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藍(拼音:lán)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古字形從艸,監聲。“藍”本義指蓼藍(一種草本植物),提煉出的靛青可作為染料,後引申為靛青染出的顏色,即藍色。 [14] 
苤藍的藍讀作lan,不讀la。 [15] 
中文名
拼    音
lán
五    筆
AJTL(86、98) [2] 
繁    體
部    首
倉    頡
TLIT [2] 
鄭    碼
EKML [2] 
筆    順
橫、豎、豎、豎、豎、撇、橫、點、豎、橫折、豎、豎、橫
字    級
一級(編號:2852) [1] 
平水韻
下平聲·十三覃 [3] 
總筆畫
3+10(部首+部首外)
四角碼
4410₂ [2] 
統一碼
84DD [2] 
注音字母
ㄌㄢˊ
造字法
形聲字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4]
形聲字。“藍”在包山楚簡中寫作圖1;在小篆中寫作圖2。上部的“艸”,即“草”,作形旁;而下部的“監”作該字的聲旁,指示讀音。隸變後楷書將篆文字形中的“艸”寫成“艹”。《漢字簡化方案》規定偏旁“監”簡化作“監”,因此“藍”類推簡化為“藍”。
“藍”既然從“艸”,就説明這個字的本義與植物有關。“藍”本義是指“蓼藍”,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可制藍色染料,即靛青。《荀子·勸學》中説“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藍提煉出的染料可以染出五正色之一的“青”。可見,藍在上古時期已經是重要的染色作物。
“藍”,在唐代以前的文獻裏,幾乎都是以植物名存在的。學界一般認為藍,表藍色義,漢代時偶見。這一用法的較早的書證出自東漢賈逵《春秋左氏傳解詁》:“夏鳸竊玄,趣民耘苗者也;秋鳸竊藍,趣民收斂者也;冬鳸竊黃,趣民蓋藏者也;棘鳸竊丹,為果驅鳥者也。”“竊藍”,即淺藍。此外,還有聯合式顏色詞“朱藍”,較早出現於東晉《後漢紀》:“故欲以素絲之質,附近朱藍耳。”唐代以後,“藍”表藍色的用法才逐漸變得多見。在形容天空的顏色方面,產生了“蔚藍天、鬱藍天”等詞語。例如:杜甫詩“上有蔚藍天”,朱熹詩“白龍飛下鬱藍天”,王夫之詞“斜收返照蔚藍天”,王世貞“蔚藍天起魚鱗皺”等。
工業繪圖用的圖紙般感光後是藍色的,所以叫藍圖,常用來比喻建設計劃,如“祖國建設的藍圖”。另外,著作所依據的底本叫藍本。 [14]  [16]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lán
名詞
蓼藍,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可加工成靛青,作藍色染料

《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呂氏春秋‧仲夏》:“令民無刈藍以染。”
唐· 白居易《憶江南》其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佛寺。梵語伽藍的簡稱
temple
《金石萃編‧唐憫忠寺重藏舍利記》:“至宣宗初登寶位,歲在丙寅,敕修廢藍。”
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卷三:“唐沿六代,事佛尤謹,寶剎名藍之外,又家供養佛堂,故有此銅笵小碑也。”

(Lán)姓氏用字,參看“藍姓



形容詞
靛青染成的顏色;像晴天天空的顏色
blue
唐·張喬《藍溪夜坐》:“藍水警塵夢,夜吟開草堂。”
魯迅《彷徨·祝福》:“她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
蔚藍;湛藍;藍圖;藍晶晶
濫,不加節制

《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淹之以利,以觀其不貪;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
【藍縷】(lánlǚ)衣服破爛;比喻學識淺陋。今作“襤褸”
wornout
《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近義辨析

