,J.S. Meng,X.P. Wang,C.H. Han,M.Y. Yan,K.N. Zhao,X.M. Xu,W.H. Ren,Y.L. Zhao,L. Xu*,Q.J. Zhang,L.Q. Mai*,General synthesis of complex nanotubes by gradient electrospinning and controlled pyrolysis,Nature Communications,6(2015),7402.
(7)L.Q. Mai*,F. Yang,Y.L. Zhao,X. Xu,L. Xu,Y.Z. Luo,Hierarchical MnMoO4/CoMoO4 heterostructured nanowires with enhanced supercapacitor performance,Nature Communications,2(1)(2011),381.
(8)Y.L. Zhao,L. Xu,L.Q. Mai*,C.H. Han,Q.Y. An,X. Xu,X. Liu,Q.J. Zhang,Hierarchical mesoporous perovskite La0.5Sr0.5CoO2.91 nanowires with ultrahigh capacity for Li-air batteri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09(48)(2012),19569-19574.
(9)L.Q. Mai*,L. Xu,C.H. Han,X. Xu,Y.Z. Luo,S.Y. Zhao,Y.L. Zhao,Electrospun ultralong hierarchical vanadium oxide nanowires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Nano Letters,10(11)(2010),4750-4755.
(10)M.Y. Yan,P.Y. Wang,X.L. Pan,Q.L. Wei,C.H. Han,J.Z. Liu,Y.L. Zhao,K.N. Zhao,B. Dunn,J.H. Yang,L.Q. Mai*,Quadrupling the stored charge by extending the accessible density of states,Chem,8(9),2410-2418.
  • 學術交流
根據2023年9月中國化學會網站數據,麥立強先後受邀在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固態化學和無機合成學術會議等國際重要會議上做大會、主旨報告32次,主辦《自然》太陽能燃料國際會議與《自然》能源材料國際會議,策劃發起的“戰疫科普高端論壇”“大師講材料論壇”受眾人數達60萬人次 [11] 
  • 科研項目
根據2023年9月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網站數據,麥立強先後主持、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等國家級科研項目30餘項 [12] 
項目名稱(編號)
項目來源
擔任職務
飛秒光場調控制備新型柔性電子材料及器件(2020YFA070267) [2]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 [2] 
負責人 [2] 
高分辨無損傷跨尺度電化學原位測試系統研製(521278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項 [26] 
負責人
分級介孔納米線鉀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表界面調控及原位作用機制(518320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負責人
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514252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
負責人
功能複合材料新結構創制與製備科學基礎(515210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
學術骨幹
介孔體系的能量存儲機理及器件組裝(2013CB934103)
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
負責人
高效納米儲能材料與器件的基礎研究(2016YFA0202603)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專項”
學術骨幹
高性能納米線釩系鋰離子動力電池聯合研發(2013DFA50840)
科技部“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負責人
透射電鏡中的掃描探針技術與應用研究(2012CB933003)
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
學術骨幹
儲能型固態電池的製備工藝及容量衰減機制研究(2019CFA001)
湖北省創新羣體
負責人
鋰空氣電池鈣鈦礦型鑭鍶鈷氧分級介孔納米線電催化性能與機理(5127219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負責人
鋰空氣電池納米電極電催化性能及原位表徵(2014CFA035)
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
負責人
釩氧化物/聚噻吩超長同軸納米電纜的陣列構築及脱嵌鋰性能(5107215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負責人
釩氧化物納米棒及其有序網絡的電輸運與光電導性能研究(5070203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負責人
一維層狀氧化物複雜結構納米材料的結構性能調控與器件探索(NCET-10-0661)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
負責人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3年9月中國化學會網站數據,麥立強先後獲得湖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1]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14年
一維納米電化學儲能材料的結構性能調控與儲能機制
湖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6年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2018年
分級納米線複合材料的製備科學與儲能性能優化
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9年
高性能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的製備科學和輸運調控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3] 
2020年

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新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21年
高性能複合電極材料的電化學調控與界面作用機制
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7] 

麥立強人才培養

  • 團隊建設
2022年2月,麥立強作為帶頭人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虛擬教研室入選全國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名單 [6]  [13] 
根據2023年9月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數據,麥立強帶領團隊指導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和二等獎4項,全國節能減排特等獎1項 [21] 

麥立強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5年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5年
湖北青年五四獎章

2016年
湖北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2016年
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獎

2016年6月
第十四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4] 
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國科協
2016年6月
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
中國工程院
2018年
國際電化學能源大會卓越研究獎(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s)
國際電化學能源大會
2018年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
2020年11月
何梁何利基金
2020年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高級會員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
2023年7月
2022年度中國化學會會士 [9] 

麥立強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3年01月
功能材料》編委
2014年04月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理事
2015年01月
2015年06月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國際編委
2015年06月
Nano Research》編委
2016年04月
Advanced Materials》客座編輯
2017年01月
Joule》國際編委
2018年06月
《ACS Energy Letters》國際編委
2018年06月
2018年12月
2019年03月
Chemical Reviews》客座編輯
2019年12月
Small》國際編委
2020年07月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副主編
2020年11月
中國化學會能源分會委員
2021年01月
《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學術編輯
2021年05月
《eScience》編委
2021年09月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學科編輯
2021年12月
2022年01月
《Nano Research Energy》編委
2023年05月
參考資料來源: [12] 

麥立強人物評價

麥立強被譽為納米能源材料研究的新秀,也是中國國內納米能源材料與器件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之一 [10] (《武漢理工大學報》評)
麥立強執着探索、勇攀高峯,收穫累累碩果,孜孜不倦、用心澆灌,培育桃李滿園,他的身上彰顯着一位學者科研報國的熾熱情懷和甘為人梯的師者風範 [14] (今日湖北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