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李波

美国物理化学家
收藏
0有用+1
0
百科已开放本人编辑服务,若您为词条本人可免费认领词条,解锁低门槛编辑特权
立即前往
查尔斯·李波(Charles M. Lieber),1959年4月9日出生于美国费城,是物理化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约书亚—贝丝·弗里德曼(Joshua and Beth Friedman)校级教授、化学与化学生物系主任。 [1]
查尔斯·李波本科毕业于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化学专业,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25]。1985年,他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 [2] [25];1987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 [4];1991年他加入哈佛大学 [26];1999年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12];200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2008年,李波成为了材料研究学会会员 [15];2009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同年担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主任 [13];2017年成为哈佛大学约书亚—贝丝·弗里德曼校级教授,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3];2018年,李波遭到美国政府审查。 [27]2019年,获得罗伯特·A·韦尔奇基金会韦尔奇化学奖。 [15]2020年1月,查尔斯·李波因被指控向美国国防部提供“虚假、虚构和欺诈性陈述”被逮捕。 [9]2023年2月,查尔斯·李波从哈佛大学退休 [16]。2024年6月,美国行业杂志《化学与工程新闻》称,查尔斯·李波已申请赴港,讨论在香港大学的潜在工作机会 [11]
查尔斯·李波主要研究内容为纳米科学和技术,包括从事原子力显微镜、隧道扫描电镜、高温超导材料、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的研究 [2]
中文名
查尔斯·李波
外文名
Charles M.Lieber [1]
别    名
查尔斯·利伯 [11]
国    籍
美国 [1]
出生地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1]
出生日期
1959年4月9日 [1]
毕业院校
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斯坦福大学 [24]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4]
主要成就
200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3]
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5]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
201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3]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59年4月,查尔斯·李波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 [12]。后来,他在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取得化学学士学位,其博士阶段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查尔斯·李波前往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25]
查尔斯·李波查尔斯·李波查尔斯·李波查尔斯·李波查尔斯·李波查尔斯·李波
查尔斯·李波
1987年,查尔斯·李波结束博士后研究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教(1987年-1990年),副教授(1990年-1991年)。 [4]
1990年,查尔斯·李波成为阿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研究员。 [15]
1991年,查尔斯·李波加入哈佛大学,并同时担任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以及哈佛大学约翰·A·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教授。 [25]
1992年,查尔斯·李波获得了美国化学学会(ACS)纯化学ACS奖。 [15]
1995年,查尔斯·李波成为了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士,这是为了表彰其在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碳氮化物和高温超导体的合成和表征方面做出的创新贡献。 [15]
1999年,查尔斯·李波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12]
2002年,查尔斯·李波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同年,他受聘为复旦大学名誉教授。那时,他已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纳米科学家和材料学家,所领导的科研小组一年就在《科学》《自然》等顶级学术刊物发表10篇论文,本人则拿下了纳米技术领域最高奖“费曼奖”。 [13]
2004年,查尔斯·李波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被聘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顾问 [5]
2005年,查尔斯·李波被聘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顾问。 [2]
查尔斯·李波查尔斯·李波
查尔斯·李波 演讲
2008年,查尔斯·李波成为了材棕踏捉料研究学会会员。 [15]
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成立,查尔斯·李波担任实验室主任 [6]。同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7]。这一年,他还成为了美国化学学会会士。 [15]
2011年2月10日,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原主任查尔斯·李波以及麦特公司等研究人员一起,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称,他们研发出世界上首块可编程的纳米处理器,该纳米线路不仅能够进行电子编程,还能实现一些较基本的计算和逻辑推理功能,朝着复杂的用人工合成纳米元件组装计算机线路迈出关键一步。 [14]同年,查尔斯·李波又受聘于武汉理工大学战白体察略科学家。 [13]
2012年,查尔斯·李波获得沃尔夫基金会沃尔夫化学奖,以表彰其在纳米化学方面的开创性贡献,特别是单晶半导体纳米线的合成、纳米线基本物理性质的表征及其在电子学、光子学和纳米医学中的应用。 [15]
2013年,查尔斯·李波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14]
2015年,李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同年担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主任。 [13]
2014年7月,查尔斯·李波受聘为南开大学名誉教授 [8]
2016年,查尔斯·李波获得材料研究学会冯·希佩尔奖。 [15]
