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鹿花菌

鎖定
鹿花菌(學名Gyromitra esculenta (Pers.) Fr)是平盤菌科、鹿花菌屬真菌。子實體大型,具菌柄和菌蓋;菌蓋近球形,表面微皺至高度扭曲呈腦狀,初紅褐色,後變為暗褐色至近黑褐色,有時賂帶灰褐色或紫褐色,內部中空,瓣片薄,脆骨質,菌柄白色至乳白色,有時帶淡褐色或淡黃色,囊盤被組織不分層,全部為菌絲組成,茵絲近無色,子囊圓柱狀,遇碘不變藍,孢子橢圓形,無色,壁呈鏽紅色。
分佈在歐洲及北美洲。斯堪地那維亞、東歐及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區。生長在針葉林的沙質土壤,於春天及初夏長成。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衞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鹿花菌素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1]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24] 
中文名
鹿花菌
拉丁學名
Gyromitra esculenta (Pers.) Fr
別    名
鹿花蕈,河豚菌
真菌界
子囊菌門
盤菌綱
盤菌目
平盤菌科
鹿花菌屬
鹿花菌
命名者及年代
(Pers.) Fr. 1849

鹿花菌真菌學史

鹿花菌首先是於1800年由Christian Hendrik Persoon所描述,並被分類在馬鞍菌屬下。後來於1849年埃利亞斯·馬格努斯·弗里斯(Elias Magnus Fries)將之分類到鹿花菌屬下。

鹿花菌形態特徵

鹿花菌
鹿花菌(8張)
鹿花菌的子實體大型,具菌柄和菌蓋;菌蓋近球形至不規則,直徑2-12釐米,表面微皺至高度扭曲呈腦狀,初紅褐色,後變為暗褐色至近黑褐色,有時賂帶灰褐色或紫褐色,邊緣或內面近邊緣外與柄相連,內部中空,灰白色至乳白色,瓣片薄,脆骨質,菌柄白色至乳白色,有時帶淡褐色或淡黃色,粗狀,內部白色鬆軟至近中空,長2-6釐米,直徑1-3釐米,表面近平坦至具數條縱溝。囊盤被組織不分層,全部為菌絲組成(交錯絲組織型),茵絲近無色,分枝,分隔,薄壁,直徑3-7.5(-10)微米;子囊圓柱狀,300-350微米×16-18微米,遇碘不變藍,8孢子型;孢子橢圓形,無色,18-26微米×9-14微米,內含2個油球,油球直徑約2.5-4.5微米,光學顯微鏡下近平滑,側絲線形,少分枝,分隔,直徑4-5微米,頂部膨大呈棒狀,達6-8微米,壁呈鏽紅色。 [25] 

鹿花菌產地生境

廣泛分佈於歐洲和北美。 [2]  南至墨西哥。 [3]  它們在中歐也很普遍,較多分佈在西部及山區。在北愛爾蘭、土耳其西部的烏沙克省及東南岸安塔利亞省的卡斯(Kaş)也有紀錄發現鹿花菌。 [4-5]  一般在春季和初夏出現,生長在松柏樹下的沙質土壤中。棲息在月6釐米高的白色粗壯的菌柄上。 [2] 

鹿花菌真菌毒性

儘管屬於有毒的不可食用菌種,但它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歐、北美五大湖北部地區 等地,仍然是一種流行的美食。在西班牙,它是禁售的。在芬蘭,它的售賣不被禁止,但必須伴有明確的警告標示和正確使用的詳細説明。它不能生吃,食用時必須 把它煮的半熟,但即使是充分煮熟,也不能保證完全安全。 [2] 
鹿花菌素的致死量估計小童及成人分別為每公斤10-30毫克及20-50毫克。這個含量分別約為新鮮鹿花菌的0.2-0.6公斤及0.4-1公斤。但是,個別的反應會因人而異,可以完全沒有反應或出現嚴重中毒反應。證據顯示小童受影響得較嚴重,但原因不明。雖然將鹿花菌煮成半熟可以大幅減少鹿花菌素的含量,但重複食用仍會增加中毒的風險。 [8]  [9] 
鹿花菌的有毒成份一直難倒了研究人員,直至1968年才能分解出鹿花菌素。鹿花菌素是一種揮發溶解的肼複合物,在身體水解後成為一甲基肼。鹿花菌內也含有其他可以產生一甲基肼的衍生物,雖然含量較少,但對毒性的影響則不明。 [10-11]  鹿花菌的毒素會與5-磷酸吡哆醛產生化學反應形成肼,降低了穀氨酸脱羧酶的活躍性而影響了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的生成 [12]  ,造成神經系統徵狀。一甲基肼會造成人體內的氧化壓力,導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癥 [8]  在代謝一甲基肼時會產生N-甲基-N-甲酰肼(N-methyl-N-formylhydrazine),經細胞色素p450氧化代謝後會產生甲基根。甲基根會導致肝臟壞死。抑制二胺氧化酶會令組織胺水平上升,導致頭痛、反胃、嘔吐及腹痛。 [13-15] 

