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鸚鵡魚

(硬骨魚綱動物)

鎖定
鸚鵡魚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科魚類。 [4-5]  鸚鵡魚別名鸚嘴魚,紅楔鯛,學名洛神頸鰭魚。因色彩豔麗、嘴型酷似鸚鵡嘴型而得名。另有一種由美洲慈鯛雄紅魔鬼魚和紫紅火口雜交培育成的淡水賞觀魚,因體色鮮紅,又稱為血鸚鵡。 [6] 
鸚鵡魚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水面下,分佈在西太平洋、琉球羣島、西印度洋、紅海等地。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浙江、上海、海南、台灣、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棲息在礁沙混合區。肉食性,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甚至連有毒的食物也照吃不誤; [6]  喜食珊瑚蟲。 [7]  鸚鵡魚之間不能繁殖後代,大多鸚鵡魚是由紅魔鬼和紫紅火口魚雜交而成,屬雜交種,所以雄性鸚鵡魚不具備生殖能力,而雌性的鸚鵡魚和某些品種的雄性魚,是可以雜交出後代的。 [8] 
鸚鵡魚可做觀賞魚。 [8]  該魚十分團結,一旦同伴發生不幸,其他魚就會奮不顧身地幫忙。 [9]  夜幕降臨,其會分泌出黏液,形成薄膜,把全身包裹起來。天亮時,會分泌出另一種黏液將薄膜溶解乾淨。 [10] 
別    名
鸚嘴魚
中文學名
鸚鵡魚
拉丁學名
Amphiloph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隆頭魚亞目
鸚嘴魚科
亞    科
唇魚亞科
嘴魚
鸚嘴魚屬
分佈區域
西太平洋、西印度洋紅海中國浙江、上海、海南、廣東等地
英    文
parrotfish

鸚鵡魚外形特徵

因為顏色跟鸚鵡一樣絢麗聞名,體色不一。同種中雌雄差異很大,成魚和幼體魚之間差別也很大。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主要鸚嘴魚有帶紋鸚嘴魚(Callyodonfasciatus),長46公分(18吋)。雄魚為綠橙或綠紅兩色,雌魚為藍色和黃色相間。大西洋的種類有王后鸚嘴魚(Scarusvetula),體長約50公分(50吋),雄性體色,帶有綠、紅與橙色,而雌魚呈淡紅或紫色,有一色條紋。鸚鵡魚體長可達1.2公尺(4呎),重可達20公斤(45磅)。
鸚鵡魚體呈長圓形,甚側扁。頭短而高,背緣呈鋭嵴狀,口中大,前位,能伸出,出頜齒1行,錐狀,內側常具1行至數行小齒,前端各上大犬齒1對,口角無犬齒。前鰓蓋骨光滑,體被中大圓鱗,頰部一般無鱗或僅在眼後下方有鱗,側線中斷,側線鱗18~22+4~9。背鰭Ⅱ,Ⅶ~12~13,第1和第2鰭棘延長呈絲狀,與後方各鰭棘相距頗遠,有很低的鰭膜相連,臀鰭Ⅲ~11~13,尾鰭圓形。體側具4條橫帶,背鰭第6~7鰭棘下方1黑斑。

鸚鵡魚生活習性

鸚鵡魚 鸚鵡魚
鸚鵡魚棲息在礁沙混合區,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水面下30-50釐米的深度中。幼魚模擬海藻碎屑隨水流漂動,受驚嚇時會躲入沙中,夜晚潛沙而眠,屬肉食性,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它們的嘴裏上下都有一排牙齒,不僅能咬下粗硬的海藻,而且連多刺的海膽也不能倖免。鸚鵡魚還可以咬動堅硬的珊瑚,甚至連有毒的食物也照吃不誤。

鸚鵡魚生長繁殖

鸚鵡魚 鸚鵡魚
鸚鵡魚和鸚鵡魚之間不能繁殖後代,而雌性的鸚鵡魚和某些品種的雄性魚,是可以雜交出後代的。鸚鵡魚是由紅魔鬼紫紅火口魚雜交而成,由於它是不同品種間的雜交種,所以雄性血鸚鵡是不具備生殖能力的。魚卵的染色體也就無法整齊配對,所以母魚就算產卵也無法孵化,因胚胎不能發育成為仔魚,所以當血鸚鵡魚產卵後,主人要想辦法自己孵卵,用雄性魚的紫紅火口、壽星、紅魔鬼為鸚鵡魚卵受精,理論上是應該可以的。有些雌鸚鵡魚還能和羅漢雜交。鸚鵡魚在繁殖後代的時候,雄魚先撒下精子。然後,雌魚在精子的中央播撒卵子。這種繁殖方式只能使一部分卵受精,而它們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能成為幸運兒。