藍—蘭—籃
三字讀音相同,其中“藍”與“籃”又形近。《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曾把“藍”進一步簡化成“蘭”。後來廢除了“二簡字”,但受“二簡字”的干擾,社會上還常有人把“藍色”誤寫成“蘭色”。“藍”指顏色,用於“藍色、藍天、蔚藍、藍圖”等。“籃”指器物,用於“竹籃、花籃、籃球”等。“蘭”用於“蘭花”。注意不要把“藍色、藍天、藍圖”誤寫成“蘭色、蘭天、蘭圖”,也不要把“籃球”誤寫成“蘭球”。 [1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一】【艸部】魯甘切(lán)
染青艸也。從艸監聲。 [9] 

説文解字注

染青艸也。《小雅》傳曰:“藍,染艸也。”
從艸,監聲。魯甘切,八部。 [10] 

廣韻

魯甘切,平談來 ‖ 監聲談1部(lán)
藍,染草。又姓,《戰國策》有中山大夫藍諸。魯甘切。十一。 [11]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 藍
《唐韻》魯甘切。音籃。染青草也。《詩·小雅》:終朝採藍。《周禮·地官·掌染草》注:染草藍、蒨,象鬥之屬。《通志》:藍三種:蓼藍染綠,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染青,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故曰青出於藍而青於藍。
又《古今注》: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
又《説文》:瓜苴也。
又《酉陽雜俎》:藍蛇,首有毒,尾能解毒,南人以首合藥,謂之藍藥。
又鳥名。《爾雅·釋鳥》:秋鳸,竊藍。注:竊藍,青色。
又濫也。《大戴禮》: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又地名。《晉語》:三卿宴於藍台。
又山名。《水經注》:新河出令支縣之藍山。
又水名。杜甫詩:藍水遠從千㵎落。
又《綱目集覽》:伽藍,梵語,猶中華言眾園。
又姓。《通志·氏族略》:戰國時中山大夫藍諸。
又通襤。傅玄詩:整此藍縷衣。 [5]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2]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艹”3畫,首筆是長橫。
【寫法】“艹”扁“監”長。居上居中。“〢”和“𠂉”分寫豎中線兩側;“〢”的右豎略長;右邊點筆從橫中線起筆。“皿”,居下居中,末筆橫兩端超出上部。 [1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l
ɑm
王力系統
l
am
董同龢系統
l
ɑm
周法高系統
l
am
李方桂系統
gl
am


am


a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ɑm
北魏後期北齊

ɑm
齊梁陳北周隋

ɑm
隋唐
高本漢系統

l
ɑm
王力系統

l
ɑm
董同龢系統

l
ɑm
周法高系統

l
ɑm
李方桂系統

l
âm
陳新雄系統
l
ɑm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6]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二十三談
開口呼
次濁
魯甘切
lɑm
集韻
平聲
二十三談
開口呼
次濁
盧甘切
lɑm
去聲
五十四闞
開口呼
次濁
盧瞰切
lɑm
禮部韻略


平聲




盧甘切

增韻


平聲




盧甘切

中原音韻

陽平
監鹹
開口呼

次濁

lam
中州音韻


平聲
監鹹




羅擔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二十一覃


次濁
盧監切
lam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二十四緘減鑑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6] 

方音集匯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lan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læ̃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læ̃
24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nan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nan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læ̃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liæ̃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læ̃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lᴇ
24
陽平

吳語
温州
la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lan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læ̃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lan
24
陽平

客家話
梅縣
lam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lam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lam
43
陽平

閩語(閩南語)
廈門
lam
24
陽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nã
24
陽平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lam
55
陽平

閩語(閩東語)
福州
laŋ
52
陽平

閩語(閩北語)
建甌
laŋ
22
陰去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方音字彙》 [12]  、漢典 [6]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19-12-13]
  • 2.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13]
  • 3.    平水韻 藍  .搜韻[引用日期2019-12-13]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3
  • 5.    (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1034
  • 6.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12-08]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771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530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72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1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81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224
  • 1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31
  • 1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95
  • 14.    王元鹿主編;姜慧,廖宏豔著.漢字中的色彩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124-128
  • 1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996
  • 16.    黃安靖著.字誤百解[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08:87-8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