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鱸形目

鎖定
鱸形目(Perciformes)是輻鰭魚綱中的一個目,其形狀、大小各異,在幾乎所有的水中生態環境都有出現。最早知道的鱸形目化石產自瑞典晚古新世,但保存很差且不完整,鱸形目化石廣泛分佈在第三紀。 [1] 
鱸形目有25亞目160科1 539屬10 033種 [2]  ,含淡水種2 040種 [2]  ,分類十分複雜,是世界上魚類中種類最多的一目。因鰭具鰭棘,又稱棘鰭類。上頜骨通常不參加口裂邊緣的組成;背鰭一般為2個,互相連接或分離,第一背鰭為鰭棘(有時埋於皮下或退化),第二背鰭為鰭條;尾鰭分枝鰭條不超過17條。腰骨通常直接連於匙骨上;頭骨無眶蝶骨,有中篩骨,後顳顬骨常分叉;肩帶無中喙骨;無韋氏器;一般有上下肋骨。絕大多數分佈於温熱帶海區,僅少數如鱸科、麗鯛科等生活在淡水水域,很多是重要經濟魚類。包括約16科。 [3] 
中文名
鱸形目
拉丁學名
Perciforme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魚亞綱
鱸形目
分佈區域
多數分佈於温熱帶海區

鱸形目形態特徵

鱸形目 鱸形目
鱸形目是魚類中種類和數量最多的一個目。為多源性類羣,故很難用簡單的性狀描述全面概括其鑑別特徵。本目大多數物種具有如下特徵:鰾無鰾管。背鰭、臀鰭、腹鰭一般均具鰭棘,通常有2個背鰭,第1背鰭全部由鰭棘組成;無脂鰭;腹鰭通常胸位,有時喉位,具1枚鰭棘,鰭條不超過5枚;尾鰭通常發達,鰭條不超過17枚。上頜口緣由前頜骨組成。眼與頭骨皆對稱。無眶蝶骨,有中篩骨,後顳骨通常分又。肩帶無中烏喙骨。無韋伯氏器。有背、腹肋骨,無肌間骨。 [2]  [4] 
鱸形目魚類個體大小變異很大。大者如金槍魚,小者如矮鰕虎魚,一般魚類體長在30-250釐米。 [5] 

鱸形目分佈範圍

鱸形目 鱸形目
主要分佈於温、熱帶海洋內,在高緯度地區所佔比例不大。鱸形目魚類絕大多數是海產魚,僅少數如鱸科麗鯛科等生活在淡水水域。一般分佈在温熱帶海區。 [5] 