鹿花菌中毒徵狀

用醬煮鹿花菌。
用醬煮鹿花菌。(3張)
鹿花菌中毒的徵狀一般都是與消化道及神經系統有關。徵狀會於食用後的6-12小時內出現,也有嚴重的個案於食用後2小時就出現。初期徵狀發生在消化道,先是反胃、嘔吐及含血的腹瀉。若嘔吐及腹瀉嚴重更會有脱水。眩暈、昏睡手震運動失調眼球震顫,及後來的頭痛; [7]  經常也會有發熱,其他的真菌中毒很少會有這個徵狀。在大部份個案中,發熱過後的2-6日就會康復。 [6]  一些個案中會出現沒有徵狀的階段,在初期徵狀後出現明顯的毒性,如腎毒性肝毒性神經毒性。這些情況往往在1-3日後出現。患者會出現黃疸,肝臟及脾臟會漲大,一些的血糖水平會上升,接着下降,繼而出現肝毒性。血管內的溶血會令紅血球被破壞,增加了自由血紅素及血紅素尿,再造成腎毒性或腎衰竭。有時更會引發變性血紅素血癥,令患者呼吸困難發紺。嚴重中毒的可能會引起神經系統問題,如精神錯亂、肌肉自發性收縮及眩暈、瞳孔放大演變至昏迷、循環性虛脱及呼吸停止。5-7天后可能會死亡 [16-17] 

鹿花菌防治方法

治療都是輔助性的。在食用後幾小時內用活性炭洗胃可以減輕中毒情況。不過,因為徵狀很多時較遲出現,患者往往未必得到治療,限制了其效能。 [18]  嚴重嘔吐或腹瀉的患者需要靜脈輸液。觀察氧化血紅素水平、電解質、肝臟及腎臟功能、驗尿、及全血細胞計數來檢查及處理不正常的地方。腎功能受損或衰竭可以透析來治療。出現溶血的患者需要輸血來補充失去的紅血球,變性血紅素血癥則需要以注射亞甲藍 [6] 
維他命B6可以抵消一甲基肼造成的酶抑制作用,從而繼續γ-氨基丁酸的合成,舒緩徵狀。 [19]  維他命B6只適合神經系統的徵狀,並不能舒緩肝毒性 [20]  初期可以服用每公斤25毫克,並可以在沒有改善徵狀的情況下重複使用至15-30克。 [21]  苯二氮䓬類藥物可以調節γ-氨基丁酸受體,從而增加維他命B6的效能,故會用來控制暈眩。另外,一甲基肼是會抑制葉酸轉變成亞葉酸,所以每天服用20-200毫克亞葉酸可以幫助治療。 [8] 

