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鹿草

(菊科漏蘆屬植物)

鎖定
鹿草(學名:Rhaponticum carthamoides (Willd) Iljin.)是菊科漏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匍匐,木質化,暗褐色,有特殊氣味。莖直立,粗狀,有稜槽,單葉互生,莖下部葉有柄,向上漸無柄;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羽狀全裂,頂端漸尖,下延,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上部葉的裂片較少,兩面綠色。頭狀花序單一,頂生,半球形;總苞片多層;花序中全為管狀花,花冠紫紅色5裂,裂片絲狀;雄蕊絲上密佈小乳;柱頭2裂,有茸毛。瘦果長圓狀,有縱稜,褐色;冠毛淡褐色或乳白色,其上有短剛毛,排列成羽狀,在基部連結成環,裏面最長的毛在頂端彎曲。生在高山帶和亞高山帶的草甸、山坡陰濕處。
鹿草的根狀莖供藥用,具有健腦、補氣的功效。 [1] 
中文名
鹿草
拉丁學名
Rhaponticum carthamoides (Willd) Iljin.
別    名
鹿根
漏草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菊目
菊科
漏蘆屬
鹿草
命名者及年代
(Willd.) Iljin,1933

鹿草形態特徵

鹿草線稿圖 鹿草線稿圖 [3]
多年生草本,高60-80釐米。根狀莖粗厚。莖直立,不分枝,被稀疏的蛛絲毛,直徑1釐米。中下部莖葉較大,全形長橢圓形,倒針形或披針形,長13-16釐米,寬約7釐米,羽狀深裂或幾全裂,有短柄或幾無柄;側裂片5-8對,披針形或長披針形,頂裂片較大,全部裂片邊緣有鋸齒。向上的葉及接頭狀花序下部的葉漸小,披針形,無柄,邊緣有鋸齒或不規則羽狀分裂,即僅基部或近基部有3-4對淺裂或深裂的羽片。全部葉質地薄,兩面綠色,兩面僅沿脈有極稀疏的蛛絲毛。
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半球形,直徑5-6釐米。總苞片通常12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與中層不包頂端膜質附屬物卵形或長卵形,長5-10毫米,寬4-5毫米,上部紅紫色,頂端有寬大的褐色膜質附屬物,附屬物卵形,寬三角形或近菱形,長寬可達7毫米,兩面被稠密的白色長柔毛;內層及最內層披針形及線狀披針形,不包括頂端附屬物長1.5-1.8釐米,寬2-3毫米,頂端附屬物長卵形,褐色,兩面被稠密的白色長柔毛,長6-8毫米,寬2-5毫米。小花全部為兩性,紫紅色,花冠長2.5釐米,細管部長1.4釐米,花冠裂片長7毫米,線形。瘦果長橢圓形,長7毫米,寬2毫米,褐色,有4稜,稜間有明顯的間肋,頂端有果緣,果緣邊緣有細尖齒,側生着生面。冠毛多層,向內層漸長,長達1.8釐米,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脱落;冠毛剛毛短羽毛狀。花果期7月。 [1] 

鹿草產地生境

分佈新疆西北部(塔城、富藴)。生於山坡草地、草甸,海拔2000-2700米。俄羅斯西伯利亞、中亞(塔爾巴哈台山地)、蒙古西部(阿爾泰山)有分佈。 [1] 

鹿草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
根莖
藥用成份
含揮發油、黃酮類菊糖維生素A維生素C等。
功能主治
神經衰弱,食慾不振。蘇聯用作氣力衰竭時的興奮劑,認為有接近人蔘的作用,還能調節血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