鱸形目下屬亞目

鱸形目也是脊椎動物中最大的目。 [5]  全球有25亞目160科1 539屬10 033種,含淡水種2 040種。 [2]  鱸形目魚類在我國漁業中佔重要地位,中國產的鱸形目魚類共分91科約1031種,其中南海種類最多。 [5] 
鱸亞目 Percoidei
包括10餘個總科69科522屬近3000種。前頜骨與上頜骨連接不緊密。第3眶下骨不與前鰓蓋骨相連。鼻骨部與額骨相縫合。中篩骨直接伸達犂骨。背鰭棘發達;腹鰭具1棘,5個鰭條,一般胸位或下位。無鰓上器,肋骨不包圍鰾。體一般被櫛鱗,也有圓鱗或裸露者;側線通常存在。分佈面廣,主要棲於熱、温帶的海水與淡水,高緯度地帶分佈較少。生活習性頗多樣化,食性複雜。有些種類有洄游習性。絕大多數為卵生。我國大部分海產經濟魚類隸屬於該亞目。 [3] 
鱸形目種類之一大黃魚
隆頭魚亞目 Labroidei
包括6科:慈鯛科(Cichlidae)、隆頭魚科(Labridae)、巖鱚科(Odacidae)、海鯽科(Embiotocidae)、鸚嘴魚科(Scaridae)、雀鯛科(Pomacentridae)。共約219屬2234種。前頜骨固着或不固着於上頜骨。兩頜牙分離或癒合成牙板。左右下嚥骨癒合。鼻孔每側1-2個。體被圓鱗或櫛鱗,側線連續或中斷。背鰭鰭棘部和鰭條部一般相連。淡水或海洋生活。很多種類體色鮮豔,是著名觀賞魚。我國產5科,共65屬319種,其中慈鯛科為國外移入類羣。 [3] 
鮣亞目 Echeneoidei
鮣
僅鮣科(Echeneidae),共4屬8種,包括鮣屬(Echeneis)、纖鮣屬(Phtheirichthys)、短鮣屬(Remora)、白鮣屬(Remorina)。我國有3屬5種。前頜發達,具牙。體被小圓鱗。第一背鰭分化成一長橢圓形吸盤,位於頭頂。腹鰭胸位。無鰾。鮣(Echeneis naucrates)主要分佈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温帶海域,體長達80釐米,常吸附於船和大型海洋動物身上,作遠距離移動,到食物豐富的水域,離開附體。以浮游生物和附主剩下的食物殘渣為食,有時也捕食小魚和無脊椎動物。漁民常利用其特性釣海龜。 [3] 
龍鰧亞目 Trachinoidei
(鰧讀音téng)包括鯔形鰧科、鱸形鰧科、沙鰧科、鰧科、細鰧科、鱷齒魚科、冰河魚科、毛齒魚科、毛背魚科、叉齒龍鰧科、擬龍鰧科等13科,共51屬212種。體長形、側扁或平扁。兩頜一般具絨毛狀牙羣,混雜有大牙或犬齒形牙。體被圓鱗或櫛鱗;側線1-2條。背鰭1-2個,鰭棘部與鰭條部分離或連續,有時無鰭棘部。腹鰭喉位、胸位或無腹鰭。底棲。分佈於各大洋。 [3] 
南極魚亞目 Notothenioidei
包括8科:牛魚科、南極魚科、裸南極魚科、淵龍鰧科、冰魚科、劫魚科、油南極魚科、擬牛魚科。分佈於南極、亞南極和南半球温帶海域。約200餘種。以小魚和軟體動物為食。為當地優勢魚種,是南大洋海洋和海底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齒鯨、海豹和海鳥的重要食物來源。一些種類有很強抗凍能力,體內抗凍蛋白可降低海水冰點,阻止體液凍結,可在-1.87℃海水中活躍生活。 [3] 
玉筋魚亞目 Ammodytoidei
台灣筋魚 台灣筋魚
玉筋魚科(Ammodytidae),共5屬18種。體細長,稍側扁,無鱗或具小圓鱗。背鰭及臀鰭均無棘,全由鰭條組成;背鰭長,始於胸鰭上方;腹鰭存在時喉位,具1根棘,3根鰭條或無腹鰭。中篩骨很長;肋骨刀片狀;後方腹椎骨具椎體橫突。無鰾。幽門盲囊僅一個。我國產3種:台灣筋魚Embolichthys mitsukurii)、綠布氏筋魚Bleekeria anguilliviridis)和玉筋魚(Ammodytes personatus)。為近海小型魚類,喜棲息於沙底,夜伏,白天活動。攝食富有動物。可供食用,但產量少。 [3] 
䲁亞目 Blennioidei
(䲁讀音wèi)包括6科:三鰭䲁科(Tripterygiidae)、䲁科(Blenniidae)、柄眼魚科(Dactyloscopidae)、磯䲁科(Clinidae)、新磯䲁科(Labrisomidae)、旗䲁科(Chaenopsidae),共127屬700餘種。背鱗與臀鰭延長,背鰭前部全部為鰭棘,鰭條基骨與髓棘連接;臀鰭鰭條基骨與脈棘連接;如有腹鰭,則喉位或頦位;尾鰭一般不與背鰭、臀鰭相連。副蝶骨的側翼可達額骨的下翼。頂骨常被上枕骨所分離。無眶蝶骨,眶下骨無骨突,不與前鰓蓋骨連接。廣佈於熱帶到寒帶海域,底棲。 [3] 
綿䲁亞目 Zoarcoidei
