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運河

鎖定
魯運河,也稱山東運河,會通河,指京杭大運河山東省段的臨清~台兒莊段。北段大致相當於元朝開挖的大運河之會通河。北起冀、魯邊境的臨清,南至蘇、魯邊境的台兒莊。 [1] 
北段又稱魯北運河(魯北運河常包括衞運河,不妥),南段又稱魯南運河。修鑿於13世紀(元代)。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淤塞。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決口北流,斬斷會通河奪大清河道入海,阻斷了會通河的北流水源,京杭運河山東段以黃河為界逐漸成為無法貫通的南北兩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進行治理,南段部分河段可通航。其中,南段的北半段梁山縣至濟寧的一段,也稱梁濟運河,和南四湖航道、韓莊運河一起,是山東省航運的重要地區。北段大多作為灌溉河道利用。 [1] 
魯運河較大支流都在南段,主要有有泗河、白馬河、城河、十字河、洙趙新河等。河道以黃河為中心,北段向北流,入漳衞南運河-衞運河,屬海河水系;南段向南流進入南四湖,韓莊運河,南接中運河,屬南四湖、沂沭泗水系,經駱馬湖洪澤湖入海通江。 [2] 
至1985年,京杭運河山東南段主航道北起國那裏入黃閘,南至黃道橋(陶溝河口、蘇魯省界)長249.7公里,其中梁山港至黃道橋229.7公里為通航區段。 [3]  北段自陽穀縣張秋鎮起,經聊城、茌平至臨清入衞運河。為引黃灌溉及排澇河道。河段長97.5公里(一説125公里 [4]  )。兩段合計374.7公里。但有媒體稱480公里 [1]  [5-6] 
中文名
魯運河
別    名
會通河
山東運河
所屬水系
海河水系漳衞南運河、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
地理位置
山東省西部
流經地區
山東省聊城市、濟寧市、棗莊市
發源地
陽穀縣張秋鎮、梁山縣國那裏引黃閘
主要支流
泗河
白馬河
城河
十字河
洙趙新河
河    長
374.7 km

魯運河幹流概況

魯運河干流(航道)走向 魯運河干流(航道)走向
魯運河,北起山東省臨清市南至棗莊市台兒莊區,全長約480公里(根據山東省各有關史志資料,南北兩段合計為374.7公里 [4-6]  ,如果以山東省境內的全部大運河(即包括衞運河(157公里)),則可達400公里以上。),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魯運河全線開通,這標誌着京杭大運河的正式形成。開鑿最晚。北起冀、魯邊境的臨清,南至蘇、魯邊境的台兒莊。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自河南銅瓦廂決口北流,進入山東境後,斬斷會通河奪大清河道入海,阻斷了會通河的北流水源,京杭運河山東段以黃河為界逐漸成為無法貫通的南北兩段。北段又稱魯北運河,南段又稱魯南運河。修鑿於13世紀(元代)。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淤塞。建國後進行治理,部分河段可通航。其中,南段的北半段梁山縣至濟寧的一段,也稱梁濟運河 [1-2] 
河道以黃河為中心,北段向北流,入漳衞南運河,屬海河水系;南段向南流進入南四湖,屬南四湖、沂沭泗水系,經駱馬湖洪澤湖入海通江。 [2] 

魯運河北段

北段指黃河(古大清河)以北至臨清的大運河河道,大致相當於元代開通的會通河。南起陽穀縣金堤河北岸邊的張秋鎮,北至山東臨清市。全在聊城市境內,經陽穀縣、東昌府區、冠縣、臨清市,存兩條河道:一是流經聊城市區的小運河,二是聊城市西的位臨運河。北接衞運河。
會通河臨清段 會通河臨清段
聊城市區的小運河 聊城市區的小運河
小運河北段南端陽穀縣張秋鎮段 小運河北段南端陽穀縣張秋鎮段
京杭運河聊城市境內段稱小運河。1283~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至二十九年),浚鑿隋、唐原有運河和濟州河、會通河,形成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水系的京杭運河。1855年(清咸豐五年),黃河北徒改道,沖毀張秋鎮運河堤,使河道一段淤塞,停止漕運。此河自陽穀縣張秋鎮入境,經聊城、茌平至臨清入衞運河。今為引黃灌溉及排澇河道。河段長97.5公里(一説125公里 [4]  ),僅利用張秋閘至與趙王河合流處一段,流長39.26公里,流域面積285平方公里。 [5-6] 
位臨運河 位臨運河
位臨運河,南起東阿縣位山村位山引黃閘,北至臨清縣胡家灣附近衞運河,全長110公里,是建國以後新開挖的河道,新挖運河部分沿行了山東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的舊道。 [7] 
山東京杭大運河完成於元代,明清兩代相繼改建運用,運河流經地區也屢有變遷,它北起臨清,南迄台兒莊,北與衞運河相接,南與中運河相連,長400餘公里。1855年(清咸豐五年),黃河自蘭陽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入海,運河堤被沖毀,黃河穿運,北上漕船逐漸減少,至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裁撤管河人員,黃河以北運河遂廢。建國後,計劃恢復山東黃河以北運河航道,於1959年10月~1961年4月,組織開挖位臨運河,但工程未完成,尚有一段未挖通。位臨運河雖未通航,但為發展引黃灌溉創造了條件。 [7] 
1970年,位山引黃灌區恢復後,位臨運河經整修,成為位山灌區三乾渠,擔負聊城地區138萬畝農田灌溉供水任務。為引黃濟天津,1981年10~11月對位山三乾渠進行開寬加深改建,並新開挖臨清縣丘屯至胡家灣附近入衞運河一段河道,至此衞臨運河全線貫通。 [7] 
位臨運河南起東阿縣位山,西流在陽穀縣阿城南與運河舊道合,折而北流,經運河舊道,至聊城周店南,與舊運道分流,改道西行,在聊城王堤口穿過徒駭河,轉向西北流,在王鋪穿馬頰河,西北至臨清尚店轉向北,至臨清丘屯與運河舊道合,至胡家灣附近入衞運河。 [7] 

魯運河南段

南段指北起黃河南岸邊梁山縣大路口鄉國那裏引黃閘,南至蘇魯邊界的台兒莊區。大致分三段,梁山縣至南四湖北端的濟寧市,稱梁濟運河;往南進入湖區,為南四湖湖區航道(同時有一支湖西航道,在江蘇省境內,不屬魯運河),自南四湖南部——微山湖南端韓莊閘至台兒莊區的蘇魯交界,為韓莊運河(伊家河航道)。下接中運河。河道流經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汶上縣、嘉祥縣、任城區、魚台縣、微山縣,棗莊市台兒莊區。 [2] 
南段北端梁山縣  國那裏引黃閘 南段北端梁山縣 國那裏引黃閘
梁濟運河濟寧段 梁濟運河濟寧段
上段為梁濟運河,是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新開挖的一條大型排水、灌溉、航運河道,是現代京杭運河山東境內的重要河段。梁濟運河北起梁山縣路那裏村,南至濟寧市郊區李集村西南入南陽湖,流經梁山、汶上、嘉祥、市郊區4縣區,全長87.8公里,流域面積3306平方公里,其中境內2787平方公里。1962年後,梁濟運河經多次疏浚治理,排洪、灌溉、航運功能逐步增強。1962~1963年,疏浚了柳長河口以下22公里河槽,擴大泉河口至長溝段河槽,疏浚梁山至柳長河口間7公里航道;1967年,按六級航道標準整治梁濟運河,同時建成郭樓閘和船閘;1989~1991年,實施退堤挖河疏浚工程,兩岸退堤加寬,河底清障。 [8] 
南四湖二級壩 南四湖二級壩
中段為南四湖(微山湖),是微山、昭陽、獨山、南陽四個水域相連的湖泊代稱,也稱南四湖。南四湖因位於老運河(安居至濟寧段)之南,且與北五湖南北相對而得名。北五湖系古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馬場湖和東平湖。除東平湖外其他四湖已經乾涸成為窪地。
微山湖是境內現代水系的集水中心,承接魯、蘇、豫、皖4省32縣53條河流來水,集水面積31700平方公里。微山湖南北狹長,湖腰窄淺,東西湖畔築有圍湖大堤,湖腰處建有二級壩水利樞紐,湖內挖有南北深槽運道,南部出湖口設有韓莊、伊家河、藺家壩三大節制閘。微山湖湖底地貌類型簡單,上、下級湖均由水深大於1米的深水湖底和水深小於1米的淺水湖灘組成。上級湖深水湖底面積439平方公里,淺水湖灘面積160平方公里;下級湖深水湖底面積359平方公里,淺水湖灘面積231平方公里。微山湖幾經治理、改造和建設,已兼備防洪除澇、蓄水灌溉、工業用水、水產養殖、交通航運等多項重要功能,綜合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9] 
運河台兒莊段 運河台兒莊段
京杭運河棗莊台兒莊段,橫穿台兒莊南部,全長39公里。 [10] 