鸚鵡魚物種來源

鸚鵡魚並不是一個自然的物種,它是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一次偶然的機遇,偶然的被人為的創造了出來的品種。它是在我國台灣,將紅魔鬼和紫紅火口養在一起,結果無意中的陰錯陽差之下,雄紅魔鬼居然和同居雌紫紅火口產下一羣稀奇古怪的新的魚種出來,這就是血鸚鵡。此外,血鸚鵡還表現出極強的不確定性和多樣性,於是就出現了血鸚鵡、紫鸚鵡、金剛鸚鵡、羅漢鸚鵡、紅白鸚鵡、斑馬鸚鵡、花鸚鵡等等好多種品種。 [1] 

鸚鵡魚分佈範圍

鸚鵡魚 鸚鵡魚
種羣主要分佈於西太平洋、琉球羣島、台灣、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帕勞、印尼與大堡礁、新加勒多尼亞與忠誠島到大堡礁、東印度洋羅威利淺灘、安達曼海的斯米蘭羣島與聖誕島、西印度洋、紅海等地。
在中國主要分佈在浙江、上海、海南、廣東、台灣、廣西、福建等地。

鸚鵡魚主要價值

鸚鵡魚觀賞價值

鸚鵡魚 鸚鵡魚
鸚鵡魚是在熱帶海洋的珊瑚礁中生活的一種色彩鮮豔的熱帶魚,它們身上有美麗的斑讕色彩,就像鸚鵡五彩的外衣,是觀賞價值很高的一種魚類。其體形近似球形或卵圓形,背圓、尾鰭發達,全身幾乎血紅色,長著可愛的三角嘴,總似笑不合口, 因此深受魚迷們喜愛。 [2] 

鸚鵡魚生態價值

鸚鵡魚對珊瑚礁的健康成長貢獻巨大,因為鸚鵡魚一天90%的時間都在吃依附在珊瑚礁上的海藻。除此之外,鸚鵡魚還會排泄出沙,所以鸚嘴魚在珊瑚礁生態系統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珊瑚轉換成沙”的角色 [3] 

鸚鵡魚毒性特徵

鸚鵡魚本身是沒有毒的,只不過鸚鵡魚的食物中有些是有毒的。鸚鵡魚體內有分解消化毒素的器官,所以鸚鵡魚不會被這些毒素傷害。但是如果人們在這時捕獲鸚鵡魚,而它體內的毒素並沒有完全清除,那麼鸚鵡魚食物中的毒素就會轉嫁給食用鸚鵡魚的人類。所以,許多漁民都勸貪嘴的食客不要食用鸚鵡魚。 [2] 

鸚鵡魚養殖技巧

鸚鵡魚 鸚鵡魚
血鸚鵡喜歡弱酸性且硬度較低的軟水。由於血鸚鵡先天性嘴唇不能閉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較差,經過鰓部的水流較小,靠水流與鰓部交換氧氣的能力較其父本與母本及其它魚類就差得多了。因此,飼養血鸚鵡的水體必須要有充足的氧氣。血鸚鵡對温度適應性較 強,在20℃~30℃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但是血鸚鵡又對温度相當敏感,它在低水温和水温變動較大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應激反應而導致體色暗淡失去豔麗的光澤,甚至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者斑紋。飼養過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8℃範圍內,每次換水前後水温温差不宜超過0.5℃。血鸚鵡食性雜,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蝨等幾乎什麼都吃,而且相當貪吃,因此要養活血鸚鵡很容易,要養出體質健壯、體色豔的血鸚鵡卻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定時定量投餵餌料,合理搭配餌料的營養,定期投餵鮮活的小蝦、小魚,最好選用專門為血鸚鵡配製的人工餌料,這種添加了蝦紅素和D一類胡蘿蔔素的飼料,直接投餵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鸚鵡的體色更加鮮豔好看。 鸚鵡魚相對來説比較皮實、好養。飼養時注意水温調節,如果飼養數量較多建議用充氧泵。
參考資料
  • 1.    血鸚鵡(圖)  .北京科普之窗[引用日期2017-04-18]
  • 2.    多彩鸚鵡魚  .舟山科普網[引用日期2014-10-31]
  • 3.    調皮鸚鵡魚愛搶鏡拍照 是生態平衡保護者(組圖)  .中國新聞網.2014-07-09[引用日期2014-11-25]
  • 4.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6-27]
  • 5.    陳明茹,楊聖雲編著,台灣海峽及其鄰近海域魚類圖鑑,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2,第264頁
  • 6.    鄭亭亭主編,世界上最神奇的100種海洋生物,海洋出版社,2017.02,第49頁
  • 7.    蓋廣生總主編,多彩海魚,青島出版社,2016.10,第107頁
  • 8.    鄭亭亭主編,世界上最神奇的100種海洋生物,海洋出版社,2017.02,第50頁
  • 9.    龔勳主編,兒童動植物科普館 水族之旅,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07,第116頁
  • 10.    龔勳主編,兒童動植物科普館 水族之旅,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07,第1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