包括9科。體延長,鰻形,一般體長20-30釐米,體大多呈淡黃黑色,側扁。眼小,口大上頜較下頜略長,吻鈍圓。一個鼻孔。全身鱗甚細小,深埋於皮下。背鰭與臀鰭延長,背鰭鰭條基骨與髓棘連接,臀鰭鰭條基骨與脈棘連接;腹鰭小,喉位;尾鰭與背鰭、臀鰭相連或不相連。多為冷温性近海底層小型魚類。攝食小型無脊椎動物、浮游動物等。有些種類可食用,肉質鮮美。卵生或胎生。 [3] 
[魚銜]亞目 Callionymoidei
包括[魚銜]科(Callionymidae)和蜥[魚銜]科(Draconettidae)等2科,共計18屬130種。體延長,平扁或呈圓筒形;尾部側扁;頭通常寬而平扁。中篩骨大,位於側篩骨後方,形成眼隔,將額骨與側篩骨分離,下緣與副蝶骨相接。前頜骨連合突起很長,插於側篩骨與中篩骨所形成的深溝中;無中翼骨與後翼骨,無上匙骨。口小,平衡,亞前位。體無鱗,側線有或無。通常2個背鰭,第1背鰭具1-4根彎曲的棘;腹鰭具1根棘,5根鰭條。脊椎骨21-23個。暖温性底層魚類。底棲動物食性。 [3] 
鰕虎魚亞目 Gobioidei
包括9科:溪鱧科(Rhyacichthyidae)、沙塘鱧科(Odontobutidae)、峽塘鱧科(Xenisthmidae)、塘鱧科(Eleotridae)、沙鱧科(Kraemeriidae)、鰕虎魚科(Gobiidae)、蠕鱧科(Microdesmidae)、鰭塘鱧科(Ptereleotridae)、辛氏微體魚科(Schindleriidae),共計約267屬1100餘種。體多延長。頭部常具黏液管或黏液孔。體被圓鱗或櫛鱗,有時鱗片退化或完全無鱗;側線系統除了較原始的溪鱧科外,其餘均退化,只存在頭側的感覺管。腹鰭胸位,左右分離,但頗接近或癒合成一圓形或長圓形的吸盤。雄魚肛門乳突細長而尖,雌魚肛門乳突粗短、圓柱形或圓形,也有不呈雌雄分化的種類。無頂骨;眶下骨未骨化或缺失;舌頜骨甚寬。無幽門盲囊。無鰾。棲息於多礁或泥灘地帶的淺海區,也有生活在內陸淡水的淤泥中。 [3] 
微體魚亞目 Schindleri0idei
僅微體魚科(Schindleriidae),共1屬2種。背鰭、臀鰭無棘,背鰭短,距胸鰭甚遠。體透明,具很多軟骨,膜骨不發達。我國分佈有早熟微體魚Schindleria praematura),體長僅10-18毫米,為最小的魚類。性腺成熟,形態保持幼體狀態。體表無鱗,腸道直行而不彎曲。見於南海、日本。僅生活在岩礁周邊海域,外海採不到。 [3] 
刺尾魚亞目 Acanthuroidei
包括6科:白鯧科(Ephippidae)、藍子魚科(Siganidae)、鯕鯖科(Luvaridae)、金錢魚科(Scatophagidae)、鐮魚科(Zanclidae)、刺尾魚科(Acanthuridae),共18屬約125種。頭短小,吻略尖突或向前突出,前上頜骨不突出,或略突出;吻呈管狀或圓錐狀。口小,前位或亞前位。兩頜牙各1行,牙尖細,剛毛狀或側扁,邊緣具鋸齒或波狀,齒頭部分叉,或分為2叉、3叉。鰓蓋膜寬與峽部相連。側線完全,上側位。尾柄兩側具鋭棘或盾板,有時無或退化。腹鰭1根棘,2-3根鰭條,或具內、外2根棘,3根鰭條。廣泛分佈於除地中海外之熱帶及亞熱帶的海域。為熱帶及亞熱帶的近岸或珊瑚礁魚類。多食底層藻類,也有以浮游動物為食或濾食碎屑者。很多是著名海水觀賞魚 [3] 
帶魚亞目 Trichiuroidei
帶魚 帶魚
包括2科:蛇鯖科(Gempylidae)和帶魚科(Trichiuridae)。體延長,側扁。體裸露或具小圓鱗。前頜骨固着於頜骨上,不能向前伸出。尾鰭存在或退化;胸鰭位低,腹鰭胸位或消失。帶魚科體延長如帶狀,很側扁,背鰭與臀鰭後方無小鰭,我國有2屬4種,分佈於暖海域,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如帶魚Trichiurus haumela小帶魚Eupleurogrammus multicus沙帶魚Lepturacanthus savala等。蛇鯖科體不呈帶狀,側扁,背鰭與臀鰭後方有小鰭,全世界計16屬約23種,我國有6屬6種。 [3] 
鯖亞目 Scombroidei
(鯖讀音qīng)包括4科:鮁科(Cybiidae)、鯖科(Scombridae)、劍魚科(Xiphiidae)、旗魚科(Istiophoridae)。前頜骨固着於上頜骨,不能向前伸出。背鰭鰭棘正常。臀鰭前無遊離鰭棘。有或無皮膚血管系統。魚體大多紡錘形,多是一些快速游泳的大洋性種類,是世界漁業重要捕撈對象。 [3] 
金槍魚亞目 Thunnioidei
金槍魚 金槍魚
僅金槍魚科(Thunnidae),分為金槍魚亞科(Thunninae)和舵鰹亞科(Auxidinae),共計9屬21種。廣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熱帶和亞熱帶海區,為大洋性洄游魚類。體錘形,肥壯,大者體長可達1.4米;尾柄細,平扁,具1中央隆起嵴;吻尖圓;背鰭2,第二背鰭及臀鰭形狀相似,其後各有小鰭6-9個;胸鰭呈鐮狀;腹鰭短;腹鰭間突分離,較小,尾鰭大新月形。以大型浮游動物和魚類為食。游泳迅速,達3-8海里/小時,在表層海中前進;魚羣之後常伴隨有大型鯊魚來追捕,受驚時常會躍出水面。非常活潑,體温可比周圍水温高出10℃,富有皮膚血管系統與側肌肉發達的血管叢相連,體側肌呈深紅色。