魯運河水文特徵

北段小運河、位臨運河,都屬徒駭馬頰水文區。該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一般為550~600毫米,是山東省降水量最小的地區。多年平均年徑流深一般為30~80毫米,徑流深分佈趨勢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在衞運河一帶年徑流深還不到25毫米,是山東省地表水最貧乏的地區。
年徑流集中在汛期7~10月份,徑流量佔全年徑流總量的85~90%,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很大,最大年徑流量與最小年徑流量的倍比為75~151。
該區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河流入海口受海潮頂託排水不暢,遇較大暴雨易形成大面積內澇。據建國以來35年資料統計,大澇災有8次,其中以1961年和1962年澇災最為嚴重。1960年代末經過大規模治理,防洪排澇能力大大增強。
該區河流多年平均水温為13.5~14.0℃。月平均水温最高值出現在7月,為27.0~28.2℃;月平均水温最低值出現在1月,為0.5~1.7℃。一般每年12月16日至翌年1月1日河水封凍,2月16~21日解凍開河。多年平均封凍天數為60天左右,最大冰厚0.20~0.30米左右。
區內河流侵蝕能力較弱,因此侵蝕模數較小。該區河流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為0.3~1.2公斤/立方米,為山東省含沙量最小的地區之一。1970年後,由於大量引黃河水灌溉,灌溉尾水排入河內,河流含沙量顯著增加,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增加到1.7~2.8公斤/立方米。隨着河流含沙量的增加,引黃渠道及各河干、支流造成不同程度的淤積。 [11] 
南段梁濟運河、韓莊運河,等可歸入湖東水文區,地區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由900毫米逐漸減低到650毫米,多年平均年徑流深分佈趨勢與降水量相同,由350毫米減至100毫米。徑流深的高值區在棗莊市東北的抱犢崮一帶,年徑流深在350毫米以上。徑流年內分配很不均勻,汛期6~9月徑流量佔全年徑流量的77~84%,徑流的年際變化相對較小,最大年徑流量與最小年徑流量的倍比在8~10之間。
河流多年平均水温為13.8~16.0℃。月平均水温最高值出現在7月,為25.8~28.5℃;月平均水温最低值出現在1月,為1.8~2.5℃。正常年份12月26日至翌年1月1日河水封凍,2月6日至2月11日解凍開河。多年平均封凍天數為35~45天,最大冰厚0.15~0.20米。
各河年侵蝕模數一般為100~1000噸/平方公里,尼山山地水土流失嚴重,年侵蝕模數在1500噸/平方公里以上,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為1.5~2.0公斤/立方米。山丘區多年平均含沙量在2.0公斤/立方米以上。 [12] 

魯運河主要支流

泗河,古稱泗水,發源於新泰市東南太平頂山西麓上峪村東黑峪山,經新泰、泗水、曲阜、兗州、鄒縣、濟寧、微山7縣市,於濟寧新閘南泄入南四湖,河長169公里,流域面積2383.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85/1000。泗河為古代著名的大川,南四湖形成後,泗河僅餘從河源到魯橋入湖的一段,建國後在入湖段另挑新河,改由新閘南入湖。
白馬河,發源於鄒縣北部老營西北,在微山縣九孔橋注入南四湖,河長60.8公里,流域面積914.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9/1000。白馬河源地為低山丘陵區,河槽狹窄,曲折西南流,至白馬場始具有河形,又西流至鄒縣大牛石西,小廖河北來注入。自此水量大增,河槽顯著展寬。小廖河是白馬河最大的支流,它發源於鄒縣東部的高爐山東南三道嶺,向北流至曲阜東夏侯村轉而西流,在曲阜大雪又轉而西南流,於大牛石西由右岸注入白馬河。小廖河從河源至入白馬河處,形如一弓背,河長49公里,流域面積155平方公里。
城河,發源於平邑縣西部長山、洪山頭之間的華石口,經鄒縣、滕縣,於微山縣時口匯入南四湖。河長85.5公里,流域面積938.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83/1000。城河由源地西北流,於大崇莊流入鄒縣境,至鄒縣岔河轉而西南流,進入滕縣境。城河又西南流,經過巖馬水庫,至高莊西,辛莊南河東來注入。城河又西南流,至滕縣城東北紅村,分出一岔流入小荊河。小荊河與城河平行西南流入南四湖。 [13] 
十字河,是南四湖以東入湖最大的一條河流,它發源於棗莊市山亭區東部柴山的南麓,經滕縣、薛城,於微山縣注入南四湖。河長89.3公里,流域面積144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28/1000。十字河由源地曲折西南流,經山亭南,至滕縣海子村,東江河東來注入。東江河發源于山亭區米家山南麓,向西流經東江,又西流由左岸注入十字河,河長28.5公里,流域面積152.3平方公里。十字河又西南流,經滕縣官莊南進入下游區。官莊至河口為十字河的下游段,河流經行於湖東沖積平原上,河長20公里,是建國後人工開挖的新河道,又稱新薛河,承擔瀉泄十字河洪水。河道順直,由上而下逐漸加寬,兩岸堤距一般為80~100米,流向西南至微山縣愛湖村南入南四湖。 [13] 
洙趙新河,發源於東明縣菜園集鄉穆莊村西,東流經東明、菏澤、鄆城、鉅野、嘉祥和濟寧6縣市,於侯樓東南入南四湖,河長140.7公里,流域面積4200平方公里。洙趙新河流域為洙水河和趙王河流經地。由於河道狹窄,排洪能力很低,致使內澇頻繁。為防洪排澇,1964年開始開挖洙趙新河,將洙水河和趙王河上游流域納入洙趙新河河系。 [13] 
老萬福河,是在黃河溜道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形成。明代正德、嘉靖年間(1506~1566年),黃河在商丘以下徐州以上這一段內多次決溢,常呈多道分流形式。其中一溜道由曹縣東北行,經定陶、成武間,又東經金鄉城北,至魚台北入運河。明王朝曾多次利用這一溜道引黃河水以濟運河,至明末廢棄不用。這一溜道逐漸演變成排除當地澇水的河道,清代稱柳林河,即現在的老萬福河。老萬福河過水斷面狹小,且迂迴蜿蜒,遠不能勝任排澇的需要。1956年進行了治理,開挖新萬福河,使河道防洪能力有了改善。1967~1970年,開挖東魚河,萬福河上游改為東魚河流域。 [13] 
東魚河,曾名紅衞河,1985年4月改為今名。它發源於東明縣劉樓,東流經東明、菏澤、曹縣、定陶、成武、單縣、金鄉、魚台8縣,於西姚村匯入南四湖。河長172.1公里,流域面積為5923平方公里。東魚河干流在1967年開始開挖,1970年竣工。東魚河上游分為南北兩支,南支即東魚河干流,它南接太行堤水庫,並擔負宣泄河南省黃蔡河、賀李河的澇水,以解除河南蘭考、民權兩縣的內澇威脅。北支發源於東明縣張寨鄉西王寨,東流經東明、菏澤、定陶,至定陶大薛莊涵洞西,轉而東南流與東魚河干流相會。
東魚河,北支原為萬福河上游,它承擔了原萬福河80%的澇水,使原萬福河流域面積大大減小,減輕了萬福河排洪壓力。南北兩支在成武王雙樓東會合東流,依次接納樂城河、勝利河、東溝、惠河等較大支流,又東流匯入南四湖。據1956~1979年同步觀測系列統計,東魚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680毫米,多年平均年徑流深72毫米,摺合年徑流量為4.26億立方米。
泉河,上有兩源。北源為北泉河,為泉河主源,發源於汶上縣曹營,西南流,至鵝河村合南泉河,又西南流,至汶上縣南旺由左岸注入梁濟運河。河長42.8公里,流域面積626平方公里。趙王河,源於鉅野縣沙土集南,東南流,經嘉祥至濟寧市郊區陳莊西,由右岸匯入梁濟運河,河長41.8公里,流域面積381平方公里。 [13] 
伊家河,西接韓莊鎮西伊家河節制閘及船閘,與微山湖相通。伊家河與韓莊運河並行東流,在台兒莊鎮西南河上莊入韓莊運河,全長34公里,流域面積327平方公里。伊家河亦為南四湖重要的排洪河道,同時伊家河在微山湖出口至河上莊段,代替韓莊運河成為航運河道,溝通了南四湖與江蘇中運河的航運聯繫。
嶧城大沙河,源出棗莊市嶧城北部山區,南流至台兒莊鎮孫疃村入韓莊運河,河長57公里,流域面積629平方公里。據1956~1979年同步觀測系列統計,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890毫米,多年平均年徑流深315毫米,摺合年徑流量為1.89億立方米。據嶧城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400平方公里)1951~1979年實測資料計算,最大年徑流量出現在1963年,為3.50億立方米,最小值出現在1951年,為0.359億立方米,最大值與最小值比值為9.7。 [14] 
梁濟運河,是以南四湖為集水中心的現代水系中的最大河系,與已廢除的老運河大致平行穿越境內中部古北四湖低窪地區,原入北五湖河流和老運河的支流及現代新挖河流均入梁濟運河,主要支流有14條:
宋金河,發源於鄆城縣明李垓,經鄆城東至徐橋向東北至梁山縣路那裏,再到東平縣戴廟,原由運河故道入東平湖,後由路那裏改入梁濟運河,全長18公里,流域面積626平方公里。
金馬河,1973年開挖,上游起自梁山縣黑虎廟鄉侯莊北的金堤至梁山鎮的後碼頭村北入梁濟運河,長14.6公里,流域面積77平方公里。
龜山河,南起梁山縣穆屯向北至龜山北折向東,於任莊北入梁濟運河,長12.5公里,流域面積50.9平方公里。
柳長河,1964年開挖,北起八里灣引湖閘南至張橋,經柳長河泄水閘入梁濟運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225.58平方公里。
流暢河,西起汪海屯向東至後孫莊,沿梁兗公路南側向東入梁濟運河,長8.6公里,流域面積56.3平方公里。
琉璃河,1966年開挖,上游起自趙壩,接金堤西河,向南過宋金河至倪樓,經褚莊,於高店村東南入梁濟運河,長34.45公里,流域面積250平方公里。
鄆城新河,西起鄆城鄆巨河東岸的唐店,向東於梁山縣方廟鄉琉璃井村入境,至信樓鄉陸莊東南入梁濟運河,長27.9公里,流域面積229平方公里,境內長15.7公里,流域面積60平方公里。
湖東排水溝,1960年開挖,北起東平縣大清河南岸的吳家漫至張壩口,向南沿梁山、汶上邊界,經開河於東司垓村西南入梁濟運河,全長49公里,流域面積312平方公里。
小汶河,位於大汶河與梁濟運河之間,縱貫汶上縣軍屯、楊店、寅寺、劉樓至南旺鎮十里閘村東南入梁濟運河,全長89.5公里,流域面積238平方公里,1959年前為引汶濟運河道,後用於排水。
泉河,是南泉河、北泉河和總泉河的合稱,南北泉河上游因有龍鬥泉、薛家溝泉、雞爪泉、濼清泉、魯姑泉而得名,南北泉河於鵝河村匯流入總泉河;南泉河源於汶上縣西疏集,長24.5公里,北泉河源於汶上縣曹營,長31.8公里,總泉河北自鵝河村南至小店子村西南入梁濟運河,長11公里。泉河總長67.3公里,流域面積626平方公里。
趙王河,西起鉅野縣沙土集,流經鉅野縣、嘉祥縣和市郊區,原入南陽湖,1960年春由嘉祥縣馬村改道於市郊區陳莊村入梁濟運河,全長29.3公里,流域面積424平方公里。
南躍進河,源於市郊區李營鎮白家窪,經二十里鋪南,沿長溝與南張行政界向西于軍王村西入梁濟運河,長17公里,流域面積110.5平方公里。
幸福河,源於市郊區南張鄉王增村南,於鳳凰台村南入梁濟運河,長4.3公里。 [8] 
大汶河,發源於章丘縣城東南約18公里之池涼泉,流經章丘、萊蕪、泰安、寧陽、肥城、汶上、東平7縣市,於東平城西北馬口附近注入東平湖,原有航道與大運河通,河長221公里,流域面積9069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1/1000。大汶河支流繁多,大小支流長5公里以上的計有120餘條,流域河網密度0.21公里/平方公里。 [15] 
黃楊分乾渠,位於位山引黃第三乾渠右岸,西起尚店鄉黃楊莊西北,向東到司窪東南,折北到田莊北,轉東穿過臨聊公路,在前張官營東南與舊堂清渠(原堂邑至清平的一條舊渠)交匯後,向東至魏灣鄉李圈村東南入小運河。全長19公里,流域面積40.5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積7.28萬畝。涉及尚店、劉垓子、魏灣3個鄉鎮的26個村莊。
戴顏渠,1975年開挖,屬引馬灌區的一條分幹。從戴灣鄉的趙官營村北小運河右岸起,向東至大屯村南再向東,穿臨博公路至端丁莊向東北,穿臨高公路至劉芳莊村南,東折至顏莊東入德王河。全長20.8公里,流域面積48平方公里。承擔戴灣鄉東部、康莊鎮南部、肖寨鄉南部、康盛鄉北部的除澇與灌溉任務。
戴水河,1958年冬開挖戴水河,因南起戴灣村西的小運河右岸,北至水城屯西北穿臨博公路入裕民渠,故命名戴水河。全長6.18公里,系排灌兩用河道。控制灌溉面積2.4萬畝,排澇流量22立方米/秒。底寬5米,河深4~5米。1965年清淤,1970年加深治理。1975年導水入裕民渠。有橋5座。
丁王溝,南起魏灣鄉丁馬莊西的小運河右岸。向北至康莊鎮王里長屯西南入德王河,全長2.3公里,是小運河導水入德王河的一條渠道。 [16] 

