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鰻鱺科

鎖定
鰻鱺科,Anguillidae (Rafinesque, 1810),鰻鱺目鰻鱺亞目的1科。體細長呈圓筒形,背鰭、臀鰭、尾鰭相連,各鰭均無鰭棘。頭部圓錐形,體有鱗退化後埋於皮中,排成斜行。鰓蓋骨發達,鰓孔顯著。舌明顯。齒針狀。胸鰭發達。世界各地均有分佈主要生長地為温、熱帶水域,能自由出入鹹淡水,一般在淡水中生長。親魚在秋季降入深海產卵,卵受精後發育成透明的柳葉狀小魚(也稱細頭魚),經變態發育後為成魚狀,進入淡水中生長。常見的為鰻鱺亦稱“白鱔” “青鱔”等。能用皮膚來輔助呼吸,因此能離水生活一段時間。是上等食用魚。
中文學名
鰻鱺科
拉丁學名
Anguillidae (Rafinesque, 1810)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鰻鱺目
亞    目
鰻鱺亞目
鰻鱺科

鰻鱺科簡介

鰻鱺科
鰻鱺科(2張)
鰻鱺科Anguillidae
分類學地位 taxonomy
|__真核生物域 Eukarya
|__動物界 Fauna
|__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__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__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__幅鰭亞綱 Subclass Neopterygii
|__海鰱總目 Elopomorpha
|__鰻鱺目 Anguilliformes
鰻鱺科其下僅有一屬:
鰻鱺屬(Anguilla)
歐洲鰻鱺(Anguilla anguilla)
奧克蘭鰻鱺(Anguilla aucklandii)
(Anguilla australis)
澳洲鰻鱺(Anguilla australis australis)
新澳鰻鱺(Anguilla australis schmidti)
(Anguilla bengalensis)
孟加拉鰻鱺(Anguilla bengalensis bengalensis)
東印度洋鰻鱺(Anguilla bengalensis labiata)
(Anguilla bicolor)
雙色鰻鱺(Anguilla bicolor bicolor)
太平洋雙色鰻鱺(Anguilla bicolor pacifica):又稱二色鰻。
短頭鰻鱺(Anguilla breviceps)
蘇拉威西鰻鱺(Anguilla celebensis)
大鰻鱺(Anguilla dieffenbachii)
內唇鰻鱺(Anguilla interioris)
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
(Anguilla luzonensis)
印尼鰻鱺(Anguilla malgumora)
鱸鰻(Anguilla marmorata):又稱花鰻鱺。
大口鰻鱺(Anguilla megastoma)
莫桑比克鰻鱺(Anguilla mossambica)
雲紋鰻鱺(Anguilla nebulosa)
烏耳鰻鱺(Anguilla nigricans)
灰鰻鱺(Anguilla obscura)
雷恩東澳鰻(Anguilla reinhardtii):又稱寬鰭鰻鱺。
美洲鰻鱺(Anguilla rostrata)
(Neoanguilla)
(Neoanguilla nepalensis)

鰻鱺科種類

台灣地區計有魚種3種

鰻鱺科生態

分佈於全球熱、温帶海域及淡水域,卵生,肉食性。

鰻鱺科動物特點

鰻鱺科魚類的身體延長,前半部為圓筒狀,後半部則漸趨向側扁。口裂微斜或平直,向後延伸至眼後緣,鰓孔位於胸鰭前下方。前鼻孔具短管,後鼻孔呈裂縫狀。具唇,舌前端及兩側不附生於口底,牙齒細小而尖鋭,兩頜齒及鋤骨齒呈帶狀排列。乍看之下沒有鱗片,其實是因為鱗片細小且埋於皮下故不明顯。有側線,背鰭起點通常距頭部後方有一段距離,約與肛門之前後位置相對,而肛門則在身體中央偏前處。背、臀及尾鰭連續,有胸鰭。

鰻鱺科生活習性

鰻鱺科魚類是降河性洄游魚類,它們在江河、溪流或湖泊中成長,甚至在河口域生活,性成熟後,大批沿著河流入海,在海洋中繁殖。

鰻鱺科幼年狀態

卵孵化後為體色透明之柳葉幼生(狹首幼魚),發育成「鰻線」後溯河成長。

鰻鱺科活動時間及特點

通常白天潛伏於石縫或土穴中,晚上才出來活動。由於體表多半覆蓋黏液,可暫時離開水面,在晚上時蠕行於陸地,由一水域到另一水域。
鰻鱺科魚類以魚類、蝦及蟹等為食,身體強健有力,個性兇猛,台語中也常用「鱸鰻」形容有此個性的人。
附錄:
目前本科魚種野生者已不多見,「鱸鰻」更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市面常用來燒烤或燉煮的鰻魚多半為養殖或進口。本科全球計1屬約15種,台灣紀錄1屬3種。
如:鰻鱺(Anguilla japonica;common eel)、花鰻(Anguilla marmorata;marbled 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