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那斯派

鎖定
巴那斯派(le Parnasse),又稱“高蹈派”,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法國詩歌流派。以古希臘神話阿波羅繆斯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稱其名,並出有詩選《當代巴那斯》。
中文名
巴那斯派
外文名
le Parnasse
別    名
高蹈派
代表人物
戈蒂埃
代表作
《琺琅與玉雕》

巴那斯派派系含義

  • 又稱“高蹈派”,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法國詩歌流派。以古希臘神話阿波羅繆斯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稱其名,並出有詩選《當代巴那斯》。主張詩歌脱離社會,不問政治;以創作“冷靜的”、“客觀的”、“無我”的詩相標榜,充滿悲觀頹廢情調;形式上刻意追求造型美感,是當時自然主義思潮在詩歌創作中的表現,亦為法國象徵主義的文學前驅。
  • 高蹈派,法國十九世紀的一派詩風,在浪漫派之後,特點是反浪漫派,反對浪漫派的粗率,反對熱衷自我表達,主張詩歌是客觀的、非主觀自我的,而追求純潔、堅固、美麗,可以説是當時一種新的古典主義。高蹈派以戈蒂埃(結束了浪漫派而開創高蹈派)為開山祖,德·列爾是個代表。標榜避開主觀感情、想象,注重客觀、事實、理性,追求形式完美,手法參考音樂和雕塑。具有一定形式主義風格。實際上大部分高蹈派詩人的作品還是有主觀想象,形式也沒有雕刻那樣完美,如此標榜主要是想避開浪漫主義的流弊。 [1] 

巴那斯派代表人物

  • 戈蒂耶(Gautier ,1811--1872) 《琺琅與玉雕》(1853),小説《莫班小姐》(1835)等。 [1] 
  • 德·列爾(Leconte de Lisle) 《上古之歌》、《悲歌》、《蠻族詩集》、《最後的詩》等。 [1] 
參考資料
  • 1.    木心.《文學回憶錄》下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590-599