魯運河河道變遷

魯運河北段變遷

京杭運河山東北段南起黃河北岸張秋鎮,北至德州市第三店,由會通河大部和衞運河的一段構成。
會通河,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人工開成,南北貫通京杭運河。因水源不足,會通河上建石閘21座,以蓄水保運,所以又稱閘河。會通河最初由安山經壽張、東昌(今聊城)至臨清會衞河,明代改經張秋、東昌至臨清。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改道後,張秋至臨清段125公里逐漸成為斷流河,無法通航。 [4] 
衞河,隋代系南北大運河的一段航道,又稱御河,元代成為京杭運河的一段。會通河斷流後,衞河因有常流水源而成為溝通豫、魯、冀、津的重要航道。新中國建立後改稱衞運河。1957年始,山東管轄南起河南翟村鋪、北至德州第三店353公里的航道。經不斷清淤疏浚,裁彎取直,翟村鋪至第三店的航道里程縮短至310公里。 [4] 
運河1283~1292年(元至元二十年至二十九年),勞動人民在利用修浚一部分隋唐以來原有運河與天然河道的基礎上,在濟寧、臨清間開鑿濟州河、會通河,在北京、通縣間開鑿通惠河,挖鑿成勾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流域的京杭運河。會通河南接濟州河,經壽張過聊城至臨清入衞河,長125公里。元代末期,河道淤廢。1411年(明永樂九年),得以重開。重開的會通河,從陽穀官橋口入聊城市,在梭堤口村北沿聊、茌邊界向北至土閘村出境,境內流長51公里,深4.3米,寬10.7米,為當時南糧北運,公私商旅往來的唯一水上通道。1855年(清咸豐五年),黃河北徙改由今道入海,運河堤被毀,汶水被挾東流,運道涸竭,漕船減少。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漕運停止,由黃河至臨清一段運河遂廢。其後,經多次疏浚治理,現為引黃排澇河道位臨運河。1985年河口寬34米,深4米,流量60立方米/秒,灌溉面積11萬畝。 [6] 

魯運河南段變遷

元代,在隋運河的基礎上修通京杭運河。元明清三代,京杭運河是溝通南北經濟,保障京師供應的命脈,其總長的1/3在山東境內,對山東內河航運以至山東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元初的京杭運河由鎮江過長江進入揚州運河,北上淮安轉入黃河(黃河南流時期),逆水西上至河南中灤鎮卸載,陸運180公里到衞河(亦稱御河)岸邊的淇門再轉船運,經御河尋隋運河故道達北京。
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疏導濟寧以南的泗水航道,開鑿濟寧至東平150裏的濟州河。江南糧船涉江入淮,經泗水(泗水匯入淮河)達濟寧,由濟寧北上東平進入大清河(現山東境黃河),順流東下出海至天津,再經通惠河至北京。此係京杭運河山東段第一次大改道,京杭運河成為溝通南北的航道。
此航道開通後,大清河入海口逐漸淤積,南來糧船隻能在東平卸載,陸運至臨清,再裝船走御河,仍由隋運河故道達北京。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至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歷時37年,開挖了南起東平安山,北至臨清與御河相連的新河道,全長250裏,定名會通河。此係京杭運河山東段第二次改道。通過此次改道,京杭運河航程大為縮短,成為一個完整的內河航道體系。
京杭運河濟寧以南的泗水航道,位於昭陽湖西窪地,經常受到黃河氾濫衝淤的侵害。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6年)開挖北起三河口,經夏鎮至留城,全長140裏的南陽新河。濟寧以南京杭運河由湖西窪地移至湖東高地,解決了黃河衝淤問題。此係京杭運河山東段的第三次大改道。
京杭運河移至湖東,多與丘陵山區河流連通,水源不穩,局部航道易淤淺,且每遇山水與黃河水並漲,運河水易受黃河水頂託,在徐州運河與黃河交匯處形成急流洪峯,船隻難行。黃河倒灌後,運河航道易被淤淺。自明隆慶年間始,至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新開一條南起夏鎮李莊水口,經韓莊後東行南折,匯加河後經邳縣至宿遷匯入黃河的新航道,全長260裏,形成現今京杭運河的走向。此是京杭運河山東段的第四次大改道。 [2] 