2017年,查元拜尔斯·李波成为哈佛大学约书亚—贝丝·弗里德曼(Joshua and Beth Friedman埋腊寒)校级教授。同年10月,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3];12月,查尔斯·虹慨李波访问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并为纳米中心及周边高校院所的师生作了题为“Becoming a Successful Scientist: From Undergraduate Studies to the Assistant Professorship and Beyond”的交流报告。他在报告中分享了实验室的趣事及其所培养的多位华人科学家,还就如何成为出色科学家给出建议。 [19]
李波(右)参与学术活动
厚备项2019年,查尔斯·李波获得罗伯特·A·韦尔奇基金会韦尔奇化学奖。 [15]
李波(左一)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领取韦尔奇化学奖。
2020年1月,查尔斯·李波因被指控向美国国防部提供“虚假、虚构和欺诈性陈述”被逮捕。 [9]
2民享愉023年2月1日,查尔斯·李波从哈佛大学退休 [16];4月27日,因为被指没有披露和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被判6个月软禁 [10],两年监外看管。 [16]
2024才提说旋年6月,美国行业杂志《化学与工程新闻》称,查尔斯·李波已申请赴港,讨论在香港大学的潜在工作机会 [11]
2025年,Charles M. Lieber已全职加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并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 [28]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查尔斯·李波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他在国际上最早开始纳米线的研究,开创性的建立了多种合成及控制一维纳米结构的方法。在功能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及光电器件、纳米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都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引领和推动了纳米化学和物理化学领域的发展。 [2]
查尔斯·李波的跨学科研究集中在关于生命科学、纳电子系统、可再生能源中纳米材料的合成、基本物理性能和应用。他开创了多种纳米材料的合成和物理性质表征,发展了纳米线的分级组装方法,并将这些材料在纳米电子学、纳米计算、生物化学传感器、神经生物学和纳光子学等领域作了示范性的应用。他还开发并应用了一种新的化学敏感的显微镜,用于在纳米和分子尺度探测有机和生物材料。 [8]
  •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查尔斯·李波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370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包括33篇Science、20篇Nature和24篇Nature子刊等。论文被他人引用总次数超过82000次,H因子高达129。他在美国Thomson Reuters发布的2000年—2010年全球顶尖百位化学家中排名第一。 [2]
李波发表的部分论文如下:
发表时间
著作名称
刊物名称
合作者
2023年
Laminin-coated electronic scaffolds with vascular topography for tracking and promoting the migration of brain cells after injury [17]
自然生物医学工程
肖扬,西奥多·J·兹旺
2023年
Biochemically functionalized probes for cell-type-specific targeting and recording in the brain [23]
科学进展
西奥多·J·兹旺,张安琪
2023年
Ultraflexible endovascular probes for brain recording through micrometer-scale vasculature [17]
科学
张安琪,埃米里·曼德维尔,徐利军,克里德·迈克尔·斯塔里
2022年
Scalable Three-Dimensional Recording Electrodes for Probing Biological Tissues [17]
纳米快报
李正敏,林定昌,洪国松,金京浩,朴洪圭
2021年
All-Tissue-like Multifunctional Optoelectronic Mesh for Deep-Brain Modulation and Mapping [17]
纳米快报
李正敏,林定昌,金荷琳,表英宇,洪国松
2021年
Nanowire-Enabled Bioelectronics
Nano 今日
张安琪,李在铉
2019年
Nanowire probes could drive high-resolution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17]
Nano今日
张安琪,赵云龙,游思恒
Nanoenabled Direct Contact Interfacing of Syringe-Injectable Mesh Electronics [17]
纳米快报
李正敏,林定昌,洪国松,托马斯·杰拉德·舒曼,安德鲁·T·沙利文,罗伯特·维维罗斯,朴洪圭
2018年
Tissue-like Neural Probes for Understanding and Modulating the Brain [17]
生物化学
洪国松,罗伯特·维维罗斯,西奥多·J·兹旺,肖扬
2014年
A room temperature low-threshold ultraviolet plasmonic nanolaser [17]
自然通讯
张庆,李光远,刘新锋,方倩
2013年
Semiconductor nanowires: A platform for exploring limits and concepts for nano-enabled solar cells [17]
能源与环境科学
托马斯·肯帕,罗伯特·沃森日,金善京
2007年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Ge/Si Core/Shell Nanowir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17]
纳米快报
梁庚乔,捷翔,尼拉夫·卡尔切
2001年
Nanowire Nanosensors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Species [15]
科学
崔毅、魏清桥、朴洪圭
Functional nanoscale electronic devices assembled using silicon nanowire building blocks [15]
科学
崔毅
1999年
Chemistry and Physics in One Dimension: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anowires and Nanotubes [15]
化学研究报告
胡江涛、泰瑞·王·奥多姆
1998年
A laser ablation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crystalline semiconductor nanowires [15]
科学
阿尔弗雷多·莫拉莱斯
Atomic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15]
自然
泰瑞·王·奥多姆、黄金林、菲利普·金
1997年
Nanobeam mechanics: Elasticity,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nanorods and nanotubes [15]
科学
黄伟贤、保罗·E·希恩
李波发表的著作:
出版时间
著作名称
出版社
合作者
2016年7月
Nanowires - Building Blocks for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张安琪,郑耿锋
参考资料: [15]
  • 学术交流
查尔斯·李波与中国多所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并担任多个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名誉教授和或学术顾问,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 [2]