鹿花菌食用性

鹿花菌雖然是有毒的,但在歐洲及北美洲多個國家都有出售。 [22]  歐洲的一些國家仍然是一種流行的美食。在西班牙,它是禁售的。在芬蘭,它的售賣不被禁止,但必須伴有明確的警告標示和正確使用的詳細説明。它不能生吃,食用時必須 把它煮的半熟,但即使是充分煮熟,也不能保證完全安全。 [2]  芬蘭官方統計於2006年及2007年就分別有21.9噸及32.7噸的鹿花菌售出。於2002年就估計在芬蘭每年食用了數百噸的鹿花菌。 [23] 
參考資料
  • 1.    世界衞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  .紹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引用日期2017-12-11]
  • 2.    世界上10種最奇特的蘑菇  .學科王[引用日期2015-04-08]
  • 3.    Medel, Rosario. A review of the genus Gyromitra (Ascomycota, Pezizales, Discinaceae) in Mexico. Mycotaxon[J].. Mycotaxon -Ithaca Ny- 2005,94:103-110
  • 4.    Türkoglu A, Alli H, Iṣiloğlu M, Yağiz D, Gezer K. Macrofungal diversity of Uşak province in Turkey[J]. Mycotaxon. February 2008, 103: 1–11
  • 5.    Gezer K. Contributions to the Macrofungi Flora of Antalya Province[J]. Turkish Journal of Botany. 2000, 24 (5): 293–298
  • 6.    Lampe KF. Toxic fungi. 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J]. Summer 1979 - Volume 1 - Issue 2 - p 189-190
  • 7.    Karlson-Stiber C, Persson H. Cytotoxic fungi—an overview[J]. Toxicon, Volume 42, Issue 4, September 2003,:339-349
  • 8.    Michelot D, Toth B. Poisoning by Gyromitra esculenta—a review[J].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 1991, 11 (4): 235–243.
  • 9.    Coulet M, Guillot J. Poisoning by Gyromitra: a possible mechanism[J]. Medical Hypotheses. 1982, 8 (4): 325–334
  • 10.    List PH, Luft P. Gyromitrin, the poison of Gyromitra esculenta. 16. On the fungi contents[J]. Arch Pharm Ber Dtsch Pharm Ges. 1968 Apr;301(4):294-305
  • 11.    Pyysalo H. Some new toxic compounds in false morels, Gyromitra esculenta[J]. Naturwissenschaften. 1975, 62 (8): 395
  • 12.    Cornish HH. The role of vitamin B6 in the toxicity of hydrazines[J].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October 1969, 166 (1): 136–145
  • 13.    Braun R, Greeff U, Netter KJ. Indications for nitrosamide formation from the mushroom poison gyromitrin by rat liver microsomes[J]. Xenobiotica. 1980, 10 (7-8): 557–564
  • 14.    Braun R, Greeff U, Netter KJ. Liver injury by the false morel poison gyromitrin[J]. Toxicology. 1979, 12 (2): 155–163
  • 15.    Biegański T, Braun R, Kusche J. N-methyl-N-formylhydrazine: a toxic and mutagenic inhibitor of the intestinal diamine oxidase[J]. Agents and Actions. 1984, 14 (3-4): 351–355
  • 16.    Giusti GV, Carnevale A. A case of fatal poisoning by Gyromitra esculenta[J]. Archives of toxicology. 1974, 33 (1): 49–54.
  • 17.    Hanrahan JP, Gordon MA. Mushroom poisoning. Case reports and a review of therapy[J]. JAMA. 1984, 251 (8): 1057–1061
  • 18.    Köppel C. Clinical symptomatology and management of mushroom poisoning[J]. Toxicon. 1993, 31 (12): 1513–1540
  • 19.    Wright AV, Niskanen A, Pyysalo H, Korpela H. Amelioration of toxic effects of ethylidene gyromitrin (false morel poison) with pyridoxine chloride[J]. Journal of Food Safety. 1981, 3: 199–203.
  • 20.    Toth B, Erickson J. Reversal of the toxicity of hydrazine an analogues by pyridoxine hydrochloride[J]. Toxicology. 1977, 7 (1): 31–36.
  • 21.    Kirklin JK, Watson M, Bondoc CC, Burke JF. Treatment of hydrazine-induced coma with pyridoxine[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76, 294 (17): 938–939
  • 22.    世界上10種最奇特的蘑菇  .學科王[引用日期2014-11-06]
  • 23.    Simons, DM. The Mushroom Toxins[J]. Delaware Medical Journal. 1971, 43: 177–187.
  • 24.    鹿花菌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2-01-15]
  • 25.    曹晉忠, 朱玫.鹿花菌及其識別問題[J].中國食用菌,.1992年,第3期: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