魯運河水利樞紐

四河頭節制閘 四河頭節制閘
四河頭節制閘,為四河頭水利樞紐工程的主要組成部分,位於聊城市城南徒駭河與位山灌區二乾渠(原小運河)交叉處(樞紐工程包括徒駭河節制閘、二乾渠泄水閘、穿二乾渠涵洞和引黃渡槽)。該閘於1969年動工,1970年竣工。該閘按1961年雨型防洪標準設計,防洪水位33.5米,流量498立方米每秒,承擔閘上游徒駭河流域排水任務。正常蓄水量為176萬立方米,最大蓄水量為233萬立方米,可供2.5萬畝土地灌溉用水。沿河兩岸建有揚水站48處,裝機容量687.22千瓦,實際灌溉面積3.5萬畝。 [17] 
位山引黃閘 位山引黃閘
位山引黃閘,位山引黃灌區渠首,位於東阿縣關山鄉位山村西,臨黃堤樁號7+780+400處,原閘於1958年5~9月興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開敞式引水閘,共10孔,每孔淨寬10米,高5米,安裝5X10弧形鋼板閘門,閘底板高程36.5米(大沽基點),設計防洪水位45米,設計引水流量400立方米每秒。1983年,又按新的防洪標準將此閘改建為8孔,每孔淨寬7.7米,高3米,閘底板高程38.5米,設計防洪水位49.7米,引水流量24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為600立方米每秒。 [18] 

魯運河航道概況

魯運河北段航道

衞運河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封凍停航,每年通航期為9個月。1965年在上游建成嶽城水庫攔蓄大部分徑流水,使衞運河成為季節性航道,通航期逐年減少,年均通航128天。至1979年成為幹河。
翟村鋪至徐萬倉67公里,水面寬20~30米,水深1米以上,彎曲半徑大於200米,100噸輪駁船常水時可通航。
徐萬倉至四女寺198公里,水面寬50~60米,水深1.5米,彎曲半徑大於200米,100噸以上輪駁船常水時可通航。1974年建成祝官屯樞紐。
四女寺至德州第三店45公里,水面寬30~50米,水深1~2米,有十幾處大彎道,因而有“九望德州”之説,可通航100噸級拖駁船。 [4] 
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開挖濟寧至東平的濟州河。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又自東平縣安民山開挖會通河,南連濟州河,北經壽張、東昌,至臨清入衞河,長125公里。由陽穀縣關橋口入聊城境,穿越市區,在梁水鎮梭堤村北沿聊、茌邊界向北至土閘以北出境,境內長約54公里。
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黃河決口,行洪運河,航道淤塞。1411年(明永樂九年),疏浚運河故道,擴充水源,引汶入運。治理後,水深達4.3米,寬9.6米。明末清初,運河失修,屢受水災。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再次修復故道,使運河自1448年(明正統十三年)至1855年(清咸豐五年),前後400年間河道通航。1855年(清咸豐五年)後,黃河再次決口,汶水被截,因無補給水源,運河梗塞。1883年(清光緒九年),雖於阿城南至陶城鋪開挖新渠,引黃濟運,終因黃河水含泥沙量大,疏通又塞。延至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航道即廢。
1935年(民國24年),山東省建設廳徵調聊城、陽穀、臨清等縣民工,重新治理運河,使河幅寬達50米,河底寬12米,水深2米。於陶城鋪與位山之間設置虹吸工程,引黃濟運。1938年11月,日軍侵佔聊城,運河長期無人治理,航道又廢。
建國後,於1951年對運河進行分水級全面綜合治理,將陶城鋪至周店劃為第一水級;周店至臨清為第二水級。河寬一般10~20米,聊城三孔橋附近寬達35米。平水期水深1~2米,汛期達3米,可供5~10噸,最大40噸木帆船通行。1959年開挖位臨運河,運河於周店改道西行。周店以北至臨清段,因河道乾涸,1964年停航。
會通河在元代設有會通水站。明清兩代,於聊城東門外運河西岸設崇武水馬驛,境內於聊城東關閘、北楊集鄉辛閘、梁家淺3處設水次。建國後,運河一度通航。後河道水枯斷航,港口停用。 [19] 
小運河是會通河故道,因比衞運河窄而淺,俗稱小運河。1959年第一次位山引黃,曾作為入臨清的輸水乾渠。1964年在衞運河上興建頭閘口揚水站後,它又作為引衞灌溉的乾渠。引黃復灌後又成為引黃三乾渠的分幹。1975年建立引馬灌溉區,從藺橋至戴水河一段,又作為引馬主幹渠。是臨清東南部排灌兩用的骨幹渠道。 [16] 

魯運河南段航道

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自河南銅瓦廂決口北流,進入山東境後,斬斷會通河奪大清河道入海,阻斷了會通河的北流水源,京杭運河山東段以黃河為界逐漸成為無法貫通的南北兩段。
京杭運河山東南段由主航道、通航主要支流和湖區航道構成水運網,是近現代山東內河航運的重要區域。1985年通航里程1035.2公里,佔全省內河通航里程的56.3%,其中通機船里程920.6公里,佔全省內河通機船里程的54%。 [2] 
黃河改道初期,京杭運河山東南段的北端在十里鋪與黃河相連。水情較好時,黃河與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可以通航,黃河的船隻可以南達江淮。後清政府放棄運河漕糧運輸,運河航道多處淤阻。到20世紀40年代,十里鋪至戴廟段逐漸淤為平地。民間小船改由安山至東平湖東清河門通黃河,河道彎多水淺,稍大船隻無法航行。1950年代,此段航道逐漸淤廢。
安山至濟寧78公里,有8座舊石閘,水面寬15~80米,水深0.8~1.2米,常水位時可通航木帆船。運河穿過濟寧市區進入微山湖區,市區河道水面寬10~20米,水深0.9~2.5米,有4座舊石閘,閘下形成礙航河心灘。運河出濟寧市,由小口門進入湖東航道。濟寧至韓莊137公里,有舊石閘18座,水面寬20~50米,水深1~2.5米,湖東城河、薛河、大沙河等與運河交匯處形成多處淺灘。魯橋至新挑河區段水面寬僅12米,水深0.5~1.2米。韓莊至台兒莊42公里,稱中運河,水面寬30~50米,水深2米以上,大沙河入運河處形成淺灘,水深0.8~1米。過台兒莊往東,運河進入江蘇省境。
建國後,為解決北煤南運,1958年,京杭運河實施大規模改線工程。新線沿東平湖西,經濟寧西,沿微山湖西側向南進入江蘇,經藺家壩,由徐州北郊孟家溝東行至邳縣大王廟入中運河,從而使徐州恢復了水上運輸,並在新闢京杭運河徐州段上建設徐州港。徐州港下轄4個港區。 [20]  工程中途下馬,京杭運河濟寧以北新河道未達標準,原河道淤廢斷航。
微山湖上建成二級壩後,下級湖航道經常水淺礙航。韓莊節制閘建成後阻斷中運河航道,蘇魯兩省斷航。1960年代初,京杭運河兩頭堵塞,中間淤淺。
1972年,伊運河復航工程交付使用,取代原中運河的斷航區段,京杭運河山東南段與江蘇復航,湖區和濟寧以北航道通航條件逐步改善,重新成為與江蘇相通的重要航道。至1985年,京杭運河山東南段主航道北起國那裏入黃閘,南至黃道橋(陶溝河口)長249.7公里,其中梁山港至黃道橋229.7公里為通航區段。 [3] 
國那裏入黃閘至梁山港20公里,未解決水源問題,無法通航。
梁山港至趙王河口段45.3公里,水面寬15~20米,水深0.3~1米,航道彎曲半徑大於250米,枯水期無法通航,通航期每年約6個月,為季節性通航區段。
趙王河口至龍公河口段長25.6公里,水面寬50~60米,水深1~1.5米,河道順直,可通航100噸級拖駁船隊。
龍公河口向南進入湖區航道。龍公河口至微山船閘68.1公里,常水位時河湖相連,枯水時露出河灘,航道沿湖西岸寬50~60米,水深1.1~2.6米,彎曲半徑大於200米,可通航100噸級拖駁船隊。在王貴屯、老萬福河口、復興河口、程子廟、楊官屯河口、水圍子等處與支流和湖區航道相通。
微山船閘向東折,有一彎曲半徑50米的急彎,穿過昭陽湖沿湖東岸向南,經大卜彎、大捐、十字河、微山島東至韓莊船閘,長50公里,航道寬300米,水深1.2~2米,彎曲半徑大於800米,可通航100噸拖駁船隊。
韓莊船閘至台兒莊為伊運河航道,長34.2公里,水面寬15~20米,水深1~1.2米,彎曲半徑大於180米。台兒莊至黃道橋6.5公里,為中運河航道,水面寬80米,水深1.2米,彎曲半徑大於250米。兩段河道均可通航100噸拖駁船隊。 [3] 
京杭運河濟寧段,自梁山縣國那裏入黃閘起至微山縣韓莊鎮止,全長209公里。航道為6級標準。流經梁山、汶上、嘉祥、濟寧、魚台、微山等縣市。流域內尚有通航支流10餘條,通航里程為435.9公里。河段屬淮河水系,總的地形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屬暖温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温13~15℃。平均年降水量為700~760毫米。全河系主航道設船閘2座,在主航道和支流航道上共設國有港口9處。水運物資主要為煤炭、糧食、棉花、砂石等。 [21] 