人才培养

自1987年到2015年,查尔斯·李波先后培养出60多名中国籍博士和学者,包括45名教授和副教授。他们都活跃在国际化学和纳米科技研究的第一线,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和崔屹教授等。其中有8位科技工作者已经回国并工作在中国科技战线第一线,如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等 [2]。1990年-1995年,获得Camille 和 Henry Dreyfus教师学者奖。 [2]

荣誉表彰

时间
名称
2024年
美国材料科学领袖奖、最佳科学家奖 [15]
2023年
美国材料科学领袖奖、最佳科学家奖 [15]
2022年
最佳科学家奖 [15]
2019年
罗伯特·A·韦尔奇基金会韦尔奇化学奖 [15]
2017年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先锋奖 [20]
2016年
材料研究学会冯·希佩尔奖 [20]
2015年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
2013年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纳米技术先锋奖 [20]
2012年
国际沃尔夫化学奖 [20]
2009年
中国政府友谊奖(表彰他多年来对中国科技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1]
2008年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先锋奖 [20]
2004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
美国化学会材料化学奖 [21]
2003年
世界科技材料奖 [21]
美国物理学会McGroddy奖 [21]
2002年
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McGroddy新材料奖 [22]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
2001年
纳米技术费曼(Feynman)奖(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最高奖项) [1]
——
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 [2]
——
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2]
1996年
美国科学基金创造奖 [1]
1995年
美国化学会Leo Hendrik Baekeland奖(材料化学最高奖项) [1]
1994年-1995年
哈佛大学George Ledlie奖 [1]
1994年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科学3M演讲奖 [1]
1994年
富兰克林Marshall学院Merck讲师奖 [1]
1993年
材料研究学会杰出青年研究奖 [1]
1992年
美国化学会纯粹化学奖 [1]
1992年
Dinkewalter奖 [1]
1990年
威尔逊(Wilson)奖 [1]
1990年-1992年
斯隆(Alfred P. Sloan)研究员 [1]
1988年-1993年
David和Lucile Packard研究员 [1]
1988年-1993年
先进青年研究奖 [1]
1987年
Dreyfus 基金杰出才能奖 [1]
1981年
美国化学家协会杰出资格奖 [1]
1981年
Theodore Saulnier研究奖 [1]
1981年
卓越化学贡献Pentathalon 奖章 [1]
1981年
Phi Beta Kappa 化学奖 [1]
截至2024年9月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85年
Joseph W. Richards电化学会成员
1996年
美国物理学会会员
1997年
美国先进科学协会会员
2000年
国际联合纯粹应用化学会研究员
2002年
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2004年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顾问
2005年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顾问
2008年
材料研究学会会员
2009年
美国化学会会员
——
《NanoLetters》共同主编
参考资料来源: [1] [15]

相关事件

播报
编辑
2020年1月,查尔斯·李波被逮捕,并很快被起诉。检方的理由是,李波在哈佛工作期间,从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了1500多万美元的研究资助,但他没有披露他从武汉理工大学得到的报酬 [13]。哈佛大学就李波被捕一事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美国政府对李波教授提出的指控极其严重。哈佛大学正在与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内的联邦当局合作,并对其涉嫌的不当行为进行自己的审查。李波教授已被无限期行政休假。” [18]
2023年4月26日,查尔斯·李波抵达波士顿联邦法院,联邦法官判处李波监禁时间与他被捕时(2020年1月28 日)相同,并罚款50000美元。判决还包括向美国国税局赔偿33600美元。 [16]
查尔斯·李波前往波士顿联邦法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查尔斯·李波对中国和中国科学界一直怀有美好的感情,为培养中国高级科学人才和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中国科学院 评) [2]
查尔斯·李波是国际公认的纳米科技领域的开创者之一。(《渤海早报》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