鯧亞目 Stromateoidei
包括6科:方尾鯧科(Tetragonuridae)、圓鯧科(Nomeidae)、無囊鯧科(Amarsipidae)、鯧科(Stromateidae)、長鯧科(Centrolophidae)、無齒鯧科(Ariommatidae),共16屬約65種。體卵圓形或長橢圓形,稍側扁,被細小而易脱落的圓鱗,或被不易脱落的櫛鱗。食道具單個或成對的側囊;內側肌肉壁上具許多角質乳頭狀突起或條狀隆起,每一突起上又復生着眾多的針狀小刺,突起的基底均埋於肉中。側線完全,頭部側線分支複雜。鰓蓋條6-7根;尾下骨板2-6塊。尾鰭具15根分支鰭條。為温帶與熱帶海洋的淺海魚類,肉味鮮美,不少種類具有相當高的經濟價值。 [3] 
攀鱸亞目 Gobioidei
包括6科:攀鱸科(Anabantidae)、鬥魚科(Belontiidae)、沼口魚科(Helostomatidae)、絲足鱸科(Osphronemidae)、梭頭魚科(Luciocephalidae)、鱧科(Channidae)。下頜常突出,兩頜具細牙;犂骨及齶骨一般具牙,有時齶骨無牙。具鰓上器官,由第1鰓弓的上鰓骨或上鰓骨和部分舌頜骨形成。全體被圓鱗或櫛鱗。鼻骨大,彼此分離。與額骨相連或不相連。鰾一般很長,後部常分叉。淡水生。很多種類體色豔麗,是著名的觀賞魚。 [3] 
刺鰍亞目 Mastacembeloidei
刺鰍 刺鰍
僅刺鰍科(Mastacembelidae),共8屬72種。體延長似鰻。頭頗尖,吻部向前伸出成吻突。口裂上緣僅由前頜骨組成。眶下骨未骨化,無後顳骨。肩帶連於頭後的椎骨上。背鰭、臀鰭和尾鰭連成一片,背鰭有許多遊離的小棘。腹鰭消失。鰾無鰾管。淡水底棲魚類,棲息於多水草的淺水區。個體不大,一般體長在250毫米以下。我國僅刺鰍屬(Mastacembelus),有2種:刺鰍(Mastacembelus aculeatus)分佈於全國各水系;大刺鰍(Mastacembelus armatus)分佈於長江以南各水系及海南島、台灣。甚兇猛,抓起可咬人。有些種類體色較豔麗,可作觀賞魚。 [3] 
鈎魚亞目 Kurtoidei
僅鈎魚科(Kurtidae),包括1屬2種。雄魚頭部具有鈎狀突起,會將卵置入其中。棲息在水質混濁的河口、紅樹林、沼澤。肉食性。鈎魚(Kurtus gulliveri)分佈於新幾內亞南部及澳洲北部淡水、半鹹水水域,體長可達63釐米;印度鈎魚(Kurtus indicus)分佈於亞洲中國、印度、印尼、泰國、緬甸淡水、半鹹水水域,體長可達12釐米。 [3] 
襤魚亞目 Icosteioidei
僅襤魚科(Icosteidae),又稱貧骨魚科,僅1屬1種,即襤魚Icosteus aenigmaticus)。體延長側扁,口小,體黑褐色。背鰭軟條52-55枚;臀鰭軟條34-40枚。體長可達2米。分佈於北太平洋區,從日本至美國加州南部深水海域,棲息深度可達1420米,夜間會遊至表層水域。肉食性,以水母、烏賊、魚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3] 

鱸形目主要價值

鱸形目
鱸形目(5張)
鱸形目包括許多重要的經濟魚類,中國重要的海產食用魚多屬此目。 [5] 

鱸形目主要危害

該目魚類中只有少數種類危害人類,如舒魚,體長2米,性極兇猛,常襲擊游泳的人類。 [5] 
參考資料
  •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生物學 Ⅲ: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09:2180
  • 2.    陳大剛,張美昭編著.中國海洋魚類 中卷 = MARINE FISHES OF CHINA: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5.12:868
  • 3.    鱸形目  .藍色動物學[引用日期2019-09-09]
  • 4.    科學數據庫-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1-01-17]
  • 5.    唐建清主編.鱸魚養殖一月通:中國農業大學出版,201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