魯運河支流湖區航道

京杭運河山東南段有通航支流14條,支流的支流13條。支流中有的屬老運河故道,新中國建立後逐步整治,通航條件明顯改善;有的系新開挖河道,聯接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干支流。1953年僅有老運河、西支河、復興河等支流通航,通航里程35公里。1965年通航支流增至7條,通航里程142.5公里。1975年發展到12條、337.3公里。1985年,通航支流達14條,支流又有支流13條,通航里程492.7公里,其中476.1公里通輪駁船。
老運河位於濟寧市區,原為京杭運河的一段,1959年淤塞。1960年按6級航道標準整治,航道里程15公里,航道底寬10米,枯水期水深1.5米,可通航100噸級輪駁船。
洙趙新河位於南陽湖西側新萬福河北,系1956年開挖的新河道。洙趙新河源於東明縣木莊,經菏澤、鄆城、鉅野、嘉祥等縣,於濟寧安興附近入南陽湖,長140公里。因無穩定水源,紙坊至湖中京杭運河28公里可通航,其中紅廟至京杭運河11公里可通輪駁船。
洙水河是洙趙新河的支流,位於運河主河道西側,呈西北東南流向匯入南陽湖,嘉祥至河口27公里的航道水深1米,可通航100噸級輪駁船。
蔡河位於運河西、洙趙新河南,運河口至嘉祥滿硐段26公里,常水深2~3米,可通航100噸級輪駁船。
新萬福河源於成武縣楚樓,流經鉅野、金鄉、濟寧入南陽湖。按6級航道標準建成湘子廟、馮集、關橋3座船閘。新萬福河河口至關橋61公里,可通航100噸級輪駁船。
老萬福河源於金鄉縣王傑村,東流經魚台縣入南陽湖。老萬福河與新萬福河上游屬同一河道,由金鄉港經金濟運河進入老萬福河,向東進入南陽湖與京杭運河航道相接,長34公里,可通航100噸級輪駁船。
惠河位於運河西、老萬福河南,魚城至京杭運河段24公里,常水深1米以上,可通航100噸級輪駁船。
湖東白馬河源於鄒縣北部黃山白馬泉,流經曲阜、兗州、鄒縣、微山入獨山湖,由紀溝至湖口段33.6公里可通航100噸級輪駁船。
湖西順堤溝是1958年開挖的運河主河道。工程下馬後,經不斷開挖疏浚,1979年成為京杭運河山東南段的重要支流。由微山船閘沿微山湖西側向南至五段長36公里,此段航道受下級湖水位控制,常水位1米以上,100噸級輪駁船可通航。
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可通航機動船舶里程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和小支流,還有北大溜、老西溝、大沙河、東溝河、魚清運河、湖西白馬河、小蘇河、萊河等。西支河、復興河、東邊河、石牆河、十字河等支流通航機動船里程雖不足10公里,但有較大的航運價值。
山東省西南平原的南陽、昭陽、獨山、微山四湖互相連通,稱“南四湖”,總面積1375平方公里。1953年通航里程227.5公里,其中通輪船里程僅21.5公里。1961年建成二級壩,將南四湖分為上級湖和下級湖兩部分。1985年湖區通航里程316.5公里,其中通輪船里程218.5公里。上級湖通航里程145.0公里,通輪船里程114公里;下級湖通航里程171.5公里,通輪船里程104.5公里。 [22] 

魯運河梁濟運河

梁濟運河起自梁山縣路那裏村東,南流經梁山、汶上、嘉祥及濟寧市郊區等縣區,於李集西南入南四湖,河長88公里,流域面積3306平方公里。由於黃河南岸至南四湖的原京杭大運河河道彎曲,加之年久失修,河牀淤積嚴重,已不能滿足通航及排洪的需求。為此決定整治該段京杭大運河,以恢復運河的排洪和通航能力。整治工程開始於1959~1960年,新開挖了黃河以南至南四湖的運河,因該段運河位於梁山至濟寧間,故名梁濟運河。此後又進行了多次治理,形成了現代的河道。梁濟運河開挖後,黃河南岸至濟寧以北的老運河廢棄。 [13] 

魯運河韓莊運河

韓莊運河,是1593年(明萬曆二十一年)所開迦河運道的一段。該河上起微山湖韓莊閘出口,東流經棗莊市嶧城區、台兒莊區,至陶溝河口入江蘇省境,下接江蘇中運河,全長42.5公里,流域面積1828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有伊家河、嶧城大沙河等。 [14] 

魯運河港口船閘

魯運河北段港口

新中國成立前,京杭運河山東北段港口大多是依自然岸坡形成的土碼頭,沒有港口設施。臨清港是該段的重要港口,素有“小天津”之稱,在三元閣有一日偽時期修建的水泥碼頭,系京杭運河山東北段唯一的固定碼頭。德州自古是進京的水旱碼頭,津浦鐵路建成後,港口更加興盛,逐漸成為京杭運河山東北段的第一大港。新中國建立後,國家多次撥款修建港口、碼頭,德州、臨清兩港年吞吐量最高分別達到65萬噸和50萬噸。 [23] 
臨清港,位於臨清市西郊衞運河東岸,主港區在先鋒橋北,是京杭運河山東北段的主要貨運港口。1979年停航封港。元代開會通河後,臨清發展為魯西北重鎮。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開始在運河東修築臨清城,設有頭閘口、二閘口、前關3個自然碼頭。黃河改道使港口逐漸衰落。民國期間,遷往衞運河現址。臨清港以進口煤炭為主,有少量糧食、棉花和農副土特產品出口。1953年(開始有吞吐量統計)吞吐量為17.2萬噸。1959年達50.5萬噸。50年代年均吞吐量29萬噸。1960年後吞吐量開始下降。1965年衞運河幾乎斷流,1960年代年均吞吐量14.5萬噸。1970年代航道嚴重枯水,已無法進行正常的水上運輸。1978年僅完成吞吐量3600噸,1979年斷航封港。1970年代年均吞吐量5.4萬噸。 [24] 
聊城港運河作業區,1960年建立。作業區自王口至閘口南大、小碼頭,全長2.5公里。最高水位3.5米,最低0.85米,最大通行載重100噸木帆船。共設碼頭3處,每處岸長300米,系臨時性自然土斜坡,可供20餘條船隻同時裝卸貨物,貨場總面積達8000平方米。由於無裝卸機械和倉庫等設施,貨物全靠人力裝卸,露天存放,日裝卸量150~200噸。後河道水枯斷航,港口停用。 [25] 

魯運河南段港口

京杭運河山東南段的濟寧、韓莊、台兒莊等地,自清末至民國期間,仍是運河較為繁榮的物資集散地。但港口設施很差,靠自然岸坡進行裝卸,以肩扛人抬為作業方式。新中國建立後,國家整治河道,建立固定碼頭,配備裝卸機械。到1985年,京杭運河山東南段計有濟寧、韓莊、谷亭、白山、梁山、金鄉、夏鎮、台兒莊、辛安、李莊、太平、留莊、向陽、嘉祥等正式港口14處。其結構形式,大多為直立擋土牆式和框架式,並分高低水位兩級,靠泊噸級一般為100噸。
梁山港 梁山港
梁山港(濟寧港梁山港區),位於梁山縣城東梁濟運河西岸,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貨場佔地面積660平方米,建漿砌塊石直立擋土牆式碼頭240米,河沿水深1.5米,有60噸級泊位10個、100噸級泊位5個,年設計吞吐能力15萬噸,1971年投產。1975年因航道水淺停航,港口閒置。1989年轉賣給梁山縣造紙廠。作為山西中南部鐵路和京杭運河黃金水道唯一的交匯點。作為國家實施“西煤東輸”、“北煤南運”戰略,實現鐵水聯運最經濟的連接點和中轉站,2008年山東省開始擴新建梁山港。2018年,濟寧港梁山港區壽張集作業區碼頭水工結構已全部完成。 [26] 
濟寧港郭莊作業區 濟寧港郭莊作業區
濟寧港,位於濟寧市區南,舊濟寧城順河門附近的老運河上,現距京杭運河11公里,是京杭運河山東段的重要港口。自元代始,濟寧成為京杭運河的重要港口,當時經濟寧轉運的糧食每年達30萬擔。明、清兩代,濟寧港是漕糧運輸的樞紐,使濟寧逐步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城市。濟寧港有陸域面積近7萬平方米,水域面積3.7萬平方米。1960年代前,碼頭長120米,泊位4個。1972年建設河西碼頭長424米,泊位15個。1974年,庫房增至1297平方米,貨物堆場近4萬平方米,各種裝卸機械10台。1985年,裝卸機械增至16台。 [26-27] 
谷亭港,位於魚台縣谷亭鎮北側西支河南岸,歷史上曾是南北船舶的必經之地,京杭運河改線東移後,西支河仍與京杭運河相通,1953年正式建立谷亭港。1985年,谷亭港碼頭長289米,泊位10個,倉庫480平方米,貨物堆場近萬平方米,裝卸機械4台。另有貨主碼頭421米,100噸級泊位14個。1960年代前,谷亭港年吞吐量一般不足5萬噸。70年代年均吞吐量15.5萬噸,最高的1975年達到21.1萬噸。1980年後吞吐量降到10萬噸以下,1985年吞吐量5.7萬噸。谷亭港的進口量大於出口量。進口以建材和工業品為主,出口物資多為糧食和農副產品。1960年代,開設至南陽鎮和濟寧的客運航班,1985年旅客出港8.5萬人次。 [28]  下轄魚城、清河崖、王魯3個裝卸點。 [26] 
白山港,位於微山縣西城鄉的獨山湖岸邊。1965年成立管理機構。至1985年,碼頭長149米,泊位5個,貨物堆場1.8萬平方米。另有獨山、西單、南陽等作業點。白山港是石料出口港,1973年吞吐量最高達37.5萬噸。1981年,貨物吞吐量下降至0.3萬噸。 [29]  白山港,位於微山縣兩城鄉,獨山湖西岸,全港佔地面積29440平方米。白山港是1960年二級湖工程白山航道疏浚改善後發展起來的。 [26] 
韓莊港,位於微山縣韓莊鎮,京杭運河微山湖口與津浦鐵路橋交叉處。明代,運河改道湖東,韓莊成為物資集散地。津浦鐵路修通後,成為聯繫湖區與鐵路的中轉港。新中國建立後成立航運機構,1953年正式建港。 (一)設施。韓莊港現有陸域面積5.6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2萬平方米。日本侵華戰爭時期,侵略者在靠近鐵路貨場處開挖港池,稱性義溝,後漸淤廢。新中國建立後,在性義溝的基礎上開挖港池,建成石砌碼頭140米,泊位4個。1972年後擴建、疏浚進港航道。到1985年,韓莊港有石砌岸壁式碼頭170米,泊位7個,貨物堆場近5萬平方米,裝卸設備3台。 [30]  進口貨物主要為鋼鐵、木材、礦物材料 [26] 
金鄉港,建於1971年6月,位於金鄉縣東關老萬福河上,距京航運河34公里。全港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該港大宗出口物資主要為棉花、磚瓦、水泥、糧食,進口物資為煤炭、砂、石料、百貨和工業品。1971年建碼頭50米,管理房100平方米,貨場平整2萬平方米,修建6米寬的瀝青路1條。1972年續建486平方米的倉庫1座,岸壁碼頭增至257.6米,貨場增至2.9萬平方米。1978年鋪貨場5400平方米,築高碼頭擋土牆3600平方米、低碼頭擋土牆1800平方米。總計投資28萬元。金鄉港下轄魚山、肖雲寺、化雨、司馬、羊山、雞黍6個裝卸點。
夏鎮港,建於1971年10月,位於微山縣夏鎮西端、微山湖東岸,距京杭運河2公里。全港佔地面積17.57萬平方米,陸域面積5.95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1.62萬平方米。建有高位漿砌塊石重力式碼頭96米,100噸級泊位3個;低位漿砌塊石重力式碼頭34米,100噸級泊位1個。港區平整貨場4000平方米。1977年8月,修建混凝土貨場2660平方米,道路75米。1985年,建西港作業區漿砌石塊重力碼頭180米,100噸級泊位6個;西港作業區棧橋碼頭8米,100噸級泊位4個;自然坡岸140米,100噸級泊位5個。貨場總面積為31837平方米。
鄒西港,(原名太平港)建於1976年,位於鄒縣太平鎮西,白馬河東岸,距京杭運河41公里。全港佔地面積18.33萬平方米,60噸級泊位21個。1977年北宿區物資轉運站建有跳樁式簡易棧橋碼頭,長10.5米,100噸級泊位3個。1978年建有漿砌石重力式駁岸碼頭200米,300噸級泊位4個,平房200平方米。1984年建有跳樁式簡易棧橋碼頭5座,總長35米,60噸級駁位10個。鄒西港大宗出口貨物煤炭、黃沙等,下轄石牆、果裏兩個裝卸點。
留莊港,建於1975年,位於微山縣留莊鄉駐地,微山縣湖東小荊河的北岸。由港池向西6公里即接湖中深水航道(老運河),15公里可接湖西京杭運河。港區總面積32306平方米。留莊港由濟寧航運局設計,進港航道按5×100噸船隊選定。港池為5×150米,引航道及港口上游120米,建有順岸式碼頭122米,煤、焦、砂獨立碼頭3座,貨場面積9200平方米。留莊盛產建築用的黃、紅砂,為境內砂基地之一,也是煤炭、焦炭和湖產品的出口地。
嘉祥港,是濟寧市航運局1984年建成、1985年投入使用的港口,位於嘉祥縣城南0.5公里處的洙水河北岸,距京杭運河30公里,港區總面積5.53萬平方米。有高貨位漿砌塊石重力式駁岸碼頭70米,100噸級泊位2個;低貨位漿砌石塊石重力式駁岸碼頭30米,100噸級泊位1個。平整貨場1.972萬平方米,港區道路660米,房屋面積292平方米。 [26] 
台兒莊港,位於棗莊市台兒莊鎮南側的伊運河北岸,是山東南部重要的內河港口。港埠形成於明萬曆年間的中運河上,到清雍正年間,開始在台兒莊設立漕運管理機構,建設石階碼頭。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中興煤炭公司在台兒莊建起煤炭專用碼頭。1912年中興公司又修築了台兒莊至棗莊鐵路專線(後毀於抗日戰爭時期)。新中國建立後,1953年設立管理機構。1983年後,吞吐量穩定在百萬噸以上,成為山東南部京杭運河重要的煤炭輸出港。 [31]  1985年,該港碼頭岸線長度達到260米,泊位7個,靠泊能力為100噸級貨駁,日發貨量1000~2000噸,年吞吐能力為30萬噸。該港裝卸貨物以煤焦為主,其次是糧食、化肥、水泥、廢鐵等。1996年,該港在台兒莊城區總體規劃時停用。 [32] 
李莊港,位於伊家河上游南岸,微山湖口下6公里張山子鎮境內。市航運辦事處投資興建,1974年8月建成使用。港口占用土地22畝,設有泊位5個,靠泊能力為100噸級貨駁,年吞吐能力20萬噸。1994年,韓莊運河全線通航後,伊家河航線貨源大大減少,該港隨之廢停。西關作業區為台兒莊區外協港,亦稱台兒莊區港,位於台兒莊港西,台兒莊新大橋東。建於1983年3月,開挖港池1處。港池左右建有貨場,貨場東、南面分別劃割地方改建造船廠兩處。1994年,有碼頭岸線200米,泊位4個,貨場面積11400平方米,裝卸機械4台,主要裝卸貨物為煤炭和石膏,靠泊能力為300噸級貨駁,日發貨量2000噸,年吞吐能力為60萬噸,主要裝卸貨物為煤炭和石膏。2005年,貨物大多移至台兒莊閘下,無船舶到此港口進行裝卸。
嶧州港 嶧州港
嶧城港(嶧州港),位於棗莊運河中游,206國道與運河交匯處東1500米運河北岸,為省內京杭運河沿岸的現代化吞吐兩用港,設計年吞吐能力為100萬噸,靠泊能力為1000噸級。2000年8月興建,2001年10月建成使用。該港佔地總面積118畝,貨場為水泥預製連鎖塊鋪設,總面積7800平方米。有水泥專用碼頭1個,雜貨碼頭1個,煤泥碼頭1個,煤炭碼頭2個。
辛安港,位於滕州市濱湖鎮西4公里的獨山湖東畔。1973年興建,濟寧運河航運局管理經營。1979年1月,滕縣劃歸棗莊市管轄,該港由棗莊市航運辦事處接管。該港岸線總長192米,設有泊位4個,最大靠泊能力為100噸級貨駁。主要發送黃砂、糧食和煤炭。因進港航道為農田灌溉渠,故為季節性通航。1984年9月,向湖內開挖航道3400米,平均拓寬5米。工程於1985年5月竣工。2003年,隨着滕州港的建成使用,該港貨源減少,基本停用。
向陽港,位於滕州市濱湖鎮西南9公里獨山湖畔。1978年由省交通廳投資興建。1979年2月,移交棗莊市航運辦事處。同年3月,在此設立滕州航運管理站。1982年2月,向陽港正式投入使用。港岸線總長650米,兩岸設有簡易泊位9個,貨場總面積19895平方米。因進港航道為農田灌溉渠,故為季節性通航。主要發送黃砂、糧食。1985年7月,該港交由滕縣交通局管理經營,2003年後因貨源較少,基本閒置。
棗莊港,位於薛城區沙溝境內,微山湖東岸。該工程於2003年完成場房設計,設計年吞吐能力為103萬噸。2005年,完成300米的碼頭主體澆砼工程,貨場建設完成3.5萬平方米,佔設計工程量的80%。2004年6月18日奠基,9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 [32] 

魯運河船閘

微山船閘(曲房船閘),是京杭運河山東南段重點改建工程。位於山東省微山縣昭陽湖西岸,京杭運河即穿行其中。1953年,為解除境內的水澇災害,水利部門在昭陽湖湖腰曲房修建了二級湖樞紐工程。工程大壩把京杭運河攔腰截斷,為使南北水運通航暢通,而建船閘。此閘是山東省內最大船閘,也是當時技術水平較為先進的船閘。它的建成,為活躍運河兩岸的物資交流,繁榮城鄉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韓莊船閘,位於微山縣韓莊,南臨伊家河節制閘,北距中運河節制閘500米,東臨津浦鐵路。工程於1968年3月24日開工,1970年10月竣工,驗收後交付濟寧航運局使用。全部投資121.26萬元,完成土石方30.39萬立方米,砌石8325立方米,鋼筋混凝土1793立方米。它的建成,為溝通蘇、魯航運,發揮了重要作用。 [21] 
台兒莊樞紐,包括台兒莊一線船閘、台兒莊節制閘和台兒莊二線船閘以及節制閘。通航樞紐上距萬年閘樞紐17.8公里,閘下6.5公里航道在市境內。國家先後投入建設資金6600餘萬元。台兒莊一線船閘1970年3月開工建設,1972年4月建成,為六級通航標準,由上閘首、閘室、下閘首三部分組成,鋼筋混凝土石砌混合結構。閘室總長120米,寬12米。上下閘門寬10米,鋼質結構,為人字形分為兩扇,由電動啓閉機控制。閘下攔水深度為2.2米。船閘上下游引航道分別長1200米和1100米。上游通航水位為25.5米,下游通航水位為20.5米,可通過100噸級駁船。 [32] 
台兒莊節制閘,位於台兒莊一線船閘右側棗莊運河主河槽上,為台兒莊通航樞紐工程的主要部分,與原建的台兒莊運河大橋連為一體。1970年3月開工,1972年4月竣工。該閘由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設計,南四湖工程管理局兗州水利工程安裝隊施工。全閘共10孔,每孔淨寬7米,總寬83.14米。 [32] 
台兒莊二線船閘,坐落在棗莊運河右岸大堤的內側,與台兒莊船閘隔河相望。1989年12月開工,1995年6月建成。工程總投資6335萬元。該船閘由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和山東省濟寧水運工程設計室共同設計,交通部一航局航務二公司中標施工,棗莊市航運管理局為工程建設主管機關。 [32] 
劉莊樞紐,包括劉莊船閘和劉莊節制閘及連體公路橋1座。1968年3月動工興建,1972年4月建成。通航樞紐坐落於伊家河中游,上距韓莊樞紐19.5公里,下至台兒莊樞紐17.5公里,國家和地方總投資198.6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70萬元。劉莊船閘船閘為五級標準通航船閘,鋼筋混凝土石砌混合結構。閘室寬12米,長120米。上下閘門寬10米,鋼質結構,為人字形,分為兩扇,由電力啓閉機控制。閘下攔水深度為2.2米。船閘上下游引航道分別長300米和200米。上游通航水位為30.5米,下游通航水位為25.5米。可通過100噸級駁船。 [32] 
萬年閘 萬年閘
萬年閘樞紐,坐落在棗莊運河中游,上游距微山縣境的韓莊樞紐16.4公里,下游距台兒莊樞紐17公里。國家先後投資1.84億元。工程包括萬年閘船閘、萬年閘節制閘和1座長922.5米與節制閘連體的公路橋。船閘由上下閘首、閘室、上下游引航道、閥門輸水系統、啓閉系統和操作控制系統組成。閘室有效尺度為寬23米,長230米,門檻水深5.0米,設計最高通航水位為32.64米,下游為32.59米;設計最低通航水位上游為31.10米,下游為25米。為二級標準船閘,設計單向通過能力為2600萬噸。 [32] 
會通河因漕運需要,元、明兩代在臨清市境內,先後建有7座閘。北閘:又稱船閘,元至元三十年(1293)建,位置在先鋒橋南,會通河北支入衞處。中閘:又稱會通閘,閘橋合一,元元貞二年(1296)動工,元大德二年(1298)竣工。南閘:又稱溢船閘,位於鰲頭磯東,元延祐元年(1314)建。明永樂十五年(1417)陳開挖臨清南河入衞,北河與三閘廢。頭閘、二閘:明永樂十五年陳開挖會通河南支而建。魏灣閘:即三孔橋,明景泰四年(1453)建。戴灣閘:明成化七年(1471)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廢運河漕運,閘均廢。 [33] 

魯運河航道運輸

魯運河客運

京杭運河山東南段。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客運始於1953年。第一條客運航線是老運河韓莊至台兒莊航線,木帆船載客,船期不固定。韓莊建節制閘後停運。
1954年闢濟寧至谷亭航線。航線由老運河經南陽湖至谷亭,設小口門、魯橋、南陽、擺渡口等停船點。初以木帆船載客,1957年改為客輪,當日往返,票價0.027元/人公里。
1958年開闢濟寧至夏鎮客運航線。航線沿老運河南下,經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大捐至夏鎮三空橋,全程160公里,設小口門、魯橋、南陽、石口、馬口、安口等停船點,隔日一個航班。修建二級壩後,航線改為沿新開大運河南下,至水圍子沿二級壩向東橫穿昭陽湖到常口,全程96公里,設石佛、東北村、王貴屯、大周家、老萬福河口、擺渡口、南陽(船至南陽後返回擺渡口繼續南下)、復河口、程子廟河口、楊官屯、水圍子、常口等停船點,隔日一個航班。二級壩建成後改為濟寧至微山船閘。1966年停運。
1961年4月開闢八里廟至長溝支農客運航線,每天兩個往返。全程21公里,設五里營、汪家林、滿家營等停船點。全程票價0.5元/人。
1979年,湖東白馬河通航,濟寧、谷亭間航班改為濟寧-渡口-魯橋-谷亭間往返,由每日兩班對開改為單班。 1981年因水淺,濟寧至白山、谷亭的客運航班停運。從此,山東內河停止客運。 [34] 
“一五”時期,京杭運河開辦客運,濟寧航運局為解決湖區人民的交通問題,積極擴大客運業務,使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完成的客運量超過黃河與小清河的總和,佔全省內河客運量的58.5%。“二五”時期正值“大躍進”,客運量大增,全省內河完成客運量144.3萬人次,客運週轉量4371.7萬人公里,年均28萬人次、874.3萬人公里。三年調整時期,小清河取消固定航班,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完成的客運量和客運週轉量分別佔全省內河客運的74.9%、53.7%。“三五”時期,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完成的客運量和客運週轉量分別佔全省內河客運的81.2%和50.4%。“四五”時期,黃河維持了兩年客運後停運,僅剩京杭運河堅持客運。本期全省內河完成客運量45.6萬人次,客運週轉量1106萬人公里,年均9.1萬人次、221.2萬人公里。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客運量和客運週轉量分別佔全省內河客運的94.5%、82.9%。其中木帆船客運量2000人次。
“五五”時期,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完成客運量86.9萬人次,客運週轉量1261萬人公里,年均17.4萬人次、252.2萬人公里,分別比“四五”時期上升91.2%、14%。客運全部採用客輪。1981年,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因水淺停止客運。當年完成客運量7萬人次,客運週轉量103萬人公里。
自1949年至1981年,山東內河客運共完成客運量435.2萬人次,完成客運週轉量13466.1萬人公里。 [35] 

魯運河貨運

明、清兩代,運河的漕糧運輸是山東內河航運的大宗。清末,清廷廢棄運河漕糧運輸後,山東內河航運的貨源與貨物流向發生了重大變化。
鹽運在山東內河航運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運河漕糧運輸停止後,鹽運愈顯重要。黃河改道初期,入海口處鹽場所產原鹽,由黃河上行運銷至濟南、魯西各府和河南歸德府一帶,部分轉入運河運抵江蘇、安徽等地。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黃河入海口處鹽場被淹,各鹽場遷至羊角溝一帶,羊角溝原鹽產量大增。所產原鹽由小清河上航運至黃台,官鹽大多轉往濼口,由黃河上航運至魯西各縣;商鹽運至黃台後,部分由黃河上航運至魯西,部分由濟南轉為陸運。黃河中的運鹽船下航裝運糧食、農副產品等至濼口。小清河中的運鹽船下航多裝運日用品等。
清末膠濟鐵路和津浦鐵路修通,濟南闢為商埠,清濼支線鐵路連接小清河黃台與黃河濼口,兩港的樞紐地位更為突出。膠濟鐵路分流了小清河部分貨源,但鹽運業未受太大影響。自1931年到“七七”事變前,山東政局趨穩,內河航運日盛。原鹽仍是小清河主要的上航貨源,下航物資多為煤炭和生活用品。據1934年出版的《中國實業志》記載,沿黃各縣輸往濼口的農副產品為38萬噸,或供濟南消費,或轉鐵路遠銷;由濼口輸往沿黃各縣的大多是生活用品和日用雜品。中興煤礦公司在清末恢復生產後,產量增長較快,煤炭由台兒莊經運河銷往揚州、鎮江一帶。1912年台兒莊運煤鐵路通車,台兒莊港年均輸出煤炭5萬噸以上。1934年,中興煤礦公司經運河外銷煤炭達55萬噸。是年,連雲港建成投入使用,中興煤礦的煤炭遂改走台(兒莊)趙(墩)鐵路由連雲港出海。日本侵華戰爭期間,侵略軍組織“船團運輸”掠奪食鹽、煤炭和糧食,民間船運停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忙於內戰,山東內河未能開展正常的航運。 [36] 
清代晚期,漕糧運輸下降到每年5000噸左右,鹽運量5萬噸左右,加上其他物資的運輸,內河貨運量年均約10萬噸。民國時期,內河運輸逐步發展,1930年代達到高峯。抗日戰爭爆發後內河貨運量急劇下降,抗戰勝利後未能回升。新中國建立後,內河運輸很快恢復,但受經濟建設發展速度變化的影響,運量起落較大。恢復時期至“二五”時期,貨物運輸迅速上升,1960年代初大幅下降,調整時期穩步回升,“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回落,改革開放後再度增長。儘管“五五”時期完成的貨運量和貨運週轉量最大,但此期衞運河斷航停運,黃河、小清河因枯水期明顯加長而運輸量大減。從總體上看,山東內河已失去全面發展的勢頭,航運重心由北向南轉移。
1949年至1985年的37年中,全省內河完成運輸量7726.1萬噸、961940萬噸公里,年均209.5萬噸、26788.6萬噸公里。運輸物資以建築材料為大宗,其他還有糧食、食鹽、煤炭、日用工業品等。航道枯水導致內河運輸失常後,許多時效性強,對運輸要求較高的貨物棄水轉陸,內河貨運種類減少,以沙石料為主。改革開放以後,京杭運河的煤炭外運成為大宗。 [37] 

魯運河航道維護

魯運河北段建設、維護

黃河截斷山東段運河後,清政府放棄了對會通河的正常維護。民國時期,試圖整治而未見成效。新中國建立後進行了局部維護,雨季偶或通航小木船。1959年大規模整治京杭運河時,廢棄原會通河道,南起黃河北岸位山,北至臨清接衞運河,開挖85.6公里的新河道。1960年,部分新河道挖出河型未達設計標準,工程下馬。黃河北岸至臨清段新舊河道均不通航,成為京杭運河斷航區段。 [38] 
運河經陽穀縣關橋口村入聊城縣境,在城北梭堤沿聊、茌邊界向北至土閘以北出境,境內長度51公里。歷史上受黃河水患影響,多次淤塞。清代及民國期間,曾進行過疏浚,但疏後又塞,未能根治。1951年重新治理運河,境內河口寬34米,深4米,利用周店船閘調劑水位,保持水深1~2米,汛期3米,航運恢復。聊城時有木船百餘隻,運載煤炭等物資。
1959年開挖位臨運河,南起位山,北至臨清,在周店與古運河分流,改道西行,經王堤口、田莊、王鋪進冠縣、臨清境入衞河。境內從周店至鄭堂長41公里。1969年引黃復灌後,列為引黃第三乾渠。
1981年國務院決定黃河向天津送水,位臨運河列為引黃濟津工程。同年12月,聊城地區組織15萬人,自周店至臨清全線動工疏竣,12月底竣工。疏竣後,周店河底寬30米,邊坡1∶3,水深3.5米;王鋪段河底寬27米,邊坡1∶3,水深3.4米,河道過水流量由原來的80立方米/秒,增為96立方米/秒。1982、1983、1985年3次向天津送水112天,供水量3.12億立方米。 [39] 
聊城境內小運河原為古代京杭運河的一段。據《行水金鑑》記載,1448年(明正統十三年)黃河北股於原武決口,漫曹濮,抵東昌,衝張秋,潰沙灣,毀運(河)道,運河水源漸絕,漕運停止。1453年(景泰四年),遣都御史徐有貞駐張秋鎮,整治沙灣決口,在張秋西南開廣濟渠,至1455年(景泰六年),運道復通。
1492年(弘治五年)3月,河決黃陵崗(今河南省民權縣北),沖毀張秋運河東堤90餘丈,都察院右副御史劉大夏奉命治理此河,先於運河西岸鑿"月河"1.5公里許,導決水入運河,遂將決口堵塞,又於舊決口南筑滾水石壩。至1495年(弘治八年),漕運通暢,治河告竣,並賜張秋鎮名"安平鎮"。
1705~1854年(清康熙四十四一咸豐四年),先後疏浚治理運河9次。1855年(咸豐五年),黃河在蘭陽銅瓦廂決口後,至張秋鎮穿運(河)東流;遂運道阻塞。1881~1895年(光緒七一二十一年),改小運河過黃河口門於張秋鎮東北陶城鋪,並新開陶城鋪至阿城一段河道接舊運河,又在張秋北金堤建閘,引金堤河水濟運(河),並疏浚運河。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又因黃水淤墊,運道阻塞,漕運停止,唯聊城至臨清下段運道行駛小船。至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以分段計程疏浚臨清至聊城一段河道。
1934年,山東省建設廳在聊城設工程局以組織疏浚小運河,臨清、聊城、清平、堂邑、博平、陽穀、東阿7縣按地畝出民工20餘萬人,歷時3個月,疏浚河道135公里(河底寬12米,邊坡l:2,平均挖深4米,堤高、堤寬均2米,堤距36米),完成土方1400萬立方米。1936~1937年先後施工修建陶城鋪活動橋、周店月河涵洞和船閘、周公河穿運涵洞、臨清船閘、徒駭河穿運涵洞及魏灣三孔橋等。1938年日軍入侵聊城後,小運河漸成為廢河。
1951~1952年,聊城專署分兩個水級(聊城周店以南至陶城鋪為第一個水級,周店以北至臨清衞運河為第二個水級)設計,由東阿、陽穀、聊城、臨清出工重新治理小運河,並整修臨清船閘、三孔橋減水閘、馬頰北支穿涵、土橋閘、周公河穿涵、李海務閘、周店船閘等建築物,共動土方29.18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3.2萬元(摺合新幣)。此時,小運河口寬24米左右,平時水深保持1~2米,汛期達3米,七級至周店以北能以通航。1956年,在東阿縣牛屯興修引黃虹吸工程,安裝0.9米管道8條,其中4條承擔濟運通航和運河兩岸聊城、陽穀、臨清22萬畝農田抗旱用水。1958年,位山引黃灌區開發後,小運河分段治理,有的河段作為輸水乾渠遂形成排、灌兩用河道。 [40] 

魯運河南段維護

黃河改道後,清政府放棄運河漕糧運輸,運河航道失修失養。民國時期忽視航道建設與維護,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僅能季節性區段通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水利建設的同時,開展了航道的建設與維護。1958年,京杭運河實施大規模改線整治工程,許多區段開挖新河道。1962年工程中途下馬,使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及湖區的通航里程縮短,航道通航狀況不良,中運河上只修建節制閘而未修船閘,山東與江蘇段京杭運河斷航。隨後,在不斷整治局部河道的同時,1968年實施京杭運河伊運河復航工程。1972年工程完工,伊運河替代中運河斷航區段,蘇魯兩省復航。京杭運河山東南段主航道上建起6座船閘,主要通航支流建起5座船閘,京杭運河山東南段水系基本實現了半渠化通航。至1985年,京杭運河山東南段主航道已可全部通行輪駁船,支流及湖區航道85%以上能通行輪駁船。
1956年,京杭運河山東南段開始設置航標。當年在運河小口門兩側設航標各1個。1957年,共設燈標7個,風訊信號杆1個,棒型浮標71個,鳴笛標21個。至1985年,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共有航標116套,其中岸標9處,浮標107套。分別由濟寧與棗莊市航運部門管理。
新中國建立初期,航道疏浚全靠人力。1954年,交通廳航務局運河辦事處組織船民清理運河沿岸妨礙拉縴的樹木、河道中的亂石淤泥等礙航物。1956年開始進行規模較大的淺灘疏浚。“一五”期間,清理礙航樹木、木樁、沉船等1000多件,清理淤泥、亂石等3.1萬多立方米。“二五”期間,工作重點由維護性清淤轉向航道疏浚,開始用挖泥船清淤。共完成土方43.3萬立方米,清除各類礙航物近千件。“三五”期間,因運河工程下馬後通航里程縮短,航道淤積加重,新增挖泥船1艘投入清淤,共完成土方40多萬立方米,但航道仍嚴重淤積。1977年,濟寧航運局自制40立方米/小時挖泥船投入航道清淤。1978年正式成立港航工程隊,負責航道的疏浚、維護和管理工作。棗莊市和菏澤地區也建立了航道養護機構。“四五”時期,京杭運河山東南段已有200多人的航道疏浚、養護和管理隊伍,配備挖泥船8艘,挖泥能力達440立方米/小時,疏浚河道完成土方54.6萬立方米。 [41] 
京杭運河續建工程山東段(山東濟寧至台兒莊段),1996年開工,總投資14.96億元,全長164公里,其中濟寧段130公里、棗莊段34公里,2000年10月通過山東省交通廳的質量檢驗,三級航道疏浚、濟寧韓莊二級船閘和104國道大橋工程均被評為優良工程。 [4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